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网
撰文/韵凝
作为一家开创了新派“杭帮面”先河的知名连锁面馆品牌,陈八两秉持“北面南烧”理念,融合浙江烹调技法与北方手工面工艺,以“面劲道、汤头鲜”为特色,连续3年荣登必吃榜。
它从9张桌子起步,截至目前门店总数超200家,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等,成为浙江省门店数最多的餐饮连锁品牌之一。它用十几年时间,以惊人的坪效和超强的品牌力,在粉面赛道脱颖而出,成为浙江面食的代名词。
在陈八两店面遍布杭州后,创始人王少君又创立轻正餐品牌——何文田。在“好吃、健康、不贵”的初心下,为消费者提供工作午餐、朋友家人聚餐等场景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为什么陈八两占领杭州市场后三战上海滩?为什么在面食赛道取得成功后,又开出另外品牌?这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策略或者思考,又需要哪些组织能力建设?是否代表了餐饮未来的趋势?为此,联商网采访了陈八两创始人王少君。
以下为专访文字实录(经联商网整理)
01
找到自己真正的长处和短处
联商网: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什么契机让你创办了陈八两?
王少君:2008年那个时候是万众创新创业的热潮,我们是那一批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我第一个店开的是奶茶店,但那个时候没有那么火。我这个人的性格,相对喜欢做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务实点的东西。那时候对我来说,奶茶在认知上是不匹配的,还是要在面食赛道上精耕细作。面食赛道虽然“拥挤”,但品牌生命周期比较长,我可能更倾向和合适做生命周期比较长的事情
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我做的是杭帮面。创业的想法是,以往外地人吃了杭州本地的面食,会觉得不好吃。我预估杭州会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进来,把陈八两变成一个外地人特别喜欢吃的面食品牌。
联商网:创业17年,遇到过什么挑战?有哪些反思或者经验分享?
王少君:从2008年到毕业是非常顺利的,但是成功以后就会飘。飘了是因为对社会认知度不够,认为成功如此简单是自己能力强。踏入社会以后,其实跟想象中不一样。成功可能需要你的天时地利人和,但不代表你会一直成功。就是做什么亏什么,投什么亏什么,靠运气赚的钱会凭实力输掉。创业者有一个天然的性格特质是不服输,但是坏处在于你始终没有真正地去认识到自己,这其实是非常可悲的。
创业十年,回过头去复盘的时候,我给我妻子发过年终总结,在反思时提到:我的长处是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够发现一些优秀的人才,可能有些人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才,但是我能够看到一个人的能力与闪光点,我能够把他的力量发挥出来。我的缺点是什么呢,就是我对产品的理解是不深的。
男人在40岁以前,就是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你要找到自己真正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笃定这个长处就是比别人要有天赋,比别人要更有竞争力。你的短板在什么地方,一定要通过团队和自我的约束,把它规避掉。不然你永远不可能成长。
从2018年以后,我通过引进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合作伙伴、合作机构等来弥补我在做企业过程中的所有的短板。
02
未来公司会打造品牌矩阵
联商网:为什么陈八两成功后又创办了何文田?
王少君: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基于前面十年做的非常乱,品类越多其实做的越不精,所以我在2017年到2021年这五年时间里面,就坚持做好一碗面。
到2021年底,我觉得差不多了,因为已经陈八两已经开到150家店,杭州全面铺开,宁波也开到40多家店。
我们那个时候思考的是,在杭州做一个跟陈八两同样有影响力,但是在品类上完全不同的品牌,所以就做了何文田。
我还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像陈八两一样的品牌,在陈八两150个店旁边能够再开150家店,这样我们区域的规模就翻番了。再加上像宁波、江苏等地,不断进行复制才有影响力。
联商网:多个品牌背后有哪些思考和战略?
王少君:我们主要还是围绕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基于大众化消费进行品质升级,那么就会有中低端品牌与中高端品牌。未来公司打造的是品牌矩阵,需要不同的主理人去做不同的品牌。我们可以采取合资的形式,他们做“0-1”“1-5”,我们就做“5-100”。比如可以把香港、深圳、上海成熟的品牌代理到浙江,我们做浙江省总代,这样可以把华东和浙江做好。
联商网:为什么陈八两在2020年之后放开加盟?
王少君:从2020年疫情开始,商场里面有一批好的位置,租不掉了或者说没人敢租。这个时候我们机会就来了,但是你没那么多钱。那个时候很多人要加盟,我们就开放了。一开放发现店也多了,品牌势能也强了。关键是什么?加盟商经营能力比较强,拿结果的能力比你直营团队高两倍以上。
加盟直营化与直营加盟化:直营加盟化就是要把直营店都卖给加盟商,让加盟商去赚更多的钱,我哪怕只有一半的股份;加盟直营化就是加盟店用直营店的管理模式去管理,让他们经营的更轻松。
03
用人需要价值观同频
联商网:如果是一个多品牌的战略,你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要相匹配。
王少君:我们用人,第一选择是价值观都同频的,大家都是为品质饮食文化生活做出贡献。我们公司分三条线,一条是项目线,管理所有的门店;一条是中台线,赋能所有的门店;一条是供应链线,做后端食材供应链。
我们之前花了10年以上的时间,把中台和供应链都做完整了,但我们在项目组织层面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们今年把储备环节和培训全部“捡”起来。在中层干部跟基层干部中间,需要有一个0.5的储备阶层,在高层跟中层之间,需要一个0.5的一个储备高层的阶层。那这样子,任何一个人走,都能够让项目组织健康运行,也能够让更有能力的人快速升上来。
联商网:这不是让大家卷起来了?
王少君:就要卷起来,因为最终你需要有强大的组织力去服务加盟商,不然你公司的组织力不够,反而拖加盟商的后腿。
04
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
联商网:上海市场攻了三次才成功,为什么执念于一定要把它攻下来?
王少君:这不是执念,而是我的一个发展路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根。比如说蜜雪冰城的根在下沉市场,但是你会发现它在上海、杭州也有。我们公司的根在大城市,我们只有把大城市的根做扎实了,未来才有可能像蜜雪冰城一样布局。
这其实跟创业者的韧性是有关系的。我做生意开店,喜欢在哪边跌倒从哪边站起来。只要企业活着,我们始终想征服上海,跟性格有关系。此外,也跟阶段性有关系。2019年那个时候,我们在上海开了三家店,基本都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不成熟而失败。那么第三次为什么能够成功呢?我们自己的城市模型已经成熟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也非常优秀,他能够选到我们公司永远选不到的位置,租金特别便宜但位置特别好。
联商网:上海能够磕下来,其实跟你找的这种合伙人或者代理商相关,复制到其他城市的话能成立吗?
王少君:底层逻辑都是一模一样。第一,你自己首先要够好,产品有生命力,品牌、组织和周期都跑完了。第二,选择靠谱的人、合适的人。好的模型加好的团队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够复制成功。
05
未来产品竞争回归到食材
联商网:你认为餐饮行业五年的愿景是什么样的?
王少君: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专业化的餐饮连锁团队。市场竞争的好处是,越来越多优秀品牌的出现,能够让消费者获得不同的体验。坏处在于内卷,让所有人在短期之内都很难以承受。
但是我觉得,只有拥有坚持长期主义的专业团队,才有市场机会。只有停下来稳扎稳打,再往下一步走,才能够慢慢地把品牌越做越稳。
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服务好才能够走得更远。未来餐饮的产品竞争,将回归到食材而不是口味。
通过食材才能感受到产品的鲜度、口感等,这远比酸甜苦辣味型更有复购性。此外,店面还要有温度和烟火气。只有这样,消费者才愿意复购。
登录 | 注册
专访陈八两总经理余济萍:不做预制菜,35年只做一件事
火锅界刮起“山系风”,“山野火锅”怎么突然火了?
麦当劳Q4全球营收利润双下滑,中国市场表现良好
单店营收远超麦当劳、星巴克,这家快餐店凭什么?
和府捞面,兑现“诺言”
怂火锅也降价了,菜品最低6.6元!火锅集体降价求生……
年轻人抛弃“酒馆第一股”?海伦司2024年由盈转亏
回到顶部
出品/联商网
撰文/韵凝
作为一家开创了新派“杭帮面”先河的知名连锁面馆品牌,陈八两秉持“北面南烧”理念,融合浙江烹调技法与北方手工面工艺,以“面劲道、汤头鲜”为特色,连续3年荣登必吃榜。
它从9张桌子起步,截至目前门店总数超200家,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等,成为浙江省门店数最多的餐饮连锁品牌之一。它用十几年时间,以惊人的坪效和超强的品牌力,在粉面赛道脱颖而出,成为浙江面食的代名词。
在陈八两店面遍布杭州后,创始人王少君又创立轻正餐品牌——何文田。在“好吃、健康、不贵”的初心下,为消费者提供工作午餐、朋友家人聚餐等场景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为什么陈八两占领杭州市场后三战上海滩?为什么在面食赛道取得成功后,又开出另外品牌?这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策略或者思考,又需要哪些组织能力建设?是否代表了餐饮未来的趋势?为此,联商网采访了陈八两创始人王少君。
以下为专访文字实录(经联商网整理)
01
找到自己真正的长处和短处
联商网: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业?什么契机让你创办了陈八两?
王少君:2008年那个时候是万众创新创业的热潮,我们是那一批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我第一个店开的是奶茶店,但那个时候没有那么火。我这个人的性格,相对喜欢做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务实点的东西。那时候对我来说,奶茶在认知上是不匹配的,还是要在面食赛道上精耕细作。面食赛道虽然“拥挤”,但品牌生命周期比较长,我可能更倾向和合适做生命周期比较长的事情
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我做的是杭帮面。创业的想法是,以往外地人吃了杭州本地的面食,会觉得不好吃。我预估杭州会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进来,把陈八两变成一个外地人特别喜欢吃的面食品牌。
联商网:创业17年,遇到过什么挑战?有哪些反思或者经验分享?
王少君:从2008年到毕业是非常顺利的,但是成功以后就会飘。飘了是因为对社会认知度不够,认为成功如此简单是自己能力强。踏入社会以后,其实跟想象中不一样。成功可能需要你的天时地利人和,但不代表你会一直成功。就是做什么亏什么,投什么亏什么,靠运气赚的钱会凭实力输掉。创业者有一个天然的性格特质是不服输,但是坏处在于你始终没有真正地去认识到自己,这其实是非常可悲的。
创业十年,回过头去复盘的时候,我给我妻子发过年终总结,在反思时提到:我的长处是善于与人打交道,能够发现一些优秀的人才,可能有些人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才,但是我能够看到一个人的能力与闪光点,我能够把他的力量发挥出来。我的缺点是什么呢,就是我对产品的理解是不深的。
男人在40岁以前,就是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你要找到自己真正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笃定这个长处就是比别人要有天赋,比别人要更有竞争力。你的短板在什么地方,一定要通过团队和自我的约束,把它规避掉。不然你永远不可能成长。
从2018年以后,我通过引进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合作伙伴、合作机构等来弥补我在做企业过程中的所有的短板。
02
未来公司会打造品牌矩阵
联商网:为什么陈八两成功后又创办了何文田?
王少君: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基于前面十年做的非常乱,品类越多其实做的越不精,所以我在2017年到2021年这五年时间里面,就坚持做好一碗面。
到2021年底,我觉得差不多了,因为已经陈八两已经开到150家店,杭州全面铺开,宁波也开到40多家店。
我们那个时候思考的是,在杭州做一个跟陈八两同样有影响力,但是在品类上完全不同的品牌,所以就做了何文田。
我还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像陈八两一样的品牌,在陈八两150个店旁边能够再开150家店,这样我们区域的规模就翻番了。再加上像宁波、江苏等地,不断进行复制才有影响力。
联商网:多个品牌背后有哪些思考和战略?
王少君:我们主要还是围绕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基于大众化消费进行品质升级,那么就会有中低端品牌与中高端品牌。未来公司打造的是品牌矩阵,需要不同的主理人去做不同的品牌。我们可以采取合资的形式,他们做“0-1”“1-5”,我们就做“5-100”。比如可以把香港、深圳、上海成熟的品牌代理到浙江,我们做浙江省总代,这样可以把华东和浙江做好。
联商网:为什么陈八两在2020年之后放开加盟?
王少君:从2020年疫情开始,商场里面有一批好的位置,租不掉了或者说没人敢租。这个时候我们机会就来了,但是你没那么多钱。那个时候很多人要加盟,我们就开放了。一开放发现店也多了,品牌势能也强了。关键是什么?加盟商经营能力比较强,拿结果的能力比你直营团队高两倍以上。
加盟直营化与直营加盟化:直营加盟化就是要把直营店都卖给加盟商,让加盟商去赚更多的钱,我哪怕只有一半的股份;加盟直营化就是加盟店用直营店的管理模式去管理,让他们经营的更轻松。
03
用人需要价值观同频
联商网:如果是一个多品牌的战略,你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要相匹配。
王少君:我们用人,第一选择是价值观都同频的,大家都是为品质饮食文化生活做出贡献。我们公司分三条线,一条是项目线,管理所有的门店;一条是中台线,赋能所有的门店;一条是供应链线,做后端食材供应链。
我们之前花了10年以上的时间,把中台和供应链都做完整了,但我们在项目组织层面还不够完善。所以,我们今年把储备环节和培训全部“捡”起来。在中层干部跟基层干部中间,需要有一个0.5的储备阶层,在高层跟中层之间,需要一个0.5的一个储备高层的阶层。那这样子,任何一个人走,都能够让项目组织健康运行,也能够让更有能力的人快速升上来。
联商网:这不是让大家卷起来了?
王少君:就要卷起来,因为最终你需要有强大的组织力去服务加盟商,不然你公司的组织力不够,反而拖加盟商的后腿。
04
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
联商网:上海市场攻了三次才成功,为什么执念于一定要把它攻下来?
王少君:这不是执念,而是我的一个发展路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根。比如说蜜雪冰城的根在下沉市场,但是你会发现它在上海、杭州也有。我们公司的根在大城市,我们只有把大城市的根做扎实了,未来才有可能像蜜雪冰城一样布局。
这其实跟创业者的韧性是有关系的。我做生意开店,喜欢在哪边跌倒从哪边站起来。只要企业活着,我们始终想征服上海,跟性格有关系。此外,也跟阶段性有关系。2019年那个时候,我们在上海开了三家店,基本都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不成熟而失败。那么第三次为什么能够成功呢?我们自己的城市模型已经成熟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也非常优秀,他能够选到我们公司永远选不到的位置,租金特别便宜但位置特别好。
联商网:上海能够磕下来,其实跟你找的这种合伙人或者代理商相关,复制到其他城市的话能成立吗?
王少君:底层逻辑都是一模一样。第一,你自己首先要够好,产品有生命力,品牌、组织和周期都跑完了。第二,选择靠谱的人、合适的人。好的模型加好的团队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够复制成功。
05
未来产品竞争回归到食材
联商网:你认为餐饮行业五年的愿景是什么样的?
王少君: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专业化的餐饮连锁团队。市场竞争的好处是,越来越多优秀品牌的出现,能够让消费者获得不同的体验。坏处在于内卷,让所有人在短期之内都很难以承受。
但是我觉得,只有拥有坚持长期主义的专业团队,才有市场机会。只有停下来稳扎稳打,再往下一步走,才能够慢慢地把品牌越做越稳。
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服务好才能够走得更远。未来餐饮的产品竞争,将回归到食材而不是口味。
通过食材才能感受到产品的鲜度、口感等,这远比酸甜苦辣味型更有复购性。此外,店面还要有温度和烟火气。只有这样,消费者才愿意复购。
登录 | 注册
专访陈八两总经理余济萍:不做预制菜,35年只做一件事
火锅界刮起“山系风”,“山野火锅”怎么突然火了?
麦当劳Q4全球营收利润双下滑,中国市场表现良好
单店营收远超麦当劳、星巴克,这家快餐店凭什么?
和府捞面,兑现“诺言”
怂火锅也降价了,菜品最低6.6元!火锅集体降价求生……
年轻人抛弃“酒馆第一股”?海伦司2024年由盈转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