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汽与华为的合作 解码新汽车时代生存法则

中国汽车新闻网

22小时前

同时上汽也可以学到华为组织协同的节奏、安全体系的标准化、产品定义流程的重塑,这是传统主机厂迫切需要的新汽车时代生存法则。

今年2月21日,上汽与华为的联姻尘埃落定,万众瞩目。

不过对于新品牌是何种合作方式?上汽内部对于合作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于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外界猜测也是持续升温。

与华为合作上汽毫无保留投入

很多人看到上汽与华为合作,会拿当年的“灵魂论”说事,但新能源时代早就不存在灵魂一说,能持续打造消费者喜欢的车才是制胜之道。用户至上、用户才是品牌真正的灵魂,这一点上汽很清楚。

对于与华为的合作,上汽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与华为合作是上汽合作的2.0模式,积极的合作态度,躬身入局,不带任何保留地做好新品牌和新产品。

作为国内汽车大集团,2024年全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40.8万辆,在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60%,较202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销量达123.4万辆,同比增长9.9%。

尽管风头不及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上汽集团依旧算头部行列。

同时在技术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底,上汽已经建立起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等,在续航里程和智能化体验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上汽集团内部表示,过去上汽在战略上没错过、没输过,问题出在战略落地上。现在已经把问题讲清楚、看清楚,并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和方法纠偏。

而与华为合作正是采取正确措施后,选择迈出的一大步。

上汽放下架子向华为学习

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263.53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一成绩远超余承东此前“2025年盈利”的预期,标志着华为汽车业务正式迈入正向循环阶段。

主要得益于鸿蒙智行品牌爆发,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系列车型全年交付43万辆,成交均价已经达到37.9万元,同时华为的技术溢价能力,鸿蒙智行车型均价超30万元,智能驾驶市场认可度较高。

上汽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可以借助华为智能与智驾优势,叠加上汽整车制造成本优势,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与华为合作,除了这些看得见的优势以外,上汽更想学到华为“能打胜仗”的能力。

新势力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表面上看是抓住了新能源的风口,其实,更多的是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为中国车市带来了一场“科技平权”的革命。

新势力发起的这场科技平权运动,促使了曾经在传统汽车产业已经固化的科技权重重新激活与分配,极大地调动起了消费者购车的积极性。

迅速完成人车生活的智能生态构建,这便是头部新势力崛起的底层逻辑。

不过在传统主机厂中,产品定义常常是线性推进、阶段分工,研发交付以“按时按成本”为导向。至于这款车是否真的有市场、有吸引力,并不是工程系统最关心的问题。

在新汽车时代,汽车工程师要懂用户,销售要参与定义,流程要拉通上下游。组织的调整,最终目标是让每一款产品都“打得中、打得快、打得赢”。

这便是华为模式能够快速跻身车企头部的关键所在,上汽更想把这套底层逻辑吃透,并且还要保证未来能够用这套逻辑打胜仗。

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是上汽战略重点,其高度,可以和过去的合资合作的战略高度。上汽带资入组,和华为的合作能够形成新的势能。

华为能让上汽“打胜仗”

与华为合作,上汽的优势在于成熟的整车制造经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市场基盘。

与上汽合作,华为可以更好的开辟下沉市场,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带来更多增量与创收,同时也能更好的推进华为智能平权铺好道路;

对于上汽而言,与华为合作,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毕竟在新汽车时代,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新战略到新产品的落地谁家的时间短,谁就能快速抢占市场。同时上汽也可以学到华为组织协同的节奏、安全体系的标准化、产品定义流程的重塑,这是传统主机厂迫切需要的新汽车时代生存法则。

上汽华为模式跳出了传统代工思维,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体系,既保持了主机厂的工程化能力,又整合了科技企业的迭代优势,和当年与大众合资一样,上汽希望与华为合作跑出一套全新合资模式,而华为无疑是那个最佳合作伙伴。

相关热词搜索:上汽华为合作
同时上汽也可以学到华为组织协同的节奏、安全体系的标准化、产品定义流程的重塑,这是传统主机厂迫切需要的新汽车时代生存法则。

今年2月21日,上汽与华为的联姻尘埃落定,万众瞩目。

不过对于新品牌是何种合作方式?上汽内部对于合作是什么样的态度?对于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外界猜测也是持续升温。

与华为合作上汽毫无保留投入

很多人看到上汽与华为合作,会拿当年的“灵魂论”说事,但新能源时代早就不存在灵魂一说,能持续打造消费者喜欢的车才是制胜之道。用户至上、用户才是品牌真正的灵魂,这一点上汽很清楚。

对于与华为的合作,上汽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与华为合作是上汽合作的2.0模式,积极的合作态度,躬身入局,不带任何保留地做好新品牌和新产品。

作为国内汽车大集团,2024年全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40.8万辆,在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60%,较202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销量达123.4万辆,同比增长9.9%。

尽管风头不及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上汽集团依旧算头部行列。

同时在技术储备方面,截至2024年底,上汽已经建立起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等,在续航里程和智能化体验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上汽集团内部表示,过去上汽在战略上没错过、没输过,问题出在战略落地上。现在已经把问题讲清楚、看清楚,并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和方法纠偏。

而与华为合作正是采取正确措施后,选择迈出的一大步。

上汽放下架子向华为学习

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263.53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一成绩远超余承东此前“2025年盈利”的预期,标志着华为汽车业务正式迈入正向循环阶段。

主要得益于鸿蒙智行品牌爆发,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系列车型全年交付43万辆,成交均价已经达到37.9万元,同时华为的技术溢价能力,鸿蒙智行车型均价超30万元,智能驾驶市场认可度较高。

上汽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可以借助华为智能与智驾优势,叠加上汽整车制造成本优势,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与华为合作,除了这些看得见的优势以外,上汽更想学到华为“能打胜仗”的能力。

新势力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表面上看是抓住了新能源的风口,其实,更多的是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为中国车市带来了一场“科技平权”的革命。

新势力发起的这场科技平权运动,促使了曾经在传统汽车产业已经固化的科技权重重新激活与分配,极大地调动起了消费者购车的积极性。

迅速完成人车生活的智能生态构建,这便是头部新势力崛起的底层逻辑。

不过在传统主机厂中,产品定义常常是线性推进、阶段分工,研发交付以“按时按成本”为导向。至于这款车是否真的有市场、有吸引力,并不是工程系统最关心的问题。

在新汽车时代,汽车工程师要懂用户,销售要参与定义,流程要拉通上下游。组织的调整,最终目标是让每一款产品都“打得中、打得快、打得赢”。

这便是华为模式能够快速跻身车企头部的关键所在,上汽更想把这套底层逻辑吃透,并且还要保证未来能够用这套逻辑打胜仗。

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是上汽战略重点,其高度,可以和过去的合资合作的战略高度。上汽带资入组,和华为的合作能够形成新的势能。

华为能让上汽“打胜仗”

与华为合作,上汽的优势在于成熟的整车制造经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市场基盘。

与上汽合作,华为可以更好的开辟下沉市场,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带来更多增量与创收,同时也能更好的推进华为智能平权铺好道路;

对于上汽而言,与华为合作,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毕竟在新汽车时代,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新战略到新产品的落地谁家的时间短,谁就能快速抢占市场。同时上汽也可以学到华为组织协同的节奏、安全体系的标准化、产品定义流程的重塑,这是传统主机厂迫切需要的新汽车时代生存法则。

上汽华为模式跳出了传统代工思维,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体系,既保持了主机厂的工程化能力,又整合了科技企业的迭代优势,和当年与大众合资一样,上汽希望与华为合作跑出一套全新合资模式,而华为无疑是那个最佳合作伙伴。

相关热词搜索:上汽华为合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