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天津4月7日电(记者王宁)当前,以赏花踏青、体验式消费等为代表的“春日经济”市场红火。清明假期,天津的海棠花节将文旅消费热推向高潮。各地也纷纷以花为媒,将赏花“流量”正在转化为经济“增量”。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节日民俗与赏花、美食、露营等新玩法的加速融合,正在不断丰富深度旅游的内涵,激活区域旅游消费活力。
清明假期踏青赏花热度高
不久前,在天津红桥桃花堤,一场与桃花的约会刚落下帷幕,超30万人穿梭于花海间,尽享烂漫春光。清明前后,天津中心城区又掀起了新一轮赏花热潮。
4月3日晚,2025年天津市海棠花节暨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如约而至,作为今年春季文旅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十余天内,天津以五大道区域为中心,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海棠花盛宴。
“‘无处不沉浸’是本届海棠花节的重要特点。”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彭芃说,和平区依托海棠花IP打造赏花踏青、休闲娱乐新场景,公园、商圈、街角化作艺术舞台,今年的海棠花节期间,将177场文化演艺活动铺陈到公园、景区、街区和洋楼之中,营造了“步步有景、处处入戏”的沉浸式体验。
数据显示,五大道海棠花节吸引了各地游客及市民赏花观景、打卡消费。4月3日中午12时至4月6日中午12时,天津和平区主要景区商圈(金街、五大道、津湾广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312万人,同比增长7.67%;文旅商综合收入合计8.1亿元,同比增长11.9%。
赏花“流量”不只是在中心城区,天津蓟州的山间花开成海,也引来游客赏花、品农家菜、住民宿。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天津蓟州旅游景点搜索量上涨超600%。
在山东、陕西、河南、贵州等省市,当地也纷纷依托特色文化和美食推出了系列文旅活动,深受欢迎。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踏青赏花搜索热度同比上涨118%,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最爱搜索县域旅游的客源地主要是天津、汉中、成都、深圳、上海。
老建筑盘活更新提升文旅内涵
今年清明假期,天津市区的“赏花潮”主要集中在和平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的大理道上,街巷绵延上千米的海棠花盛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大理道有何特色?五大道资深讲解员张振东解释说:“五大道主要有东西向的五条街道——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分别种着银杏、国槐、栾树等不同树种,大理道居中,全长1745米的道路两旁种满了西府海棠,与其幽深的特质相得益彰。”
走在大理道上,整条街道被装点得如梦如幻,两侧的小洋楼与海棠花相映成趣,形成了动静结合、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景。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因保存有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群落,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大理道5号“樘院”原为蔡氏家祠,是一座中式庙宇建筑,在众多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中独具特色。“樘院”运营负责人杨佳盈告诉记者,整座院落修复历时数年,力求“原汁原味”复原,终于在第二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期间对外开放,一年来,日均客流量超3000人次。
距离“樘院”100多米的河北路275号小洋楼日前正式开门迎客。这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二层建筑,已提升改造为“大行道艺术中心”。步入楼内,33位当代知名艺术家的油画、版画、雕塑一一陈列,带来了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视觉盛宴,更有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作品引得游人排队体验。
大行道艺术中心出品人李响介绍,这栋建筑盘活改造历时一年半,总投资额近2000万元。“五大道地区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公司的动漫产品十分吻合,线下引流、线上销售、海外拓展,实现一体化发展。”
此外,今年以来,备受瞩目的五大道公园迎来首秀,花园路上的吉鸿昌旧居、李吉甫旧居重焕新生。“目前,和平区正与天津城投集团等企业合作,正按照‘一楼一策’的模式,持续挖掘小洋楼的文化IP,打造城市文旅品牌。”彭芃说。
体验式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依托五大道的海棠花美景和特色洋楼资源,天津市和平区已连续举办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举办的系列文旅、消费活动更是广受欢迎。
“赏花+消费”链条正在不断延伸升级。天津市和平区商务局局长周晓琳介绍,和平区鼓励区内各领域商业主体将“海棠花”IP充分与自身活动相融合,为本届海棠花节导入了125家商业资源,推出183场配套活动,营造“赏花+消费”场景。
一支文创冰淇淋,从传统的“2D”版本升级为“3D”,玩出了“新花样”;一本“戏游津城”citywalk戏剧计划手册,既是游玩地图,又是“福利宝典”,将演艺活动与洋楼、美食、消费充分融合……五大道沿街商户纷纷依托“海棠IP”创意百出,推出特色饮品、冰箱贴等产品,举办国风表演与展览,既为活动添彩、更实现增收。
文旅热带动地方菜消费升温。清明假期,各地特色美食餐馆前大排长龙。美团平台上,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美食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5%,其中,江西菜、河南菜、河北菜增速位居地方菜前三。清明期间,天津监测的179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销售额1644.4万元,同比增长13.6%,累计客流量18万人次,同比增长5.2%。
贴近自然的露营、采摘同样人气高涨。美团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露营基地搜索量同比增长146%,北京、西安、上海、成都、杭州为Top5的热门露营城市。多个城市郊县的采摘农家乐迎来客流高峰。
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小长假独特的节气优势,吸引年轻人走进大自然体验春日风光,而传统节日民俗与赏花、美食、露营等新玩法交汇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深度旅游的内涵。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奔县”“进村”,深度旅游也从城市向乡村辐射,全面激活区域旅游消费活力。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天津4月7日电(记者王宁)当前,以赏花踏青、体验式消费等为代表的“春日经济”市场红火。清明假期,天津的海棠花节将文旅消费热推向高潮。各地也纷纷以花为媒,将赏花“流量”正在转化为经济“增量”。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节日民俗与赏花、美食、露营等新玩法的加速融合,正在不断丰富深度旅游的内涵,激活区域旅游消费活力。
清明假期踏青赏花热度高
不久前,在天津红桥桃花堤,一场与桃花的约会刚落下帷幕,超30万人穿梭于花海间,尽享烂漫春光。清明前后,天津中心城区又掀起了新一轮赏花热潮。
4月3日晚,2025年天津市海棠花节暨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如约而至,作为今年春季文旅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十余天内,天津以五大道区域为中心,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场海棠花盛宴。
“‘无处不沉浸’是本届海棠花节的重要特点。”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彭芃说,和平区依托海棠花IP打造赏花踏青、休闲娱乐新场景,公园、商圈、街角化作艺术舞台,今年的海棠花节期间,将177场文化演艺活动铺陈到公园、景区、街区和洋楼之中,营造了“步步有景、处处入戏”的沉浸式体验。
数据显示,五大道海棠花节吸引了各地游客及市民赏花观景、打卡消费。4月3日中午12时至4月6日中午12时,天津和平区主要景区商圈(金街、五大道、津湾广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312万人,同比增长7.67%;文旅商综合收入合计8.1亿元,同比增长11.9%。
赏花“流量”不只是在中心城区,天津蓟州的山间花开成海,也引来游客赏花、品农家菜、住民宿。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天津蓟州旅游景点搜索量上涨超600%。
在山东、陕西、河南、贵州等省市,当地也纷纷依托特色文化和美食推出了系列文旅活动,深受欢迎。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踏青赏花搜索热度同比上涨118%,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最爱搜索县域旅游的客源地主要是天津、汉中、成都、深圳、上海。
老建筑盘活更新提升文旅内涵
今年清明假期,天津市区的“赏花潮”主要集中在和平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的大理道上,街巷绵延上千米的海棠花盛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大理道有何特色?五大道资深讲解员张振东解释说:“五大道主要有东西向的五条街道——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分别种着银杏、国槐、栾树等不同树种,大理道居中,全长1745米的道路两旁种满了西府海棠,与其幽深的特质相得益彰。”
走在大理道上,整条街道被装点得如梦如幻,两侧的小洋楼与海棠花相映成趣,形成了动静结合、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景。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因保存有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群落,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大理道5号“樘院”原为蔡氏家祠,是一座中式庙宇建筑,在众多中西合璧的风格建筑中独具特色。“樘院”运营负责人杨佳盈告诉记者,整座院落修复历时数年,力求“原汁原味”复原,终于在第二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期间对外开放,一年来,日均客流量超3000人次。
距离“樘院”100多米的河北路275号小洋楼日前正式开门迎客。这是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二层建筑,已提升改造为“大行道艺术中心”。步入楼内,33位当代知名艺术家的油画、版画、雕塑一一陈列,带来了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视觉盛宴,更有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作品引得游人排队体验。
大行道艺术中心出品人李响介绍,这栋建筑盘活改造历时一年半,总投资额近2000万元。“五大道地区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公司的动漫产品十分吻合,线下引流、线上销售、海外拓展,实现一体化发展。”
此外,今年以来,备受瞩目的五大道公园迎来首秀,花园路上的吉鸿昌旧居、李吉甫旧居重焕新生。“目前,和平区正与天津城投集团等企业合作,正按照‘一楼一策’的模式,持续挖掘小洋楼的文化IP,打造城市文旅品牌。”彭芃说。
体验式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依托五大道的海棠花美景和特色洋楼资源,天津市和平区已连续举办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赏花,期间举办的系列文旅、消费活动更是广受欢迎。
“赏花+消费”链条正在不断延伸升级。天津市和平区商务局局长周晓琳介绍,和平区鼓励区内各领域商业主体将“海棠花”IP充分与自身活动相融合,为本届海棠花节导入了125家商业资源,推出183场配套活动,营造“赏花+消费”场景。
一支文创冰淇淋,从传统的“2D”版本升级为“3D”,玩出了“新花样”;一本“戏游津城”citywalk戏剧计划手册,既是游玩地图,又是“福利宝典”,将演艺活动与洋楼、美食、消费充分融合……五大道沿街商户纷纷依托“海棠IP”创意百出,推出特色饮品、冰箱贴等产品,举办国风表演与展览,既为活动添彩、更实现增收。
文旅热带动地方菜消费升温。清明假期,各地特色美食餐馆前大排长龙。美团平台上,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美食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5%,其中,江西菜、河南菜、河北菜增速位居地方菜前三。清明期间,天津监测的179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销售额1644.4万元,同比增长13.6%,累计客流量18万人次,同比增长5.2%。
贴近自然的露营、采摘同样人气高涨。美团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露营基地搜索量同比增长146%,北京、西安、上海、成都、杭州为Top5的热门露营城市。多个城市郊县的采摘农家乐迎来客流高峰。
美团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小长假独特的节气优势,吸引年轻人走进大自然体验春日风光,而传统节日民俗与赏花、美食、露营等新玩法交汇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深度旅游的内涵。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奔县”“进村”,深度旅游也从城市向乡村辐射,全面激活区域旅游消费活力。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