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量”齐发力:增持回购热潮涌动,密集出手稳定市场

新华财经

1周前

新华财经上海4月8日电(记者王淑娟)在4月8日这一关键节点,增持、回购、估值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提振举措纷至沓来。

新华财经上海4月8日电(记者 王淑娟)在4月8日这一关键节点,增持、回购、估值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提振举措纷至沓来。上海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国有投资平台,以超出预期的力度发声并付诸行动,助力资本市场稳固根基,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从金融机构彰显长期投资决心,到上市公司积极维护股东权益,再到国有投资平台发挥关键功能,上海企业正全力助力稳定资本市场。

金融机构方面——

中国太保称,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与此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于4月8日提议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以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国泰海通表示,公司4月7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朱健《关于提议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函》,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10亿元至20亿元,具体以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回购股份方案为准。

东方证券公告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目前正在筹划回购公司股份事项。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金额预计为2.5亿元至5亿元。

浦发银行公告,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经营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吸引长期耐心资本,促进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上海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将围绕提升经营管理、稳定分红预期、加强投关活动、完善信息披露、寻求主要股东支持及鼓励管理层增持等一系列措施,聚焦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计划未来三年(2025-2027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在分红频次上,该行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使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上市公司方面——

韦尔股份公告,为维护公司价值和广大投资者权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虞仁荣提议变更公司已回购股份的用途,对于公司2024年度回购的全部11213200股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92%,提议将用途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上海能源公告,控股股东中煤能源拟3000万元—5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资金为中煤能源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自公告披露日起12个月内。

复星医药公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161.33万股A股(约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本公司总股本的0.0604%),累计回购金额约为人民币3,999.4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基于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公司将于回购期间内加快实施A股回购,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

春秋航空公告,基于对未来发展和公司价值的充分认可,公司将继续实施回购股份,以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效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华勤技术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邱文生计划自本公告披露日(含本日)起的6个月内,以其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股份金额人民币1000万元。

国投资本称,公司正在筹划回购公司股份事项,拟回购股份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等,回购金额预计为2亿元至4亿元人民币。回购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国有投资平台方面——

上海国际集团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长期看好并坚定持有战略持股机构和上市公司股权,积极推进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价值创造、价值维护,切实发挥“金融控股+市值管理”核心功能,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盛集团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增持上海国企ETF和上海地方国资企业股票。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功能作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投公司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定持有战略性持股机构和上市企业股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聚焦“基金管理+创新孵化”,通过与上市公司推进CVC、并购基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形式进行上市公司价值维护,坚定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4月8日电(记者王淑娟)在4月8日这一关键节点,增持、回购、估值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提振举措纷至沓来。

新华财经上海4月8日电(记者 王淑娟)在4月8日这一关键节点,增持、回购、估值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提振举措纷至沓来。上海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以及国有投资平台,以超出预期的力度发声并付诸行动,助力资本市场稳固根基,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从金融机构彰显长期投资决心,到上市公司积极维护股东权益,再到国有投资平台发挥关键功能,上海企业正全力助力稳定资本市场。

金融机构方面——

中国太保称,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与此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于4月8日提议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以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国泰海通表示,公司4月7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朱健《关于提议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函》,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10亿元至20亿元,具体以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回购股份方案为准。

东方证券公告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目前正在筹划回购公司股份事项。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金额预计为2.5亿元至5亿元。

浦发银行公告,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经营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吸引长期耐心资本,促进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上海银行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将围绕提升经营管理、稳定分红预期、加强投关活动、完善信息披露、寻求主要股东支持及鼓励管理层增持等一系列措施,聚焦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全体股东利益,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计划未来三年(2025-2027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在分红频次上,该行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使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上市公司方面——

韦尔股份公告,为维护公司价值和广大投资者权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虞仁荣提议变更公司已回购股份的用途,对于公司2024年度回购的全部11213200股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92%,提议将用途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上海能源公告,控股股东中煤能源拟3000万元—5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资金为中煤能源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自公告披露日起12个月内。

复星医药公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161.33万股A股(约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本公司总股本的0.0604%),累计回购金额约为人民币3,999.4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基于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公司将于回购期间内加快实施A股回购,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

春秋航空公告,基于对未来发展和公司价值的充分认可,公司将继续实施回购股份,以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效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华勤技术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邱文生计划自本公告披露日(含本日)起的6个月内,以其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股份金额人民币1000万元。

国投资本称,公司正在筹划回购公司股份事项,拟回购股份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等,回购金额预计为2亿元至4亿元人民币。回购股份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国有投资平台方面——

上海国际集团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长期看好并坚定持有战略持股机构和上市公司股权,积极推进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价值创造、价值维护,切实发挥“金融控股+市值管理”核心功能,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盛集团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增持上海国企ETF和上海地方国资企业股票。后续将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功能作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投公司表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定持有战略性持股机构和上市企业股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聚焦“基金管理+创新孵化”,通过与上市公司推进CVC、并购基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形式进行上市公司价值维护,坚定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