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遥:人民币绿色主权债伦敦“启航” 展现中国绿色发展决心

新华财经

1天前

新华财经北京4月4日电(记者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4月2日,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首笔60亿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新华财经北京4月4日电(记者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4月2日,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首笔60亿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其中,3年期30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为1.88%;5年期30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为1.93%,均低于香港二级市场同期限国债利率水平。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在伦敦正式发行,不仅对于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完善支持绿色转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中英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而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1月,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公布,其中提到,双方认识到可持续政府融资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双方同意继续就主权绿色融资框架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治理中迈出新的关键一步。

王遥表示,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在伦敦正式发行主要有三重意义。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引导国际资本支持国内低碳转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猛,特别是绿色债券,已然成为绿色金融“明星产品”。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数据库,2024年,境内绿色债券市场新增发行绿色债券477只,发行规模约6814.32亿元。中资主体境外新增发行绿色债券100只,发行规模约244.19亿美元。据穆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额占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8%,达到495亿美元。此次绿色主权债的发行,填补了市场上该类产品的缺位,将进一步丰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已走入深水区,无论绿色行业发展或是高碳行业转型都需要巨量资金支持。从资金端看,绿色主权债券凭借高透明度和标准化特征,能够降低跨境投资壁垒,进而吸引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流入《框架》中明确的相关支持领域。从资产端看,募集资金将有效助力地方政府和企业降低绿色项目融资门槛,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绿色融资指引,有助于形成“主权债示范—市场跟投”的良性循环,加速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

二是形成人民币绿色债券利率基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填补人民币绿色债券收益率空缺,为市场提供关键的基准利率参考。这一基准利率的确立,不仅能够提升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和透明度,还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风险评估依据,降低跨境绿色投资的成本与不确定性。此外,近年来,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球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融资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然而,在全球金融版图中,美国金融机构和美元资产地位仍占据主导。此次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有望获得英国乃至全欧洲市场的关注,有助于增强离岸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吸引力,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较快发展。

三是展现我国绿色发展决心,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此次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是中国首次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绿色债券,其重要意义在于向全球传递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承诺。当前,美国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并放松温室气体排放管制,其行动削弱了全球减排决心,对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框架造成冲击。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气候行动,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突出位置,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此举不仅是对《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倡议的积极回应,更在与美欧等经济体的绿色政策博弈中凸显了中国主动担当的大国责任。此次绿色主权债券的落地将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双碳”目标的信任,吸引更多国家与中国共谋绿色高质量发展,形成全球低碳发展的协同效应,在国际绿色规则制定中持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4月4日电(记者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4月2日,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首笔60亿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新华财经北京4月4日电(记者董道勇)据财政部消息,当地时间4月2日,财政部在伦敦成功发行首笔60亿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其中,3年期30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为1.88%;5年期30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为1.93%,均低于香港二级市场同期限国债利率水平。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在伦敦正式发行,不仅对于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完善支持绿色转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中英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而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1月,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公布,其中提到,双方认识到可持续政府融资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双方同意继续就主权绿色融资框架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治理中迈出新的关键一步。

王遥表示,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在伦敦正式发行主要有三重意义。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引导国际资本支持国内低碳转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迅猛,特别是绿色债券,已然成为绿色金融“明星产品”。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债券数据库,2024年,境内绿色债券市场新增发行绿色债券477只,发行规模约6814.32亿元。中资主体境外新增发行绿色债券100只,发行规模约244.19亿美元。据穆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额占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8%,达到495亿美元。此次绿色主权债的发行,填补了市场上该类产品的缺位,将进一步丰富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已走入深水区,无论绿色行业发展或是高碳行业转型都需要巨量资金支持。从资金端看,绿色主权债券凭借高透明度和标准化特征,能够降低跨境投资壁垒,进而吸引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本流入《框架》中明确的相关支持领域。从资产端看,募集资金将有效助力地方政府和企业降低绿色项目融资门槛,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绿色融资指引,有助于形成“主权债示范—市场跟投”的良性循环,加速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

二是形成人民币绿色债券利率基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将填补人民币绿色债券收益率空缺,为市场提供关键的基准利率参考。这一基准利率的确立,不仅能够提升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和透明度,还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风险评估依据,降低跨境绿色投资的成本与不确定性。此外,近年来,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全球经济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融资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然而,在全球金融版图中,美国金融机构和美元资产地位仍占据主导。此次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有望获得英国乃至全欧洲市场的关注,有助于增强离岸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吸引力,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较快发展。

三是展现我国绿色发展决心,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此次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是中国首次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绿色债券,其重要意义在于向全球传递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承诺。当前,美国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并放松温室气体排放管制,其行动削弱了全球减排决心,对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框架造成冲击。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气候行动,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突出位置,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此举不仅是对《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倡议的积极回应,更在与美欧等经济体的绿色政策博弈中凸显了中国主动担当的大国责任。此次绿色主权债券的落地将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双碳”目标的信任,吸引更多国家与中国共谋绿色高质量发展,形成全球低碳发展的协同效应,在国际绿色规则制定中持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