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贵阳4月7日电(记者肖艳)茶产业是贵州省遵义市农业产业体系中的首位特色产业,产业综合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围绕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遵义坚持“传统茶+新茶饮”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今年,遵义将建设7万亩新茶饮专用茶园基地。
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起介绍,遵义现有省级茶叶主产县7个,其中,湄潭县连续5年获“全国茶业重点县域(原百强)”榜单第一名,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连续多年入选榜单。全市现有茶业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市级龙头企业155家,茶叶年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
目前,遵义新茶饮发展初见成效,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帮利茶业、春水堂茶业、逅唐茶业等新茶饮优质主体落地遵义,并带动一批新茶饮上下游链条的经营主体加速发展,新茶饮生产、研发、加工、配送等资源在遵义落地,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7.18亿元。
据介绍,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遵义大力推动茶园基地建设,以本地特色、产品需求、市场导向为依据,大力发展种植黔茶、黔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和高香型、高氨基酸型特色茶树品种。持续推广先进茶园管护技术,提升机械管理水平,开展茶园管理社会化服务,建设品牌茶、新茶饮原料茶专用茶园基地。目前遵义正在着力打造高标准茶园,今年将建设7万亩新茶饮专用茶园基地。
同时,积极引进新茶饮企业、大宗茶企业、出口茶企业,支持涉茶国企开展品牌打造、大宗茶生产、精制拼配等业务。扶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成长潜力大、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壮大规模,精进工艺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拓展市场。
下一步,遵义将围绕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定位,推动新茶饮产业做大做强,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贵阳4月7日电(记者肖艳)茶产业是贵州省遵义市农业产业体系中的首位特色产业,产业综合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围绕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遵义坚持“传统茶+新茶饮”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今年,遵义将建设7万亩新茶饮专用茶园基地。
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起介绍,遵义现有省级茶叶主产县7个,其中,湄潭县连续5年获“全国茶业重点县域(原百强)”榜单第一名,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连续多年入选榜单。全市现有茶业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市级龙头企业155家,茶叶年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
目前,遵义新茶饮发展初见成效,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帮利茶业、春水堂茶业、逅唐茶业等新茶饮优质主体落地遵义,并带动一批新茶饮上下游链条的经营主体加速发展,新茶饮生产、研发、加工、配送等资源在遵义落地,2024年遵义新茶饮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7.18亿元。
据介绍,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遵义大力推动茶园基地建设,以本地特色、产品需求、市场导向为依据,大力发展种植黔茶、黔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和高香型、高氨基酸型特色茶树品种。持续推广先进茶园管护技术,提升机械管理水平,开展茶园管理社会化服务,建设品牌茶、新茶饮原料茶专用茶园基地。目前遵义正在着力打造高标准茶园,今年将建设7万亩新茶饮专用茶园基地。
同时,积极引进新茶饮企业、大宗茶企业、出口茶企业,支持涉茶国企开展品牌打造、大宗茶生产、精制拼配等业务。扶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成长潜力大、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壮大规模,精进工艺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拓展市场。
下一步,遵义将围绕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定位,推动新茶饮产业做大做强,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