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丰微策略:A股月内三次成交跌破万亿 什么信号?

丰华财经

21小时前

今年春节后,政策层面同样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包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等,也推动了市场的阶段性上行。...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需要注意是,在今日市场的分化当中,两市成交持续萎缩。
导读对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要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

今日,沪深两市低开震荡,盘中低位徘徊下表现较弱。午后,指数运行中突然拉升,三大指数震荡回升中一度翻红,但尾盘沪指再次翻绿。整体看,沪指延续此前的反弹趋势,但量价背离持续。而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整体表现较弱,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需要注意是,在今日市场的分化当中,两市成交持续萎缩。继昨日之后,今日沪深两市成交继续跌破万亿,而且今日还创下去年10月以来成交的新地量。加上4月2日,4月以来已经有三次两市成交跌破万亿。这究竟释放出什么信号呢?

1、市场进入观望期,亟待新变量打破僵局。经历了去年 9・24 行情以及今年春节后的政策提振后,当前市场已步入阶段性的观望时期。回顾去年 9・24 行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促使市场出现了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众多板块轮番上涨,市场人气得到极大提升。而今年春节后,政策层面同样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包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等,也推动了市场的阶段性上行。然而,经过这两轮行情之后,市场目前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虽然部分数据显示经济在逐步复苏,但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盈利方面,虽然整体有所改善,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化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于市场后续的走势难以形成一致性的预期,从而导致市场进入观望状态。新的行情启动,迫切需要新的变量和强大的提振力量来打破这一僵局。

2、政策真空期,成交破万亿或成常态。在缺乏重大政策利好刺激的情况下,短期内成交破万亿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目前,市场增量资金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外资的流入节奏有所放缓。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部分海外市场的波动,使得外资在配置A股时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大型资金,如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虽然在政策鼓励下有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趋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市场风险的担忧以及投资标的的选择难度等因素,其入市的步伐相对缓慢。同时,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来看,在没有明显的赚钱效应和政策导向的情况下,投资者的交易意愿明显降低。许多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等待市场出现更明确的投资机会。这种市场情绪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成交的萎缩。

3、海内外情形相对复杂,担忧情绪或升温。海外方面,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和全球贸易局势的紧张,不仅直接冲击相关进出口企业的业绩利润,还会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连锁反应,同时也动摇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信心;国内市场中,企业业绩因宏观环境和竞争加剧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走向也不明朗,这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顾虑。

4、财报季临近,业绩成关键分水岭。随着 4 月下旬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的业绩验证期临近,企业业绩表现将成为市场焦点,不同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业绩表现分化显著,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有望保持增长,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则面临业绩压力,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业绩变化与政策调整,及时优化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把握机会。

在此之下,对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要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另一方面,波段耐心等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此外,具体的配置上,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短期继续进行个股博弈的同时,做好组合配置。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电力、银行)、消费(免税、智能家居)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微信图片_20241225150917.png

责任编辑:tangmm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今年春节后,政策层面同样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包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等,也推动了市场的阶段性上行。...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需要注意是,在今日市场的分化当中,两市成交持续萎缩。
导读对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要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

今日,沪深两市低开震荡,盘中低位徘徊下表现较弱。午后,指数运行中突然拉升,三大指数震荡回升中一度翻红,但尾盘沪指再次翻绿。整体看,沪指延续此前的反弹趋势,但量价背离持续。而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整体表现较弱,延续弱势震荡格局。

需要注意是,在今日市场的分化当中,两市成交持续萎缩。继昨日之后,今日沪深两市成交继续跌破万亿,而且今日还创下去年10月以来成交的新地量。加上4月2日,4月以来已经有三次两市成交跌破万亿。这究竟释放出什么信号呢?

1、市场进入观望期,亟待新变量打破僵局。经历了去年 9・24 行情以及今年春节后的政策提振后,当前市场已步入阶段性的观望时期。回顾去年 9・24 行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促使市场出现了一波较为强劲的反弹,众多板块轮番上涨,市场人气得到极大提升。而今年春节后,政策层面同样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包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等,也推动了市场的阶段性上行。然而,经过这两轮行情之后,市场目前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虽然部分数据显示经济在逐步复苏,但复苏的力度和持续性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盈利方面,虽然整体有所改善,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化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于市场后续的走势难以形成一致性的预期,从而导致市场进入观望状态。新的行情启动,迫切需要新的变量和强大的提振力量来打破这一僵局。

2、政策真空期,成交破万亿或成常态。在缺乏重大政策利好刺激的情况下,短期内成交破万亿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目前,市场增量资金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外资的流入节奏有所放缓。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部分海外市场的波动,使得外资在配置A股时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大型资金,如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虽然在政策鼓励下有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趋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市场风险的担忧以及投资标的的选择难度等因素,其入市的步伐相对缓慢。同时,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来看,在没有明显的赚钱效应和政策导向的情况下,投资者的交易意愿明显降低。许多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等待市场出现更明确的投资机会。这种市场情绪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成交的萎缩。

3、海内外情形相对复杂,担忧情绪或升温。海外方面,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动和全球贸易局势的紧张,不仅直接冲击相关进出口企业的业绩利润,还会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连锁反应,同时也动摇了市场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信心;国内市场中,企业业绩因宏观环境和竞争加剧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走向也不明朗,这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顾虑。

4、财报季临近,业绩成关键分水岭。随着 4 月下旬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的业绩验证期临近,企业业绩表现将成为市场焦点,不同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业绩表现分化显著,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有望保持增长,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则面临业绩压力,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业绩变化与政策调整,及时优化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把握机会。

在此之下,对投资者来说,当前市场成交低迷、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要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一方面,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另一方面,波段耐心等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此外,具体的配置上,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短期继续进行个股博弈的同时,做好组合配置。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电力、银行)、消费(免税、智能家居)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微信图片_20241225150917.png

责任编辑:tangmm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建议意见反馈 jiangy@jfinfo.com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