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重磅:靶向新药SHR-1918Ⅱ期研究公布!

医学论坛网

1周前

图1第16周时的主要和次要研究结果。...SHR-1918的成功开发进一步验证了ANGPTL-3作为降脂治疗靶点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0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根据胆固醇治疗试验协作组的Meta分析,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22%。尽管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治疗方法已应用数十年,但许多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仍存在LDL-C水平升高,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尤其是那些基线胆固醇水平较高或无法耐受高剂量他汀的患者。这种残余心血管风险凸显了对额外治疗策略的需求。

近年来,针对ANGPTL-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治疗已成为降低血脂的新途径。ANGPTL-3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和内皮脂肪酶(EL)的活性,增加血清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遗传学研究发现,ANGPTL-3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的个体LDL-C和TG水平显著降低,ASCVD风险也相应减少。这些发现推动了针对ANGPTL-3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在2025年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王建安院士主导的关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单克隆抗体SHR-1918的Ⅱ期临床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同时,该研究的详细报告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ACC)上。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2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剂量递增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SHR-1918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对ASCVD中高风险且血脂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在中国35个医疗中心进行,共纳入333例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基线LDL-C水平为2.8 mmol/L,年龄平均为58岁,61%为男性,且几乎全部患者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在4-8周的治疗后仍未达到理想的LDL-C水平。

研究设计包括筛选期(≤2周)、导入期(4-8周)、双盲治疗期(16周)、扩展治疗期(36-40周)和安全性随访期(4周)。在导入期,患者接受低脂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接受中等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患者被随机分为8个剂量组,按照4∶1(活性药物/安慰剂)的比例分配,接受皮下注射SHR-1918 150 mg、300 mg或600 mg每4周一次(Q4W),或600 mg每8周一次(Q8W),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周期为16周。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16周血清LDL-C水平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TG、HDL-C、非HDL-C、Lp(a)、ApoA1和ApoB水平的变化,以及达到LDL-C目标的比例。安全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03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SHR-1918能够显著降低LDL-C和TG水平,且这种降低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150 mg、300 mg和600 mg Q4W组的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21.7%(95% CI:-28.5~-14.9)、27.3%(95% CI:-34.1~-20.4)和29.9%(95% CI:-36.7~-23.1),而600 mg Q8W组降低了22.5%(95% CI:-29.3~-15.7,表1)。同时,SHR-1918对TG的降低效果同样显著,各剂量组的TG水平分别降低了51.7%至63.2%。这些结果表明,SHR-1918不仅能有效降低LDL-C,还能显著降低TG水平,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方案。

表1 主要及选定次要血脂参数的结果

SHR-1918各剂量组在第16周的LDL-C目标达成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图1),范围在59.1%至71.2%之间,而安慰剂组仅为31.3%。此外,SHR-1918还显著降低了非HDL-C、ApoB和TC水平,同时降低了ApoA1和HDL-C水平。非HDL-C降低了26.8%至34.5%,ApoB降低了13.5%至19.2%,TC降低了25.7%至32.6%,ApoA1降低了27.3%至36.2%,HDL-C降低了22.5%至29.5%。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了SHR-1918在调节血脂谱方面的全面效果。

图1 第16周时的主要和次要研究结果

SHR-1918在提供显著降脂效果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治疗组中54.5%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43.3%的患者出现了至少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大多数为轻度。患者对Q4W或Q8W给药方案的治疗依从性高达97%,表明SHR-1918的给药方案不仅便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尽管Q8W给药方案的疗效略有下降,但其较少的给药频率可能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更具优势,例如居住在偏远地区或对频繁注射有抵触情绪的患者。

04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证实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ASCVD中高风险患者的LDL-C和TG水平,且疗效具有剂量和给药频率依赖性。SHR-1918各剂量组在降低LDL-C和TG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同时提高了LDL-C目标达成率,并全面改善了其他血脂参数。安全性方面,SHR-1918总体耐受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此外,SHR-1918的Q4W/Q8W皮下注射方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为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便利。该研究不仅为ASCVD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还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方案。SHR-1918的成功开发进一步验证了ANGPTL-3作为降脂治疗靶点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XIE X, SHI X, ZHANG Y, et al. Angiopoietin-Like 3 Antibod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ly Controlled Hyperlipidemia: A Phase 2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5: S0735-1097(25)05339-2. DOI: 10.1016/j.jacc.2025.03.008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根据胆固醇治疗试验协作组的Meta分析,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22%。尽管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治疗方法已应用数十年,但许多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仍存在LDL-C水平升高,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尤其是那些基线胆固醇水平较高或无法耐受高剂量他汀的患者。这种残余心血管风险凸显了对额外治疗策略的需求。

近年来,针对ANGPTL-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治疗已成为降低血脂的新途径。ANGPTL-3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和内皮脂肪酶(EL)的活性,增加血清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遗传学研究发现,ANGPTL-3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的个体LDL-C和TG水平显著降低,ASCVD风险也相应减少。这些发现推动了针对ANGPTL-3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在2025年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王建安院士主导的关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单克隆抗体SHR-1918的Ⅱ期临床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同时,该研究的详细报告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ACC)上。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剂量递增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SHR-1918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对ASCVD中高风险且血脂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在中国35个医疗中心进行,共纳入333例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基线LDL-C水平为2.8 mmol/L,年龄平均为58岁,61%为男性,且几乎全部患者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在4-8周的治疗后仍未达到理想的LDL-C水平。

研究设计包括筛选期(≤2周)、导入期(4-8周)、双盲治疗期(16周)、扩展治疗期(36-40周)和安全性随访期(4周)。在导入期,患者接受低脂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接受中等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患者被随机分为8个剂量组,按照4∶1(活性药物/安慰剂)的比例分配,接受皮下注射SHR-1918 150 mg、300 mg或600 mg每4周一次(Q4W),或600 mg每8周一次(Q8W),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周期为16周。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16周血清LDL-C水平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TG、HDL-C、非HDL-C、Lp(a)、ApoA1和ApoB水平的变化,以及达到LDL-C目标的比例。安全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SHR-1918能够显著降低LDL-C和TG水平,且这种降低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150 mg、300 mg和600 mg Q4W组的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21.7%(95% CI:-28.5~-14.9)、27.3%(95% CI:-34.1~-20.4)和29.9%(95% CI:-36.7~-23.1),而600 mg Q8W组降低了22.5%(95% CI:-29.3~-15.7,表1)。同时,SHR-1918对TG的降低效果同样显著,各剂量组的TG水平分别降低了51.7%至63.2%。这些结果表明,SHR-1918不仅能有效降低LDL-C,还能显著降低TG水平,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方案。

表1 主要及选定次要血脂参数的结果

SHR-1918各剂量组在第16周的LDL-C目标达成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图1),范围在59.1%至71.2%之间,而安慰剂组仅为31.3%。此外,SHR-1918还显著降低了非HDL-C、ApoB和TC水平,同时降低了ApoA1和HDL-C水平。非HDL-C降低了26.8%至34.5%,ApoB降低了13.5%至19.2%,TC降低了25.7%至32.6%,ApoA1降低了27.3%至36.2%,HDL-C降低了22.5%至29.5%。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了SHR-1918在调节血脂谱方面的全面效果。

图1 第16周时的主要和次要研究结果

SHR-1918在提供显著降脂效果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治疗组中54.5%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43.3%的患者出现了至少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大多数为轻度。患者对Q4W或Q8W给药方案的治疗依从性高达97%,表明SHR-1918的给药方案不仅便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尽管Q8W给药方案的疗效略有下降,但其较少的给药频率可能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更具优势,例如居住在偏远地区或对频繁注射有抵触情绪的患者。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证实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ASCVD中高风险患者的LDL-C和TG水平,且疗效具有剂量和给药频率依赖性。SHR-1918各剂量组在降低LDL-C和TG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同时提高了LDL-C目标达成率,并全面改善了其他血脂参数。安全性方面,SHR-1918总体耐受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此外,SHR-1918的Q4W/Q8W皮下注射方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为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便利。该研究不仅为ASCVD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还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方案。SHR-1918的成功开发进一步验证了ANGPTL-3作为降脂治疗靶点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XIE X, SHI X, ZHANG Y, et al. Angiopoietin-Like 3 Antibod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ly Controlled Hyperlipidemia: A Phase 2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5: S0735-1097(25)05339-2. DOI: 10.1016/j.jacc.2025.03.008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图1第16周时的主要和次要研究结果。...SHR-1918的成功开发进一步验证了ANGPTL-3作为降脂治疗靶点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0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根据胆固醇治疗试验协作组的Meta分析,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22%。尽管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治疗方法已应用数十年,但许多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仍存在LDL-C水平升高,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尤其是那些基线胆固醇水平较高或无法耐受高剂量他汀的患者。这种残余心血管风险凸显了对额外治疗策略的需求。

近年来,针对ANGPTL-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治疗已成为降低血脂的新途径。ANGPTL-3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和内皮脂肪酶(EL)的活性,增加血清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遗传学研究发现,ANGPTL-3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的个体LDL-C和TG水平显著降低,ASCVD风险也相应减少。这些发现推动了针对ANGPTL-3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在2025年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王建安院士主导的关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单克隆抗体SHR-1918的Ⅱ期临床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同时,该研究的详细报告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ACC)上。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2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剂量递增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SHR-1918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对ASCVD中高风险且血脂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在中国35个医疗中心进行,共纳入333例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基线LDL-C水平为2.8 mmol/L,年龄平均为58岁,61%为男性,且几乎全部患者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在4-8周的治疗后仍未达到理想的LDL-C水平。

研究设计包括筛选期(≤2周)、导入期(4-8周)、双盲治疗期(16周)、扩展治疗期(36-40周)和安全性随访期(4周)。在导入期,患者接受低脂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接受中等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患者被随机分为8个剂量组,按照4∶1(活性药物/安慰剂)的比例分配,接受皮下注射SHR-1918 150 mg、300 mg或600 mg每4周一次(Q4W),或600 mg每8周一次(Q8W),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周期为16周。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16周血清LDL-C水平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TG、HDL-C、非HDL-C、Lp(a)、ApoA1和ApoB水平的变化,以及达到LDL-C目标的比例。安全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03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SHR-1918能够显著降低LDL-C和TG水平,且这种降低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150 mg、300 mg和600 mg Q4W组的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21.7%(95% CI:-28.5~-14.9)、27.3%(95% CI:-34.1~-20.4)和29.9%(95% CI:-36.7~-23.1),而600 mg Q8W组降低了22.5%(95% CI:-29.3~-15.7,表1)。同时,SHR-1918对TG的降低效果同样显著,各剂量组的TG水平分别降低了51.7%至63.2%。这些结果表明,SHR-1918不仅能有效降低LDL-C,还能显著降低TG水平,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方案。

表1 主要及选定次要血脂参数的结果

SHR-1918各剂量组在第16周的LDL-C目标达成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图1),范围在59.1%至71.2%之间,而安慰剂组仅为31.3%。此外,SHR-1918还显著降低了非HDL-C、ApoB和TC水平,同时降低了ApoA1和HDL-C水平。非HDL-C降低了26.8%至34.5%,ApoB降低了13.5%至19.2%,TC降低了25.7%至32.6%,ApoA1降低了27.3%至36.2%,HDL-C降低了22.5%至29.5%。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了SHR-1918在调节血脂谱方面的全面效果。

图1 第16周时的主要和次要研究结果

SHR-1918在提供显著降脂效果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治疗组中54.5%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43.3%的患者出现了至少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大多数为轻度。患者对Q4W或Q8W给药方案的治疗依从性高达97%,表明SHR-1918的给药方案不仅便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尽管Q8W给药方案的疗效略有下降,但其较少的给药频率可能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更具优势,例如居住在偏远地区或对频繁注射有抵触情绪的患者。

04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证实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ASCVD中高风险患者的LDL-C和TG水平,且疗效具有剂量和给药频率依赖性。SHR-1918各剂量组在降低LDL-C和TG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同时提高了LDL-C目标达成率,并全面改善了其他血脂参数。安全性方面,SHR-1918总体耐受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此外,SHR-1918的Q4W/Q8W皮下注射方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为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便利。该研究不仅为ASCVD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还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方案。SHR-1918的成功开发进一步验证了ANGPTL-3作为降脂治疗靶点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XIE X, SHI X, ZHANG Y, et al. Angiopoietin-Like 3 Antibod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ly Controlled Hyperlipidemia: A Phase 2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5: S0735-1097(25)05339-2. DOI: 10.1016/j.jacc.2025.03.008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根据胆固醇治疗试验协作组的Meta分析,LDL-C每降低1 mmol/L,主要血管事件的风险可降低22%。尽管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治疗方法已应用数十年,但许多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仍存在LDL-C水平升高,未能达到理想水平,尤其是那些基线胆固醇水平较高或无法耐受高剂量他汀的患者。这种残余心血管风险凸显了对额外治疗策略的需求。

近年来,针对ANGPTL-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治疗已成为降低血脂的新途径。ANGPTL-3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和内皮脂肪酶(EL)的活性,增加血清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遗传学研究发现,ANGPTL-3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的个体LDL-C和TG水平显著降低,ASCVD风险也相应减少。这些发现推动了针对ANGPTL-3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在2025年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5)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王建安院士主导的关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单克隆抗体SHR-1918的Ⅱ期临床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同时,该研究的详细报告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ACC)上。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方面的显著效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患者的血脂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剂量递增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SHR-1918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对ASCVD中高风险且血脂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在中国35个医疗中心进行,共纳入333例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基线LDL-C水平为2.8 mmol/L,年龄平均为58岁,61%为男性,且几乎全部患者正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在4-8周的治疗后仍未达到理想的LDL-C水平。

研究设计包括筛选期(≤2周)、导入期(4-8周)、双盲治疗期(16周)、扩展治疗期(36-40周)和安全性随访期(4周)。在导入期,患者接受低脂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并接受中等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患者被随机分为8个剂量组,按照4∶1(活性药物/安慰剂)的比例分配,接受皮下注射SHR-1918 150 mg、300 mg或600 mg每4周一次(Q4W),或600 mg每8周一次(Q8W),或匹配的安慰剂,治疗周期为16周。主要终点是从基线到第16周血清LDL-C水平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TG、HDL-C、非HDL-C、Lp(a)、ApoA1和ApoB水平的变化,以及达到LDL-C目标的比例。安全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SHR-1918能够显著降低LDL-C和TG水平,且这种降低效果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具体来说,与安慰剂相比,150 mg、300 mg和600 mg Q4W组的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21.7%(95% CI:-28.5~-14.9)、27.3%(95% CI:-34.1~-20.4)和29.9%(95% CI:-36.7~-23.1),而600 mg Q8W组降低了22.5%(95% CI:-29.3~-15.7,表1)。同时,SHR-1918对TG的降低效果同样显著,各剂量组的TG水平分别降低了51.7%至63.2%。这些结果表明,SHR-1918不仅能有效降低LDL-C,还能显著降低TG水平,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方案。

表1 主要及选定次要血脂参数的结果

SHR-1918各剂量组在第16周的LDL-C目标达成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图1),范围在59.1%至71.2%之间,而安慰剂组仅为31.3%。此外,SHR-1918还显著降低了非HDL-C、ApoB和TC水平,同时降低了ApoA1和HDL-C水平。非HDL-C降低了26.8%至34.5%,ApoB降低了13.5%至19.2%,TC降低了25.7%至32.6%,ApoA1降低了27.3%至36.2%,HDL-C降低了22.5%至29.5%。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了SHR-1918在调节血脂谱方面的全面效果。

图1 第16周时的主要和次要研究结果

SHR-1918在提供显著降脂效果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期间,治疗组中54.5%的患者和安慰剂组中43.3%的患者出现了至少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大多数为轻度。患者对Q4W或Q8W给药方案的治疗依从性高达97%,表明SHR-1918的给药方案不仅便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尽管Q8W给药方案的疗效略有下降,但其较少的给药频率可能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更具优势,例如居住在偏远地区或对频繁注射有抵触情绪的患者。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证实了SHR-1918作为一种针对ANGPTL-3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标准降脂治疗基础上,能够显著降低ASCVD中高风险患者的LDL-C和TG水平,且疗效具有剂量和给药频率依赖性。SHR-1918各剂量组在降低LDL-C和TG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同时提高了LDL-C目标达成率,并全面改善了其他血脂参数。安全性方面,SHR-1918总体耐受性良好,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此外,SHR-1918的Q4W/Q8W皮下注射方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为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便利。该研究不仅为ASCVD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还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方案。SHR-1918的成功开发进一步验证了ANGPTL-3作为降脂治疗靶点的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XIE X, SHI X, ZHANG Y, et al. Angiopoietin-Like 3 Antibod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ly Controlled Hyperlipidemia: A Phase 2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5: S0735-1097(25)05339-2. DOI: 10.1016/j.jacc.2025.03.008                                                                                                                   

“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