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教育部将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统称专项计划)。川观新闻记者4月9日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做好我省2025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我省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和办法、以及相关工作安排。从2025年起,高校专项计划原则上不再组织校测,直接安排分省计划录取。
【报考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原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其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其基本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我省实施区域内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我省省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一致),其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资格申报和审核】
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实施范围县的考生,如拟报考相应类别专项计划,应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参加高考报名并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根据拟报考的相应专项计划类别,按照系统提示,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申报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填写并提交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有关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后,4月20日前,各地组织所有具备报考条件的考生完成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
《通知》要求,相关县(市、区)要根据规定的报考条件,充分利用高考报名系统、公安户籍系统和中小学生学籍系统,认真核查考生户籍、学籍等信息,严防报考资格弄虚作假。对于报考资格存疑的考生,要认真组织资格复核,坚决取消不符合实施区域、学籍、户籍等要求的考生资格。
【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我省单独设置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其中,本科提前批次国家专项计划安排在强基计划录取后、本科提前批次A段投档前投档录取,设置2个平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本科批次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投档录取,均实行平行志愿,依次投档录取,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专项计划
从2025年起,高校专项计划原则上不再组织校测,直接安排分省计划录取。
我省单独设置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其中,本科提前批次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A段录取后、B段投档前投档录取,实行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本科批次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录取后、B段投档前依次投档录取,实行顺序志愿,设置2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取得1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将相应高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取得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自主选择相应的2所高校分别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报。
我省将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合格,取得高校入选资格且填报了志愿的考生投档,高校根据公布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中的录取办法审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教育部将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统称专项计划)。川观新闻记者4月9日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厅日前发出《关于做好我省2025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我省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和办法、以及相关工作安排。从2025年起,高校专项计划原则上不再组织校测,直接安排分省计划录取。
【报考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原贫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其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其基本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我省实施区域内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我省省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同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一致),其报考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资格申报和审核】
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实施范围县的考生,如拟报考相应类别专项计划,应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参加高考报名并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根据拟报考的相应专项计划类别,按照系统提示,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申报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填写并提交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有关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后,4月20日前,各地组织所有具备报考条件的考生完成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
《通知》要求,相关县(市、区)要根据规定的报考条件,充分利用高考报名系统、公安户籍系统和中小学生学籍系统,认真核查考生户籍、学籍等信息,严防报考资格弄虚作假。对于报考资格存疑的考生,要认真组织资格复核,坚决取消不符合实施区域、学籍、户籍等要求的考生资格。
【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
我省单独设置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其中,本科提前批次国家专项计划安排在强基计划录取后、本科提前批次A段投档前投档录取,设置2个平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本科批次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投档录取,均实行平行志愿,依次投档录取,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专项计划
从2025年起,高校专项计划原则上不再组织校测,直接安排分省计划录取。
我省单独设置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其中,本科提前批次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A段录取后、B段投档前投档录取,实行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本科批次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录取后、B段投档前依次投档录取,实行顺序志愿,设置2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取得1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将相应高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取得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自主选择相应的2所高校分别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报。
我省将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合格,取得高校入选资格且填报了志愿的考生投档,高校根据公布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中的录取办法审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