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家A股食品饮料公司去年业绩彰显行业韧性

东方财富网

4天前

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的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90%。

随着消费升温,本就极具业绩韧性的食品饮料行业又将迎来利好。

截至4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41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41家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白酒一哥”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尽管身处行业深度调整期,仍表现出了超强的盈利能力,一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就占到了41家公司合计净利润的七成以上。

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食品饮料行业向来是高分红的“热门领域”。在上述41家公司里,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60%的公司多达22家。

贵州茅台一骑绝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述41家公司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合计为4449.88亿元,同比增长6.9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147.29亿元,同比增长10.81%。

从营业总收入增幅来看,41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1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增幅超过10%,其中,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的营业总收入增幅最大,达到49.30%。从营业总收入规模看,超过百亿元的公司仅有8家,其中,贵州茅台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达1741.44亿元。

三只松鼠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以下举措推动业绩增长:全品类供应链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全渠道业务拓展,提升终端竞争力;多品牌矩阵布局,提升销售规模;“品销合一”网络型组织,让全员充满活力。

从净利润增幅看,上述41家公司中,有22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1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30%,其中,中信尼雅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尼雅”)的净利润增幅最高,为352.51%。

中信尼雅在财报中提及,2024年,葡萄酒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行业发展承压前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依托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葡萄酒的产地优势,坚持“品质为先,品牌引领”的经营理念,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公司产品的品质。对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公司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得益于2023年同期的低基数。

从净利润规模看,上述41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贵州茅台的净利润达到862.28亿元。

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A股共有127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目前仅有41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但从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来看,贵州茅台可谓是一骑绝尘,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15.66%、15.38%。在公布2024年财报的41家公司中,贵州茅台一家营收总额占比为39.13%;净利润占比达到75.16%。

展望2025年,贵州茅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以及贵州茅台的庞大体量面前,9%的年增长目标比较理性与务实,这给公司下阶段优化结构、转换发展路径提供了空间,也是公司应对未来行业不确定风险的稳健战略表现。”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抗风险能力凸显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评估企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记者梳理发现,上述41家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1320.37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001.90亿元,有22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同比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食品饮料行业作为兼具民生刚需属性与高频消费特征的领域,该行业持续展现出强大市场韧性。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现金分红常态化背景下,有高分红传统的食品饮料公司在2024年继续实施大手笔分红。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的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90%。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食品饮料行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特质。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提振消费信号,食品饮料等板块有望继续受益于这一红利。

财通证券发布研报称,食品饮料行业基本面进入筑底阶段,从糖酒会调研情况来看,渠道反馈整体需求并没有进一步恶化,且部分场景例如宴席等呈现改善态势,对于后续餐饮修复也更加积极乐观。从整体来看,行业库存处于低位,且趋势上基本呈现边际企稳态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的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90%。

随着消费升温,本就极具业绩韧性的食品饮料行业又将迎来利好。

截至4月8日,沪深两市共有41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41家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白酒一哥”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尽管身处行业深度调整期,仍表现出了超强的盈利能力,一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就占到了41家公司合计净利润的七成以上。

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食品饮料行业向来是高分红的“热门领域”。在上述41家公司里,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60%的公司多达22家。

贵州茅台一骑绝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述41家公司2024年的营业总收入合计为4449.88亿元,同比增长6.9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147.29亿元,同比增长10.81%。

从营业总收入增幅来看,41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1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增幅超过10%,其中,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的营业总收入增幅最大,达到49.30%。从营业总收入规模看,超过百亿元的公司仅有8家,其中,贵州茅台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达1741.44亿元。

三只松鼠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以下举措推动业绩增长:全品类供应链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全渠道业务拓展,提升终端竞争力;多品牌矩阵布局,提升销售规模;“品销合一”网络型组织,让全员充满活力。

从净利润增幅看,上述41家公司中,有22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1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30%,其中,中信尼雅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尼雅”)的净利润增幅最高,为352.51%。

中信尼雅在财报中提及,2024年,葡萄酒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行业发展承压前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依托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葡萄酒的产地优势,坚持“品质为先,品牌引领”的经营理念,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公司产品的品质。对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公司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得益于2023年同期的低基数。

从净利润规模看,上述41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贵州茅台的净利润达到862.28亿元。

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A股共有127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目前仅有41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但从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数据来看,贵州茅台可谓是一骑绝尘,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15.66%、15.38%。在公布2024年财报的41家公司中,贵州茅台一家营收总额占比为39.13%;净利润占比达到75.16%。

展望2025年,贵州茅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9%左右。“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以及贵州茅台的庞大体量面前,9%的年增长目标比较理性与务实,这给公司下阶段优化结构、转换发展路径提供了空间,也是公司应对未来行业不确定风险的稳健战略表现。”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抗风险能力凸显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是评估企业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记者梳理发现,上述41家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1320.37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001.90亿元,有22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实现同比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食品饮料行业作为兼具民生刚需属性与高频消费特征的领域,该行业持续展现出强大市场韧性。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现金分红常态化背景下,有高分红传统的食品饮料公司在2024年继续实施大手笔分红。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的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90%。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食品饮料行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特质。政策层面持续释放提振消费信号,食品饮料等板块有望继续受益于这一红利。

财通证券发布研报称,食品饮料行业基本面进入筑底阶段,从糖酒会调研情况来看,渠道反馈整体需求并没有进一步恶化,且部分场景例如宴席等呈现改善态势,对于后续餐饮修复也更加积极乐观。从整体来看,行业库存处于低位,且趋势上基本呈现边际企稳态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