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户外浓度”调查:最具运动消费力商场TOP20

联商网

2周前

根据Mall星人抽样选取的30家相对小众且具代表性的户外运动品牌,在全市5百多家商场中,不到十分之一的项目能引入这些指标品牌,能引入8家以上指标品牌的商场更是百里挑一(差异化可见一斑),从而选出户外运动浓度最高的51家商场(不含街铺和机场店)开设的177家门店样本(包括专业极限品牌、冬季运动、细分领域装备等,含围挡店,但不含快闪店),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浦东嘉里城、南京西路静安嘉里中心(均位于内环内),户外含量(门店数量)分居前三,且都吸引了不同的户外品牌落户首店。

出品/Mall星人

撰文/郭歆晔 和贺文

从露营经济到山系生活,从高端轻奢到年轻潮流,户外运动的风越吹越猛,也成了魔都各大商圈主流商场竞相引进的热门品类。

刚过去的3月,户外生活方式品牌牧高笛在港汇恒隆广场开出中国首家旗舰店,同步带来高海拔长距离徒步场景“冷山山地系列”。

法国高性能鞋服品牌HOKA将全球规模最大的旗舰店,开在上海新天地板块的华府天地,预计4月25日开始试营业。

澳洲高端骑行服品牌MAAP和美国户外登山包OSPREY,2家上海首店正分别在静安嘉里中心和浦东嘉里城围挡中。

△图源:牧高笛官微

去年,被称为“中产新三宝”之一的始祖鸟,在南京西路的会德丰国际广场,开出全球最大的旗舰店——「始祖鸟博物馆」。

这也是全球首家以海岸山脉为灵感的原生态体验旗舰店,通过首层“丛林空间”、二层“城市空间”、三层“再生空间”、四层“灵动空间”等不同主题区域打造,带来全新专业高端零售体验。

△图源:始祖鸟官微

【TIPS】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加速扩张,呈现高涨势头的同时,国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也在创新场景体验,意在“破圈”:

前有耐克“梦工厂”——NIKE在GATE M西岸梦中心,为新品跑鞋打造巨型橙色装置;

后有阿迪巨型“鞋盒”——Adidas在上海永源路举办封路式快闪,即品牌首个“贝壳头街区”;

安德玛则在港汇恒隆广场开出户外系列中国首家独立门店Under Armour Outdoor。

△图源:Under Armour户外官微

不仅是南京西路、徐家汇、新天地等市区核心商圈将户外运动品牌视为标配,远郊成熟的区域型购物中心甚至社区型mall也在加码场内户外运动品牌的布局,且引进的业态品类愈加细分化、多元化。

此前,Mall星人专门解读过上海购物中心自行车品牌(骑行与露营、徒步并称为“户外三大顶流”)选址(相关阅读:太古瑞安嘉里争相引入,高端自行车热衷于进驻哪些商场?)。

本次,我们统计了近50个运动户外的代表品牌在全上海5百余家商场(包含购物中心、百货及奥特莱斯,含围档门店,但不含机场店、街铺店、快闪店)的门店分布情况,分别对户外鞋服、装备及运动生活方式品牌的选址偏好,不同商圈、不同类型购物中心引入的户外运动品牌的差异度,进行针对性分析。

从梧桐区到滨江带

户外运动品牌和购物中心双向“卷”

◎30家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选址分析

如同港资购物中心和区域标杆性项目将国际美妆作为业态升级核心策略,户外运动品类正成为头部商业体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战略切口,二者共同构成当代购物中心品牌和调性焕新的关键路径。

根据Mall星人抽样选取的30家相对小众且具代表性的户外运动品牌,在全市5百多家商场中,不到十分之一的项目能引入这些指标品牌,能引入8家以上指标品牌的商场更是百里挑一(差异化可见一斑),从而选出户外运动浓度最高的51家商场(不含街铺和机场店)开设的177家门店样本(包括专业极限品牌、冬季运动、细分领域装备等,含围挡店,但不含快闪店),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浦东嘉里城、南京西路静安嘉里中心(均位于内环内),户外含量(门店数量)分居前三,且都吸引了不同的户外品牌落户首店。

【TIPS】因表格长度及篇幅所限,文中我们未插入30个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在51家商场的分布图表,若有兴趣,可留言交流(但后文放了代表性跑步及运动生活方式品牌上海选址情况、上海2024年以来部分代表性品牌首店盘点)。

资历最深的大型MALL港汇恒隆广场位居榜首,引进的13家户外运动品牌中:

既有以专业登山装备闻名的MAMMUT(猛犸象)、高端户外品牌ARC'TERYX(始祖鸟)、挪威百年品牌Helly Hansen、法国百年品牌AIGLE、中国专业登山品牌KAILAS、日本高端高尔夫品牌HONMA、新西兰户外品牌icebreaker、以生产滑雪装备而闻名的DESCENTE;

也有“始祖鸟平替”之称的日本品牌mont·bell、主打都市户外风的KOLON SPORT,以及大众所熟知的The North Face、Columbia、Under Armour Outdoor。其中,mont·bell、Under Armour Outdoor均为首店。

浦东嘉里城虽然以11家的含量屈居第二,但作为中型购物中心,户外浓度/密度勇夺沪上第一。而且,位于浦东嘉里城的Kl?ttermusen(攀山鼠)、Houdini和位于静安嘉里中心的 Peak Performance、Goldwin,目前在上海商场中均仅有一家门店。

含量位居内环第三的静安嘉里中心,共有8家代表性户外品牌(不包含快闪店),今年1月还迎来了日本高端户外品牌Snow Peak“首家户外生活方式旗舰店”,替代了原先的家居品牌Cabana,为安义路增添运动时尚氛围。

△图源:Snow Peak官微

除了户外运动高端线,嘉里这两个商场也比较青睐环保主题的户外品牌,如:静安嘉里中心引进了“环保先锋”patagonia(在GATE M西岸梦中心、比斯特上海购物村也设有门店);浦东嘉里城有同样主打「环保牌」的瑞典户外品牌Houdini。

上海万象城和去年开业的上海荟聚同样皆吸引了8家热门的代表品牌进驻(两者并列外中环间第一,与静安嘉里中心并列非奥莱第3),且其中6家品牌相同,分别是mont·bell、KOLON SPORT、KAILAS、The North Face、Columbia、HONMA。

这6家之外,上海荟聚还引入了主打简约实用的OUTDOOR PRODUCTS和融合功能与潮流美学的phenix,上海万象城则吸引了DESCENTE和AIGLE。

七宝领展广场作为优质的区域型购物中心,引进了Helly Hansen、DESCENTE、KAILAS、The North Face、Columbia、AIGLE等6个品牌,称雄外环外。

前滩太古里、淮海中路环贸iapm、大宁商圈的久光中心则分别引进了5家户外运动品牌。西岸梦中心、兴业太古汇、世纪汇、久光百货则各引进了4家,环球港、真如环宇城MAX、太阳宫、南翔印象城MEGA、百联西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各有3家,且在户外运动品牌选择上有些许相似之处。其它商场则在2家及以下。

【TIPS】街区型购物中心成为户外运动品牌布局的新宠,从浦东前滩到西岸滨江带均有分布,而户外运动营造的自在、松弛感与非标商业追求的“野生感”恰好相得益彰。

去年爆火的滨水商业GATE M西岸梦中心,利用自身江景优势和步行、跑步场景优势,与运动品牌调性完美融合,在非标商业中拿下了户外运动的头魁。

项目内不仅汇聚了主题滑板公园、露营、攀岩等多种运动主题业态,也吸引了代表性品牌如patagonia、Helly Hansen、KOLON SPORT、phenix、Columbia的入驻。

这些品牌门店在开放式街区与滨水氛围的加持下,从场景到体验都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新华路板块的上生·新所同样将户外生活方式打造成项目的一大亮点,运动浓度“可观”,引进了KOLON SPORT(可隆1973品牌文化中心)、An Ko Rau、OZARK(OZARK GEAR全国首个户外山海主题门店)等品牌,并贴合项目打造出“都市森林感”;

△图源:KOLON SPORT官微

【TIPS】上生·新所还引进了源自英国伦敦的生活方式品牌UNDERBOBO(10号楼)、“骑行文化”一九四零NINETEEN FORTY线下首店(19号楼)、英国潮流电动滑板车品牌PURE Electric中国首家旗舰店(12号楼),Reebok × nautica whitesail潮流集合店分布在不同的楼栋,且大多数还提供咖啡、简餐,更具松弛感。

融合古镇风情与商业街区形态的蟠龙天地,也引进了日潮户外品牌集合店MTPT。意大利顶级运动防护品牌DAINESE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也位于蟠龙天地。龙华会则引入了OUTDOOR PRODUCT。

总体来看,嘉里、太古、新鸿基、恒隆、瑞安、久光、荟聚、凯德、领展等港资、外资集团旗下商场,是目前户外运动品牌的主战场。国内企业方面,百联、万象生活、印力、万科、中海、合生、龙湖在上海表现出圈。

静安嘉里中心、浦东嘉里城、前滩太古里、兴业太古汇、港汇恒隆广场、恒隆广场、久光中心、久光百货、荟聚中心、长宁来福士、七宝领展广场等项目,无论是品牌数量还是门店能级都占据优势,引领着行业走向。

与此同时,GATE M西岸梦中心、上海万象城、南翔印象城MEGA、五角场合生汇、真如环宇城MAX、上海环球港、瑞虹天地太阳宫、世纪汇、松江印象城等标杆项目同样表现出众,正在加大对此品类的谨慎布局。

社区商业虽然也在努力加大户外运动的含量和浓度,但相对而言,目前引进的品牌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从区属来看,浦东、徐汇、静安、长宁、闵行是户外运动品牌最青睐的五大区,各有多家商场引入诸多指标品牌。青浦、杨浦、普陀、黄浦紧随其后。

虹口、嘉定、松江、宝山、奉贤分别凭借太阳宫、南翔印象城MEGA、松江印象城、宝山天街、奉贤天街实现破局,远郊区金山和崇明,则是户外运动市场最后的“盲点”。

【TIPS】本次抽样排名以大中型商场为单位,机场店和街铺店未计入本次统计,如始祖鸟虹桥机场店与HELLY HANSEN淮海路街铺店。

就商圈的角度来说,各大知名商圈至少有一家主力运动商场,如:运动品牌总量处于第一梯队的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由静安嘉里中心、兴业太古汇、恒隆广场贡献多个户外运动门店;徐家汇商圈仅港汇恒隆广场一家商场,就引入了13家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另外One lTC也引进了一家代表品牌;淮海中路商圈,环贸iapm、新天地成为户外品牌主力。

位于内环内的世纪大道商圈(世纪汇广场)、瑞虹新城商圈(瑞虹天地太阳宫)、位于内环线边上的环球港商圈(环球港)、处于城市副中心的五角场商圈(五角场合生汇+五角场万达广场+百联又一城)、真如商圈(真如环宇城MAX)、位于长宁的临空商圈(年轻新商业荟聚购物中心+改造项目百联西郊)、位于中环线上的吴中路商圈(上海万象城)、滨江区域的西岸商圈(西岸梦中心)、前滩商圈(前滩太古里)及外环外的七宝商圈(七宝领展广场)、松江大学城商圈(松江印象城)、南翔商圈(南翔印象城MEGA),因大体量区域型购物中心或非标商业对户外氛围的打造,位列第二梯队;

中山公园商圈的长宁来福士、龙之梦,陆家嘴商圈的正大广场、顾村商圈的宝山龙湖天街,均有2家代表性品牌。

【TIPS】文艺型商场花木时光里、BFC、蟠龙天地、龙华会、中信泰富广场、新世界大丸、闵行天街、丁香国际等13个商场,各有一家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

总体看,南京西路(全能商圈)、徐家汇(ITC Maison将助力商圈升级)、浦东花木(户外运动专业商圈)名列全市前三甲,临空、赵巷、迪士尼、吴中路、祝桥、淮海路、陆家嘴、大宁、七宝、前滩、五角场、徐汇西岸、中山公园、世纪大道等商圈,位居户外运动品牌布点的前列。

今明两年筹开新项目中的徐家汇ITC  Maison、莘庄天荟、鑫耀·光环LIVE二期、前湾印象城MEGA、PRISMA新嘉中心、浦东万象天地、森兰印象城、泗泾招商花园城、华润龙阳路TOD等重点项目是否会改写户外运动品牌商圈排名值得关注。

购物中心和街区之外,静安寺久光百货、第一八佰伴两大头部百货,引进的户外品牌较多,前者引进了An Ko Rau、DESCENTE、Columbia、AIGLE,后者引进了SPYDER、The North Face、Columbia。此外,新世界城引进了KAILAS和The North Face。

上海将来是否会重现户外运动主题的垂类主题商场(十多年前曾有名店运动城和运动一百)值得关注。

奥特莱斯不仅具有价格优势,且松驰的街区场景贴合运动品牌风格,所以户外运动品牌的数量优势非常显著,青浦百联奥特莱斯、比斯特购物村、佛罗伦萨小镇三大奥莱各有所长,引进品牌量不仅位居上海全市奥莱的前三,分别有10家、9家、8家,不仅在全市所有商场中位居前五,且多家国际运动品牌上海首店亦落子其中,以试水上海市场。

此外,城市奥莱三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引进了The North Face、Columbia、SPYDER,百盛优客和飞洲国际广场各引进了2家代表品牌。新型奥莱综合体首位则引入猛犸象和HONMA。

【TIPS】百联上海青浦奥莱先后引入Lululemon、Giada、icebreaker、上海首家凯乐石专业奥莱店等门店,强化品牌矩阵。

Tips:TOP20中有半数是近5年开业的新顶流。

从品牌拓店的现状来看,The North Face(近30家)、Columbia、DESCENTE、KAILAS、AIGLE、KOLON SPORT无疑是主力选手,在上海购物中心、百货和奥特莱斯的门店总量在10家及以上,且进驻商场扩展至外环外,The North Face最为明显,进驻外环外商场最多。

KOLON SPORT(截至2024年12月31日,KOLON SPORT于中国的店铺总数达191家)、ARC'TERYX分别有11家店、9家门店;Peak Performance、Houdini、Goldwin、OZARK、BOGNER、TaylorMade目前在上海仅有一家门店。

同样仅有一家门店的还有历峰集团旗下高尔夫品牌G/FORE落位One ITC、位于PAC静安的户外装备品牌如是观山、海梦一方引进的澳大利亚户外品牌SEA TO SUMMIT、五角场合生汇引进的轻户外服饰品牌Acmeitem等。

这些单门店品牌后续是否加速扩张,Mall星人也将持续关注。

【TIPS】据安踏体育2024年度业绩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DESCENTE在中国及东南亚共设有226间门店,将通过大店升级计划提升品牌形象,因地制宜打造南方市场的专属产品线,全面激发该市场的增长潜力,2025年年底店数目标260至270家。

截至2024年年底,KOLON SPORT在中国的店铺总数为191家,2025年年底店数目标为190至200家。

◎14家跑步类+运动生活方式品牌落地情况

在高端户外运动品牌基础上,Mall星人还选取了10家以跑步鞋履出名的运动品牌及4家运动生活方式品牌(包括HOKA、On、Brooks、saucony、KEEN、ASICS、Allbirds、SALOMON、SIDAS、TSUBO、lululemon、Vuori、MAIA ACTIVE、Particle Fever),它们共在上海40家商场开设了126家门店。

与上述30家户外运动品牌门店分布类似,这些品牌多集中于市区核心商圈或区域型标杆商业内,且以嘉里、恒隆、新鸿基、太古、瑞安等为代表的港资项目品牌集聚效应明显。

浦东嘉里城9家、港汇恒隆广场8家位居冠亚军,静安嘉里中心、环贸iapm、上海万象城各有7家并列季军,新天地、七宝领展广场及兴业太古汇、五角场合生汇、世纪汇各有4至5家代表品牌,共同构成沪上第一梯队。

其中,浦东嘉里城以6家运动鞋履品牌和3家生活方式品牌稳居第一,涵盖HOKA直营店、On昂跑直营店、SALOMON三大“中产跑鞋”品牌,提供专业跑步装备的Brooks、新西兰环保品牌Allbirds、法国足部护理品牌SIDAS及主打瑜伽服的lululemon、为亚洲女性打造的设计师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融合运动与高街时尚的Particle Fever。

【TIPS】浦东嘉里城拥有SIDAS在上海的唯一一家购物中心门店,另外一家门店位于黄浦区Boadrdroom滑雪服务中心。

港汇恒隆广场、静安嘉里中心、上海万象城均引进了HOKA直营店、On昂跑直营店、SALOMON与lululemon、MAIA ACTIVE。可见,中高端商场在引进户外运动品牌时有着相似的逻辑,同时又有细微差别,主要表现为引进商圈稀缺的运动品牌。

如:港汇恒隆广场引进了美国小众鞋履品牌TSUBO,目前上海仅2家门店,另一家位于兴业太古汇;

静安嘉里中心与环贸iapm均引进主打户外休闲与环保理念的美国户外鞋品牌KEEN,且环贸iapm与浦东嘉里城、前滩太古里引进了Particle Fever。

新天地与七宝领展广场各引进5家代表性品牌,兴业太古汇与五角场合生汇、世纪汇广场各引进了4家品牌,且均引进了lululemon。

前滩太古里、荟聚、环球港、长宁来福士、太阳宫、南翔印象城MEGA、松江印象城各有3家代表品牌,共同跻身沪上跑步及运动品牌TOP20商场。

其中,七宝领展广场的MAIA ACTIVE、HOKA、ASICS已上围挡,分别于4月底、5月中旬亮相,五角场合生汇在已开HOKA、saucony的基础上上新了Allbirds的围挡。

西岸梦中心、真如环宇城MAX、久光中心、ifc、第一八佰伴、苏河湾万象天地、百联西郊、LCM置汇旭辉、飞洲城市奥莱等9家商场各引进2家指标品牌。

引入1家指标品牌的项目包括:蟠龙天地、正大广场、新世界城、徐汇万科广场、天空万科广场、长风大悦城、百联又一城、尚嘉中心、四季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和南站汇金城市奥莱。

品牌方面,ASICS扩张势头最猛,开设了21家商场门店,前滩太古里、环贸iapm、上海万象城、新天地等均有进驻。

SALOMON的门店数量与之“旗鼓相当”,开设了17家商场店,且ASICS在上海6个奥莱项目均有分布,SALOMON进驻了比斯特购物村、青浦百联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三大奥莱。

靠“一鞋难求”出圈的SALOMON,有着与始祖鸟类似的“打法”(甚至与始祖鸟、lululemon被称为新的“中产三宝”),即通过进驻中高端购物中心与旗舰店的打造,持续强化品牌形象,并不断丰富产品线场景。

如:去年亮相的SALOMON上海新天地旗舰店,提供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新产品,包括越野跑、徒步、路跑、滑雪与户外风尚等多元品类,覆盖鞋履、服装、配件、专业器具等类别。

△图源:SALOMON官微

在门店选址方面,不仅进驻了中内环核心商圈项目,也在外环外的松江印象城、南翔印象城MEGA设有门店。

事实上,远郊优质商业也在逐步打造高端运动户外氛围,细分运动领域里的标杆品牌进驻,对于商场格调及业绩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On昂跑直营店、saucony与HOKA沪上直营店均超过了达到了10家及以上,且均进驻了港汇恒隆广场、上海万象城、环贸iapm等标杆项目。

其中,On昂跑直营店共有10家,saucony为13家,HOKA连同七宝领展广场、青浦百联奥特莱斯围挡中的门店共计12家。

4家代表性的运动生活方式品牌中,lululemon的扩张势头最猛,共有超20家商场门店(2家奥莱店,分别是比斯特购物村和青浦百联奥特莱斯),且除前滩太古里外多个高端商场均有开店。

2023年,lululemon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原AF位置开出亚太最大门店,并以简约的白色和原木色为主,为南京西路打造又一靓丽的商业展示面。

△图源:lululemon官微 

被安踏收购的MAIA ACTIVE,在上海也已开设了10余家门店,除比斯特购物村外,其他均为购物中心门店,且上海新天地拥有2家门店,分别位于新天地时尚、新天地广场。

相较之下,融合健身、冲浪、运动及生活等多场景需求的Vuori,及依靠先锋设计吸引小众群体的Particle Fever目前开店并不多。前者仅在港汇恒隆广场、静安嘉里中心设有门店,后者进驻了浦东嘉里城、前滩太古里、环贸iapm,还有一家奥莱门店,位于比斯特购物村。

综上可见,高端户外与高端商场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南京西路、淮海路新天地、滨江沿线的西岸、前滩等黄金地带,成为国际大牌抢先进驻区域,同时也在逐步扩张至优质区域型购物中心。

浦东、徐汇、静安、闵行、长宁位列前5区,奉贤金山崇明3区仍是空白点。淮海路、南京西路、徐家汇、花木、吴中路、赵巷、迪士尼、陆家嘴、临空、七宝、五角场成为TOP10商圈。

随着多元、细分运动品类的涌现、轻户外概念的提出,户外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这股时尚风潮能持续多久,真正的赢家都有哪些,尚不好下定论,毕竟有个别户外运动品牌首店已经关闭,或沉寂未开新店,或谨慎试水其他区域。

本土新势力VS国际大牌

抢夺优质项目的同时比拼「可持续」

从2024年起至今,落地上海各大购物中心的户外运动品牌首店已超40家(含即将开业品牌),且持续有新品牌首店在筹备中。

核心商圈中的中高端商场,是各大品牌的首选偏好,户外运动品牌当然也不例外,黄浦区的淮海中路、新天地板块,静安区的静安寺-南京西路地带,徐汇区的徐家汇、衡复板块等,都能看到国内外知名户外品牌的首店。

尤其是徐家汇商圈的港汇恒隆广场、静安寺商圈的PAC静安、花木商圈的浦东嘉里城开业了3个及以上品牌首店。

从这些首店品牌的属地来看,中国品牌首店势头较猛,占比超一半。当众多国外户外品牌持续抢滩上海市场之际,本土户外品牌也开始向前迈步,且紧随时代潮流,打造可持续门店。

如:成立于2021年的户外品牌UPPERVOID二普纬度,在上海HAI550开出线下空间UPPERVOID 「向隅」(2021年底,品牌在对面的TX淮海年轻力中心开设首家快闪店 「CITY TENT都市营帐」),辟出一个朝圣自然的角落,开启回归自然之旅,彰显品牌与项目共同的可持续理念;

安踏在上海开出了首家零碳店,从产品、包装、装修材料乃至能源使用、门店运营等全过程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店内充满艺术气息的展陈、装置道具等,也是由废旧衣物布料、残次鞋面等生产过程的剩余部分构成。

△图源:安踏官微

另有专为儿童设计的高端运动时尚品牌Dodopoli全国首店进驻浦东嘉里城,phenix菲尼克斯首家体验店于西岸梦中心开出全国首店,红蜻蜓创立的轻户外生活方式品牌RDF在龙之梦购物中心开出全国首店等共计22家国产户外品牌开出首店,选址同样覆盖了徐家汇、淮海中路、五角场等核心商圈。

△图源:Dodopoli官微

同时有运动品牌首店进驻远郊地区:社区型商业浦江欢乐颂,开出了户外露营装备品牌原始人全国首店,距离市中心更远的临港耀雪冰雪世界开设了YONEX中国首家滑雪板专卖店、OUTDOORMASTER上海首店。

国际品牌中,NB Grey R、Brooks Running、WILDTHINGS、Vuori、MitchellNess、Under Armour outdoor、分别在南京西路、淮海路、陆家嘴、徐家汇开出首店,其中WILDTHINGS、Vuori均位于静安嘉里中心。

日本专业户外品牌mont·bell、美国高尔夫品牌Titleist和高端户外装备品牌GREGORY等多家上海首店于港汇恒隆广场开业,高尔夫品牌HONMA中国首店及Onitsuka Tiger鬼塚虎中国内地首家NIPPON MADE™系列精品店分别落位于新天地湖滨道、南西上海恒隆广场。

浦东嘉里城迎来了两家瑞典户外品牌首店,分别是瑞典高端轻奢户外品牌HOUDINI中国首店、瑞典王室御用户外专业品牌Fjallraven(北极狐)全系列上海首店。

△图源:Fjallraven瑞典北极狐官微

此外,韩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Discovery Expendition在环球港、万象城同开;意大利新锐时尚运动品牌UPONPRO、奥地利知名运动品牌HEAD分别环贸iapm、PAC开出首店;加拿大户外背包品牌VENQUE中国首店落位于长寿路昔步统益里;澳大利亚流行趋势户外休闲品牌UNDEFINED BLUE则在浦东长泰广场开出上海首家形象店。

美国户外品牌土拨鼠Marmot由江苏三夫代理重新引入内地市场,上海首店将花落谁家备受关注。而同样由三夫代理的瑞典户外品牌攀山鼠目前仅在浦东嘉里城和百联奥莱有店。

后记

当户外运动成为潮流象征与“社交货币”,户外运动品牌的开店潮显然还在继续。据悉,法国户外品牌topologie已在环贸iapm上新了围挡,将在此开设中国内地首店。

抢商圈,抢项目还只是基本操作,真正的抢夺在于“社群”,运动户外品牌的洗牌速度正在加速,不断有新门店乃至新品牌加入战局,也不断有老门店乃至老品牌退出市场,究竟哪些品牌能够赢得全方位的胜利,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于消费者。

登录 | 注册

永辉上海第二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在闵行开业

五年坚守“蓝丝带”, 上海罗森用爱守护“星星”的世界

麦当劳北京上海上线京东外卖,不到一周日均单量超2万

奥乐齐走出上海,它究竟是谁的假想敌?

上海佛罗伦萨小镇十周年庆典:一城繁花,十年锦绣

除了沪版阿那亚,转折中的四川北路还有哪些新看点?

森马服饰2024年净利润11.37亿,同比增长1.42%

回到顶部

根据Mall星人抽样选取的30家相对小众且具代表性的户外运动品牌,在全市5百多家商场中,不到十分之一的项目能引入这些指标品牌,能引入8家以上指标品牌的商场更是百里挑一(差异化可见一斑),从而选出户外运动浓度最高的51家商场(不含街铺和机场店)开设的177家门店样本(包括专业极限品牌、冬季运动、细分领域装备等,含围挡店,但不含快闪店),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浦东嘉里城、南京西路静安嘉里中心(均位于内环内),户外含量(门店数量)分居前三,且都吸引了不同的户外品牌落户首店。

出品/Mall星人

撰文/郭歆晔 和贺文

从露营经济到山系生活,从高端轻奢到年轻潮流,户外运动的风越吹越猛,也成了魔都各大商圈主流商场竞相引进的热门品类。

刚过去的3月,户外生活方式品牌牧高笛在港汇恒隆广场开出中国首家旗舰店,同步带来高海拔长距离徒步场景“冷山山地系列”。

法国高性能鞋服品牌HOKA将全球规模最大的旗舰店,开在上海新天地板块的华府天地,预计4月25日开始试营业。

澳洲高端骑行服品牌MAAP和美国户外登山包OSPREY,2家上海首店正分别在静安嘉里中心和浦东嘉里城围挡中。

△图源:牧高笛官微

去年,被称为“中产新三宝”之一的始祖鸟,在南京西路的会德丰国际广场,开出全球最大的旗舰店——「始祖鸟博物馆」。

这也是全球首家以海岸山脉为灵感的原生态体验旗舰店,通过首层“丛林空间”、二层“城市空间”、三层“再生空间”、四层“灵动空间”等不同主题区域打造,带来全新专业高端零售体验。

△图源:始祖鸟官微

【TIPS】户外生活方式品牌加速扩张,呈现高涨势头的同时,国际知名体育运动品牌也在创新场景体验,意在“破圈”:

前有耐克“梦工厂”——NIKE在GATE M西岸梦中心,为新品跑鞋打造巨型橙色装置;

后有阿迪巨型“鞋盒”——Adidas在上海永源路举办封路式快闪,即品牌首个“贝壳头街区”;

安德玛则在港汇恒隆广场开出户外系列中国首家独立门店Under Armour Outdoor。

△图源:Under Armour户外官微

不仅是南京西路、徐家汇、新天地等市区核心商圈将户外运动品牌视为标配,远郊成熟的区域型购物中心甚至社区型mall也在加码场内户外运动品牌的布局,且引进的业态品类愈加细分化、多元化。

此前,Mall星人专门解读过上海购物中心自行车品牌(骑行与露营、徒步并称为“户外三大顶流”)选址(相关阅读:太古瑞安嘉里争相引入,高端自行车热衷于进驻哪些商场?)。

本次,我们统计了近50个运动户外的代表品牌在全上海5百余家商场(包含购物中心、百货及奥特莱斯,含围档门店,但不含机场店、街铺店、快闪店)的门店分布情况,分别对户外鞋服、装备及运动生活方式品牌的选址偏好,不同商圈、不同类型购物中心引入的户外运动品牌的差异度,进行针对性分析。

从梧桐区到滨江带

户外运动品牌和购物中心双向“卷”

◎30家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选址分析

如同港资购物中心和区域标杆性项目将国际美妆作为业态升级核心策略,户外运动品类正成为头部商业体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战略切口,二者共同构成当代购物中心品牌和调性焕新的关键路径。

根据Mall星人抽样选取的30家相对小众且具代表性的户外运动品牌,在全市5百多家商场中,不到十分之一的项目能引入这些指标品牌,能引入8家以上指标品牌的商场更是百里挑一(差异化可见一斑),从而选出户外运动浓度最高的51家商场(不含街铺和机场店)开设的177家门店样本(包括专业极限品牌、冬季运动、细分领域装备等,含围挡店,但不含快闪店),徐家汇港汇恒隆广场、浦东嘉里城、南京西路静安嘉里中心(均位于内环内),户外含量(门店数量)分居前三,且都吸引了不同的户外品牌落户首店。

【TIPS】因表格长度及篇幅所限,文中我们未插入30个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在51家商场的分布图表,若有兴趣,可留言交流(但后文放了代表性跑步及运动生活方式品牌上海选址情况、上海2024年以来部分代表性品牌首店盘点)。

资历最深的大型MALL港汇恒隆广场位居榜首,引进的13家户外运动品牌中:

既有以专业登山装备闻名的MAMMUT(猛犸象)、高端户外品牌ARC'TERYX(始祖鸟)、挪威百年品牌Helly Hansen、法国百年品牌AIGLE、中国专业登山品牌KAILAS、日本高端高尔夫品牌HONMA、新西兰户外品牌icebreaker、以生产滑雪装备而闻名的DESCENTE;

也有“始祖鸟平替”之称的日本品牌mont·bell、主打都市户外风的KOLON SPORT,以及大众所熟知的The North Face、Columbia、Under Armour Outdoor。其中,mont·bell、Under Armour Outdoor均为首店。

浦东嘉里城虽然以11家的含量屈居第二,但作为中型购物中心,户外浓度/密度勇夺沪上第一。而且,位于浦东嘉里城的Kl?ttermusen(攀山鼠)、Houdini和位于静安嘉里中心的 Peak Performance、Goldwin,目前在上海商场中均仅有一家门店。

含量位居内环第三的静安嘉里中心,共有8家代表性户外品牌(不包含快闪店),今年1月还迎来了日本高端户外品牌Snow Peak“首家户外生活方式旗舰店”,替代了原先的家居品牌Cabana,为安义路增添运动时尚氛围。

△图源:Snow Peak官微

除了户外运动高端线,嘉里这两个商场也比较青睐环保主题的户外品牌,如:静安嘉里中心引进了“环保先锋”patagonia(在GATE M西岸梦中心、比斯特上海购物村也设有门店);浦东嘉里城有同样主打「环保牌」的瑞典户外品牌Houdini。

上海万象城和去年开业的上海荟聚同样皆吸引了8家热门的代表品牌进驻(两者并列外中环间第一,与静安嘉里中心并列非奥莱第3),且其中6家品牌相同,分别是mont·bell、KOLON SPORT、KAILAS、The North Face、Columbia、HONMA。

这6家之外,上海荟聚还引入了主打简约实用的OUTDOOR PRODUCTS和融合功能与潮流美学的phenix,上海万象城则吸引了DESCENTE和AIGLE。

七宝领展广场作为优质的区域型购物中心,引进了Helly Hansen、DESCENTE、KAILAS、The North Face、Columbia、AIGLE等6个品牌,称雄外环外。

前滩太古里、淮海中路环贸iapm、大宁商圈的久光中心则分别引进了5家户外运动品牌。西岸梦中心、兴业太古汇、世纪汇、久光百货则各引进了4家,环球港、真如环宇城MAX、太阳宫、南翔印象城MEGA、百联西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各有3家,且在户外运动品牌选择上有些许相似之处。其它商场则在2家及以下。

【TIPS】街区型购物中心成为户外运动品牌布局的新宠,从浦东前滩到西岸滨江带均有分布,而户外运动营造的自在、松弛感与非标商业追求的“野生感”恰好相得益彰。

去年爆火的滨水商业GATE M西岸梦中心,利用自身江景优势和步行、跑步场景优势,与运动品牌调性完美融合,在非标商业中拿下了户外运动的头魁。

项目内不仅汇聚了主题滑板公园、露营、攀岩等多种运动主题业态,也吸引了代表性品牌如patagonia、Helly Hansen、KOLON SPORT、phenix、Columbia的入驻。

这些品牌门店在开放式街区与滨水氛围的加持下,从场景到体验都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新华路板块的上生·新所同样将户外生活方式打造成项目的一大亮点,运动浓度“可观”,引进了KOLON SPORT(可隆1973品牌文化中心)、An Ko Rau、OZARK(OZARK GEAR全国首个户外山海主题门店)等品牌,并贴合项目打造出“都市森林感”;

△图源:KOLON SPORT官微

【TIPS】上生·新所还引进了源自英国伦敦的生活方式品牌UNDERBOBO(10号楼)、“骑行文化”一九四零NINETEEN FORTY线下首店(19号楼)、英国潮流电动滑板车品牌PURE Electric中国首家旗舰店(12号楼),Reebok × nautica whitesail潮流集合店分布在不同的楼栋,且大多数还提供咖啡、简餐,更具松弛感。

融合古镇风情与商业街区形态的蟠龙天地,也引进了日潮户外品牌集合店MTPT。意大利顶级运动防护品牌DAINESE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也位于蟠龙天地。龙华会则引入了OUTDOOR PRODUCT。

总体来看,嘉里、太古、新鸿基、恒隆、瑞安、久光、荟聚、凯德、领展等港资、外资集团旗下商场,是目前户外运动品牌的主战场。国内企业方面,百联、万象生活、印力、万科、中海、合生、龙湖在上海表现出圈。

静安嘉里中心、浦东嘉里城、前滩太古里、兴业太古汇、港汇恒隆广场、恒隆广场、久光中心、久光百货、荟聚中心、长宁来福士、七宝领展广场等项目,无论是品牌数量还是门店能级都占据优势,引领着行业走向。

与此同时,GATE M西岸梦中心、上海万象城、南翔印象城MEGA、五角场合生汇、真如环宇城MAX、上海环球港、瑞虹天地太阳宫、世纪汇、松江印象城等标杆项目同样表现出众,正在加大对此品类的谨慎布局。

社区商业虽然也在努力加大户外运动的含量和浓度,但相对而言,目前引进的品牌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从区属来看,浦东、徐汇、静安、长宁、闵行是户外运动品牌最青睐的五大区,各有多家商场引入诸多指标品牌。青浦、杨浦、普陀、黄浦紧随其后。

虹口、嘉定、松江、宝山、奉贤分别凭借太阳宫、南翔印象城MEGA、松江印象城、宝山天街、奉贤天街实现破局,远郊区金山和崇明,则是户外运动市场最后的“盲点”。

【TIPS】本次抽样排名以大中型商场为单位,机场店和街铺店未计入本次统计,如始祖鸟虹桥机场店与HELLY HANSEN淮海路街铺店。

就商圈的角度来说,各大知名商圈至少有一家主力运动商场,如:运动品牌总量处于第一梯队的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由静安嘉里中心、兴业太古汇、恒隆广场贡献多个户外运动门店;徐家汇商圈仅港汇恒隆广场一家商场,就引入了13家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另外One lTC也引进了一家代表品牌;淮海中路商圈,环贸iapm、新天地成为户外品牌主力。

位于内环内的世纪大道商圈(世纪汇广场)、瑞虹新城商圈(瑞虹天地太阳宫)、位于内环线边上的环球港商圈(环球港)、处于城市副中心的五角场商圈(五角场合生汇+五角场万达广场+百联又一城)、真如商圈(真如环宇城MAX)、位于长宁的临空商圈(年轻新商业荟聚购物中心+改造项目百联西郊)、位于中环线上的吴中路商圈(上海万象城)、滨江区域的西岸商圈(西岸梦中心)、前滩商圈(前滩太古里)及外环外的七宝商圈(七宝领展广场)、松江大学城商圈(松江印象城)、南翔商圈(南翔印象城MEGA),因大体量区域型购物中心或非标商业对户外氛围的打造,位列第二梯队;

中山公园商圈的长宁来福士、龙之梦,陆家嘴商圈的正大广场、顾村商圈的宝山龙湖天街,均有2家代表性品牌。

【TIPS】文艺型商场花木时光里、BFC、蟠龙天地、龙华会、中信泰富广场、新世界大丸、闵行天街、丁香国际等13个商场,各有一家代表性户外运动品牌。

总体看,南京西路(全能商圈)、徐家汇(ITC Maison将助力商圈升级)、浦东花木(户外运动专业商圈)名列全市前三甲,临空、赵巷、迪士尼、吴中路、祝桥、淮海路、陆家嘴、大宁、七宝、前滩、五角场、徐汇西岸、中山公园、世纪大道等商圈,位居户外运动品牌布点的前列。

今明两年筹开新项目中的徐家汇ITC  Maison、莘庄天荟、鑫耀·光环LIVE二期、前湾印象城MEGA、PRISMA新嘉中心、浦东万象天地、森兰印象城、泗泾招商花园城、华润龙阳路TOD等重点项目是否会改写户外运动品牌商圈排名值得关注。

购物中心和街区之外,静安寺久光百货、第一八佰伴两大头部百货,引进的户外品牌较多,前者引进了An Ko Rau、DESCENTE、Columbia、AIGLE,后者引进了SPYDER、The North Face、Columbia。此外,新世界城引进了KAILAS和The North Face。

上海将来是否会重现户外运动主题的垂类主题商场(十多年前曾有名店运动城和运动一百)值得关注。

奥特莱斯不仅具有价格优势,且松驰的街区场景贴合运动品牌风格,所以户外运动品牌的数量优势非常显著,青浦百联奥特莱斯、比斯特购物村、佛罗伦萨小镇三大奥莱各有所长,引进品牌量不仅位居上海全市奥莱的前三,分别有10家、9家、8家,不仅在全市所有商场中位居前五,且多家国际运动品牌上海首店亦落子其中,以试水上海市场。

此外,城市奥莱三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引进了The North Face、Columbia、SPYDER,百盛优客和飞洲国际广场各引进了2家代表品牌。新型奥莱综合体首位则引入猛犸象和HONMA。

【TIPS】百联上海青浦奥莱先后引入Lululemon、Giada、icebreaker、上海首家凯乐石专业奥莱店等门店,强化品牌矩阵。

Tips:TOP20中有半数是近5年开业的新顶流。

从品牌拓店的现状来看,The North Face(近30家)、Columbia、DESCENTE、KAILAS、AIGLE、KOLON SPORT无疑是主力选手,在上海购物中心、百货和奥特莱斯的门店总量在10家及以上,且进驻商场扩展至外环外,The North Face最为明显,进驻外环外商场最多。

KOLON SPORT(截至2024年12月31日,KOLON SPORT于中国的店铺总数达191家)、ARC'TERYX分别有11家店、9家门店;Peak Performance、Houdini、Goldwin、OZARK、BOGNER、TaylorMade目前在上海仅有一家门店。

同样仅有一家门店的还有历峰集团旗下高尔夫品牌G/FORE落位One ITC、位于PAC静安的户外装备品牌如是观山、海梦一方引进的澳大利亚户外品牌SEA TO SUMMIT、五角场合生汇引进的轻户外服饰品牌Acmeitem等。

这些单门店品牌后续是否加速扩张,Mall星人也将持续关注。

【TIPS】据安踏体育2024年度业绩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DESCENTE在中国及东南亚共设有226间门店,将通过大店升级计划提升品牌形象,因地制宜打造南方市场的专属产品线,全面激发该市场的增长潜力,2025年年底店数目标260至270家。

截至2024年年底,KOLON SPORT在中国的店铺总数为191家,2025年年底店数目标为190至200家。

◎14家跑步类+运动生活方式品牌落地情况

在高端户外运动品牌基础上,Mall星人还选取了10家以跑步鞋履出名的运动品牌及4家运动生活方式品牌(包括HOKA、On、Brooks、saucony、KEEN、ASICS、Allbirds、SALOMON、SIDAS、TSUBO、lululemon、Vuori、MAIA ACTIVE、Particle Fever),它们共在上海40家商场开设了126家门店。

与上述30家户外运动品牌门店分布类似,这些品牌多集中于市区核心商圈或区域型标杆商业内,且以嘉里、恒隆、新鸿基、太古、瑞安等为代表的港资项目品牌集聚效应明显。

浦东嘉里城9家、港汇恒隆广场8家位居冠亚军,静安嘉里中心、环贸iapm、上海万象城各有7家并列季军,新天地、七宝领展广场及兴业太古汇、五角场合生汇、世纪汇各有4至5家代表品牌,共同构成沪上第一梯队。

其中,浦东嘉里城以6家运动鞋履品牌和3家生活方式品牌稳居第一,涵盖HOKA直营店、On昂跑直营店、SALOMON三大“中产跑鞋”品牌,提供专业跑步装备的Brooks、新西兰环保品牌Allbirds、法国足部护理品牌SIDAS及主打瑜伽服的lululemon、为亚洲女性打造的设计师运动服品牌MAIA ACTIVE、融合运动与高街时尚的Particle Fever。

【TIPS】浦东嘉里城拥有SIDAS在上海的唯一一家购物中心门店,另外一家门店位于黄浦区Boadrdroom滑雪服务中心。

港汇恒隆广场、静安嘉里中心、上海万象城均引进了HOKA直营店、On昂跑直营店、SALOMON与lululemon、MAIA ACTIVE。可见,中高端商场在引进户外运动品牌时有着相似的逻辑,同时又有细微差别,主要表现为引进商圈稀缺的运动品牌。

如:港汇恒隆广场引进了美国小众鞋履品牌TSUBO,目前上海仅2家门店,另一家位于兴业太古汇;

静安嘉里中心与环贸iapm均引进主打户外休闲与环保理念的美国户外鞋品牌KEEN,且环贸iapm与浦东嘉里城、前滩太古里引进了Particle Fever。

新天地与七宝领展广场各引进5家代表性品牌,兴业太古汇与五角场合生汇、世纪汇广场各引进了4家品牌,且均引进了lululemon。

前滩太古里、荟聚、环球港、长宁来福士、太阳宫、南翔印象城MEGA、松江印象城各有3家代表品牌,共同跻身沪上跑步及运动品牌TOP20商场。

其中,七宝领展广场的MAIA ACTIVE、HOKA、ASICS已上围挡,分别于4月底、5月中旬亮相,五角场合生汇在已开HOKA、saucony的基础上上新了Allbirds的围挡。

西岸梦中心、真如环宇城MAX、久光中心、ifc、第一八佰伴、苏河湾万象天地、百联西郊、LCM置汇旭辉、飞洲城市奥莱等9家商场各引进2家指标品牌。

引入1家指标品牌的项目包括:蟠龙天地、正大广场、新世界城、徐汇万科广场、天空万科广场、长风大悦城、百联又一城、尚嘉中心、四季坊、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和南站汇金城市奥莱。

品牌方面,ASICS扩张势头最猛,开设了21家商场门店,前滩太古里、环贸iapm、上海万象城、新天地等均有进驻。

SALOMON的门店数量与之“旗鼓相当”,开设了17家商场店,且ASICS在上海6个奥莱项目均有分布,SALOMON进驻了比斯特购物村、青浦百联奥特莱斯、佛罗伦萨小镇三大奥莱。

靠“一鞋难求”出圈的SALOMON,有着与始祖鸟类似的“打法”(甚至与始祖鸟、lululemon被称为新的“中产三宝”),即通过进驻中高端购物中心与旗舰店的打造,持续强化品牌形象,并不断丰富产品线场景。

如:去年亮相的SALOMON上海新天地旗舰店,提供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新产品,包括越野跑、徒步、路跑、滑雪与户外风尚等多元品类,覆盖鞋履、服装、配件、专业器具等类别。

△图源:SALOMON官微

在门店选址方面,不仅进驻了中内环核心商圈项目,也在外环外的松江印象城、南翔印象城MEGA设有门店。

事实上,远郊优质商业也在逐步打造高端运动户外氛围,细分运动领域里的标杆品牌进驻,对于商场格调及业绩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On昂跑直营店、saucony与HOKA沪上直营店均超过了达到了10家及以上,且均进驻了港汇恒隆广场、上海万象城、环贸iapm等标杆项目。

其中,On昂跑直营店共有10家,saucony为13家,HOKA连同七宝领展广场、青浦百联奥特莱斯围挡中的门店共计12家。

4家代表性的运动生活方式品牌中,lululemon的扩张势头最猛,共有超20家商场门店(2家奥莱店,分别是比斯特购物村和青浦百联奥特莱斯),且除前滩太古里外多个高端商场均有开店。

2023年,lululemon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原AF位置开出亚太最大门店,并以简约的白色和原木色为主,为南京西路打造又一靓丽的商业展示面。

△图源:lululemon官微 

被安踏收购的MAIA ACTIVE,在上海也已开设了10余家门店,除比斯特购物村外,其他均为购物中心门店,且上海新天地拥有2家门店,分别位于新天地时尚、新天地广场。

相较之下,融合健身、冲浪、运动及生活等多场景需求的Vuori,及依靠先锋设计吸引小众群体的Particle Fever目前开店并不多。前者仅在港汇恒隆广场、静安嘉里中心设有门店,后者进驻了浦东嘉里城、前滩太古里、环贸iapm,还有一家奥莱门店,位于比斯特购物村。

综上可见,高端户外与高端商场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南京西路、淮海路新天地、滨江沿线的西岸、前滩等黄金地带,成为国际大牌抢先进驻区域,同时也在逐步扩张至优质区域型购物中心。

浦东、徐汇、静安、闵行、长宁位列前5区,奉贤金山崇明3区仍是空白点。淮海路、南京西路、徐家汇、花木、吴中路、赵巷、迪士尼、陆家嘴、临空、七宝、五角场成为TOP10商圈。

随着多元、细分运动品类的涌现、轻户外概念的提出,户外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这股时尚风潮能持续多久,真正的赢家都有哪些,尚不好下定论,毕竟有个别户外运动品牌首店已经关闭,或沉寂未开新店,或谨慎试水其他区域。

本土新势力VS国际大牌

抢夺优质项目的同时比拼「可持续」

从2024年起至今,落地上海各大购物中心的户外运动品牌首店已超40家(含即将开业品牌),且持续有新品牌首店在筹备中。

核心商圈中的中高端商场,是各大品牌的首选偏好,户外运动品牌当然也不例外,黄浦区的淮海中路、新天地板块,静安区的静安寺-南京西路地带,徐汇区的徐家汇、衡复板块等,都能看到国内外知名户外品牌的首店。

尤其是徐家汇商圈的港汇恒隆广场、静安寺商圈的PAC静安、花木商圈的浦东嘉里城开业了3个及以上品牌首店。

从这些首店品牌的属地来看,中国品牌首店势头较猛,占比超一半。当众多国外户外品牌持续抢滩上海市场之际,本土户外品牌也开始向前迈步,且紧随时代潮流,打造可持续门店。

如:成立于2021年的户外品牌UPPERVOID二普纬度,在上海HAI550开出线下空间UPPERVOID 「向隅」(2021年底,品牌在对面的TX淮海年轻力中心开设首家快闪店 「CITY TENT都市营帐」),辟出一个朝圣自然的角落,开启回归自然之旅,彰显品牌与项目共同的可持续理念;

安踏在上海开出了首家零碳店,从产品、包装、装修材料乃至能源使用、门店运营等全过程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店内充满艺术气息的展陈、装置道具等,也是由废旧衣物布料、残次鞋面等生产过程的剩余部分构成。

△图源:安踏官微

另有专为儿童设计的高端运动时尚品牌Dodopoli全国首店进驻浦东嘉里城,phenix菲尼克斯首家体验店于西岸梦中心开出全国首店,红蜻蜓创立的轻户外生活方式品牌RDF在龙之梦购物中心开出全国首店等共计22家国产户外品牌开出首店,选址同样覆盖了徐家汇、淮海中路、五角场等核心商圈。

△图源:Dodopoli官微

同时有运动品牌首店进驻远郊地区:社区型商业浦江欢乐颂,开出了户外露营装备品牌原始人全国首店,距离市中心更远的临港耀雪冰雪世界开设了YONEX中国首家滑雪板专卖店、OUTDOORMASTER上海首店。

国际品牌中,NB Grey R、Brooks Running、WILDTHINGS、Vuori、MitchellNess、Under Armour outdoor、分别在南京西路、淮海路、陆家嘴、徐家汇开出首店,其中WILDTHINGS、Vuori均位于静安嘉里中心。

日本专业户外品牌mont·bell、美国高尔夫品牌Titleist和高端户外装备品牌GREGORY等多家上海首店于港汇恒隆广场开业,高尔夫品牌HONMA中国首店及Onitsuka Tiger鬼塚虎中国内地首家NIPPON MADE™系列精品店分别落位于新天地湖滨道、南西上海恒隆广场。

浦东嘉里城迎来了两家瑞典户外品牌首店,分别是瑞典高端轻奢户外品牌HOUDINI中国首店、瑞典王室御用户外专业品牌Fjallraven(北极狐)全系列上海首店。

△图源:Fjallraven瑞典北极狐官微

此外,韩国户外生活方式品牌Discovery Expendition在环球港、万象城同开;意大利新锐时尚运动品牌UPONPRO、奥地利知名运动品牌HEAD分别环贸iapm、PAC开出首店;加拿大户外背包品牌VENQUE中国首店落位于长寿路昔步统益里;澳大利亚流行趋势户外休闲品牌UNDEFINED BLUE则在浦东长泰广场开出上海首家形象店。

美国户外品牌土拨鼠Marmot由江苏三夫代理重新引入内地市场,上海首店将花落谁家备受关注。而同样由三夫代理的瑞典户外品牌攀山鼠目前仅在浦东嘉里城和百联奥莱有店。

后记

当户外运动成为潮流象征与“社交货币”,户外运动品牌的开店潮显然还在继续。据悉,法国户外品牌topologie已在环贸iapm上新了围挡,将在此开设中国内地首店。

抢商圈,抢项目还只是基本操作,真正的抢夺在于“社群”,运动户外品牌的洗牌速度正在加速,不断有新门店乃至新品牌加入战局,也不断有老门店乃至老品牌退出市场,究竟哪些品牌能够赢得全方位的胜利,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于消费者。

登录 | 注册

永辉上海第二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在闵行开业

五年坚守“蓝丝带”, 上海罗森用爱守护“星星”的世界

麦当劳北京上海上线京东外卖,不到一周日均单量超2万

奥乐齐走出上海,它究竟是谁的假想敌?

上海佛罗伦萨小镇十周年庆典:一城繁花,十年锦绣

除了沪版阿那亚,转折中的四川北路还有哪些新看点?

森马服饰2024年净利润11.37亿,同比增长1.42%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