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表现
指数走势
上证指数收盘报3186.81点,涨幅1.31%;深证成指报9539.89点,涨幅1.22%;创业板指报1858.36点,涨幅0.98%;北证50指数表现尤为亮眼,大幅上涨10.27%至1206.75点 。
市场呈现低开高走态势,早盘受外围市场波动影响低开,但随后在政策利好和资金流入推动下逐步反弹 。
成交规模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1.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近千亿,市场交投活跃。
主力资金净流入34.5亿元,其中超大单资金净流入113.64亿元,显示机构资金积极布局 。
板块与个股
领涨板块:航天航空(+9.11%)、船舶制造(+8.66%)、半导体(+5.26%)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股集体爆发,中船系个股多股涨停 。
调整板块:银行(-0.67%)、保险(-0.2%)、电力行业(-0.13%)等防御性板块逆市下跌 。
个股表现:超45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
政策与资金面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持续增持ETF,叠加上市公司回购潮(如中船防务一季度业绩预增超10倍),提振市场信心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超240亿港元,外资机构对A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
港股市场表现
指数走势
恒生指数低开高走,收盘涨0.68%至20264.49点;恒生科技指数转涨2.64%,报4689.19点,盘中一度跌近6%
中字头股表现强势,中船防务(+15.88%)、中芯国际(+10.47%)等领涨
板块与资金
领涨板块:半导体、科技股(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及消费股(中国中免涨23.66%)表现突出 。
资金流向:南向资金连续18日净流入港股,单日净买入超240亿港元,高股息低波动策略受追捧 。
政策影响: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下,港股高股息资产(如通信、公用事业)配置价值凸显 。
外部因素
美债收益率飙升(30年期突破5%)引发全球市场波动,但港股在政策托底(如五矿集团增持盐湖股份)下展现韧性 。
外资机构(如瑞银、高盛)认为港股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哑铃策略” 。
看完今天盘面总结,大家的问题就是,哪个板块后面会持续,老黄认为军工装备无异于代替消费、人形机器人成为下一个热门,理由如下
1、今日涨停的军工装备个股
2、五年以来军工装备上涨理由汇总,正好一个轮回,时间也合适,空间也合适
2021年:行业高景气度确立与政策红利期
核心驱动:军工行业“十四五”规划落地,明确装备现代化及国防预算增长预期,叠加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国产替代逻辑强化。
市场表现:板块在2021年上半年大幅上涨,涨幅超30%,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主机厂领涨,军工电子(如振华科技、紫光国微)受益于信息化升级需求。
政策催化:中央强调“备战打仗”目标,推动装备采购提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速军工资产证券化 。
2. 2022年:地缘冲突催化与业绩验证期
核心驱动:俄乌冲突爆发引发全球安全担忧,叠加国内军工企业年报及一季报验证高景气度(如中航沈飞、中航西飞净利润同比增速超40%)。
市场表现:2022年二季度板块反弹,导弹产业链(如洪都航空、国科军工)及军工新材料(如光威复材)表现突出。
事件催化:美国对台军售及南海局势紧张,推动市场对军工装备需求的预期 。
3. 2023年:新质战斗力与军民融合加速期
核心驱动:“二十大”提出“加快新域新质战斗力建设”,无人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成为焦点。
市场表现:无人机(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上海瀚讯)及低空经济(万丰奥威)等细分赛道爆发,全年涨幅超50%。
政策支持:国务院印发《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商业航天准入政策放宽 。
4. 2024年:订单修复与军贸扩张期
核心驱动:军队人事调整完成后,积压订单加速释放,叠加军贸出口增长(如中东及东南亚国家采购中国无人机及导弹)。
市场表现:2024年四季度板块涨幅居前,中船系(中船防务、中国船舶)及军工电子(火炬电子、菲利华)领涨,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400亿元 。
事件催化:美国通过“台湾政策法案”及中国航展展示歼-35A等新型装备,强化市场对军品升级的预期 。
5. 2025年:产业反转与政策红利释放期
核心驱动:建军百年目标临近,装备采购进入冲刺阶段,叠加“十五五”规划对新质战斗力(如无人系统、远火、卫星)的布局。
市场表现:2025年一季度板块涨幅超20%,航天航空(晨曦航空、航新科技)、船舶制造(中船应急)及半导体国产化(中芯国际)成为资金主攻方向。
政策催化:中央汇金增持军工ETF,叠加央企重组预期(如兵装集团与东风汽车整合),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
如果认为老黄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截图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也可以收藏寻龙秘法
A股市场表现
指数走势
上证指数收盘报3186.81点,涨幅1.31%;深证成指报9539.89点,涨幅1.22%;创业板指报1858.36点,涨幅0.98%;北证50指数表现尤为亮眼,大幅上涨10.27%至1206.75点 。
市场呈现低开高走态势,早盘受外围市场波动影响低开,但随后在政策利好和资金流入推动下逐步反弹 。
成交规模
沪深两市总成交额达1.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近千亿,市场交投活跃。
主力资金净流入34.5亿元,其中超大单资金净流入113.64亿元,显示机构资金积极布局 。
板块与个股
领涨板块:航天航空(+9.11%)、船舶制造(+8.66%)、半导体(+5.26%)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股集体爆发,中船系个股多股涨停 。
调整板块:银行(-0.67%)、保险(-0.2%)、电力行业(-0.13%)等防御性板块逆市下跌 。
个股表现:超45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
政策与资金面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持续增持ETF,叠加上市公司回购潮(如中船防务一季度业绩预增超10倍),提振市场信心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超240亿港元,外资机构对A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
港股市场表现
指数走势
恒生指数低开高走,收盘涨0.68%至20264.49点;恒生科技指数转涨2.64%,报4689.19点,盘中一度跌近6%
中字头股表现强势,中船防务(+15.88%)、中芯国际(+10.47%)等领涨
板块与资金
领涨板块:半导体、科技股(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及消费股(中国中免涨23.66%)表现突出 。
资金流向:南向资金连续18日净流入港股,单日净买入超240亿港元,高股息低波动策略受追捧 。
政策影响:美国关税政策扰动下,港股高股息资产(如通信、公用事业)配置价值凸显 。
外部因素
美债收益率飙升(30年期突破5%)引发全球市场波动,但港股在政策托底(如五矿集团增持盐湖股份)下展现韧性 。
外资机构(如瑞银、高盛)认为港股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哑铃策略” 。
看完今天盘面总结,大家的问题就是,哪个板块后面会持续,老黄认为军工装备无异于代替消费、人形机器人成为下一个热门,理由如下
1、今日涨停的军工装备个股
2、五年以来军工装备上涨理由汇总,正好一个轮回,时间也合适,空间也合适
2021年:行业高景气度确立与政策红利期
核心驱动:军工行业“十四五”规划落地,明确装备现代化及国防预算增长预期,叠加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国产替代逻辑强化。
市场表现:板块在2021年上半年大幅上涨,涨幅超30%,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主机厂领涨,军工电子(如振华科技、紫光国微)受益于信息化升级需求。
政策催化:中央强调“备战打仗”目标,推动装备采购提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速军工资产证券化 。
2. 2022年:地缘冲突催化与业绩验证期
核心驱动:俄乌冲突爆发引发全球安全担忧,叠加国内军工企业年报及一季报验证高景气度(如中航沈飞、中航西飞净利润同比增速超40%)。
市场表现:2022年二季度板块反弹,导弹产业链(如洪都航空、国科军工)及军工新材料(如光威复材)表现突出。
事件催化:美国对台军售及南海局势紧张,推动市场对军工装备需求的预期 。
3. 2023年:新质战斗力与军民融合加速期
核心驱动:“二十大”提出“加快新域新质战斗力建设”,无人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成为焦点。
市场表现:无人机(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上海瀚讯)及低空经济(万丰奥威)等细分赛道爆发,全年涨幅超50%。
政策支持:国务院印发《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商业航天准入政策放宽 。
4. 2024年:订单修复与军贸扩张期
核心驱动:军队人事调整完成后,积压订单加速释放,叠加军贸出口增长(如中东及东南亚国家采购中国无人机及导弹)。
市场表现:2024年四季度板块涨幅居前,中船系(中船防务、中国船舶)及军工电子(火炬电子、菲利华)领涨,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400亿元 。
事件催化:美国通过“台湾政策法案”及中国航展展示歼-35A等新型装备,强化市场对军品升级的预期 。
5. 2025年:产业反转与政策红利释放期
核心驱动:建军百年目标临近,装备采购进入冲刺阶段,叠加“十五五”规划对新质战斗力(如无人系统、远火、卫星)的布局。
市场表现:2025年一季度板块涨幅超20%,航天航空(晨曦航空、航新科技)、船舶制造(中船应急)及半导体国产化(中芯国际)成为资金主攻方向。
政策催化:中央汇金增持军工ETF,叠加央企重组预期(如兵装集团与东风汽车整合),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
如果认为老黄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截图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也可以收藏寻龙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