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汇聚、资金融通提升香港优势

新华财经

6天前

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要,香港证监会建议修订《证券及期货(合约限量及须申报的持仓量)规则》,提高以香港三大股票指数,即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为基础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旨在于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投资者使用工具的弹性。

新华财经香港4月7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7日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就提升证券市场竞争力开场发言表示,巩固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汇聚、资金融通。

陈浩濂指出,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更为活跃,首季迎来共16只新股上市,集资额达175亿港元,同比上升超过两倍;首季平均每日成交额提升至超过240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平均上升超过八成。

陈浩濂提到,财库局正推进两项优化市场竞争力的立法建议。首先,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要,香港证监会建议修订《证券及期货(合约限量及须申报的持仓量)规则》,提高以香港三大股票指数,即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为基础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旨在于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投资者使用工具的弹性。

另一项是实施电子化公开发售认购流程。目前,《公司(豁免公司及招股章程遵从条文)公告》容许公司采用混合媒介要约安排。在市场的广泛支持下,香港证监会建议移除《类别豁免公告》中有关准许混合媒介要约的豁免条文,以全面落实电子化公开发售认购安排。财库局目标在今年年中将两项建议的相关附属法例修订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

陈浩濂指出,除上述措施外,财库局会在今年继续全速推动香港证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积极研究新措施,创造更多新增长点。

为使市场配合最新经济趋势和企业需求,财库局表示将推进全面的上市制度检讨,以期促进和配合更多发行人包括“中概股”在港融资,并吸引更多投资者尤其是耐心资本和海外长期投资者参与及加大港股配置。与此同时,港交所正积极筹备推出“科企专线”,进一步协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企融资,使上市申请过程更畅顺。

为便利海外企业和特定产品融资,陈浩濂指出,财库局会加强在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中东的推广工作,并积极与区内国家探索包括交易所买卖基金上市方面的合作空间,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此外,港交所将就结构性产品上市制度提出优化建议,为产品发行提供更大弹性。

陈浩濂提到,财库局还会继续改革交易机制,两地机构也正就落实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进行技术准备,推动更多股票以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港交所正推进单股多柜台交收安排。政府也在就人民币柜台交易以人民币缴交股票印花税,进行准备工作,希望在2026年提出立法建议。

展望未来,陈浩濂表示,政府会联同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继续紧贴海外及本地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就优化和发展市场持续进行研究。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要,香港证监会建议修订《证券及期货(合约限量及须申报的持仓量)规则》,提高以香港三大股票指数,即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为基础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旨在于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投资者使用工具的弹性。

新华财经香港4月7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7日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就提升证券市场竞争力开场发言表示,巩固与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汇聚、资金融通。

陈浩濂指出,今年以来,证券市场更为活跃,首季迎来共16只新股上市,集资额达175亿港元,同比上升超过两倍;首季平均每日成交额提升至超过240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平均上升超过八成。

陈浩濂提到,财库局正推进两项优化市场竞争力的立法建议。首先,为进一步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要,香港证监会建议修订《证券及期货(合约限量及须申报的持仓量)规则》,提高以香港三大股票指数,即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为基础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旨在于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投资者使用工具的弹性。

另一项是实施电子化公开发售认购流程。目前,《公司(豁免公司及招股章程遵从条文)公告》容许公司采用混合媒介要约安排。在市场的广泛支持下,香港证监会建议移除《类别豁免公告》中有关准许混合媒介要约的豁免条文,以全面落实电子化公开发售认购安排。财库局目标在今年年中将两项建议的相关附属法例修订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

陈浩濂指出,除上述措施外,财库局会在今年继续全速推动香港证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积极研究新措施,创造更多新增长点。

为使市场配合最新经济趋势和企业需求,财库局表示将推进全面的上市制度检讨,以期促进和配合更多发行人包括“中概股”在港融资,并吸引更多投资者尤其是耐心资本和海外长期投资者参与及加大港股配置。与此同时,港交所正积极筹备推出“科企专线”,进一步协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企融资,使上市申请过程更畅顺。

为便利海外企业和特定产品融资,陈浩濂指出,财库局会加强在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中东的推广工作,并积极与区内国家探索包括交易所买卖基金上市方面的合作空间,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此外,港交所将就结构性产品上市制度提出优化建议,为产品发行提供更大弹性。

陈浩濂提到,财库局还会继续改革交易机制,两地机构也正就落实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进行技术准备,推动更多股票以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港交所正推进单股多柜台交收安排。政府也在就人民币柜台交易以人民币缴交股票印花税,进行准备工作,希望在2026年提出立法建议。

展望未来,陈浩濂表示,政府会联同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继续紧贴海外及本地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就优化和发展市场持续进行研究。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