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记者翟卓)随着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及B2B外贸新业态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跨境支付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
据易观千帆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第三方跨境电商、跨境B2B外贸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分别达12165.70亿元、3241.43亿元,同比增长20.15%、28.05%。整体来看,跨境支付行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支付机构的跨境业务也表现较佳。
如从部分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业绩看,2024年,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的总支付额达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全球支付业务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公司整体营收约61.4%;全球支付业务毛利率为72.0%,较2023年增加0.2%。
新国都则持续推进支付硬件出海战略,重点加强海外业务本地化运营,2024年电子支付设备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约30%),海外市场营收9.01亿元,其中欧美日海外高端市场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63.61%。
此外,2024年移卡海外业务全年交易量超11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更多业务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落地。
不过跨境支付出海之路也非一帆风顺。据易观千帆分析,2024年跨境支付市场压力与韧性并存,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内部支持力度不减,合规经营与服务升级成为跨境支付厂商的拓客关键。
如在合规经营方面,面对内外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跨境支付厂商苦练内功,一方面加大对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申请海外牌照。
以连连数字为例,在去年5月获得卢森堡电子货币机构(EMI)牌照后,其全球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增至65项;在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并支持使用超过130种货币进行交易。
而在服务升级方面,有受访人士表示,跨境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卖家普遍面临资金链路的多维挑战。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从“单一收款”加速向"资金全链路治理"服务商转型,可破解汇损风险与资金管理低效等跨境电商卖家痛点。
此外,加速将大模型融入核心业务也已成为跨境支付机构的普遍行动。据易观千帆分析,从智能客服、风险控制到全球资金管理,大模型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流程效率,更在产品创新和生态构建上开辟新路径,推动跨境支付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
往后看,上述受访人士表示,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下,短期内跨境支付市场或有承压,但长期将向技术驱动、合规主导的集约化发展演进。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依托巨大的人口红利及强劲的消费需求,有望成为跨境支付市场的新亮点。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提到,外贸是跨境支付的基础,随着跨境电商卖家运营成本提高,短期内支付环节的利润空间或也被压缩,同时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的合规压力将会增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为应对外部变化,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特别是头部机构有望加快业务创新,推动支付服务向多元化、定制化发展;加速开发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市场,跨境支付需支持多币种结算和区域化要求;同时加快从传统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更好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王蓬博说。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记者翟卓)随着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及B2B外贸新业态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跨境支付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
据易观千帆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第三方跨境电商、跨境B2B外贸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分别达12165.70亿元、3241.43亿元,同比增长20.15%、28.05%。整体来看,跨境支付行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支付机构的跨境业务也表现较佳。
如从部分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业绩看,2024年,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的总支付额达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全球支付业务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公司整体营收约61.4%;全球支付业务毛利率为72.0%,较2023年增加0.2%。
新国都则持续推进支付硬件出海战略,重点加强海外业务本地化运营,2024年电子支付设备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约30%),海外市场营收9.01亿元,其中欧美日海外高端市场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63.61%。
此外,2024年移卡海外业务全年交易量超11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更多业务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落地。
不过跨境支付出海之路也非一帆风顺。据易观千帆分析,2024年跨境支付市场压力与韧性并存,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内部支持力度不减,合规经营与服务升级成为跨境支付厂商的拓客关键。
如在合规经营方面,面对内外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跨境支付厂商苦练内功,一方面加大对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申请海外牌照。
以连连数字为例,在去年5月获得卢森堡电子货币机构(EMI)牌照后,其全球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增至65项;在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并支持使用超过130种货币进行交易。
而在服务升级方面,有受访人士表示,跨境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卖家普遍面临资金链路的多维挑战。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从“单一收款”加速向"资金全链路治理"服务商转型,可破解汇损风险与资金管理低效等跨境电商卖家痛点。
此外,加速将大模型融入核心业务也已成为跨境支付机构的普遍行动。据易观千帆分析,从智能客服、风险控制到全球资金管理,大模型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流程效率,更在产品创新和生态构建上开辟新路径,推动跨境支付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
往后看,上述受访人士表示,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下,短期内跨境支付市场或有承压,但长期将向技术驱动、合规主导的集约化发展演进。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依托巨大的人口红利及强劲的消费需求,有望成为跨境支付市场的新亮点。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提到,外贸是跨境支付的基础,随着跨境电商卖家运营成本提高,短期内支付环节的利润空间或也被压缩,同时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的合规压力将会增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为应对外部变化,非银行跨境支付机构特别是头部机构有望加快业务创新,推动支付服务向多元化、定制化发展;加速开发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市场,跨境支付需支持多币种结算和区域化要求;同时加快从传统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转型,更好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王蓬博说。
编辑:张煜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