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75,紧急辟谣

上海证券报

1周前

有媒体此前报道,立讯精密在召开电话会议时提到计划在美国投资建厂。4月10日,立讯精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对于有关媒体报道的失实信息,公司保留一切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司已于2025年4月10日披露《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请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有媒体此前报道,立讯精密在召开电话会议时提到计划在美国投资建厂。4月10日,立讯精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对于有关媒体报道的失实信息,公司保留一切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司已于2025年4月10日披露《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请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4月9日,约500名来自海内外的基金经理、分析师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了立讯精密的电话会议调研。投资者关注几大核心问题:消费电子全球供应链是否会重构、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的成本与利润影响,以及公司的应对方案等。


截至发稿,立讯精密(002475)涨7.32%,报30.78元/股,总市值达2231亿元。


图片


按常规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一些挑战。立讯精密在投资者调研纪要中回应:“在4月2日之前,大家就关心关税对公司这类硬件公司的影响。此前认为影响不大,但没预估到针对中国的关税会这么高。不过性质一样,公司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部分略有影响。公司会观察未来关税落地情况,相信客户会要求将这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转移到相对关税比中国低的地方。”


针对海外客户,立讯精密正在努力与当地政府保持沟通,做好应急预案。“无论是海外大大小小的客户,还是类似公司这样的企业,都在努力跟当地政府沟通,传递对产业链比较健康的声音。同时,很多企业和客户都在做沙盘推演。”他表示。


在电话调研里,有机构投资者询问,“对等关税”提出后,公司需把一些成品转移到关税较低地区,立讯精密在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地的产能规划后续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对此,立讯精密回应称:“除非越南的关税比其他国家地区高很多,否则消费电子过去多年大部分在越南的产能再转移出去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多年来中国硬件企业产能出海,越南在物流、产业链和人才累积等方面有优势,越南政府招商引资和支持企业的政策也比较成熟,打破现有格局将会徒增品牌方的成本。公司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工厂,产业链还不是很成熟,物流和产业链支持不是非常理想,转移可能性不大。”


还有机构投资者关心,增加的关税成本是否会由供应链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共同承担。对此,立讯精密表示:“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


消费电子格局不会因“对等关税”变化


在电话会议中,有投资者关心,在“对等关税”背景下,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是否会改变。对此,立讯精密表示:“我们不认为格局会因此发生变化,地缘政治挑战环境并非现在才出现,若要变化早就变了。”


立讯精密认为,供应链格局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力。“长期来看,终端客户进口美国的产品若有增量产能,可能不会过于集中在越南,会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布局,也可能将部分自动化程度高、价值高的模组产品留在美国生产。目前来看,越南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公司表示。


立讯精密认为,美国“对等关税”背景下,企业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应对,通过产业链传导机制实现风险共担。“无论未来有无增量,若关税差异达到客户不能接受的程度,转移压力是平均传导的,并不是立讯一家面对。”公司表示。


针对立讯精密组装或零部件业务在美国生产与亚洲生产的成本差异,立讯精密认为,生产成本受多重变量影响,如劳动力、物流、关税等,难以静态量化。特别是消费电子行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上下半年产能需求比例约为3:7),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测算的复杂性。亚洲(如中国、越南)生产基地具备显著的供应链优势,包括可实现弹性产能配置、共享出口产能资源等。


立讯精密表示将持续评估在新加坡等地区的产能布局策略。“如果未来游戏规则按产地关税税率认定部分产品减免税标准,且新加坡关税明显低于其他地方,不排除在新加坡制造一部分模组,但新加坡地域有限,我们会考虑但不会贸然行动。”公司回应称。

有媒体此前报道,立讯精密在召开电话会议时提到计划在美国投资建厂。4月10日,立讯精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对于有关媒体报道的失实信息,公司保留一切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司已于2025年4月10日披露《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请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有媒体此前报道,立讯精密在召开电话会议时提到计划在美国投资建厂。4月10日,立讯精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相关计划。对于有关媒体报道的失实信息,公司保留一切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司已于2025年4月10日披露《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请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4月9日,约500名来自海内外的基金经理、分析师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了立讯精密的电话会议调研。投资者关注几大核心问题:消费电子全球供应链是否会重构、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的成本与利润影响,以及公司的应对方案等。


截至发稿,立讯精密(002475)涨7.32%,报30.78元/股,总市值达2231亿元。


图片


按常规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一些挑战。立讯精密在投资者调研纪要中回应:“在4月2日之前,大家就关心关税对公司这类硬件公司的影响。此前认为影响不大,但没预估到针对中国的关税会这么高。不过性质一样,公司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部分略有影响。公司会观察未来关税落地情况,相信客户会要求将这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转移到相对关税比中国低的地方。”


针对海外客户,立讯精密正在努力与当地政府保持沟通,做好应急预案。“无论是海外大大小小的客户,还是类似公司这样的企业,都在努力跟当地政府沟通,传递对产业链比较健康的声音。同时,很多企业和客户都在做沙盘推演。”他表示。


在电话调研里,有机构投资者询问,“对等关税”提出后,公司需把一些成品转移到关税较低地区,立讯精密在印度、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地的产能规划后续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对此,立讯精密回应称:“除非越南的关税比其他国家地区高很多,否则消费电子过去多年大部分在越南的产能再转移出去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多年来中国硬件企业产能出海,越南在物流、产业链和人才累积等方面有优势,越南政府招商引资和支持企业的政策也比较成熟,打破现有格局将会徒增品牌方的成本。公司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工厂,产业链还不是很成熟,物流和产业链支持不是非常理想,转移可能性不大。”


还有机构投资者关心,增加的关税成本是否会由供应链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共同承担。对此,立讯精密表示:“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


消费电子格局不会因“对等关税”变化


在电话会议中,有投资者关心,在“对等关税”背景下,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是否会改变。对此,立讯精密表示:“我们不认为格局会因此发生变化,地缘政治挑战环境并非现在才出现,若要变化早就变了。”


立讯精密认为,供应链格局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力。“长期来看,终端客户进口美国的产品若有增量产能,可能不会过于集中在越南,会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布局,也可能将部分自动化程度高、价值高的模组产品留在美国生产。目前来看,越南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公司表示。


立讯精密认为,美国“对等关税”背景下,企业将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应对,通过产业链传导机制实现风险共担。“无论未来有无增量,若关税差异达到客户不能接受的程度,转移压力是平均传导的,并不是立讯一家面对。”公司表示。


针对立讯精密组装或零部件业务在美国生产与亚洲生产的成本差异,立讯精密认为,生产成本受多重变量影响,如劳动力、物流、关税等,难以静态量化。特别是消费电子行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上下半年产能需求比例约为3:7),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测算的复杂性。亚洲(如中国、越南)生产基地具备显著的供应链优势,包括可实现弹性产能配置、共享出口产能资源等。


立讯精密表示将持续评估在新加坡等地区的产能布局策略。“如果未来游戏规则按产地关税税率认定部分产品减免税标准,且新加坡关税明显低于其他地方,不排除在新加坡制造一部分模组,但新加坡地域有限,我们会考虑但不会贸然行动。”公司回应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