——各地石油和化工企业赢战一季度纪实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开局是否良好关系到全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今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工企业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竞逐首季“开门红”。
北化集团:谋篇布局决胜首战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北京化工集团向“新”发力、提“质”而上,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全面完成北京市国资委下达的一季度考核指标。
2025年,面对生产经营的繁重任务,北化集团党委揭榜明责,明确一季度“开门红”任务指标、责任领导、主责部门等。一个个数据、一条条指令迅速下达,集团领导动起来、各级干部跟上来、全体职工干起来。
1月份,北化集团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会“压茬”召开,一季度“开门红”的硬举措、真实招成为他们述职的主要内容,15家二级企业主要负责人“挨个过筛子”,集团领导逐个点评指导,上下集思广益,任务书、路线图愈发清晰。
开局即冲刺。北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宇远赴京外企业,现场调研生产经营工作;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杨旭辉带领经营班子,聚焦提升盈利能力,“一企一策”把脉问诊,现场解决问题;集团总部各职能部室主动服务赋能企业,纾困帮扶,开展劳动竞赛;集团党委头雁领航,各二级单位干部职工撸袖快干。比如,华腾新材研发的国产液化天然气船用胶产品提前完成季度销售计划,以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赢得可观收益;化研院华腾首研公司工程塑料产量同比增长近17%;京腾昊桦于3月中旬成功承办2025年聚芳醚(聚苯醚)产业发展及创新论坛,新增订单近四成,一季度产品销量完成销售计划的120%,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指标打响了头炮。
吉化有机厂:精细管理创效2520万
一季度,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锚定年度提质增效目标,以精细管理挖潜力、技术创新增效益为主线,累计实施提质增效项目67项,创效2520万元,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吉化有机厂聚焦关键装置运行效率提升,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稳产增产。丁苯橡胶装置通过加强预知检维修、定期清理母液回流管线等措施,累计增产427吨,创效63万元;乙丙橡胶装置优化排产策略,减少牌号切换时间,延长有效生产时长,创效313万元;苯乙烯车间通过缩短精馏系统循环时间,实现混合芳烃、抽余油等产品增产创效184万元。一季度,吉化有机厂增产超2124吨,创效767万元。
吉化有机厂打出节能降耗“组合拳”。乙丙橡胶车间通过优化蒸汽压力管控、排查疏水器维护等举措,降低高压蒸汽消耗,创效208万元;芳烃装置集中循环时间并采取精馏系统低温运行降低蒸汽用量,每小时减少蒸汽消耗2.4吨,创效28万元;水汽车间采用凝液替代蒸汽伴热,节约蒸汽成本96万元。一季度,吉化有机厂通过严控蒸汽消耗,累计创效590万元。
吉化有机厂还深挖资源循环利用潜力,让废料变效益。丁苯橡胶车间对废胶分级定价外销,创效102万元;乙丙橡胶车间通过改造C线,定期回收己烷,创效57万元;制醚装置优化甲醇配比,实现废甲醇高效回用,创效62万元。
吉化有机厂以质量提升带动效益增长。丁苯橡胶车间精细化控制助剂配比,提升定期工作质量,产品优级品率提升1.2%,创效46万元;乙丙橡胶车间利用铁质托盘替代木质包装,年可节约成本15万元。一季度,吉化有机厂通过网格化管控,减排污水25.5万吨、COD8.79吨,创效108万元。
华塑股份:开足马力抢跑“春天里”
一季度,华塑股份有限公司锚定全年目标任务,高起点布局、高标准推进,擘画美好发展蓝图,以“拼”的姿态奋进“春天里”。
强管理,夯实安全环保根基。华塑股份分解制订46项安全行动计划,以最严的管理、最细的措施奋进“四零”目标;深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两个清单”为抓手,狠抓隐患闭环整改;构建承包商三同时、六过关、五联动“365”管理机制,一体化推进安全管理;高标准推进空气质量提升和环保标准化提升“两个行动”,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提效率,守住生产经营“主阵地”。华塑股份科学排定生产经营计划,精心组织年度装置大修,确保装置运转“安稳长满优”;制订下发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全面抓实“523”降本增效举措;严控外委、修理、物流三项重点费用,巩固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拼速度,抢占转型发展“新高地”。华塑股份高质量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突破“卡脖子”难题,加快推进立式干燥窑、盐水深度处理回用和机组脱硝系统喷氨优化改造项目,确保早建成、早投用;盘活三氯氢硅、PBAT项目,统筹做好装置性能测试,高效推进项目运营;加快电子新材料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做好项目装置的安装和试生产准备工作。
以上只是石化企业赢战一季度的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石化企业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比如,西北油田生产原油168.24万吨、天然气9.92亿立方米;生产油气当量247.3万吨,同比增长1.8%。金陵石化低温余热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倍,创历史新高。南化公司拓市增销,苯胺出口量同比增长86.16%。
——各地石油和化工企业赢战一季度纪实
春潮涌动,战鼓催征。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开局是否良好关系到全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今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工企业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竞逐首季“开门红”。
北化集团:谋篇布局决胜首战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北京化工集团向“新”发力、提“质”而上,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全面完成北京市国资委下达的一季度考核指标。
2025年,面对生产经营的繁重任务,北化集团党委揭榜明责,明确一季度“开门红”任务指标、责任领导、主责部门等。一个个数据、一条条指令迅速下达,集团领导动起来、各级干部跟上来、全体职工干起来。
1月份,北化集团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会“压茬”召开,一季度“开门红”的硬举措、真实招成为他们述职的主要内容,15家二级企业主要负责人“挨个过筛子”,集团领导逐个点评指导,上下集思广益,任务书、路线图愈发清晰。
开局即冲刺。北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宇远赴京外企业,现场调研生产经营工作;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杨旭辉带领经营班子,聚焦提升盈利能力,“一企一策”把脉问诊,现场解决问题;集团总部各职能部室主动服务赋能企业,纾困帮扶,开展劳动竞赛;集团党委头雁领航,各二级单位干部职工撸袖快干。比如,华腾新材研发的国产液化天然气船用胶产品提前完成季度销售计划,以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赢得可观收益;化研院华腾首研公司工程塑料产量同比增长近17%;京腾昊桦于3月中旬成功承办2025年聚芳醚(聚苯醚)产业发展及创新论坛,新增订单近四成,一季度产品销量完成销售计划的120%,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指标打响了头炮。
吉化有机厂:精细管理创效2520万
一季度,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锚定年度提质增效目标,以精细管理挖潜力、技术创新增效益为主线,累计实施提质增效项目67项,创效2520万元,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吉化有机厂聚焦关键装置运行效率提升,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稳产增产。丁苯橡胶装置通过加强预知检维修、定期清理母液回流管线等措施,累计增产427吨,创效63万元;乙丙橡胶装置优化排产策略,减少牌号切换时间,延长有效生产时长,创效313万元;苯乙烯车间通过缩短精馏系统循环时间,实现混合芳烃、抽余油等产品增产创效184万元。一季度,吉化有机厂增产超2124吨,创效767万元。
吉化有机厂打出节能降耗“组合拳”。乙丙橡胶车间通过优化蒸汽压力管控、排查疏水器维护等举措,降低高压蒸汽消耗,创效208万元;芳烃装置集中循环时间并采取精馏系统低温运行降低蒸汽用量,每小时减少蒸汽消耗2.4吨,创效28万元;水汽车间采用凝液替代蒸汽伴热,节约蒸汽成本96万元。一季度,吉化有机厂通过严控蒸汽消耗,累计创效590万元。
吉化有机厂还深挖资源循环利用潜力,让废料变效益。丁苯橡胶车间对废胶分级定价外销,创效102万元;乙丙橡胶车间通过改造C线,定期回收己烷,创效57万元;制醚装置优化甲醇配比,实现废甲醇高效回用,创效62万元。
吉化有机厂以质量提升带动效益增长。丁苯橡胶车间精细化控制助剂配比,提升定期工作质量,产品优级品率提升1.2%,创效46万元;乙丙橡胶车间利用铁质托盘替代木质包装,年可节约成本15万元。一季度,吉化有机厂通过网格化管控,减排污水25.5万吨、COD8.79吨,创效108万元。
华塑股份:开足马力抢跑“春天里”
一季度,华塑股份有限公司锚定全年目标任务,高起点布局、高标准推进,擘画美好发展蓝图,以“拼”的姿态奋进“春天里”。
强管理,夯实安全环保根基。华塑股份分解制订46项安全行动计划,以最严的管理、最细的措施奋进“四零”目标;深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两个清单”为抓手,狠抓隐患闭环整改;构建承包商三同时、六过关、五联动“365”管理机制,一体化推进安全管理;高标准推进空气质量提升和环保标准化提升“两个行动”,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提效率,守住生产经营“主阵地”。华塑股份科学排定生产经营计划,精心组织年度装置大修,确保装置运转“安稳长满优”;制订下发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全面抓实“523”降本增效举措;严控外委、修理、物流三项重点费用,巩固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拼速度,抢占转型发展“新高地”。华塑股份高质量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突破“卡脖子”难题,加快推进立式干燥窑、盐水深度处理回用和机组脱硝系统喷氨优化改造项目,确保早建成、早投用;盘活三氯氢硅、PBAT项目,统筹做好装置性能测试,高效推进项目运营;加快电子新材料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做好项目装置的安装和试生产准备工作。
以上只是石化企业赢战一季度的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石化企业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比如,西北油田生产原油168.24万吨、天然气9.92亿立方米;生产油气当量247.3万吨,同比增长1.8%。金陵石化低温余热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倍,创历史新高。南化公司拓市增销,苯胺出口量同比增长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