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突发变故,创投大佬高调唱空!一文读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怎么做

前瞻网

2天前

人形机器人的腿部、上半身各个关节的运动分析,像髋关节、肩关节绝对需要用到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是目前最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减速器。

2025年3月末,创投圈因明星投资人朱啸虎公开唱空人形机器人而掀起巨浪。他表示,金沙江创投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因为具身智能虽然火热,但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共识高度集中,估值上涨迅速,这成为了早期VC想要回避的赛道。

这番言论立即在创投圈和机器人企业间砸起了轩然大波。经纬创投张颖公开在朋友圈批判朱啸虎,称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会跟他聊,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赵同阳在朋友圈发文diss朱啸虎,质疑他竟然问出了人形机器人这个阶段有什么用,就像质问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用眼前看到的否定未来。

1、人形机器人产业现状

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形势较好。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约12000台。

1

在科技巨头的引领下,如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若进展顺利,2026年将增产10倍,达到5万到10万台,2027年再增加10倍,即50万台起。

英伟达也积极推出人形机器人紧凑型计算机Jetson Thor,为机器人制造商提供基础 OEM。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至少超过60万台。

从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亚太、北美和欧洲三大地区,2024年分别占比37%、28%和15%。从区域竞争变化来看,2024年北美地区特斯拉Optimus以及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相关产品的发布,北美地区市场份额较2023年有所增长。

2

2、地方政府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环节

宏观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商业化之前的技术积累期,关键零部件技术工艺的突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产业规划时,地方政府应有意识地关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培育,包括谐波/行星减速器、行星滚珠丝杆、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力传感器、碳纤维结构材料等。

电机价值量占比依然最高。把所有的无框电机、空心杯电机的市场都加起来,会超过传动的部分。因为传动的部分有不同技术路线,有谐波的、行星、连杆机构等,导致价值量没那么集中。但是人形机器人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型号又相对比较单一,无框电机可能就是4-5个型号,空心杯电机一般来讲是1-2个型号,因此很容易做紧凑的产品组合。

关注汽车电机厂商/常规伺服电机厂商切入无框电机市场机遇。无框电机的定转子和伺服电机的定转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用,生产工艺和设计需求是可以通用的,这对于一些常规的伺服电机厂家,比如汇川,它已经是一个大的电机厂家了,它一旦关注到这块市场,也可以去切入,所以也是一个大的机遇。

谐波减速器的需求应该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形机器人的腿部、上半身各个关节的运动分析,像髋关节、肩关节绝对需要用到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是目前最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减速器。一台人形机器人运用到谐波减速器的数量一般是在10-20个左右,如果参考特斯拉的设计,大小腿包括大臂小臂都用行星滚珠丝杠的话,它的身上至少有14个旋转关节运用到了谐波减速器。当它的出货量是50万台,100万台,200万台的时候,谐波减速器的售价分别是1200元,1000元或者800元,当人形机器人出量达到200万台的时候,谐波市场就会达到224亿。对于专注做谐波减速器的厂家,是个非常有利的市场机会。另外很有代表性的点,就是国内外的谐波减速器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像国产的绿的,铜川会逐步取代哈默纳科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目前很多厂家已经逐步在用绿的谐波减速器来取代这些海外的谐波减速器了。

行星减速器在精度要求不高应用领域实现对谐波减速器的替代。行星减速器在某一些关节将会逐步取代谐波减速器,尤其是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关节,像腕关节、肘关节,所以行星减速器的输出力矩,重量会比谐波减速器更轻一些,国产的行星减速器相较于国际的要求是更小的,这对于行星减速器而言是更有利的。2022年全球行星减速器的销量大概达到540万台,销量是所有减速器中最多的,金额也高,国内达到230万台左右,销售金额大概在35亿元左右。到2029年预计行星减速器的销量将达到150亿元左右,国产规模会达到80亿元左右。

行星滚珠丝杠技术研发缩短与国外差距,需求爆发式增长。高精行星滚珠丝杠国内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包括秦川机床、鼎智科技等企业加大研发,产品的进口替代空间和降本空间比谐波减速器更大。行星滚珠丝杠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大腿、小腿以及前臂、大臂的运动性能要求。因为它具有低惯量,高抗冲击性、高承载能力,所以性能都是非常好的。现在唯一限制行星滚珠丝杠的问题就是它的产量和成本,目前它的售价一般在1万多到2万元,非常昂贵,比谐波贵了两倍多,这是限制行星滚珠丝杠的比较大的因素,但是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行星滚珠丝杠制造工艺也会呈指数性提升,国内外厂家的性能也会相差更少,以特斯拉的Optimus为例,一台Optimus大概用到了14个线性关节,它的出货量达到200万台的时候,行星滚珠丝杠的市场将会达到420亿元。

除此之外,人形机器人所需的编码器、2D/3D摄像头、力矩传感器、惯性传感器、专用电路板等硬件及“边-端-云”机器人管理平台、多模态/强化学习模型算法、大规模数据集及仿真平台等软设施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3、小结

地方政府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关注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从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产业突破,构建“硬科技突破-软环境优化-市场化落地”的良性循环。

通过集中资源攻克核心零部件与算法瓶颈,优先在医疗、康养等民生领域打造示范场景,以真实需求反哺技术迭代;同时强化市场秩序规范与资本理性引导,避免概念炒作透支产业信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需贯穿始终,既要夯实本土创新根基,又要融入全球技术生态。

最终,地方政府应立足长期主义,平衡技术攻坚与风险防控,将机器人产业打造为兼具社会价值与经济增量的新质生产力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

333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形机器人(仿生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人形机器人的腿部、上半身各个关节的运动分析,像髋关节、肩关节绝对需要用到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是目前最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减速器。

2025年3月末,创投圈因明星投资人朱啸虎公开唱空人形机器人而掀起巨浪。他表示,金沙江创投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因为具身智能虽然火热,但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共识高度集中,估值上涨迅速,这成为了早期VC想要回避的赛道。

这番言论立即在创投圈和机器人企业间砸起了轩然大波。经纬创投张颖公开在朋友圈批判朱啸虎,称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会跟他聊,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赵同阳在朋友圈发文diss朱啸虎,质疑他竟然问出了人形机器人这个阶段有什么用,就像质问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用眼前看到的否定未来。

1、人形机器人产业现状

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形势较好。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约12000台。

1

在科技巨头的引领下,如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若进展顺利,2026年将增产10倍,达到5万到10万台,2027年再增加10倍,即50万台起。

英伟达也积极推出人形机器人紧凑型计算机Jetson Thor,为机器人制造商提供基础 OEM。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将至少超过60万台。

从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亚太、北美和欧洲三大地区,2024年分别占比37%、28%和15%。从区域竞争变化来看,2024年北美地区特斯拉Optimus以及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相关产品的发布,北美地区市场份额较2023年有所增长。

2

2、地方政府人形机器人产业关注环节

宏观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商业化之前的技术积累期,关键零部件技术工艺的突破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产业规划时,地方政府应有意识地关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培育,包括谐波/行星减速器、行星滚珠丝杆、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力传感器、碳纤维结构材料等。

电机价值量占比依然最高。把所有的无框电机、空心杯电机的市场都加起来,会超过传动的部分。因为传动的部分有不同技术路线,有谐波的、行星、连杆机构等,导致价值量没那么集中。但是人形机器人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型号又相对比较单一,无框电机可能就是4-5个型号,空心杯电机一般来讲是1-2个型号,因此很容易做紧凑的产品组合。

关注汽车电机厂商/常规伺服电机厂商切入无框电机市场机遇。无框电机的定转子和伺服电机的定转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用,生产工艺和设计需求是可以通用的,这对于一些常规的伺服电机厂家,比如汇川,它已经是一个大的电机厂家了,它一旦关注到这块市场,也可以去切入,所以也是一个大的机遇。

谐波减速器的需求应该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形机器人的腿部、上半身各个关节的运动分析,像髋关节、肩关节绝对需要用到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是目前最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减速器。一台人形机器人运用到谐波减速器的数量一般是在10-20个左右,如果参考特斯拉的设计,大小腿包括大臂小臂都用行星滚珠丝杠的话,它的身上至少有14个旋转关节运用到了谐波减速器。当它的出货量是50万台,100万台,200万台的时候,谐波减速器的售价分别是1200元,1000元或者800元,当人形机器人出量达到200万台的时候,谐波市场就会达到224亿。对于专注做谐波减速器的厂家,是个非常有利的市场机会。另外很有代表性的点,就是国内外的谐波减速器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像国产的绿的,铜川会逐步取代哈默纳科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目前很多厂家已经逐步在用绿的谐波减速器来取代这些海外的谐波减速器了。

行星减速器在精度要求不高应用领域实现对谐波减速器的替代。行星减速器在某一些关节将会逐步取代谐波减速器,尤其是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关节,像腕关节、肘关节,所以行星减速器的输出力矩,重量会比谐波减速器更轻一些,国产的行星减速器相较于国际的要求是更小的,这对于行星减速器而言是更有利的。2022年全球行星减速器的销量大概达到540万台,销量是所有减速器中最多的,金额也高,国内达到230万台左右,销售金额大概在35亿元左右。到2029年预计行星减速器的销量将达到150亿元左右,国产规模会达到80亿元左右。

行星滚珠丝杠技术研发缩短与国外差距,需求爆发式增长。高精行星滚珠丝杠国内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包括秦川机床、鼎智科技等企业加大研发,产品的进口替代空间和降本空间比谐波减速器更大。行星滚珠丝杠符合人形机器人的大腿、小腿以及前臂、大臂的运动性能要求。因为它具有低惯量,高抗冲击性、高承载能力,所以性能都是非常好的。现在唯一限制行星滚珠丝杠的问题就是它的产量和成本,目前它的售价一般在1万多到2万元,非常昂贵,比谐波贵了两倍多,这是限制行星滚珠丝杠的比较大的因素,但是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行星滚珠丝杠制造工艺也会呈指数性提升,国内外厂家的性能也会相差更少,以特斯拉的Optimus为例,一台Optimus大概用到了14个线性关节,它的出货量达到200万台的时候,行星滚珠丝杠的市场将会达到420亿元。

除此之外,人形机器人所需的编码器、2D/3D摄像头、力矩传感器、惯性传感器、专用电路板等硬件及“边-端-云”机器人管理平台、多模态/强化学习模型算法、大规模数据集及仿真平台等软设施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3、小结

地方政府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关注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从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产业突破,构建“硬科技突破-软环境优化-市场化落地”的良性循环。

通过集中资源攻克核心零部件与算法瓶颈,优先在医疗、康养等民生领域打造示范场景,以真实需求反哺技术迭代;同时强化市场秩序规范与资本理性引导,避免概念炒作透支产业信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需贯穿始终,既要夯实本土创新根基,又要融入全球技术生态。

最终,地方政府应立足长期主义,平衡技术攻坚与风险防控,将机器人产业打造为兼具社会价值与经济增量的新质生产力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

333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形机器人(仿生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