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拟以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优质煤炭资产 将新增煤炭核定及规划产能6000万吨

兖矿能源

1周前

4月8日,兖矿能源(600188SH;1171HK)发布公告,拟以现金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权属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北矿业”)51%股权,其中以现金47.48亿元受让西北矿业26%股权,以现金93.18亿元向西北矿业增资。
4月8日,兖矿能源(600188SH;1171HK)发布公告,拟以现金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权属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北矿业”)51%股权,其中以现金47.48亿元受让西北矿业26%股权,以现金93.18亿元向西北矿业增资。
此次收购是兖矿能源外延式扩张的战略举措,通过收购山东能源集团优质资产,将增厚公司资源储备,展现更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同时解决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筑牢企业规范发展基石。
获取优质资产 提升资源储备
西北矿业作为山东能源西部区域总部,主要承担陕甘晋及蒙南地区煤炭业务的管理运营,下辖12家煤炭企业及14宗矿业权(含12宗采矿权、2宗探矿权),煤炭品种包括动力煤、焦煤,总核定及规划产能达6105万吨/年,其中10座在产矿井年核定产能3605万吨。评估利用口径资源量63.52亿吨、可采储量36.52亿吨。
此次收购是兖矿能源聚焦“3亿吨煤炭产能”规划目标,实施外延扩张的关键布局,将显著增厚上市公司在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备,做大做强矿业板块,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升经营业绩 释放整合效应
数据显示,西北矿业2023年营业收入159.18亿元、净利润22.6亿元;2024年前11月营业收入157.81亿元,净利润14.7亿元。产能协同方面,西北矿业2023年商品煤产量2833.81万吨;2024年前11月商品煤产量2861.82万吨,约占2024年兖矿能源商品煤产量的20%。
根据西北矿业2024年1—11月年化后数据,交易完成后将分别提升兖矿能源2024年营收、净利润约12.37%和7.68%,并直接为公司注入约3000万吨煤炭增量,资源整合效应立竿见影。
交易方案合理 业绩承诺托底
兖矿能源此次收购采用“收购股权+现金增资”组合交易架构,通过降低股权收购现金对价、定向增资优化标的股权结构,既减少现金支付,又将增资资金留存于上市公司体系支持西北矿业所属矿井建设,同时还通过灵活资金调配降低负债率波动。
由于西北矿业部分矿权取得时间早、历史成本较低,导致标的资产评估增值87.31%。但此类低成本锁定的矿权本质是“抗通胀资产”,相当于兖矿能源通过此次收购,以历史低价提前储备了未来数十年的优质资源,既对冲通胀风险,又为中长期产能扩张奠定基础。另外,按三年业绩承诺期(2025年—2027年)测算,交易对应市盈率7.69倍,低于兖矿能源当前A股市盈率8.8倍,凸显收购性价比。
为保障上市公司利益,转让方承诺西北矿业三年累计扣非净利不低于71.22亿元,差额以现金补足;期满后若资产减值,按评估差额补足。该交易方案既锁定中短期利润保障,又以资产重估机制防范资产减值风险,充分体现兖矿能源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同时彰显标的资产质量与发展信心。
业绩短期波动 产能释放增效
西北矿业2024年1—11月净利润14.74亿元,较2023年下降7.92亿元。主要受控股子公司五举煤矿首年投产仅完成90万吨产量,叠加高额固定成本和费用等导致亏损6.89亿元,该矿2025年达产300万吨/年后将实现盈利;同时,为客观公允反映资产价值,以2024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开展评估时,对西北矿业下属资产计提2.8亿元减值,抵减了西北矿业2024年利润。若剔除上述9.26亿元非经常性亏损,公司调整后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呈增长态势,经营面保持稳健。
西北矿业未来增长潜力较大,五举煤矿(核定产能300万吨/年)与刘园子煤矿(核定产能180万吨/年)将于2025年全面达产,贡献480万吨增量产能;油房壕、杨家坪两座在建矿井(合计核定产能1000万吨/年)及马福川、毛家川探矿权转采项目(规划产能1500万吨/年)稳步推进,未来合计可释放2500万吨/年产能。叠加“六精六提”精益管理模式严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吨煤成本将持续优化,公司中长期业绩成长空间与抗周期能力显著增强,为兖矿能源战略整合提供增长动能。
4月8日,兖矿能源(600188SH;1171HK)发布公告,拟以现金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权属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北矿业”)51%股权,其中以现金47.48亿元受让西北矿业26%股权,以现金93.18亿元向西北矿业增资。
4月8日,兖矿能源(600188SH;1171HK)发布公告,拟以现金140.66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权属公司——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北矿业”)51%股权,其中以现金47.48亿元受让西北矿业26%股权,以现金93.18亿元向西北矿业增资。
此次收购是兖矿能源外延式扩张的战略举措,通过收购山东能源集团优质资产,将增厚公司资源储备,展现更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同时解决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筑牢企业规范发展基石。
获取优质资产 提升资源储备
西北矿业作为山东能源西部区域总部,主要承担陕甘晋及蒙南地区煤炭业务的管理运营,下辖12家煤炭企业及14宗矿业权(含12宗采矿权、2宗探矿权),煤炭品种包括动力煤、焦煤,总核定及规划产能达6105万吨/年,其中10座在产矿井年核定产能3605万吨。评估利用口径资源量63.52亿吨、可采储量36.52亿吨。
此次收购是兖矿能源聚焦“3亿吨煤炭产能”规划目标,实施外延扩张的关键布局,将显著增厚上市公司在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备,做大做强矿业板块,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升经营业绩 释放整合效应
数据显示,西北矿业2023年营业收入159.18亿元、净利润22.6亿元;2024年前11月营业收入157.81亿元,净利润14.7亿元。产能协同方面,西北矿业2023年商品煤产量2833.81万吨;2024年前11月商品煤产量2861.82万吨,约占2024年兖矿能源商品煤产量的20%。
根据西北矿业2024年1—11月年化后数据,交易完成后将分别提升兖矿能源2024年营收、净利润约12.37%和7.68%,并直接为公司注入约3000万吨煤炭增量,资源整合效应立竿见影。
交易方案合理 业绩承诺托底
兖矿能源此次收购采用“收购股权+现金增资”组合交易架构,通过降低股权收购现金对价、定向增资优化标的股权结构,既减少现金支付,又将增资资金留存于上市公司体系支持西北矿业所属矿井建设,同时还通过灵活资金调配降低负债率波动。
由于西北矿业部分矿权取得时间早、历史成本较低,导致标的资产评估增值87.31%。但此类低成本锁定的矿权本质是“抗通胀资产”,相当于兖矿能源通过此次收购,以历史低价提前储备了未来数十年的优质资源,既对冲通胀风险,又为中长期产能扩张奠定基础。另外,按三年业绩承诺期(2025年—2027年)测算,交易对应市盈率7.69倍,低于兖矿能源当前A股市盈率8.8倍,凸显收购性价比。
为保障上市公司利益,转让方承诺西北矿业三年累计扣非净利不低于71.22亿元,差额以现金补足;期满后若资产减值,按评估差额补足。该交易方案既锁定中短期利润保障,又以资产重估机制防范资产减值风险,充分体现兖矿能源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同时彰显标的资产质量与发展信心。
业绩短期波动 产能释放增效
西北矿业2024年1—11月净利润14.74亿元,较2023年下降7.92亿元。主要受控股子公司五举煤矿首年投产仅完成90万吨产量,叠加高额固定成本和费用等导致亏损6.89亿元,该矿2025年达产300万吨/年后将实现盈利;同时,为客观公允反映资产价值,以2024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开展评估时,对西北矿业下属资产计提2.8亿元减值,抵减了西北矿业2024年利润。若剔除上述9.26亿元非经常性亏损,公司调整后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呈增长态势,经营面保持稳健。
西北矿业未来增长潜力较大,五举煤矿(核定产能300万吨/年)与刘园子煤矿(核定产能180万吨/年)将于2025年全面达产,贡献480万吨增量产能;油房壕、杨家坪两座在建矿井(合计核定产能1000万吨/年)及马福川、毛家川探矿权转采项目(规划产能1500万吨/年)稳步推进,未来合计可释放2500万吨/年产能。叠加“六精六提”精益管理模式严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吨煤成本将持续优化,公司中长期业绩成长空间与抗周期能力显著增强,为兖矿能源战略整合提供增长动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