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能源:多方不利因素叠加,美原油跌破60美元

中金在线

4天前

上一次美原油跌破60美元关口还是在2021年4月份,当时油价下跌主要是因为运输不畅通导致库存畸高。

宏观面:

4月2日,美原油创出阶段性高点72.28美元,随后剧烈下跌。4月3日大跌7.08%,4月4日大跌6.92%,本周一再度下跌,最低触及58.95美元,跌破60美元关口,市场信心遭受严重冲击。上一次美原油跌破60美元关口还是在2021年4月份,当时油价下跌主要是因为运输不畅通导致库存畸高。时隔四年后,美原油再度跌破60美元,影响因素不再是运输问题,而是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过于强烈。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额下降,这对于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不利,尤其是以出口产业为导向的国家。对于原油来说,美国的供应和需求基本持平(原油日产量1300万桶左右,需求量也在这一水平),对外出口的份额较少,所以原油的供应端直接受到特朗普政策冲击的力度较弱。但是,需求端来看,依赖出口产业的国家可能会因为关税政策而出现经济衰退,对原油的需求也将随着下降。

欧佩克方面,成员国的减产行动并不彻底。根据官方消息,OPEC+注意到部分成员国未能完全遵守产量限制,也未按照承诺进一步削减产量以弥补超额生产。另外,有消息人士称,OPEC+预计不会改变4月份逐步提高石油产量的计划。综合来看,原油的供应端有增长可能。油价跌破60美原油,有可能引发OPEC+成员国为抢占份额而竞相增产的情况,这是原油市场的潜在重大利空,需关注每一次OPEC+会议结果。

技术面:

▲ATFX图

走势结构角度看,日线级别,美原油在去年9月份至12月份,一直围绕中枢结构波动。几年一月份油价曾迅速飚高,但最终没能脱离中枢结构的束缚,2月份又回落至中枢结构内部。4月份以前,美原油行情平淡的围绕中枢结构上下波动;进入4月份以后,伴随着特朗普一系列激进政策,美原油价格剧剧烈下跌,目前市价在60美元附近,距离中枢区域较远。

客观来说,油价未来的走向取决于特朗普政策的执行情况如何,如果执行面强硬,则油价可能会延续跌势,反之则有反弹希望。单论技术面的话,当前的行情走势力度虽然猛烈,但还没有形成反弹确认有效突破的结构,中枢结构依旧发挥作用,未来油价寻得底部后有望反弹。

ATFX风险提示、免责条款、特别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勿将本报告视为唯一参考依据。在不同时期,分析师的观点可能发生变化,更新内容不会另行通知。 ,查看更多>>

上一次美原油跌破60美元关口还是在2021年4月份,当时油价下跌主要是因为运输不畅通导致库存畸高。

宏观面:

4月2日,美原油创出阶段性高点72.28美元,随后剧烈下跌。4月3日大跌7.08%,4月4日大跌6.92%,本周一再度下跌,最低触及58.95美元,跌破60美元关口,市场信心遭受严重冲击。上一次美原油跌破60美元关口还是在2021年4月份,当时油价下跌主要是因为运输不畅通导致库存畸高。时隔四年后,美原油再度跌破60美元,影响因素不再是运输问题,而是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过于强烈。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额下降,这对于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不利,尤其是以出口产业为导向的国家。对于原油来说,美国的供应和需求基本持平(原油日产量1300万桶左右,需求量也在这一水平),对外出口的份额较少,所以原油的供应端直接受到特朗普政策冲击的力度较弱。但是,需求端来看,依赖出口产业的国家可能会因为关税政策而出现经济衰退,对原油的需求也将随着下降。

欧佩克方面,成员国的减产行动并不彻底。根据官方消息,OPEC+注意到部分成员国未能完全遵守产量限制,也未按照承诺进一步削减产量以弥补超额生产。另外,有消息人士称,OPEC+预计不会改变4月份逐步提高石油产量的计划。综合来看,原油的供应端有增长可能。油价跌破60美原油,有可能引发OPEC+成员国为抢占份额而竞相增产的情况,这是原油市场的潜在重大利空,需关注每一次OPEC+会议结果。

技术面:

▲ATFX图

走势结构角度看,日线级别,美原油在去年9月份至12月份,一直围绕中枢结构波动。几年一月份油价曾迅速飚高,但最终没能脱离中枢结构的束缚,2月份又回落至中枢结构内部。4月份以前,美原油行情平淡的围绕中枢结构上下波动;进入4月份以后,伴随着特朗普一系列激进政策,美原油价格剧剧烈下跌,目前市价在60美元附近,距离中枢区域较远。

客观来说,油价未来的走向取决于特朗普政策的执行情况如何,如果执行面强硬,则油价可能会延续跌势,反之则有反弹希望。单论技术面的话,当前的行情走势力度虽然猛烈,但还没有形成反弹确认有效突破的结构,中枢结构依旧发挥作用,未来油价寻得底部后有望反弹。

ATFX风险提示、免责条款、特别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勿将本报告视为唯一参考依据。在不同时期,分析师的观点可能发生变化,更新内容不会另行通知。 ,查看更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