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二级市场上的固态电池概念股逆势大涨,领湃科技、金龙羽、有研新材等强势涨停,力王股份、瑞泰新材、丰元股份等均大涨。
维科网固态电池发现,固态电池概念股走高背后,是车企和电池厂与固态电池相关的重磅消息频出。
4月14日,赣锋锂业(00246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赣锋锂业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推出适配低空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取得新突破,并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
此前的4月9日,赣锋锂业还发布了《关于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的公告》。在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方面,赣锋锂业称,已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突破产业化门槛,以金属锂负极技术为核心,推动高比能电池量产进程。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全球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树立锂金属电池产业化标杆。
同时硅基负极同步推进,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450Wh/kg技术储备达行业顶尖水平,满足不同场景对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差异化需求。
针对无人机、机器人等低空经济与高端装备领域,赣锋锂业创新融合圆柱封装与高比能电池技术,开发21700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覆盖330-400Wh/kg,兼具高比能与结构稳定性,为轻量化设备提供高效动力支持。
4月14日,长安汽车(00062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长安汽车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4月10日,上汽集团(600104.SH)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4月10日,南都电源(300068.SZ)重磅发布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这是继成功研制30Ah全固态电池后,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据悉,该款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10000次,单体能量超过2.5kWh,能量效率超95%,体积能量密度大于430Wh/L。
4月2日晚间,金龙羽(002882.SZ)公告,公司孙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惠东)有限公司拟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投资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总投资额为12亿元,已竞拍取得相关土地使用权,前述投资额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不超过三年。
在非上市公司方面,固态电池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4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招商中心与深圳源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杭州路贸通储能公司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5GWh的全固态新能源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超过2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将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全固态电池量产能力的前沿产业基地之一。
4月10日,溧阳市溧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溧泉科技”)发布消息称,近日,公司与韩国Easychem公司在Easychem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干法电极粘结剂及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进行合作开发及市场开拓。
4月9日,美国南加州初创企业穆伦汽车(Mullen Automotive)宣布,已与固态电池创业公司恩力动力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26年初开始生产半固态电池。
4月3日,来自“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的消息显示,安徽利维能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等产学研团队共同研发的第二代固态电池正式量产。该款电池以35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千公里续航能力及140℃宽温域性能,直击新能源行业痛点,或将成为颠覆性技术标杆……
4月15日,二级市场上的固态电池概念股逆势大涨,领湃科技、金龙羽、有研新材等强势涨停,力王股份、瑞泰新材、丰元股份等均大涨。
维科网固态电池发现,固态电池概念股走高背后,是车企和电池厂与固态电池相关的重磅消息频出。
4月14日,赣锋锂业(00246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赣锋锂业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推出适配低空飞行场景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取得新突破,并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验证。
此前的4月9日,赣锋锂业还发布了《关于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的公告》。在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方面,赣锋锂业称,已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突破产业化门槛,以金属锂负极技术为核心,推动高比能电池量产进程。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全球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树立锂金属电池产业化标杆。
同时硅基负极同步推进,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450Wh/kg技术储备达行业顶尖水平,满足不同场景对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差异化需求。
针对无人机、机器人等低空经济与高端装备领域,赣锋锂业创新融合圆柱封装与高比能电池技术,开发21700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覆盖330-400Wh/kg,兼具高比能与结构稳定性,为轻量化设备提供高效动力支持。
4月14日,长安汽车(00062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长安汽车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4月10日,上汽集团(600104.SH)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4月10日,南都电源(300068.SZ)重磅发布783Ah超大容量储能固态电池。这是继成功研制30Ah全固态电池后,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据悉,该款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10000次,单体能量超过2.5kWh,能量效率超95%,体积能量密度大于430Wh/L。
4月2日晚间,金龙羽(002882.SZ)公告,公司孙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惠东)有限公司拟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投资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总投资额为12亿元,已竞拍取得相关土地使用权,前述投资额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不超过三年。
在非上市公司方面,固态电池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4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招商中心与深圳源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杭州路贸通储能公司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5GWh的全固态新能源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超过2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将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全固态电池量产能力的前沿产业基地之一。
4月10日,溧阳市溧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溧泉科技”)发布消息称,近日,公司与韩国Easychem公司在Easychem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干法电极粘结剂及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进行合作开发及市场开拓。
4月9日,美国南加州初创企业穆伦汽车(Mullen Automotive)宣布,已与固态电池创业公司恩力动力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26年初开始生产半固态电池。
4月3日,来自“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的消息显示,安徽利维能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等产学研团队共同研发的第二代固态电池正式量产。该款电池以35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千公里续航能力及140℃宽温域性能,直击新能源行业痛点,或将成为颠覆性技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