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基金员工 “狂买”范妍

东方财富网

3天前

在范妍担任基金经理之前,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由肖威兵单独管理,但业绩表现欠佳。

通常来说,作为内部人士,基金公司员工往往对公司旗下基金更为了解,他们的基金申赎行为,堪称投资风向标。随着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他们的操作行为也浮出水面。

哪些基金被扎堆买入?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富国基金员工增持范妍管理的基金超3000万份。此外,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信澳领先智选混合、华安优势龙头混合等基金也备受基金公司员工青睐,均获增持500万份以上。不过,部分知名投资老将管理的产品遭内部员工卖出……

富国基金员工力挺范妍

根据规定,基金公司员工购买自家公司的基金需要至少锁定6个月。在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这些内部人士买入了哪些基金?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富国基金所有从业人员持有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3153.24万份,较去年6月底大幅增加超过3000万份,这也是去年下半年基金公司员工增持份额最多的权益类基金。

2024年底的情况

2024年6月底的情况

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缘何突然如此受青睐?原因在于基金经理的变更。

2024年4月,范妍从圆信永丰基金离职,此后加盟富国基金。2024年10月11日,富国基金公告称,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增聘范妍为基金经理,这是范妍目前在富国基金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2024年10月16日,原任基金经理肖威兵离任,此后该基金由范妍单独管理。

根据公开数据,范妍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是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基金,自2015年10月28日开始管理,截至2024年4月3日,任期回报超过180%。

在范妍担任基金经理之前,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由肖威兵单独管理,但业绩表现欠佳。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4月28日,肖威兵自成立以来开始管理,截至离任的2024年10月16日,管理近3年半时间,任期亏损超35%。

多只权益类基金吸金

除了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以外,还有多只权益类基金吸引内部资金涌入。

其中,易方达基金员工十分青睐指数基金。Choice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易方达基金员工增持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2272.96万份,增持易方达中证医疗ETF联接基金700多万份,增持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基金、易方达沪深300精选增强基金等均在400万份以上。

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也获得内部员工大幅增持。2024年下半年,冯明远管理的信澳领先智选混合基金获增持605.42万份,栾超管理的华安优势龙头混合基金、董伟炜管理的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基金等也均获增持500万份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和范妍相似,栾超、董伟炜均是去年加入新东家。其中,栾超此前曾在新华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以他管理的新华优选成长混合基金为例,在他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任职期间回报超过110%。2024年7月,栾超开始管理华安优势龙头混合基金。

董伟炜则是在离开公募3年多后,重返公募行业,2024年7月开始管理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基金。

部分投资老将遭赎回

基金年报显示,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离职后,他们曾管理的基金遭遇大量赎回。

以曾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的丘栋荣为例,在他离职后,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基金、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均遭内部员工大量赎回,赎回份额合计超过6000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知名基金经理所管的基金遭“抛弃”。例如,富国基金于洋管理的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24年下半年遭内部员工赎回500多万份。

根据公开资料,于洋2015年加入富国基金,2017年10月25日开始管理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20年6月5日离职“奔私”,任期回报超过140%。

于洋从公募离职后,和柳士威共同创立了上海钦沐资产。依靠公募期间的“业绩光环”,于洋募资顺利,在此后的牛市后期行情中,获得了丰厚回报。2021年底,于洋表示淡看后市,宣布回归老东家富国基金,并于2021年12月30日重新管理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于洋退出私募基金回归公募时,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获得较好的绝对收益”。

从他此后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业绩看,迄今未能取得正收益。其中,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管理三年多来,亏损接近16%。

在于洋管理的上述两只基金2024年年报里,在“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部分,于洋写了不足50字:展望2025年,分子端的系统性改善在短期可能还需等待,组合构建以分母端为出发点,积极关注新产业的变化,适度参与。

除了于洋以外,多位投资老将所管的基金也被内部员工赎回。例如,去年下半年,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升级混合基金、任相栋管理的兴全合泰混合基金、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等,均遭内部员工赎回超500万份。

作者:赵明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范妍担任基金经理之前,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由肖威兵单独管理,但业绩表现欠佳。

通常来说,作为内部人士,基金公司员工往往对公司旗下基金更为了解,他们的基金申赎行为,堪称投资风向标。随着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他们的操作行为也浮出水面。

哪些基金被扎堆买入?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富国基金员工增持范妍管理的基金超3000万份。此外,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信澳领先智选混合、华安优势龙头混合等基金也备受基金公司员工青睐,均获增持500万份以上。不过,部分知名投资老将管理的产品遭内部员工卖出……

富国基金员工力挺范妍

根据规定,基金公司员工购买自家公司的基金需要至少锁定6个月。在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这些内部人士买入了哪些基金?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富国基金所有从业人员持有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3153.24万份,较去年6月底大幅增加超过3000万份,这也是去年下半年基金公司员工增持份额最多的权益类基金。

2024年底的情况

2024年6月底的情况

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缘何突然如此受青睐?原因在于基金经理的变更。

2024年4月,范妍从圆信永丰基金离职,此后加盟富国基金。2024年10月11日,富国基金公告称,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增聘范妍为基金经理,这是范妍目前在富国基金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2024年10月16日,原任基金经理肖威兵离任,此后该基金由范妍单独管理。

根据公开数据,范妍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是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基金,自2015年10月28日开始管理,截至2024年4月3日,任期回报超过180%。

在范妍担任基金经理之前,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由肖威兵单独管理,但业绩表现欠佳。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4月28日,肖威兵自成立以来开始管理,截至离任的2024年10月16日,管理近3年半时间,任期亏损超35%。

多只权益类基金吸金

除了富国稳健增长混合基金以外,还有多只权益类基金吸引内部资金涌入。

其中,易方达基金员工十分青睐指数基金。Choice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易方达基金员工增持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2272.96万份,增持易方达中证医疗ETF联接基金700多万份,增持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联接基金、易方达沪深300精选增强基金等均在400万份以上。

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也获得内部员工大幅增持。2024年下半年,冯明远管理的信澳领先智选混合基金获增持605.42万份,栾超管理的华安优势龙头混合基金、董伟炜管理的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基金等也均获增持500万份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和范妍相似,栾超、董伟炜均是去年加入新东家。其中,栾超此前曾在新华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以他管理的新华优选成长混合基金为例,在他2018年1月至2023年11月任职期间回报超过110%。2024年7月,栾超开始管理华安优势龙头混合基金。

董伟炜则是在离开公募3年多后,重返公募行业,2024年7月开始管理西部利得新动向混合基金。

部分投资老将遭赎回

基金年报显示,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离职后,他们曾管理的基金遭遇大量赎回。

以曾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的丘栋荣为例,在他离职后,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基金、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均遭内部员工大量赎回,赎回份额合计超过6000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知名基金经理所管的基金遭“抛弃”。例如,富国基金于洋管理的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24年下半年遭内部员工赎回500多万份。

根据公开资料,于洋2015年加入富国基金,2017年10月25日开始管理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2020年6月5日离职“奔私”,任期回报超过140%。

于洋从公募离职后,和柳士威共同创立了上海钦沐资产。依靠公募期间的“业绩光环”,于洋募资顺利,在此后的牛市后期行情中,获得了丰厚回报。2021年底,于洋表示淡看后市,宣布回归老东家富国基金,并于2021年12月30日重新管理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于洋退出私募基金回归公募时,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获得较好的绝对收益”。

从他此后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业绩看,迄今未能取得正收益。其中,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管理三年多来,亏损接近16%。

在于洋管理的上述两只基金2024年年报里,在“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部分,于洋写了不足50字:展望2025年,分子端的系统性改善在短期可能还需等待,组合构建以分母端为出发点,积极关注新产业的变化,适度参与。

除了于洋以外,多位投资老将所管的基金也被内部员工赎回。例如,去年下半年,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消费升级混合基金、任相栋管理的兴全合泰混合基金、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等,均遭内部员工赎回超500万份。

作者:赵明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