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平准基金”打响关税反击战第一枪

华创证券

5天前

报告要点

1、市场已处底部配置区间,关税冲击转向政策对冲的第二阶段。

2、关税反击战第一枪:“中国版平准基金”入市,提供足量流动性弹药,对于第一阶段市场风偏大幅下挫后的恐慌情绪将起到极为明显的稳定价值。

3、防守反击的政策跟踪:4月政治局会议窗口。包括但不限于专项债发行进一步提速、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宽松等政策有望推出。

4、此刻量比价更重要,无需恐慌。市场成交额在未来一到两周若能够维持在1.5万亿以上,那么当下的防守反击时刻也将在市场本身的量价交易中进一步积累延续。

5、配置:布局错杀股&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1)积极寻找错杀后的底部布局机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行业组反馈,共搜集了46家具备较大年度配置价值的个股。2)红利短期避风港:重点关注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

报告正文

“中国版平准基金”打响关税反击战第一枪

市场已处底部配置区间,关税冲击转向政策对冲的第二阶段。我们认为A股对关税的定价反应,已从第一阶段双方互加关税、风险偏好下挫引发指数较大回调,转向第二阶段,国内一揽子宽松政策对冲基本面下行。此时政策出台力度节奏,会对市场走势产生更关键影响。对政策的观察思路,可借鉴去年9/24前后经验,即:1)首先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形成国家队资金入市,稳定资产价格。去年9/24流动性支持的重要标志是央行提供的两项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从而形成入市资金弹药库,引发市场风偏的底部反转,带动上证指数由2800点以下在短短3个交易日便涨至3000点以上;2)随后市场能够在3000点以上稳住,则是仰仗于第二阶段、即从去年10月开启的货币财政双宽,对于经济基本面稳定的效力。以上构成了过去半年再通胀牛市背后的政策基准假设。

关税反击战第一枪:“中国版平准基金”入市,提供足量流动性弹药。参考上述经验,当下政策路径或处于类似的第一阶段,相比于去年924,本轮政策衔接更为通畅,表现为央行再贷款→汇金公司→汇金公司增持多体量 ETF,以及央行再贷款→国新、诚通国资运营投资平台→相关央国企回购,整体形成了较为通畅的央行资金入市流动性支持工具。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整体回购计划披露规模也已明显增加,25/4/7-8新增披露规模高达205亿元。中长线资金带头入市,对于第一阶段市场风偏大幅下挫后的恐慌情绪将起到极为明显的稳定价值。

防守反击的政策跟踪:4月政治局会议窗口。正如我们二季度策略报告《柳暗花又明——25Q2A股策略展望》、以及周观点《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策略周聚焦》所述,在对外政策面临关税冲击保持强硬态度之下,对内则会进一步打开中国再通胀政策的窗口期。我们认为重点观测4月政治局会议,包括但不限于专项债发行进一步提速、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宽松等政策有望推出,即构成类似于去年10月在资产价格企稳之后,更多针对基本面的增量政策落地。

此刻量比价更重要,无需恐慌。基于当下的对冲政策,我们认为股市成交额代表的风险偏好修复,可能会比基本面政策的落地要更为领先,如去年9-10月整体市场成交额始终维持在1.5万亿以上,充分证明当时的流动性工具支持下市场风偏已得到有效提振。当下同样“量”相比“价”是更重要的观测指标,即市场成交额在未来一到两周若能够维持在1.5万亿以上,那么当下的防守反击时刻也将在市场本身的量价交易中进一步积累延续。

配置:布局错杀股&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基于国家队资金的积极入市维稳,市场当前位置我们认为不必再过分的恐慌与悲观。从年度绝对收益视角来看,我们重视两类机会:1)积极寻找错杀后的底部布局机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行业组反馈,共搜集了46家具备较大年度配置价值的个股,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①对美出口敞口较小,关税对营收影响有限,如制造板块中的机械、汽车等;②内需品种,如消费板块中的食饮、医药等;③存在股息率支撑且未来可能实施回购,如银行、周期板块等。2)红利短期避风港:重点关注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当前诚通、国新旗下央国企公司集中发布回购增持计划,以及上海、浙江国资委均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作中用好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工具,我们认为后续将会有更多央国企参与入市维稳过程中,形成更强的股东回报支持,而此类公司更多集中在现金充裕的央国企,从而借助央行工具或自有资金进行回购增持。而若有后续更多针对基本面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更强的财政刺激力度落地验证,则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后或有望重回小盘成长、追逐科技风格。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海外经济疲弱,可能对相关产业链及国内出口造成影响;

3、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可能在未来失效。



报告要点

1、市场已处底部配置区间,关税冲击转向政策对冲的第二阶段。

2、关税反击战第一枪:“中国版平准基金”入市,提供足量流动性弹药,对于第一阶段市场风偏大幅下挫后的恐慌情绪将起到极为明显的稳定价值。

3、防守反击的政策跟踪:4月政治局会议窗口。包括但不限于专项债发行进一步提速、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宽松等政策有望推出。

4、此刻量比价更重要,无需恐慌。市场成交额在未来一到两周若能够维持在1.5万亿以上,那么当下的防守反击时刻也将在市场本身的量价交易中进一步积累延续。

5、配置:布局错杀股&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1)积极寻找错杀后的底部布局机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行业组反馈,共搜集了46家具备较大年度配置价值的个股。2)红利短期避风港:重点关注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

报告正文

“中国版平准基金”打响关税反击战第一枪

市场已处底部配置区间,关税冲击转向政策对冲的第二阶段。我们认为A股对关税的定价反应,已从第一阶段双方互加关税、风险偏好下挫引发指数较大回调,转向第二阶段,国内一揽子宽松政策对冲基本面下行。此时政策出台力度节奏,会对市场走势产生更关键影响。对政策的观察思路,可借鉴去年9/24前后经验,即:1)首先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形成国家队资金入市,稳定资产价格。去年9/24流动性支持的重要标志是央行提供的两项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从而形成入市资金弹药库,引发市场风偏的底部反转,带动上证指数由2800点以下在短短3个交易日便涨至3000点以上;2)随后市场能够在3000点以上稳住,则是仰仗于第二阶段、即从去年10月开启的货币财政双宽,对于经济基本面稳定的效力。以上构成了过去半年再通胀牛市背后的政策基准假设。

关税反击战第一枪:“中国版平准基金”入市,提供足量流动性弹药。参考上述经验,当下政策路径或处于类似的第一阶段,相比于去年924,本轮政策衔接更为通畅,表现为央行再贷款→汇金公司→汇金公司增持多体量 ETF,以及央行再贷款→国新、诚通国资运营投资平台→相关央国企回购,整体形成了较为通畅的央行资金入市流动性支持工具。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整体回购计划披露规模也已明显增加,25/4/7-8新增披露规模高达205亿元。中长线资金带头入市,对于第一阶段市场风偏大幅下挫后的恐慌情绪将起到极为明显的稳定价值。

防守反击的政策跟踪:4月政治局会议窗口。正如我们二季度策略报告《柳暗花又明——25Q2A股策略展望》、以及周观点《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策略周聚焦》所述,在对外政策面临关税冲击保持强硬态度之下,对内则会进一步打开中国再通胀政策的窗口期。我们认为重点观测4月政治局会议,包括但不限于专项债发行进一步提速、央行择机降准降息宽松等政策有望推出,即构成类似于去年10月在资产价格企稳之后,更多针对基本面的增量政策落地。

此刻量比价更重要,无需恐慌。基于当下的对冲政策,我们认为股市成交额代表的风险偏好修复,可能会比基本面政策的落地要更为领先,如去年9-10月整体市场成交额始终维持在1.5万亿以上,充分证明当时的流动性工具支持下市场风偏已得到有效提振。当下同样“量”相比“价”是更重要的观测指标,即市场成交额在未来一到两周若能够维持在1.5万亿以上,那么当下的防守反击时刻也将在市场本身的量价交易中进一步积累延续。

配置:布局错杀股&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基于国家队资金的积极入市维稳,市场当前位置我们认为不必再过分的恐慌与悲观。从年度绝对收益视角来看,我们重视两类机会:1)积极寻找错杀后的底部布局机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行业组反馈,共搜集了46家具备较大年度配置价值的个股,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①对美出口敞口较小,关税对营收影响有限,如制造板块中的机械、汽车等;②内需品种,如消费板块中的食饮、医药等;③存在股息率支撑且未来可能实施回购,如银行、周期板块等。2)红利短期避风港:重点关注央国企回购增持组合。当前诚通、国新旗下央国企公司集中发布回购增持计划,以及上海、浙江国资委均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作中用好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工具,我们认为后续将会有更多央国企参与入市维稳过程中,形成更强的股东回报支持,而此类公司更多集中在现金充裕的央国企,从而借助央行工具或自有资金进行回购增持。而若有后续更多针对基本面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更强的财政刺激力度落地验证,则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后或有望重回小盘成长、追逐科技风格。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海外经济疲弱,可能对相关产业链及国内出口造成影响;

3、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因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可能在未来失效。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