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昔日韩妆TOP抛售化妆品业务?
化妆品财经在线
1周前
回顾爱敬的的发展历史,早些年,旗下化妆品业务通过电视购物和线下渠道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并站稳脚跟,2010年后,中国一度贡献其海外收入的70%以上,还与中国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涉及电商、直播电商、美妆渠道以及化工项目等多个领域。
日前,Aekyung(爱敬)集团官网发布公告,称正在考虑出售其控股公司AK Holdings目前持有的63.38%的股份,作为改善其财务结构的一部分。此举意味着该集团将重组其家庭用品和化妆品业务,Aekyung Industrial去年营收为67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67亿元),其中化妆品占比61%,家居用品占比39%。
据投资银行消息人士透露,由于Aekyung Industrial的股价相对于其他化妆品和消费品公司被低估,主要股东的股权销售价格预计将显著高于市值。销售方预计,主要股东的股权销售价格,包括管理权溢价,出售价格将在6000亿韩元到7000亿韩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0亿元左右)。
Aekyung Industrial的首席执行官金相俊对外表示,出售是“该集团提出的改善财务状况的最可行方案之一。”但对于具体出售事宜,爱敬官方表示未定,“我们正在考虑调整非核心业务组合的各种方案,尚未确定事项。”
01
盈利下滑/债台高筑,爱敬迫切卖子求生?
公开资料显示,爱敬集团始创于1950年,是一家综合性跨国企业,旗下产业涉及日化、基础化工、流通行业、房地产、航空业及休闲娱乐产业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43个国家和地区。
据官网信息,爱敬工业作为爱敬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之一,其旗下品牌分为化妆品、个人护理、家庭护理三大板块。其中,化妆品板块拥有包括Luna、AGE20"s在内的6大品牌,个人护理板块有6大品牌。
在出售消息放出当天,金相俊在内部会议上表示,“集团的销售和营业利润并不令人满意,但我们将优先考虑员工的就业稳定性。”他还提到,和往常一样,继续每个部门的正在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具体到财报数据来看,爱敬工业在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67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为近五年来最高营收,同比微增1.5%;营业利润为4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同比下降23.5%。
梳理近五年财报数据(如上表)发现,受疫情影响,爱敬集团2020年和2021年营收连续两年下滑,且增速持续放缓,利润更是四年来出现首次下滑。
除盈利能力承压外,高企的债务负担也是迫使爱敬集团不得不采取资产剥离的关键动因。
据多家外媒报道,Aekyung集团计划使用出售所得来偿还债务。截至去年年底,AKHoldings的总债务约为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其合并债务比率从2020年的233.9%飙升至2024年的328.7%。
为了减轻股价下跌的风险,爱敬集团正试图通过出售爱敬工业和偿还大部分债务来改善流动性,出售公司的决定旨在保留关键业务,包括济州航空和AK广场。
02
K-beauty站在十字路口,加速洗牌
结合各大韩国化妆品上市企业的2024年财报来看,目前韩国最大的美妆公司是爱茉莉太平洋,总营收为3.89万亿韩元;LG生活健康(美容业务)以2.85万亿韩元的总营收位居第二;APR集团的化妆品部门和美容设备部门累计销售额为6512亿韩元,位列第三。
对比之下,爱敬如今的市场地位已经削弱。2024年,集团的化妆品业务销售额为26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同比增长4.1%,营业利润为2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同比下降20%。
◤ 截自财报
行业分析师表示,韩国美妆行业目前由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和APR主导,如果爱敬工业找到新买家,预计该行业将重新洗牌,这取决于谁来收购,爱敬工业可能专注于通过品牌更新进行市场扩张,或通过缩减品牌以提高盈利能力。
回顾爱敬的的发展历史,早些年,旗下化妆品业务通过电视购物和线下渠道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并站稳脚跟,2010年后,中国一度贡献其海外收入的70%以上,还与中国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涉及电商、直播电商、美妆渠道以及化工项目等多个领域。
2024年12月,韩亚证券也指出,由于爱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极高,其出口额中占比超过80%的部分均依赖中国市场。另外,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预计爱敬集团的出口销售额将下降超过10%,其盈利能力也将随之下降。
事实上,伴随着国货崛起,欧美大牌重获消费者青睐,加之由于疫情以及限韩令等叠加因素的影响,韩妆在华集体呈现出落寞景象。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自韩国的化妆品进口额已经连续三年下跌,2024年韩妆对华出口为24.98亿美元,同比下降10%。
结合国家海关总署披露的近5年进口化妆品数据来看,自2021年进口化妆品金额与数量到达峰值后,进口化妆品数据便持续下滑,2024年,进口化妆品金额(1160.8亿元)与数量(32.5万吨)成为近5年最低。
从近几年韩妆集团的财报中也不难发现,它们在华几乎集体遭遇下滑困境,开始转战欧美市场。
以爱茉莉太平洋为例,2024年,在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大中华地区,集团收入再次下滑27%,成2024年收入跌幅最大地区。财报表示,下滑原因主要是电商渠道缩减库存,同时集团在报告期内优化每个品牌的线下门店以改善中国业务结构,故导致整体收入下降。
与此同时,2024年,爱茉莉太平洋在美洲销售额增长83%,在包含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在内的EMEA地区销售额暴涨229%。
另一韩妆巨头LG生活健康社长李正爱也对外宣布:“为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市场,集团下一个增长市场将是北美,营销重心将转移至北美市场。”
不可否认的是,早些年韩妆品牌凭借韩流盛行这一趋势,成功抢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新零售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以及国货美妆品牌的崛起和欧美大牌的强势回归,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受到挑战。
尽管如此,韩妆品牌并未放弃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如LG生活健康、爱茉莉太平洋等韩妆头部企业也在最新财报中重申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不过,韩妆品牌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最终还是要看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回顾爱敬的的发展历史,早些年,旗下化妆品业务通过电视购物和线下渠道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并站稳脚跟,2010年后,中国一度贡献其海外收入的70%以上,还与中国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涉及电商、直播电商、美妆渠道以及化工项目等多个领域。
日前,Aekyung(爱敬)集团官网发布公告,称正在考虑出售其控股公司AK Holdings目前持有的63.38%的股份,作为改善其财务结构的一部分。此举意味着该集团将重组其家庭用品和化妆品业务,Aekyung Industrial去年营收为67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67亿元),其中化妆品占比61%,家居用品占比39%。
据投资银行消息人士透露,由于Aekyung Industrial的股价相对于其他化妆品和消费品公司被低估,主要股东的股权销售价格预计将显著高于市值。销售方预计,主要股东的股权销售价格,包括管理权溢价,出售价格将在6000亿韩元到7000亿韩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0亿元左右)。
Aekyung Industrial的首席执行官金相俊对外表示,出售是“该集团提出的改善财务状况的最可行方案之一。”但对于具体出售事宜,爱敬官方表示未定,“我们正在考虑调整非核心业务组合的各种方案,尚未确定事项。”
01
盈利下滑/债台高筑,爱敬迫切卖子求生?
公开资料显示,爱敬集团始创于1950年,是一家综合性跨国企业,旗下产业涉及日化、基础化工、流通行业、房地产、航空业及休闲娱乐产业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43个国家和地区。
据官网信息,爱敬工业作为爱敬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之一,其旗下品牌分为化妆品、个人护理、家庭护理三大板块。其中,化妆品板块拥有包括Luna、AGE20"s在内的6大品牌,个人护理板块有6大品牌。
在出售消息放出当天,金相俊在内部会议上表示,“集团的销售和营业利润并不令人满意,但我们将优先考虑员工的就业稳定性。”他还提到,和往常一样,继续每个部门的正在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具体到财报数据来看,爱敬工业在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67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为近五年来最高营收,同比微增1.5%;营业利润为4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同比下降23.5%。
梳理近五年财报数据(如上表)发现,受疫情影响,爱敬集团2020年和2021年营收连续两年下滑,且增速持续放缓,利润更是四年来出现首次下滑。
除盈利能力承压外,高企的债务负担也是迫使爱敬集团不得不采取资产剥离的关键动因。
据多家外媒报道,Aekyung集团计划使用出售所得来偿还债务。截至去年年底,AKHoldings的总债务约为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其合并债务比率从2020年的233.9%飙升至2024年的328.7%。
为了减轻股价下跌的风险,爱敬集团正试图通过出售爱敬工业和偿还大部分债务来改善流动性,出售公司的决定旨在保留关键业务,包括济州航空和AK广场。
02
K-beauty站在十字路口,加速洗牌
结合各大韩国化妆品上市企业的2024年财报来看,目前韩国最大的美妆公司是爱茉莉太平洋,总营收为3.89万亿韩元;LG生活健康(美容业务)以2.85万亿韩元的总营收位居第二;APR集团的化妆品部门和美容设备部门累计销售额为6512亿韩元,位列第三。
对比之下,爱敬如今的市场地位已经削弱。2024年,集团的化妆品业务销售额为26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同比增长4.1%,营业利润为2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同比下降20%。
◤ 截自财报
行业分析师表示,韩国美妆行业目前由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和APR主导,如果爱敬工业找到新买家,预计该行业将重新洗牌,这取决于谁来收购,爱敬工业可能专注于通过品牌更新进行市场扩张,或通过缩减品牌以提高盈利能力。
回顾爱敬的的发展历史,早些年,旗下化妆品业务通过电视购物和线下渠道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并站稳脚跟,2010年后,中国一度贡献其海外收入的70%以上,还与中国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涉及电商、直播电商、美妆渠道以及化工项目等多个领域。
2024年12月,韩亚证券也指出,由于爱敬集团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极高,其出口额中占比超过80%的部分均依赖中国市场。另外,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预计爱敬集团的出口销售额将下降超过10%,其盈利能力也将随之下降。
事实上,伴随着国货崛起,欧美大牌重获消费者青睐,加之由于疫情以及限韩令等叠加因素的影响,韩妆在华集体呈现出落寞景象。
根据公开数据,中国自韩国的化妆品进口额已经连续三年下跌,2024年韩妆对华出口为24.98亿美元,同比下降10%。
结合国家海关总署披露的近5年进口化妆品数据来看,自2021年进口化妆品金额与数量到达峰值后,进口化妆品数据便持续下滑,2024年,进口化妆品金额(1160.8亿元)与数量(32.5万吨)成为近5年最低。
从近几年韩妆集团的财报中也不难发现,它们在华几乎集体遭遇下滑困境,开始转战欧美市场。
以爱茉莉太平洋为例,2024年,在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大中华地区,集团收入再次下滑27%,成2024年收入跌幅最大地区。财报表示,下滑原因主要是电商渠道缩减库存,同时集团在报告期内优化每个品牌的线下门店以改善中国业务结构,故导致整体收入下降。
与此同时,2024年,爱茉莉太平洋在美洲销售额增长83%,在包含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在内的EMEA地区销售额暴涨229%。
另一韩妆巨头LG生活健康社长李正爱也对外宣布:“为避免过度依赖中国市场,集团下一个增长市场将是北美,营销重心将转移至北美市场。”
不可否认的是,早些年韩妆品牌凭借韩流盛行这一趋势,成功抢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新零售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以及国货美妆品牌的崛起和欧美大牌的强势回归,韩妆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受到挑战。
尽管如此,韩妆品牌并未放弃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如LG生活健康、爱茉莉太平洋等韩妆头部企业也在最新财报中重申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不过,韩妆品牌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最终还是要看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昔日韩妆TOP抛售化妆品业务?
化妆品财经在线
1周前
债务压力,韩妆巨头出售化妆品子公司?
财经头条
1周前
历史罕见!美元资产,大抛售!
券商中国
1周前
俄乌局势突变!特朗普刚刚宣布!
东方财富网
10小时前
白宫关税政策正让“美国反对美国”戏码上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1小时前
中概股回流的趋势与机遇
华泰睿思
1天前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数本周收跌 周五美股因耶稣受难日休市
智通财经
1天前
不减关税就涨价!福特汽车(F.US)施压白宫谋求降低关税
智通财经
2天前
美联储,突传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4-19 18:57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