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影响几何?龙头科技企业回应来了

东方财富网

10小时前

三一重能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其实早在本次“对等关税”措施颁布之前,中国风电企业已很少在美国开展相关业务了,“因此,在业务层面,对公司影响较小。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那么,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几何?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了“果链”、特斯拉供应链、半导体相关科创板公司,以了解其最新动态与相关应对举措。

整体来看,在《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的数10家科创板公司里,多数企业表示“影响较小、总体可控”;部分高外销占比企业正寻求“实现低关税区域的制造替代”,或已计划在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以更好完善全球化布局。

多数科创板公司表示“影响较小、总体可控”

半导体领域,对于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乐鑫科技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珏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尽管关税因素的确可能冲击美国特定区域的市场需求,但公司业务的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化在各产业领域的深度渗透。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海外其他区域,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催生了更多的数字化需求,这一趋势推动了行业的持续扩张。我们的策略就是继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澜起科技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少有客户要求在美国交付产品,2024年,公司在美国交付的产品营收占比小于1%,本次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很小,但对于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后续将根据趋势的走向制定相关措施。目前美国加征关税并未对其他地区销售情况产生影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半导体设备方面,中微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较小,影响总体可控。目前部分原材料需要进口,但体量不大,占比不高。”

华海清科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小,(美国关税)影响较小。”

半导体硅材料方面,有研硅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出口业务存在一定影响。“对此,公司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寻找新的客户。同时,公司也在开拓除了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业务订单,主要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家或者地区。”

在智能制造领域,不少科创板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并不算低。其中,均普智能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美国营收占比不高,最大的是欧洲,其次是国内。公司在美国建有工厂,目前关税对公司的整体影响还在评估中。”据其2024年中报披露,该公司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七成。

先惠技术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美国出口业务相对较小,出口欧洲的业务占比最大。公司会持续关注影响。”据其2024年中报披露,该公司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30%。

从事硬质合金制品和数控刀具生产商欧科亿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刀具产品目前不在“对等关税”范围内,但下游客户是否受其影响还有待评估。据悉,该公司原材料钨主要从国内采购,供应稳定,且该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均为长期合作,可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采购方式控制原料成本,不会带来实质影响。

新能源领域,阿特斯方面表示,对于关税成本有多种分摊和协商的办法,合同有关税变化保护条款,会争取将关税的影响限制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同时,该公司在逐步推进海外电芯和储能系统制造,以应中国产品出口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

三一重能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其实早在本次“对等关税”措施颁布之前,中国风电企业已很少在美国开展相关业务了,“因此,在业务层面,对公司影响较小。但这种对全球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政策,可能间接影响风电行业;对公司来说,影响主要体现在汇率层面,为应对汇率波动,公司对此平常也会做一些结售汇方面的管理工作。”

中信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该公司业务影响不大。“公司在美国开展的业务较少,占公司营收的比例非常小。目前公司全球业务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北美市场,以及中东非、拉美地区等新兴市场,光伏电站建设需求不断放量。”

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近期公开回应称,截至目前,“对等关税”针对的是商品贸易方向,尚未针对创新药授权交易等知识产权方向。国产创新药出口额较少,license-in/out交易额较大,但暂不受冲击。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对美商品贸易以仿制药出口为主,创新药出口规模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仿制药的第一目标市场是国内市场。

部分高外销占比科创板公司积极开展应对举措

“根据最新的关税政策,公司越南工厂的产品销往美国可能将面临46%的关税风险。公司正积极利用自身的全球化运营能力,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将关税影响降到最低。”道通科技方面表示。

据悉,自2024年下半年起,该公司为应对潜在贸易风险而不断提高美国本土的安全库存。当前,其美国库存产品可满足未来6-9个月的销售需求,“公司有信心达成美国区域的年度业务目标”。

对于美国关税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道通科技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回应表示,目前美国的对等关税是初步方案,不排除在后续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化。基于目前情况,该公司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基于目前的对等关税政策下,已提前在部分低关税国家或地区(如: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新加坡等)寻找制造场所并开展了相关人员储备工作,预计可在1个月内实现低关税区域的制造替代;二是部分产品线(如:TPMS、充电桩等)可实现美国本土制造,该公司美国北卡工厂已于2023年末投产,已在美国本土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和制造体系。

“除美国市场外,公司在欧洲市场以及亚太、中东、南美等广阔的新兴市场均有完善的营销服体系建设与布局。”上述道通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注于推动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产品的九号公司方面表示,依托该公司全球化业务布局,其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该公司来自于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该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0%,经营性利润EBIT占其总经营性利润EBIT比重则更低。

“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和欧洲地区,公司电动两轮车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因此本次关税调整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有限,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九号公司方面说道。

“果链”、特斯拉供应链上市公司最新回应来了

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引发全球市场关注。在这其中,“果链”、特斯拉供应链上市公司的最新情况备受市场关注。

其中,蓝思科技是苹果手机玻璃、金属、后盖、摄像头等结构件模组的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今日(4月7日)回应称:“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和持续深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已构筑起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经全面评估,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

截至目前,蓝思科技在国内外拥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位于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办公驻点。该公司在越南和墨西哥为美国客户批量出货,未来计划继续扩大全球业务布局。据其年报披露,蓝思科技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为58%。

“果链”歌尔股份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硬件(VR/AR)、智能声学整机(TWS耳机)以及精密零组件(传感器/光学器件)等业务。

歌尔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该公司大客户(美国本土科技巨头)曾成功申请关税豁免,避免了供应链成本的增加。“目前,客户需要再次申请豁免,公司正与客户积极沟通,关注豁免申请的进展。关税增加幅度高达30%-40%,而供应链的利润率本身较低,无法承担额外成本。 如果豁免申请失败,客户可能需要承担关税成本,或者将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关税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将对销量、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造成极大冲击。”

福立旺是“果链”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布局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福立旺董事长许惠钧表示,“整体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影响很小,公司发展前景可期。一是公司在东南亚包括越南没有投资;二是公司产品主要为可穿戴用精密零部件,许多零部件是独供产品且基本上没有替代产品,订单还在稳步增长;三是公司光伏产品中的金刚线母线尤其是钨钢合金产品,采用了公司独家且全球唯一的电镀湿拉工艺,今年将进入盈利期;四是公司独家开发出超微小行星滚柱丝杠,属于行业领先水平。”

苹果公司是华兴源创的主要终端客户之一,其测试解决方案已经用于苹果公司的手机、平板、手表、耳机、智能音箱等主力产品的测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华兴源创特斯拉展开了多方面合作,目前已为特斯拉开发了车载电脑测试机、车身控制器测试平台和各类电子产品模块烧录和通讯测试等相关设备。

对于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华兴源创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总体影响不大,目前还没法明确量化。”

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认为,美国对中国等手机生产国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市场手机生产成本上升,零售价格可能随之上涨。大部分手机品牌依赖中国等生产,虽寻求将产能转移至印度等关税较低国家,但进展缓慢。“关税导致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半导体多不在美国本土生产;另一方面,整体供需关系抑制了上游成本大幅上涨。”

中国科创企业如何走好“全球化”这步棋?

创道硬科技创始人步日欣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半导体行业来说,短期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特别对于国产设备、材料和芯片厂商来说,下游的客户更有实现国产化供应链的意愿了。”

步日欣进一步解释称,“目前半导体领域的国产突破,还处在中低端和成熟环节,这部分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而且下游客户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很难给国产厂商太多的试错空间,这一点大大阻碍了国内突破的进度,而关税恰恰能够加快这一进程。”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现阶段中国跨境电商在全球的优势主要还是性价比优势,如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跨境电商品牌壁垒,或将较易遭遇关税冲击。“中国跨境电商未来需要持续开拓新市场,同时需要不断进行转型与积累,从性价比走向品质、品牌。”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分析认为,A股优质资产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下跌空间有限。投资者应保持信心和耐心,通过持有优质资产应对市场波动。“从长期来看,中国优质资产仍具有估值修复机会。”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出海企业布局海外产能,应充分考虑当地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国别贸易投资风险、产业链完整性和资金、履约风险等。“当前,海外布局目的地选择更为多样,企业出海的驱动力也不再仅是应对贸易壁垒,更多在于考虑产能双轨制、多元化供给和输出,互利共赢,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三一重能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其实早在本次“对等关税”措施颁布之前,中国风电企业已很少在美国开展相关业务了,“因此,在业务层面,对公司影响较小。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那么,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几何?对此,《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了“果链”、特斯拉供应链、半导体相关科创板公司,以了解其最新动态与相关应对举措。

整体来看,在《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的数10家科创板公司里,多数企业表示“影响较小、总体可控”;部分高外销占比企业正寻求“实现低关税区域的制造替代”,或已计划在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规划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以更好完善全球化布局。

多数科创板公司表示“影响较小、总体可控”

半导体领域,对于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乐鑫科技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珏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尽管关税因素的确可能冲击美国特定区域的市场需求,但公司业务的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化在各产业领域的深度渗透。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海外其他区域,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催生了更多的数字化需求,这一趋势推动了行业的持续扩张。我们的策略就是继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

澜起科技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少有客户要求在美国交付产品,2024年,公司在美国交付的产品营收占比小于1%,本次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很小,但对于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后续将根据趋势的走向制定相关措施。目前美国加征关税并未对其他地区销售情况产生影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半导体设备方面,中微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较小,影响总体可控。目前部分原材料需要进口,但体量不大,占比不高。”

华海清科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小,(美国关税)影响较小。”

半导体硅材料方面,有研硅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出口业务存在一定影响。“对此,公司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寻找新的客户。同时,公司也在开拓除了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业务订单,主要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家或者地区。”

在智能制造领域,不少科创板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并不算低。其中,均普智能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美国营收占比不高,最大的是欧洲,其次是国内。公司在美国建有工厂,目前关税对公司的整体影响还在评估中。”据其2024年中报披露,该公司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七成。

先惠技术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美国出口业务相对较小,出口欧洲的业务占比最大。公司会持续关注影响。”据其2024年中报披露,该公司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30%。

从事硬质合金制品和数控刀具生产商欧科亿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刀具产品目前不在“对等关税”范围内,但下游客户是否受其影响还有待评估。据悉,该公司原材料钨主要从国内采购,供应稳定,且该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均为长期合作,可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采购方式控制原料成本,不会带来实质影响。

新能源领域,阿特斯方面表示,对于关税成本有多种分摊和协商的办法,合同有关税变化保护条款,会争取将关税的影响限制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同时,该公司在逐步推进海外电芯和储能系统制造,以应中国产品出口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

三一重能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其实早在本次“对等关税”措施颁布之前,中国风电企业已很少在美国开展相关业务了,“因此,在业务层面,对公司影响较小。但这种对全球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政策,可能间接影响风电行业;对公司来说,影响主要体现在汇率层面,为应对汇率波动,公司对此平常也会做一些结售汇方面的管理工作。”

中信博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该公司业务影响不大。“公司在美国开展的业务较少,占公司营收的比例非常小。目前公司全球业务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北美市场,以及中东非、拉美地区等新兴市场,光伏电站建设需求不断放量。”

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药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近期公开回应称,截至目前,“对等关税”针对的是商品贸易方向,尚未针对创新药授权交易等知识产权方向。国产创新药出口额较少,license-in/out交易额较大,但暂不受冲击。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对美商品贸易以仿制药出口为主,创新药出口规模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仿制药的第一目标市场是国内市场。

部分高外销占比科创板公司积极开展应对举措

“根据最新的关税政策,公司越南工厂的产品销往美国可能将面临46%的关税风险。公司正积极利用自身的全球化运营能力,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将关税影响降到最低。”道通科技方面表示。

据悉,自2024年下半年起,该公司为应对潜在贸易风险而不断提高美国本土的安全库存。当前,其美国库存产品可满足未来6-9个月的销售需求,“公司有信心达成美国区域的年度业务目标”。

对于美国关税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道通科技相关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回应表示,目前美国的对等关税是初步方案,不排除在后续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化。基于目前情况,该公司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基于目前的对等关税政策下,已提前在部分低关税国家或地区(如: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新加坡等)寻找制造场所并开展了相关人员储备工作,预计可在1个月内实现低关税区域的制造替代;二是部分产品线(如:TPMS、充电桩等)可实现美国本土制造,该公司美国北卡工厂已于2023年末投产,已在美国本土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和制造体系。

“除美国市场外,公司在欧洲市场以及亚太、中东、南美等广阔的新兴市场均有完善的营销服体系建设与布局。”上述道通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注于推动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产品的九号公司方面表示,依托该公司全球化业务布局,其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初步统计,2024年,该公司来自于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该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0%,经营性利润EBIT占其总经营性利润EBIT比重则更低。

“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和欧洲地区,公司电动两轮车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因此本次关税调整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有限,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九号公司方面说道。

“果链”、特斯拉供应链上市公司最新回应来了

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引发全球市场关注。在这其中,“果链”、特斯拉供应链上市公司的最新情况备受市场关注。

其中,蓝思科技是苹果手机玻璃、金属、后盖、摄像头等结构件模组的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今日(4月7日)回应称:“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和持续深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已构筑起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经全面评估,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

截至目前,蓝思科技在国内外拥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位于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办公驻点。该公司在越南和墨西哥为美国客户批量出货,未来计划继续扩大全球业务布局。据其年报披露,蓝思科技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为58%。

“果链”歌尔股份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硬件(VR/AR)、智能声学整机(TWS耳机)以及精密零组件(传感器/光学器件)等业务。

歌尔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该公司大客户(美国本土科技巨头)曾成功申请关税豁免,避免了供应链成本的增加。“目前,客户需要再次申请豁免,公司正与客户积极沟通,关注豁免申请的进展。关税增加幅度高达30%-40%,而供应链的利润率本身较低,无法承担额外成本。 如果豁免申请失败,客户可能需要承担关税成本,或者将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关税成本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将对销量、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造成极大冲击。”

福立旺是“果链”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布局精密金属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福立旺董事长许惠钧表示,“整体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影响很小,公司发展前景可期。一是公司在东南亚包括越南没有投资;二是公司产品主要为可穿戴用精密零部件,许多零部件是独供产品且基本上没有替代产品,订单还在稳步增长;三是公司光伏产品中的金刚线母线尤其是钨钢合金产品,采用了公司独家且全球唯一的电镀湿拉工艺,今年将进入盈利期;四是公司独家开发出超微小行星滚柱丝杠,属于行业领先水平。”

苹果公司是华兴源创的主要终端客户之一,其测试解决方案已经用于苹果公司的手机、平板、手表、耳机、智能音箱等主力产品的测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华兴源创特斯拉展开了多方面合作,目前已为特斯拉开发了车载电脑测试机、车身控制器测试平台和各类电子产品模块烧录和通讯测试等相关设备。

对于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华兴源创证券部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总体影响不大,目前还没法明确量化。”

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认为,美国对中国等手机生产国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市场手机生产成本上升,零售价格可能随之上涨。大部分手机品牌依赖中国等生产,虽寻求将产能转移至印度等关税较低国家,但进展缓慢。“关税导致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半导体多不在美国本土生产;另一方面,整体供需关系抑制了上游成本大幅上涨。”

中国科创企业如何走好“全球化”这步棋?

创道硬科技创始人步日欣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半导体行业来说,短期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特别对于国产设备、材料和芯片厂商来说,下游的客户更有实现国产化供应链的意愿了。”

步日欣进一步解释称,“目前半导体领域的国产突破,还处在中低端和成熟环节,这部分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上。而且下游客户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很难给国产厂商太多的试错空间,这一点大大阻碍了国内突破的进度,而关税恰恰能够加快这一进程。”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现阶段中国跨境电商在全球的优势主要还是性价比优势,如若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跨境电商品牌壁垒,或将较易遭遇关税冲击。“中国跨境电商未来需要持续开拓新市场,同时需要不断进行转型与积累,从性价比走向品质、品牌。”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分析认为,A股优质资产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下跌空间有限。投资者应保持信心和耐心,通过持有优质资产应对市场波动。“从长期来看,中国优质资产仍具有估值修复机会。”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出海企业布局海外产能,应充分考虑当地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国别贸易投资风险、产业链完整性和资金、履约风险等。“当前,海外布局目的地选择更为多样,企业出海的驱动力也不再仅是应对贸易壁垒,更多在于考虑产能双轨制、多元化供给和输出,互利共赢,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