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人工饲料养蚕让桑蚕产业“破茧而生”

南通网

1周前

联合村将依托资源禀赋,继续扩大饲料蚕养殖规模,培养更多饲料蚕养殖能手,做大做强传统桑蚕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农户受益于饲料养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进江苏省海安市隆政街道联合村5组人工饲料大龄蚕饲育蚕室内,一排排蚕架齐齐整整,一个个蚕茧圆圆鼓鼓,农户们正在采摘蚕茧,忙得热火朝天,好一派热闹景象。

“这批饲料蚕是从3月15日开始养殖的,作为今年的第四批,我们共养了8张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预计每张纸蚕茧不低于100斤。”联合村饲养农户吴冠群信心满满地介绍。经过前三批的试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术要领,并成功获利,这极大地鼓舞了农户吴冠群的信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逐渐老化,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家蚕人工饲料培育与传统家蚕饲养相比,具有省工、省时、省力且一年四季均可饲养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人工、季节对传统养蚕方式的制约问题。作为鑫缘集团2025年的首批工厂化饲料蚕农村饲养试点,吴冠群在村党总支大力支持和鑫缘集团技术指导下,饲料蚕从一张纸、两张纸饲养起慢慢积累经验,至今已成功饲养了第四批,今年春节的一张纸创下了最好产量每张达58公斤。

“我们的蚕吃的是饲料,饲料里面的成分是桑叶、豆粕、玉米粉,还加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按1∶1.8的比例将原料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经过高温蒸煮杀菌,变成了柔软的绿色块状饲料,吃不完的饲料还可冷藏保鲜。”吴冠群介绍道。

不仅如此,该喂养模式还大量减少了人力成本。据联合村党总支书记吉宏伟介绍,传统养殖方式下,每天需要桑叶喂养3次,且还存在“毒桑”的风险。而饲料养蚕,每个龄期只需要喂养一次,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补喂即可。之前每张纸就需要1个人力,现在1个人负责10张纸完全没问题。

近年来,联合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拓展蚕桑生态产业链,与鑫缘集团紧密合作,构建了“工厂+农户”“自动化+饲料化”的紧密联结模式。

以科技为驱动,以合作为纽带,实现蚕桑生产过程的集约化,让蚕农多批次养蚕进而带动农民增收。据悉,鑫缘集团今年可向蚕业农场主、蚕农提供一至四龄中小成品蚕10万张,预计带动2万农户增收。

下一步,联合村将依托资源禀赋,继续扩大饲料蚕养殖规模,培养更多饲料蚕养殖能手,做大做强传统桑蚕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农户受益于饲料养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联合村将依托资源禀赋,继续扩大饲料蚕养殖规模,培养更多饲料蚕养殖能手,做大做强传统桑蚕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农户受益于饲料养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进江苏省海安市隆政街道联合村5组人工饲料大龄蚕饲育蚕室内,一排排蚕架齐齐整整,一个个蚕茧圆圆鼓鼓,农户们正在采摘蚕茧,忙得热火朝天,好一派热闹景象。

“这批饲料蚕是从3月15日开始养殖的,作为今年的第四批,我们共养了8张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预计每张纸蚕茧不低于100斤。”联合村饲养农户吴冠群信心满满地介绍。经过前三批的试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术要领,并成功获利,这极大地鼓舞了农户吴冠群的信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逐渐老化,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家蚕人工饲料培育与传统家蚕饲养相比,具有省工、省时、省力且一年四季均可饲养的优势,很好地解决了人工、季节对传统养蚕方式的制约问题。作为鑫缘集团2025年的首批工厂化饲料蚕农村饲养试点,吴冠群在村党总支大力支持和鑫缘集团技术指导下,饲料蚕从一张纸、两张纸饲养起慢慢积累经验,至今已成功饲养了第四批,今年春节的一张纸创下了最好产量每张达58公斤。

“我们的蚕吃的是饲料,饲料里面的成分是桑叶、豆粕、玉米粉,还加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按1∶1.8的比例将原料与水混合搅拌均匀,经过高温蒸煮杀菌,变成了柔软的绿色块状饲料,吃不完的饲料还可冷藏保鲜。”吴冠群介绍道。

不仅如此,该喂养模式还大量减少了人力成本。据联合村党总支书记吉宏伟介绍,传统养殖方式下,每天需要桑叶喂养3次,且还存在“毒桑”的风险。而饲料养蚕,每个龄期只需要喂养一次,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补喂即可。之前每张纸就需要1个人力,现在1个人负责10张纸完全没问题。

近年来,联合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拓展蚕桑生态产业链,与鑫缘集团紧密合作,构建了“工厂+农户”“自动化+饲料化”的紧密联结模式。

以科技为驱动,以合作为纽带,实现蚕桑生产过程的集约化,让蚕农多批次养蚕进而带动农民增收。据悉,鑫缘集团今年可向蚕业农场主、蚕农提供一至四龄中小成品蚕10万张,预计带动2万农户增收。

下一步,联合村将依托资源禀赋,继续扩大饲料蚕养殖规模,培养更多饲料蚕养殖能手,做大做强传统桑蚕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农户受益于饲料养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