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政策与双降预期升温 债市长短分化加剧 | 债圈大家说04.10

东方财富网

2天前

整体上看二季度地方债的配置价值上升,但需注意配置策略:1.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发行放量是必然,但发行期限基本与国债错开,成为二季度超长债供给的主要力量;2.经过调整和恢复,当前地方债利差重新分化,但次发达地区仍然偏向趋同;3.综合地方债换手率看,30年次发达地方债性价比较高;4.目前看置换债流动性最佳,但可能与发行节奏有关,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后流动性可能提升;5.理财回表可能助推银行配置地方债需求增加。

数据来源:Choice

1、债市有望突破前低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我们正处于关税落地后,资产定价第一与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即第一阶段美国出招与我们反制基本达到较为极致的状态,剩下可能就是其他国家对华政策是否变化了。接着可能会进入国内稳增长政策拉开大幕的第二阶段,对债市来说,主要等待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当前由于债市投资者相对谨慎,以基金为例,中长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仅为3.74年,离上一轮的高点4.5年仍有空间,所以等待宽货币预期发酵的过程,行情随时都可能再加速。之后就是回归基本面的第三阶段(可能在5-6月)了,股债都会随着实际基本面的情况再定价。所以当前的债市还有期待,仍在下行趋势之中。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

总体来看,当前外部环境影响下,央行货币政策基调是偏支持性的,后续汇率可能合理贬值,择机降准概率依然大于择机降息概率,建议投资者切换思路,从一季度的震荡偏空思路切换至二季度的震荡偏多思路应对债券市场波动,当前点位不建议盲目追涨,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行并走出牛陡形态。

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姜珮珊

25年一季度稳汇率与防风险诉求上升,市场交易主线为资金面收紧与风险偏好抬升;随着赎回担忧证伪、资金持稳,债市收益率震荡修复,信用利差走阔后收敛。展望二季度,当前央行“择机”时机已到,宽实体+防空转或将延续,资金价格中枢有望边际下行。二季度利率有望突破前低但同时注意波动风险,10Y国债利率在1.50%~1.80%区间宽幅波动。此外,4月或为二季度信用债配置窗口期,建议积极配置。转债方面,Q2权益胜率不高,大盘高评级转债相对占优;科技风格回落,回归双低策略。

浙商银行FICC 债券投资部

整体来看关税博弈仍呈现反复摇摆的特征,资本市场波动率持续处于高位。海外因素的不确定性对国内市场的传导效应显著,在风险溢价未充分定价前,债券市场将维持较高的波动弹性,或呈现双向宽幅震荡格局。

2、地方债配置正当时

国泰海通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唐元懋

整体上看二季度地方债的配置价值上升,但需注意配置策略:1.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发行放量是必然,但发行期限基本与国债错开,成为二季度超长债供给的主要力量;2.经过调整和恢复,当前地方债利差重新分化,但次发达地区仍然偏向趋同;3.综合地方债换手率看,30年次发达地方债性价比较高;4.目前看置换债流动性最佳,但可能与发行节奏有关,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后流动性可能提升;5.理财回表可能助推银行配置地方债需求增加。

申万宏源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伟平

综合考虑地方债的票息、骑乘收益和成交活跃度,对于公募基金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的交易价值在提升,可以择机把握地方债的投资机会。建议可以重点关注5年期、7年期、15年期(骑乘收益较为可观,同时成交活跃度较好)以及20-30年期(绝对票息高、成交活跃度高)地方债的参与机会,具体择券挖掘估值性价比高且流动性较好的地区。

银河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雅坤

策略方面,目前中、长、超长端地方债二级利差基本均位于2024年以来85%分位以上,关注机构配置需求下地方债二级利差收窄机会。剩余期限在7Y以内的地方债换手率较低,基本在50%以下,建议以配置为主,7Y以内地方债可以关注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地区,如贵州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区。而7Y以上期限的地方债换手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处于7-10Y、15-20Y、20-30Y间的债券,换手率普遍在65%以上,建议交易盘可以综合考虑换手率及票息情况,如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吉林省等地区。

3、3月核心CPI明显回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

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油价下行影响。一是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总体充足。二是旅游淡季出行人数减少,出行类价格有所下降。三是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3.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行。二是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三是部分原材料行业价格下行。节后房地产、基建项目开工较为平稳,钢材、水泥等生产恢复快于需求,叠加生产成本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均下降0.5%,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政策驱动下核心CPI明显回升。国际定价因素导致PPI降幅扩大。下一阶段,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其一,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其二,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部署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及17项具体措施,有助于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其三,由于国内市场的多样性和强大的供应链,关税战对国内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较为有限,仅在特定行业和商品类别中存在结构性波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带来出口放缓,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近年出口交货值在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稳定在45%左右。4月PPI同比降幅或将显著扩大,有可能达到-3.5%左右。年内PPI同比能否较快转正,主要取决于2025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整体上看二季度地方债的配置价值上升,但需注意配置策略:1.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发行放量是必然,但发行期限基本与国债错开,成为二季度超长债供给的主要力量;2.经过调整和恢复,当前地方债利差重新分化,但次发达地区仍然偏向趋同;3.综合地方债换手率看,30年次发达地方债性价比较高;4.目前看置换债流动性最佳,但可能与发行节奏有关,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后流动性可能提升;5.理财回表可能助推银行配置地方债需求增加。

数据来源:Choice

1、债市有望突破前低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我们正处于关税落地后,资产定价第一与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即第一阶段美国出招与我们反制基本达到较为极致的状态,剩下可能就是其他国家对华政策是否变化了。接着可能会进入国内稳增长政策拉开大幕的第二阶段,对债市来说,主要等待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当前由于债市投资者相对谨慎,以基金为例,中长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仅为3.74年,离上一轮的高点4.5年仍有空间,所以等待宽货币预期发酵的过程,行情随时都可能再加速。之后就是回归基本面的第三阶段(可能在5-6月)了,股债都会随着实际基本面的情况再定价。所以当前的债市还有期待,仍在下行趋势之中。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

总体来看,当前外部环境影响下,央行货币政策基调是偏支持性的,后续汇率可能合理贬值,择机降准概率依然大于择机降息概率,建议投资者切换思路,从一季度的震荡偏空思路切换至二季度的震荡偏多思路应对债券市场波动,当前点位不建议盲目追涨,利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行并走出牛陡形态。

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姜珮珊

25年一季度稳汇率与防风险诉求上升,市场交易主线为资金面收紧与风险偏好抬升;随着赎回担忧证伪、资金持稳,债市收益率震荡修复,信用利差走阔后收敛。展望二季度,当前央行“择机”时机已到,宽实体+防空转或将延续,资金价格中枢有望边际下行。二季度利率有望突破前低但同时注意波动风险,10Y国债利率在1.50%~1.80%区间宽幅波动。此外,4月或为二季度信用债配置窗口期,建议积极配置。转债方面,Q2权益胜率不高,大盘高评级转债相对占优;科技风格回落,回归双低策略。

浙商银行FICC 债券投资部

整体来看关税博弈仍呈现反复摇摆的特征,资本市场波动率持续处于高位。海外因素的不确定性对国内市场的传导效应显著,在风险溢价未充分定价前,债券市场将维持较高的波动弹性,或呈现双向宽幅震荡格局。

2、地方债配置正当时

国泰海通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唐元懋

整体上看二季度地方债的配置价值上升,但需注意配置策略:1.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发行放量是必然,但发行期限基本与国债错开,成为二季度超长债供给的主要力量;2.经过调整和恢复,当前地方债利差重新分化,但次发达地区仍然偏向趋同;3.综合地方债换手率看,30年次发达地方债性价比较高;4.目前看置换债流动性最佳,但可能与发行节奏有关,二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后流动性可能提升;5.理财回表可能助推银行配置地方债需求增加。

申万宏源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伟平

综合考虑地方债的票息、骑乘收益和成交活跃度,对于公募基金等机构来说,当前地方债的交易价值在提升,可以择机把握地方债的投资机会。建议可以重点关注5年期、7年期、15年期(骑乘收益较为可观,同时成交活跃度较好)以及20-30年期(绝对票息高、成交活跃度高)地方债的参与机会,具体择券挖掘估值性价比高且流动性较好的地区。

银河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雅坤

策略方面,目前中、长、超长端地方债二级利差基本均位于2024年以来85%分位以上,关注机构配置需求下地方债二级利差收窄机会。剩余期限在7Y以内的地方债换手率较低,基本在50%以下,建议以配置为主,7Y以内地方债可以关注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地区,如贵州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区。而7Y以上期限的地方债换手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处于7-10Y、15-20Y、20-30Y间的债券,换手率普遍在65%以上,建议交易盘可以综合考虑换手率及票息情况,如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吉林省等地区。

3、3月核心CPI明显回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

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油价下行影响。一是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总体充足。二是旅游淡季出行人数减少,出行类价格有所下降。三是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3.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行。二是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三是部分原材料行业价格下行。节后房地产、基建项目开工较为平稳,钢材、水泥等生产恢复快于需求,叠加生产成本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均下降0.5%,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政策驱动下核心CPI明显回升。国际定价因素导致PPI降幅扩大。下一阶段,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其一,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其二,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部署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及17项具体措施,有助于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其三,由于国内市场的多样性和强大的供应链,关税战对国内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较为有限,仅在特定行业和商品类别中存在结构性波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带来出口放缓,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近年出口交货值在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稳定在45%左右。4月PPI同比降幅或将显著扩大,有可能达到-3.5%左右。年内PPI同比能否较快转正,主要取决于2025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