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码垛协作机器人十大品牌,协作机器人更适合码垛应用

机器人在线

4天前

专为大负载、宽工作半径应用场景设计的全新的一款协作机器人,凭借1780mm的作业半径、20kg负载和IP65防护等级优势,扩宽应用空间,为重型、大尺寸型工件的加工、搬运、焊接、涂胶、码垛、包装等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收藏文章

关注我们

在工业机器人的广袤天地里,搬运码垛作业堪称最为繁重的任务。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表明,近几年,中大负载协作机器人的需求开始逐渐提升,特别是在拆码垛、搬运、焊接等场景中传统的人工码垛方式。传统的码垛方式不仅让工人承受着腰酸背痛的身体折磨,还存在货物倒塌风险,容易引发工伤事故。以往那些被围栏圈定的工业机器人,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却因自身笨重、移动困难且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需求。当下,协作机器人凭借“高精度、灵活部署、人机共融” 的显著特性,正强势开启一场码垛领域的革新。从食品饮料行业的纸箱整齐堆叠,到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精密装配环节,无需围栏束缚的协作机器人宛如破局者,打破了产线的固有边界。那么,在这场深刻的变革浪潮中,究竟哪些协作机器人品牌能够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呢?为此,我们将从负载、臂展、智能化对行业内十大头部企业的码垛明星产品展开深入调研。

越疆科技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国所有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全球市场份额为13.0%。 越疆推出的智能码垛解决方案以精准高效、灵活智能、安全协作的显著特点,其码垛机器人工作站集成CR20A 协作机器人,具备 20kg 超大负载、 1700mm 工作半径,结合升降柱码垛高度达 2500mm。基于高性能一体关节和先进运动控制算法,CR20A 以行业最快 223°/s 关节速度和 ±0.05mm 精度,精准抓取不同箱体,节拍达行业一流的 8-12 件/分钟,并支持双线双边,作业更灵活。并且借助越疆自研码垛工艺包,用户无需具备专业编程知识,仅需简单4 步设置,就可实现2 小时整站极速部署。越疆凭借其智能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累计全球出货80,000台,连7年协作机器人出口量第一,业务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80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使用越疆机器人在食品饮料、电子制造、物流仓储等多行业落地应用,助力制造企业迈向柔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

节卡机器人JAKA Zu 20最大负载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集成度高、重量轻,一台机器人可以兼顾多条生产线,极大节约成本。编程简单,工人上手快,配套码垛软件包,缩短调试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与3D视觉配合,完成无序拆码垛应用。专为大负载、宽工作半径应用场景设计的全新的一款协作机器人,凭借1780 mm的作业半径、20 kg负载和IP65防护等级优势,扩宽应用空间,为重型、大尺寸型工件的加工、搬运、焊接、涂胶、码垛、包装等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大族机器人Elfin-S30是一款专为重型搬运设计的协作机器人,最大负载达 30kg。它采用独特的双关节驱动结构,运行时稳定性强,适合频繁搬运重物的工况。机械臂长度为 1.5 米,通过动态补偿技术减少振动影响,确保操作精准。该机型与华为云合作开发智能码垛系统,可存储多种常见垛型方案,支持自动规划路径。机身具备 IP67 防护能力,能在潮湿多尘环境中正常工作。在某食品公司码垛场景中,实现食品包装的自动化码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优傲机器人UR20是一款负载 20kg 的协作机器人,采用传统谐波减速器技术,持续作业时需配置强制冷却系统。其 1750mm 臂展适用于高位码垛场景,但运行时存在 ±0.1° 以内的振动偏差。设备依赖康耐视第三方视觉系统实现定位功能,编程需通过专用软件完成,要求操作人员具备工程师认证资质。该机型适用于对负载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工业场景,支持基础物料搬运与装配作业,整体设计兼顾通用性与稳定性。

发那科CRX-25iA 协作机器人是一款负载能力达 25kg 的工业级设备,其 1899mm 臂展可覆盖较大作业范围,但需依赖外置导轨实现线性扩展。设备自重 210kg,相比同类产品(如越疆 CR20A 的 56kg)更重,可能对安装灵活性产生影响。智能化方面,CRX-25iA 内置视觉系统,支持基础工件识别与定位功能,但模型更新需通过专用工具完成,周期较长。此外,该机型未配置防爆设计,无法满足锂电池车间等高危环境的安全要求。适合食品、日化等行业的标准化码垛作业,尤其在需要高负载能力的产线中表现稳定。

ABB YuMi 1300 协作机器人是一款专为轻量级任务设计的双臂设备,最大负载 1.3kg,适用于电子、3C 等行业的精密零部件搬运。其单臂 500mm、双臂 650mm 的臂展适合小范围作业,搭配 Wizard 简易编程功能,可快速实现基础任务配置,但高级功能需依赖专业编程工具开发。典型应用于富士康手机配件码垛场景,单台设备日多件小型物料,在低负重、高精度需求的产线中表现稳定。

新松机器人GCR5是一款专为小件码垛设计的轻量化协作机器人,5kg 负载能力配合 1200mm 臂展,支持与 AGV 移动底盘联动实现柔性作业。其动态产线改造技术可实现 ±0.03mm 定位精度,适应多品种混线生产需求;图形化低代码编程界面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完成任务配置,平均部署周期缩短至 8 小时。设备采用 IP54 防护设计,适合物流、电商等行业的分拣场景。在某物流公司应用中,单台 GCR5 日均处理超几万件,有效提升小件处理效率与灵活性。

库卡LBR iisy 协作机器人是一款专为汽车行业设计的 15kg 负载设备,其 1600mm 臂展可覆盖较大作业范围,但扩展功能需依赖外部设备支持。该机型搭载KUKA.OfficeLite 虚拟调试工具,允许通过离线编程提前优化机器人路径与任务逻辑,减少现场调试时间。然而,其平均 3 天的部署周期可能对快速迭代的产线需求形成挑战。

艾利特机器人EC66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桌面级协作机器人,6kg 负载与 914mm 臂展设计,专为微型产线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内置能耗监控系统可实时优化电力分配,较传统设备可高效节电。设备采用 IP40 防护,符合 GMP 洁净标准,适用于医疗、电子等行业的小件码垛场景。在药明康德医疗耗材码垛项目中,单台 EC66 日均处理超 5000 件,配合图形化编程界面,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完成日常操作与维护。

拓博机器人G系列和C系列协作码垛机器人,负载范围覆盖3kg至13kg,如G系列R12负载可达12kg。具备高速度和高精度,能够稳定、高效地完成码垛任务。某物流仓储企业采用拓博机器人G系列协作码垛机器人,实现货物的自动化码垛和搬运,提高了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在工业自动化的浪潮中,协作机器人正引领码垛领域的深刻变革。越疆科技、节卡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等品牌凭借独特优势,在不同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高效性。这些协作机器人在负载、臂展、精度等技术参数上各具特色,满足了从轻工业到重载物流的全方位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协作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深度融入人类生产,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助力全球制造业迈向柔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

机器人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机器人在线(www.imrobotic.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21-6071719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3.本网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8

专为大负载、宽工作半径应用场景设计的全新的一款协作机器人,凭借1780mm的作业半径、20kg负载和IP65防护等级优势,扩宽应用空间,为重型、大尺寸型工件的加工、搬运、焊接、涂胶、码垛、包装等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收藏文章

关注我们

在工业机器人的广袤天地里,搬运码垛作业堪称最为繁重的任务。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表明,近几年,中大负载协作机器人的需求开始逐渐提升,特别是在拆码垛、搬运、焊接等场景中传统的人工码垛方式。传统的码垛方式不仅让工人承受着腰酸背痛的身体折磨,还存在货物倒塌风险,容易引发工伤事故。以往那些被围栏圈定的工业机器人,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却因自身笨重、移动困难且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生产需求。当下,协作机器人凭借“高精度、灵活部署、人机共融” 的显著特性,正强势开启一场码垛领域的革新。从食品饮料行业的纸箱整齐堆叠,到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精密装配环节,无需围栏束缚的协作机器人宛如破局者,打破了产线的固有边界。那么,在这场深刻的变革浪潮中,究竟哪些协作机器人品牌能够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呢?为此,我们将从负载、臂展、智能化对行业内十大头部企业的码垛明星产品展开深入调研。

越疆科技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国所有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全球市场份额为13.0%。 越疆推出的智能码垛解决方案以精准高效、灵活智能、安全协作的显著特点,其码垛机器人工作站集成CR20A 协作机器人,具备 20kg 超大负载、 1700mm 工作半径,结合升降柱码垛高度达 2500mm。基于高性能一体关节和先进运动控制算法,CR20A 以行业最快 223°/s 关节速度和 ±0.05mm 精度,精准抓取不同箱体,节拍达行业一流的 8-12 件/分钟,并支持双线双边,作业更灵活。并且借助越疆自研码垛工艺包,用户无需具备专业编程知识,仅需简单4 步设置,就可实现2 小时整站极速部署。越疆凭借其智能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累计全球出货80,000台,连7年协作机器人出口量第一,业务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80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使用越疆机器人在食品饮料、电子制造、物流仓储等多行业落地应用,助力制造企业迈向柔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

节卡机器人JAKA Zu 20最大负载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集成度高、重量轻,一台机器人可以兼顾多条生产线,极大节约成本。编程简单,工人上手快,配套码垛软件包,缩短调试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与3D视觉配合,完成无序拆码垛应用。专为大负载、宽工作半径应用场景设计的全新的一款协作机器人,凭借1780 mm的作业半径、20 kg负载和IP65防护等级优势,扩宽应用空间,为重型、大尺寸型工件的加工、搬运、焊接、涂胶、码垛、包装等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大族机器人Elfin-S30是一款专为重型搬运设计的协作机器人,最大负载达 30kg。它采用独特的双关节驱动结构,运行时稳定性强,适合频繁搬运重物的工况。机械臂长度为 1.5 米,通过动态补偿技术减少振动影响,确保操作精准。该机型与华为云合作开发智能码垛系统,可存储多种常见垛型方案,支持自动规划路径。机身具备 IP67 防护能力,能在潮湿多尘环境中正常工作。在某食品公司码垛场景中,实现食品包装的自动化码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优傲机器人UR20是一款负载 20kg 的协作机器人,采用传统谐波减速器技术,持续作业时需配置强制冷却系统。其 1750mm 臂展适用于高位码垛场景,但运行时存在 ±0.1° 以内的振动偏差。设备依赖康耐视第三方视觉系统实现定位功能,编程需通过专用软件完成,要求操作人员具备工程师认证资质。该机型适用于对负载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工业场景,支持基础物料搬运与装配作业,整体设计兼顾通用性与稳定性。

发那科CRX-25iA 协作机器人是一款负载能力达 25kg 的工业级设备,其 1899mm 臂展可覆盖较大作业范围,但需依赖外置导轨实现线性扩展。设备自重 210kg,相比同类产品(如越疆 CR20A 的 56kg)更重,可能对安装灵活性产生影响。智能化方面,CRX-25iA 内置视觉系统,支持基础工件识别与定位功能,但模型更新需通过专用工具完成,周期较长。此外,该机型未配置防爆设计,无法满足锂电池车间等高危环境的安全要求。适合食品、日化等行业的标准化码垛作业,尤其在需要高负载能力的产线中表现稳定。

ABB YuMi 1300 协作机器人是一款专为轻量级任务设计的双臂设备,最大负载 1.3kg,适用于电子、3C 等行业的精密零部件搬运。其单臂 500mm、双臂 650mm 的臂展适合小范围作业,搭配 Wizard 简易编程功能,可快速实现基础任务配置,但高级功能需依赖专业编程工具开发。典型应用于富士康手机配件码垛场景,单台设备日多件小型物料,在低负重、高精度需求的产线中表现稳定。

新松机器人GCR5是一款专为小件码垛设计的轻量化协作机器人,5kg 负载能力配合 1200mm 臂展,支持与 AGV 移动底盘联动实现柔性作业。其动态产线改造技术可实现 ±0.03mm 定位精度,适应多品种混线生产需求;图形化低代码编程界面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完成任务配置,平均部署周期缩短至 8 小时。设备采用 IP54 防护设计,适合物流、电商等行业的分拣场景。在某物流公司应用中,单台 GCR5 日均处理超几万件,有效提升小件处理效率与灵活性。

库卡LBR iisy 协作机器人是一款专为汽车行业设计的 15kg 负载设备,其 1600mm 臂展可覆盖较大作业范围,但扩展功能需依赖外部设备支持。该机型搭载KUKA.OfficeLite 虚拟调试工具,允许通过离线编程提前优化机器人路径与任务逻辑,减少现场调试时间。然而,其平均 3 天的部署周期可能对快速迭代的产线需求形成挑战。

艾利特机器人EC66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桌面级协作机器人,6kg 负载与 914mm 臂展设计,专为微型产线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内置能耗监控系统可实时优化电力分配,较传统设备可高效节电。设备采用 IP40 防护,符合 GMP 洁净标准,适用于医疗、电子等行业的小件码垛场景。在药明康德医疗耗材码垛项目中,单台 EC66 日均处理超 5000 件,配合图形化编程界面,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完成日常操作与维护。

拓博机器人G系列和C系列协作码垛机器人,负载范围覆盖3kg至13kg,如G系列R12负载可达12kg。具备高速度和高精度,能够稳定、高效地完成码垛任务。某物流仓储企业采用拓博机器人G系列协作码垛机器人,实现货物的自动化码垛和搬运,提高了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在工业自动化的浪潮中,协作机器人正引领码垛领域的深刻变革。越疆科技、节卡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等品牌凭借独特优势,在不同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高效性。这些协作机器人在负载、臂展、精度等技术参数上各具特色,满足了从轻工业到重载物流的全方位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协作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深度融入人类生产,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助力全球制造业迈向柔性化、高效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

机器人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机器人在线(www.imrobotic.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21-60717199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机器人在线”,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3.本网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8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