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边际提高美国对华关税税率34%,年初以来关税税率总计边际提升54%。美国对华打压导致外需压力加大,估算可能减少对美出口约2.4万亿元人民币,估算对我国GDP的直接影响约在-1.8%附近(考虑关税效果边际递减实际影响可能更小)。 行业方面,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出口份额较大,对美依赖度较高,“对等关税”可能有一定影响;我国对美进口结构中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设备、光学和医疗设备板块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 面对重大外生冲击,年内财政货币政策增量空间增加: 降准方面,“对等关税”落地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从“金融稳定”向“经济增长”切换,4月份人民银行降准概率大幅提升。 降息方面,未来关注目前银行间七天质押利率(DR007)低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OMO)释放的降息信号。 财政政策方面,关注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以及人大常委会增发特别国债,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可能主要用于“两新”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未来其他国家对美贸易谈判是我国内需政策的关键变量,若主要国家和美国达成关税妥协,则内需政策加码力度更可能超预期。相反若外部贸易摩擦升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升高,我国可能维持“战略定力”,内需政策可能相对后置。
内容摘要 >>“对等关税”可能对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边际提高我国对美出口关税水平34%,可能对我国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从对美出口规模来看,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品中比重最大的是机械电气设备(包括机械设备、家电等),总计对美出口15527亿元人民币,在对美出口中占比约42%;第二大是杂项制品(主要为家具、玩具),总计对美出口4595亿元人民币,占比约12.3%;第三大是纺织品,总计3513亿元人民币,占比约9.41%。 二是从对美出口集中度(不同行业对美出口在我国该行业总出口中比重)来看,杂项制品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在主要商品中占比最高,27.1%出口至美国。其他主要商品中,鞋、帽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为23.3%,纺织品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16.5%,机械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电等)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14.6%。 三是增加值视角来看,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对出口的依赖度较高。参考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20年家电和电子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家具行业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2.2万亿元、1.1万亿元,0.2万亿元,在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制造业增加值中比重分别为13.5%、10.4%、5.3%、1%。考虑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和行业口径不完全一致)2020年在我国出口中比重分别为28%、17%、11%、4%,占比普遍高于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指向行业对出口依赖度较高。 四是从利润率视角来看,纺织、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制品行业利润率都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关税政策落地后利润率下降的空间较少。2024年我国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4.6%。纺织业3.6%、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汽车制造业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6%、家具制造业5.5%。 >>中国关税反制可能对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光学和医疗设备影响较大 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启用稀土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手段进行反制。 中国对美国反制后,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光学和医疗设备板块可能影响较大。 一是从对美进口绝对规模来看,矿物燃料、机械器具及零件、光学和医疗设备、油籽规模较大。具体来看2024年矿物燃料进口1643亿元人民币,占对美总进口额的14.1%;机械器具及零件进口1436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12.3%;电机电气设备进口额1313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11.2%;光学和医疗设备进口910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7.8%;油籽进口900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7.7%。 二是从对美进口依赖度来看,航空航天器(50%)、光学和医疗设备(16%)、农产品(包括肉制品(37%)、其他动物产品(29%)、活动物(20%)、油籽(21%)、谷物(20%))对美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 >>其他国家对美谈判进程或成为我国内需政策关键变量 特朗普“对等关税”是对全球的广谱威胁,东盟对美国贸易依赖度较高。本次东盟是“对等关税”重灾区,其中柬埔寨49%、越南46%、泰国36%、马来西亚24%。东盟对美贸易依赖度较大,以2024年对美出口占GDP比重来看越南31%、柬埔寨26%、马来西亚12.2%、泰国11.7%,远超中国2.4%,欧盟3.3%水平。同时对美顺差规模较大,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顺差占GDP比例分别在28%、26%、8%、6%,远超过中国2%、欧盟1%水平。 2025年4月6日,中国是被加征“对等关税”国家中唯一实质性做出“对等”关税反制的国家,东盟国家多数愿意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寻求妥协。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中国做出了对等的关税反制。欧盟、英国做出了关税反制的威胁,同时也表态愿意谈判,其中英国商务大臣表态可能对等施加10%关税,欧盟未对关税政策做出明确表态,马克龙提到“所有反制手段都在考虑之中”。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则已经回应了美国诉求,表态愿意在关税上做出让步换取和美国达成妥协。 特朗普关税以贸易逆差为核心目标,预期对东盟即使减免美国进口关税也可能难以得到“对等关税”的大幅削减,不排除美国打造“关税同盟”的可能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2日发布报告,介绍“对等关税”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概况为一国“对等关税”=(美国对其净进口/美国对其总出口)/2,体现特朗普核心政策目标在于收窄各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考虑即使东盟各国对美进口比重较低,大幅削减对美关税水平对收窄对美顺差的效用有限,预计在关税问题上做出妥协换来的“对等关税”减让幅度可能有限。在关税问题不能充分满足美国期待的背景下,参考特朗普此前“二级关税”、“提高北美原产地标准”等政策思路,不排除美国可能打造“关税同盟”对其他贸易伙伴进行施压。 关注其他国家对美反制进展,或成为我国内需政策的关键变量。一是若欧盟、东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国家对美国“对等关税”做出明确让步,则对我国外需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逆周期调节必要性上升。二是若主要国家对美“对等关税”做出贸易制裁,则考虑外部贸易不确定性还将继续上升,我国可能维持战略定力,内需政策相对后置。 >>外部压力加大,内需政策可能对冲 “对等关税”施加后外需压力加大,对我国GDP的直接影响约在-1.8%。一是2018至2019年贸易摩擦时期数据估算出口关税弹性约-1.19(PIIE估算约1.5),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3.73万亿元人民币,特朗普上台后对华额外加征54%关税,估算出口将减少2.4万亿人民币。二是考虑2024年中国GDP名义值在134.9万亿元,特朗普上台以来额外加征54%关税对GDP的直接影响约为-1.8%。三是特朗普对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征较高关税,对我国2019年贸易摩擦后“出海”布局产生一定影响。四是关税对贸易的影响边际递减,同时对华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例如机械电气设备、家具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进行替代,实际减量要低于估算。 面对重大外生冲击,年内财政货币政策增量空间增加。 降准方面:“对等关税”落地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从“金融稳定”向“经济增长”切换,4月份人民银行降准概率大幅提升。“对等关税”落地速度较快,中美对抗升级背景下,央行或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以对冲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循环的扰动。 降息方面,未来关注目前银行间七天质押利率(DR007)低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OMO)释放的降息信号。 财政政策:关注未来增发特别国债。“对等关税”4月9号就可能落地,基本关闭“抢出口”窗口期,外需压力快速升高,内需对冲概率上升。关注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以及人大常委会增发特别国债,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可能主要用于“两新”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大类资产方面 A股:防御板块有结构性机会。“对等关税”超预期且中国反制力度较大,结合特朗普表态未来关税政策还可能进一步加码(特朗普视角下“对等关税”只是他国对美贸易壁垒的一半)。此外中美博弈还可能从贸易领域向金融、科技领域蔓延,当前《美国优先投资法案》中取消中美所得税、对中美投资进行限制的法案可能落地。中美博弈升温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科技股行情可能受阻,利好红利为代表的防御板块。 人民币汇率:视外部环境而定,双向波动空间加大。特朗普并非单独对华加征关税而是广谱性加征关税,新兴经济体对美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普遍高于中国2%水平,谈判诉求较强。一是若其他主要国家对美贸易摩擦加剧,则各国可能通过本币兑美元贬值来对冲贸易损失,导致人民币的综合币值(CFETS汇率)被动上行。二是若其他主要国家对美贸易诉求做出让步,甚至出现“关税同盟”情形,则我国外部压力将进一步升高,人民币贬值空间加大。 黄金:“对等关税”落地后,短期内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抢进口”套利交易逻辑淡化,对黄金形成利空。但中长期来看在全球地缘不稳定背景下,央行持续购金将从中长期利好黄金走势。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
4月2日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边际提高美国对华关税税率34%,年初以来关税税率总计边际提升54%。美国对华打压导致外需压力加大,估算可能减少对美出口约2.4万亿元人民币,估算对我国GDP的直接影响约在-1.8%附近(考虑关税效果边际递减实际影响可能更小)。 行业方面,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出口份额较大,对美依赖度较高,“对等关税”可能有一定影响;我国对美进口结构中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设备、光学和医疗设备板块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 面对重大外生冲击,年内财政货币政策增量空间增加: 降准方面,“对等关税”落地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从“金融稳定”向“经济增长”切换,4月份人民银行降准概率大幅提升。 降息方面,未来关注目前银行间七天质押利率(DR007)低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OMO)释放的降息信号。 财政政策方面,关注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以及人大常委会增发特别国债,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可能主要用于“两新”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未来其他国家对美贸易谈判是我国内需政策的关键变量,若主要国家和美国达成关税妥协,则内需政策加码力度更可能超预期。相反若外部贸易摩擦升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升高,我国可能维持“战略定力”,内需政策可能相对后置。
内容摘要 >>“对等关税”可能对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边际提高我国对美出口关税水平34%,可能对我国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从对美出口规模来看,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品中比重最大的是机械电气设备(包括机械设备、家电等),总计对美出口15527亿元人民币,在对美出口中占比约42%;第二大是杂项制品(主要为家具、玩具),总计对美出口4595亿元人民币,占比约12.3%;第三大是纺织品,总计3513亿元人民币,占比约9.41%。 二是从对美出口集中度(不同行业对美出口在我国该行业总出口中比重)来看,杂项制品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在主要商品中占比最高,27.1%出口至美国。其他主要商品中,鞋、帽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为23.3%,纺织品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16.5%,机械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电等)对美出口占行业出口比重14.6%。 三是增加值视角来看,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对出口的依赖度较高。参考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2020年家电和电子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家具行业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2.2万亿元、1.1万亿元,0.2万亿元,在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制造业增加值中比重分别为13.5%、10.4%、5.3%、1%。考虑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和行业口径不完全一致)2020年在我国出口中比重分别为28%、17%、11%、4%,占比普遍高于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指向行业对出口依赖度较高。 四是从利润率视角来看,纺织、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制品行业利润率都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关税政策落地后利润率下降的空间较少。2024年我国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4.6%。纺织业3.6%、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汽车制造业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6%、家具制造业5.5%。 >>中国关税反制可能对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光学和医疗设备影响较大 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启用稀土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手段进行反制。 中国对美国反制后,航空航天设备、农产品、机械、光学和医疗设备板块可能影响较大。 一是从对美进口绝对规模来看,矿物燃料、机械器具及零件、光学和医疗设备、油籽规模较大。具体来看2024年矿物燃料进口1643亿元人民币,占对美总进口额的14.1%;机械器具及零件进口1436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12.3%;电机电气设备进口额1313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11.2%;光学和医疗设备进口910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7.8%;油籽进口900亿元人民币,占对美进口总额的7.7%。 二是从对美进口依赖度来看,航空航天器(50%)、光学和医疗设备(16%)、农产品(包括肉制品(37%)、其他动物产品(29%)、活动物(20%)、油籽(21%)、谷物(20%))对美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 >>其他国家对美谈判进程或成为我国内需政策关键变量 特朗普“对等关税”是对全球的广谱威胁,东盟对美国贸易依赖度较高。本次东盟是“对等关税”重灾区,其中柬埔寨49%、越南46%、泰国36%、马来西亚24%。东盟对美贸易依赖度较大,以2024年对美出口占GDP比重来看越南31%、柬埔寨26%、马来西亚12.2%、泰国11.7%,远超中国2.4%,欧盟3.3%水平。同时对美顺差规模较大,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顺差占GDP比例分别在28%、26%、8%、6%,远超过中国2%、欧盟1%水平。 2025年4月6日,中国是被加征“对等关税”国家中唯一实质性做出“对等”关税反制的国家,东盟国家多数愿意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寻求妥协。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中国做出了对等的关税反制。欧盟、英国做出了关税反制的威胁,同时也表态愿意谈判,其中英国商务大臣表态可能对等施加10%关税,欧盟未对关税政策做出明确表态,马克龙提到“所有反制手段都在考虑之中”。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则已经回应了美国诉求,表态愿意在关税上做出让步换取和美国达成妥协。 特朗普关税以贸易逆差为核心目标,预期对东盟即使减免美国进口关税也可能难以得到“对等关税”的大幅削减,不排除美国打造“关税同盟”的可能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2日发布报告,介绍“对等关税”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概况为一国“对等关税”=(美国对其净进口/美国对其总出口)/2,体现特朗普核心政策目标在于收窄各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考虑即使东盟各国对美进口比重较低,大幅削减对美关税水平对收窄对美顺差的效用有限,预计在关税问题上做出妥协换来的“对等关税”减让幅度可能有限。在关税问题不能充分满足美国期待的背景下,参考特朗普此前“二级关税”、“提高北美原产地标准”等政策思路,不排除美国可能打造“关税同盟”对其他贸易伙伴进行施压。 关注其他国家对美反制进展,或成为我国内需政策的关键变量。一是若欧盟、东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国家对美国“对等关税”做出明确让步,则对我国外需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逆周期调节必要性上升。二是若主要国家对美“对等关税”做出贸易制裁,则考虑外部贸易不确定性还将继续上升,我国可能维持战略定力,内需政策相对后置。 >>外部压力加大,内需政策可能对冲 “对等关税”施加后外需压力加大,对我国GDP的直接影响约在-1.8%。一是2018至2019年贸易摩擦时期数据估算出口关税弹性约-1.19(PIIE估算约1.5),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3.73万亿元人民币,特朗普上台后对华额外加征54%关税,估算出口将减少2.4万亿人民币。二是考虑2024年中国GDP名义值在134.9万亿元,特朗普上台以来额外加征54%关税对GDP的直接影响约为-1.8%。三是特朗普对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征较高关税,对我国2019年贸易摩擦后“出海”布局产生一定影响。四是关税对贸易的影响边际递减,同时对华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例如机械电气设备、家具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进行替代,实际减量要低于估算。 面对重大外生冲击,年内财政货币政策增量空间增加。 降准方面:“对等关税”落地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从“金融稳定”向“经济增长”切换,4月份人民银行降准概率大幅提升。“对等关税”落地速度较快,中美对抗升级背景下,央行或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以对冲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循环的扰动。 降息方面,未来关注目前银行间七天质押利率(DR007)低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OMO)释放的降息信号。 财政政策:关注未来增发特别国债。“对等关税”4月9号就可能落地,基本关闭“抢出口”窗口期,外需压力快速升高,内需对冲概率上升。关注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以及人大常委会增发特别国债,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可能主要用于“两新”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大类资产方面 A股:防御板块有结构性机会。“对等关税”超预期且中国反制力度较大,结合特朗普表态未来关税政策还可能进一步加码(特朗普视角下“对等关税”只是他国对美贸易壁垒的一半)。此外中美博弈还可能从贸易领域向金融、科技领域蔓延,当前《美国优先投资法案》中取消中美所得税、对中美投资进行限制的法案可能落地。中美博弈升温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科技股行情可能受阻,利好红利为代表的防御板块。 人民币汇率:视外部环境而定,双向波动空间加大。特朗普并非单独对华加征关税而是广谱性加征关税,新兴经济体对美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普遍高于中国2%水平,谈判诉求较强。一是若其他主要国家对美贸易摩擦加剧,则各国可能通过本币兑美元贬值来对冲贸易损失,导致人民币的综合币值(CFETS汇率)被动上行。二是若其他主要国家对美贸易诉求做出让步,甚至出现“关税同盟”情形,则我国外部压力将进一步升高,人民币贬值空间加大。 黄金:“对等关税”落地后,短期内特朗普加征关税带来的“抢进口”套利交易逻辑淡化,对黄金形成利空。但中长期来看在全球地缘不稳定背景下,央行持续购金将从中长期利好黄金走势。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