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交易逻辑重回基本面

东方财富网

4天前

一季度债市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政策调整,但惯性仍在,市场震荡运行;二是春节后资金面紧张,科技热潮点燃基本面乐观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压力叠加,债市大跌;三是利空基本兑现,但市场情绪低迷,央行放宽资金面安抚市场,债市回归震荡格局,市场情绪逐渐修复。

一季度央行是债市主角,其货币政策重心切换、流动性调控,以及对前期宽松预期的修正主导利率市场的波动与运行方向。具体看,一季度债市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政策调整,但惯性仍在,市场震荡运行;二是春节后资金面紧张,科技热潮点燃基本面乐观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压力叠加,债市大跌;三是利空基本兑现,但市场情绪低迷,央行放宽资金面安抚市场,债市回归震荡格局,市场情绪逐渐修复。

笔者认为,随着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以及市场预期连贯性提升,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对债市的影响将提升。货币政策态度已经发生边际变化,尽管短期内总量政策落地概率有限,但资金利率企稳以及中长期资金落地足以改善市场情绪,而降息仍需等待基本面进一步走弱信号。节奏上,预计结构性政策率先执行,随着二季度利率债发行提速,降准可能落地,降息则需等待基本面或海外宏观信号触发。对债市来说,二季度初由于供给压力及市场情绪脆弱,不排除利率再度冲高的可能性,但后续随着数据的发布以及外部压力显现,宽松预期或再度升温带动利率回落。

海外事件抬升宽松预期。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

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债市波动大概率放大,市场情绪更趋于避险。“对等关税”政策并不是本轮中美博弈的结束,而且随着全球各大经济体加入“战局”,地缘政治风险会导致市场波动加大,这本身就可能导致避险情绪升温。

投资者需关注各国反应及反制措施。“对等关税”对国内基本面以及通胀的影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单纯地以双边摩擦来测算,否则容易产生预期差。从美加墨协定中涉及的商品可以豁免关税这一点来看,对一些美国以往的合作伙伴,关税更偏向于谈判“筹码”,而我国直接进行对等反制,说明我国并不认可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做法。但日韩均表示“没有计划征收关税”,且为了在之后的谈判中获取一定的筹码,一些经济体选择以损害他国权益的方式作为“投名状”,比如越南宣布对中国冷轧钢卷征收反倾销税,韩国表示对中国产的造船及建筑用厚钢板加征特别关税。当前已不再是简单的双边博弈,全球各经济体均处于新的“囚徒困境”中。

由于国际政治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本轮美方加征关税后国内出口结构变化,以及转向非美替代很难根据过去的情况进行线性类推。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塑以及逆全球化的加速演化,全球各国均可能出现供给过剩,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国内通缩压力,也增加了稳增长的难度和更大力度促内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对债市来说,二季度交易重心会逐渐回归基本面。当前收益率曲线扁平,短期风险偏好下降可能带动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从而倒逼短端利率下行,进一步加大市场对“择机降息”的期待。(作者单位:南华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一季度债市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政策调整,但惯性仍在,市场震荡运行;二是春节后资金面紧张,科技热潮点燃基本面乐观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压力叠加,债市大跌;三是利空基本兑现,但市场情绪低迷,央行放宽资金面安抚市场,债市回归震荡格局,市场情绪逐渐修复。

一季度央行是债市主角,其货币政策重心切换、流动性调控,以及对前期宽松预期的修正主导利率市场的波动与运行方向。具体看,一季度债市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政策调整,但惯性仍在,市场震荡运行;二是春节后资金面紧张,科技热潮点燃基本面乐观预期,资金面与风险偏好压力叠加,债市大跌;三是利空基本兑现,但市场情绪低迷,央行放宽资金面安抚市场,债市回归震荡格局,市场情绪逐渐修复。

笔者认为,随着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以及市场预期连贯性提升,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对债市的影响将提升。货币政策态度已经发生边际变化,尽管短期内总量政策落地概率有限,但资金利率企稳以及中长期资金落地足以改善市场情绪,而降息仍需等待基本面进一步走弱信号。节奏上,预计结构性政策率先执行,随着二季度利率债发行提速,降准可能落地,降息则需等待基本面或海外宏观信号触发。对债市来说,二季度初由于供给压力及市场情绪脆弱,不排除利率再度冲高的可能性,但后续随着数据的发布以及外部压力显现,宽松预期或再度升温带动利率回落。

海外事件抬升宽松预期。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

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债市波动大概率放大,市场情绪更趋于避险。“对等关税”政策并不是本轮中美博弈的结束,而且随着全球各大经济体加入“战局”,地缘政治风险会导致市场波动加大,这本身就可能导致避险情绪升温。

投资者需关注各国反应及反制措施。“对等关税”对国内基本面以及通胀的影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单纯地以双边摩擦来测算,否则容易产生预期差。从美加墨协定中涉及的商品可以豁免关税这一点来看,对一些美国以往的合作伙伴,关税更偏向于谈判“筹码”,而我国直接进行对等反制,说明我国并不认可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做法。但日韩均表示“没有计划征收关税”,且为了在之后的谈判中获取一定的筹码,一些经济体选择以损害他国权益的方式作为“投名状”,比如越南宣布对中国冷轧钢卷征收反倾销税,韩国表示对中国产的造船及建筑用厚钢板加征特别关税。当前已不再是简单的双边博弈,全球各经济体均处于新的“囚徒困境”中。

由于国际政治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本轮美方加征关税后国内出口结构变化,以及转向非美替代很难根据过去的情况进行线性类推。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塑以及逆全球化的加速演化,全球各国均可能出现供给过剩,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国内通缩压力,也增加了稳增长的难度和更大力度促内需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对债市来说,二季度交易重心会逐渐回归基本面。当前收益率曲线扁平,短期风险偏好下降可能带动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从而倒逼短端利率下行,进一步加大市场对“择机降息”的期待。(作者单位:南华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