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9日电(李一帆)当价格战裹挟着“油电之争”席卷车市,上汽大众在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甩出一张创新底牌:为途昂Pro等全系燃油SUV推出行业首创的“整车终身质保”。在新能源渗透率反复拉锯的背景下,这家老牌合资车企正试图用“终身陪伴”的服务承诺,开辟价值竞争新战场。
从动力总成到整车:质保升级背后的体系底气
“敢于承诺终身质保,是因为我们‘卷’了四十年质量体系。”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言语间透露出技术自信。事实上,这并非上汽大众首次在质保领域破局——2024年推出的“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政策,已带动帕萨特、途观家族等车型销量增长,经销商进店转化率提升。而在新能源领域,ID.系列“三电终身质保”配合“三年六折保值回购”政策,成功提高了电动车残值率。以ID.3为例,上市仅两年,连续两年斩获合资纯电动紧凑型车保值率第一,一年保值率达67.68%。ID.4 X和ID.6 X也分别在合资纯电动紧凑型SUV和中大型SUV中位列前三。
此次整车终身质保政策的落地,实则是将局部优势扩展为系统战役。“终身质保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体系能力的显性化。”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在媒体沟通会上直言。生产线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CPK值(过程能力指数)严控在1.67,陶海龙称这是上汽大众“几十年不变的标准”,例如途昂Pro搭载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是以“600台试验样机、25000小时综合台架耐久试验”的数据为技术背书。
因此,对于增程等新能源车型的未来发展,上汽大众也充满信心。“传统燃油发动机的排温、功率响应等要求远高于增程系统,搞增程对我们来说是降维。”陶海龙坦言。
服务暗战:从“修车贵”到“放心开”
面对用户对“保养绑定”“隐性消费”的疑虑,上汽大众亮出两张底牌:一是将4S店保养价格压至与快修店持平,二是通过App直连用户,发放服务券,实现服务透明化。“我们测算过,在4S店的终身质保能使二手车残值提升2%至3%。”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用数据回应价值质疑。
政策设计也刻意避开了一些行业“潜规则”,不限首任车主、不设年限里程限制、仅排除雨刮等易损件,“我们要让用户感知到,德系品质不是昂贵的代名词。”傅强说。这种“不玩套路”的态度,与上汽大众在2025年启动“服务年”战略一脉相承——去年下半年起,上汽大众加强了对服务体系及营销体系进行数字化能力建设,“我们的IT系统、数字化系统都在持续升级,对于经销商也进行了相应的数字化赋能,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体系能力。”
市场很快给出了积极反馈,数据显示,途昂家族3月份收获超6500个订单,70%用户选择顶配车型,部分进口件甚至已经启动空运补货。
打造差异化优势:价值竞争替代价格内卷
当众多品牌扎堆堆砌智驾配置时,这家企业选择放大制造端“沉默优势”,“我们为什么敢于推出整车终身质保,因为我们所有的零部件都经过了大批量严格试验,包括零部件的台架试验以及整车道路耐久试验。增加样本数量、扩大工况范围和增加测试里程数等,严格保证设计和质量符合要求,我们会对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进行100%控制。”陶海龙直言,这些“看不见的成本”通过终身质保政策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信心。
2024年下半年起,上汽大众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振了市场销量,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燃油车市占率逆势攀升至8.69%。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汽大众更准备用“清空展台”颠覆传统参展模式,“我们会把其中一个展台清空,不放整车,而是展示我们的产品品质。希望消费者朋友带上家人一起来到上汽大众的展台,通过类似‘博物馆奇妙夜’的体验,亲自体验上汽大众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上汽大众的终身质保实验,恰似合资品牌转型的微观镜像。当行业陷入“堆配置-降价格-损品牌”的恶性循环,这家企业选择回归制造业本质,终身质保既是上汽大众递给消费者的“保证书”,更是传统车企向新汽车时代递交的转型答卷。
正如陶海龙所言:“我们不‘卷’价格,而是‘卷’价值。用户最终会为品质买单。”守住质量生命线,才是传统车企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4月9日电(李一帆)当价格战裹挟着“油电之争”席卷车市,上汽大众在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甩出一张创新底牌:为途昂Pro等全系燃油SUV推出行业首创的“整车终身质保”。在新能源渗透率反复拉锯的背景下,这家老牌合资车企正试图用“终身陪伴”的服务承诺,开辟价值竞争新战场。
从动力总成到整车:质保升级背后的体系底气
“敢于承诺终身质保,是因为我们‘卷’了四十年质量体系。”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言语间透露出技术自信。事实上,这并非上汽大众首次在质保领域破局——2024年推出的“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政策,已带动帕萨特、途观家族等车型销量增长,经销商进店转化率提升。而在新能源领域,ID.系列“三电终身质保”配合“三年六折保值回购”政策,成功提高了电动车残值率。以ID.3为例,上市仅两年,连续两年斩获合资纯电动紧凑型车保值率第一,一年保值率达67.68%。ID.4 X和ID.6 X也分别在合资纯电动紧凑型SUV和中大型SUV中位列前三。
此次整车终身质保政策的落地,实则是将局部优势扩展为系统战役。“终身质保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体系能力的显性化。”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在媒体沟通会上直言。生产线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CPK值(过程能力指数)严控在1.67,陶海龙称这是上汽大众“几十年不变的标准”,例如途昂Pro搭载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是以“600台试验样机、25000小时综合台架耐久试验”的数据为技术背书。
因此,对于增程等新能源车型的未来发展,上汽大众也充满信心。“传统燃油发动机的排温、功率响应等要求远高于增程系统,搞增程对我们来说是降维。”陶海龙坦言。
服务暗战:从“修车贵”到“放心开”
面对用户对“保养绑定”“隐性消费”的疑虑,上汽大众亮出两张底牌:一是将4S店保养价格压至与快修店持平,二是通过App直连用户,发放服务券,实现服务透明化。“我们测算过,在4S店的终身质保能使二手车残值提升2%至3%。”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用数据回应价值质疑。
政策设计也刻意避开了一些行业“潜规则”,不限首任车主、不设年限里程限制、仅排除雨刮等易损件,“我们要让用户感知到,德系品质不是昂贵的代名词。”傅强说。这种“不玩套路”的态度,与上汽大众在2025年启动“服务年”战略一脉相承——去年下半年起,上汽大众加强了对服务体系及营销体系进行数字化能力建设,“我们的IT系统、数字化系统都在持续升级,对于经销商也进行了相应的数字化赋能,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服务体系能力。”
市场很快给出了积极反馈,数据显示,途昂家族3月份收获超6500个订单,70%用户选择顶配车型,部分进口件甚至已经启动空运补货。
打造差异化优势:价值竞争替代价格内卷
当众多品牌扎堆堆砌智驾配置时,这家企业选择放大制造端“沉默优势”,“我们为什么敢于推出整车终身质保,因为我们所有的零部件都经过了大批量严格试验,包括零部件的台架试验以及整车道路耐久试验。增加样本数量、扩大工况范围和增加测试里程数等,严格保证设计和质量符合要求,我们会对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进行100%控制。”陶海龙直言,这些“看不见的成本”通过终身质保政策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信心。
2024年下半年起,上汽大众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振了市场销量,今年一季度,上汽大众大众品牌燃油车市占率逆势攀升至8.69%。即将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汽大众更准备用“清空展台”颠覆传统参展模式,“我们会把其中一个展台清空,不放整车,而是展示我们的产品品质。希望消费者朋友带上家人一起来到上汽大众的展台,通过类似‘博物馆奇妙夜’的体验,亲自体验上汽大众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上汽大众的终身质保实验,恰似合资品牌转型的微观镜像。当行业陷入“堆配置-降价格-损品牌”的恶性循环,这家企业选择回归制造业本质,终身质保既是上汽大众递给消费者的“保证书”,更是传统车企向新汽车时代递交的转型答卷。
正如陶海龙所言:“我们不‘卷’价格,而是‘卷’价值。用户最终会为品质买单。”守住质量生命线,才是传统车企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