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建设超大规模“算力工厂”,开展十万卡智算中心研究

观察者网

1天前

灵犀”智能体等24款产品实现AI升级,AI用户规模已超1.9亿。

4月10日,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发表演讲,提出“由云向智”战略路径,指出算力网络的核心载体由传统的“云计算”向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级。

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创新提出“算力网络”理念,推进“算力多元化、算网一体化、全域AI化”三化方向。目前已部署超百万台算力服务器,建成13个全国性、区域性智算中心节点,打造多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智算规模超43 EFLOPS,并网21家智算中心、3家国家级超算中心、3家量算中心,可调度算力资源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他透露,中国移动率先完成八大国家枢纽400G高速直联网络,算网大脑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落地。在长三角芜湖集群,中国移动打造全国首个整合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量算的“四算合一”调度平台。

对内,中国移动构建AI驱动的算网融合调度平台,支持日均超亿次跨区域算网调度。对外,“灵犀”智能体等24款产品实现AI升级,AI用户规模已超1.9亿。该公司还推出面向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新型服务,已落地超4万个场景化方案。

杨杰指出,AI“规模效应”“回弹效应”和连接“加速效应”正驱动算网架构深度变革。到2030年,AI任务将在全网流量中占比达64%,推理算力需求将反超训练算力,机器人和智能体数量将超过人类。

为适应AI发展需求,中国移动将传统IaaS-PaaS-SaaS体系拓展为AI IaaS、AI PaaS、MaaS和AI SaaS四层,覆盖从算力资源到AI应用全链条,强化基础设施、工具平台、模型服务和原生产品供给能力。

在打造融合型算网基础设施(AI IaaS)方面,中国移动计划建设超大规模的“算力工厂”,推动万卡级、千卡级智算中心的倍增扩容。同时开展十万卡智算中心研究,建设“集中化+分布式”推理算力资源,形成“中心集约、边缘泛在、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智算体系。

同时,构筑立体布局的“网络枢纽”。加快天地一体、智能融合、通感一体等6G特性的现网应用,强化800G和1.2T超高速下一代网络的试点落地,拓展低空网络、航空网络、卫星网络,支撑“人机物”的全域连接。

未来,中国移动将围绕“融合型算网基础设施、自助式工具平台、一站式模型服务、原生型产品应用”四个重点方向,推动形成覆盖“算力-工具-模型-应用”的AI全栈服务体系,打造智能云、智能终端和智能体三位一体的服务矩阵。

灵犀”智能体等24款产品实现AI升级,AI用户规模已超1.9亿。

4月10日,在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发表演讲,提出“由云向智”战略路径,指出算力网络的核心载体由传统的“云计算”向云和AI深度融合的“云智算”升级。

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创新提出“算力网络”理念,推进“算力多元化、算网一体化、全域AI化”三化方向。目前已部署超百万台算力服务器,建成13个全国性、区域性智算中心节点,打造多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智算规模超43 EFLOPS,并网21家智算中心、3家国家级超算中心、3家量算中心,可调度算力资源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他透露,中国移动率先完成八大国家枢纽400G高速直联网络,算网大脑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落地。在长三角芜湖集群,中国移动打造全国首个整合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量算的“四算合一”调度平台。

对内,中国移动构建AI驱动的算网融合调度平台,支持日均超亿次跨区域算网调度。对外,“灵犀”智能体等24款产品实现AI升级,AI用户规模已超1.9亿。该公司还推出面向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新型服务,已落地超4万个场景化方案。

杨杰指出,AI“规模效应”“回弹效应”和连接“加速效应”正驱动算网架构深度变革。到2030年,AI任务将在全网流量中占比达64%,推理算力需求将反超训练算力,机器人和智能体数量将超过人类。

为适应AI发展需求,中国移动将传统IaaS-PaaS-SaaS体系拓展为AI IaaS、AI PaaS、MaaS和AI SaaS四层,覆盖从算力资源到AI应用全链条,强化基础设施、工具平台、模型服务和原生产品供给能力。

在打造融合型算网基础设施(AI IaaS)方面,中国移动计划建设超大规模的“算力工厂”,推动万卡级、千卡级智算中心的倍增扩容。同时开展十万卡智算中心研究,建设“集中化+分布式”推理算力资源,形成“中心集约、边缘泛在、中训边推、训推一体”的智算体系。

同时,构筑立体布局的“网络枢纽”。加快天地一体、智能融合、通感一体等6G特性的现网应用,强化800G和1.2T超高速下一代网络的试点落地,拓展低空网络、航空网络、卫星网络,支撑“人机物”的全域连接。

未来,中国移动将围绕“融合型算网基础设施、自助式工具平台、一站式模型服务、原生型产品应用”四个重点方向,推动形成覆盖“算力-工具-模型-应用”的AI全栈服务体系,打造智能云、智能终端和智能体三位一体的服务矩阵。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