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富民产业:平坝灰鹅全产业链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华指数

2天前

平坝灰鹅产业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新华财经北京4月2日电(韩燕)2025年一季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特色农业品牌平坝灰鹅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多家媒体对平坝灰鹅产业进行调研和报道。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贵州省平坝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径。在此背景下,新华指数研究院启动平坝灰鹅产业调研。

地理标志赋能,灰鹅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贵州安顺平坝区,一只灰鹅正撬动亿元产业。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坝灰鹅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与肉质风味,近年来通过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2024年,平坝灰鹅年销量突破3万只,带动数千农户增收,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联农共富”的特色路径。

科技赋能养殖,夯实产业根基

走进白云镇车头村种鹅场,400余只种鹅在智能化发酵床养殖系统中踱步。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这里建成了1000平方米种鹅舍、运动场及配种池,配套环境控制系统与生态养殖技术,年孵化鹅苗超3000只。发酵床分解粪便技术不仅实现“零污染”,还为周边农田提供优质有机肥,形成“种养循环”生态链。

“我们提供鹅苗、技术、保底回收,农户只需专注养殖。”智黔灰鹅公司技术员张飞龙介绍。在乐平镇大屯村,脱贫户朱勤政通过“代养模式”将养殖规模从300只扩大至500只,每只纯利润超50元。公司以17.5元/斤保底价回收,并动态匹配市场价,让农户吃下“定心丸”。目前,全区8个乡镇3000余只灰鹅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滚动养殖,带动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

三产融合破局,打造灰鹅经济闭环

平坝灰鹅的产业升级不止于养殖端。在加工端,占地2000平方米的预制菜研发中心即将投产,重点攻关卤制工艺标准化生产,开发鹅肉休闲食品、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端,“尝鹅宫”连锁餐饮品牌已在贵阳、平坝开设门店,年销灰鹅3万余只,形成“以销定产”的精准模式。

“从养殖场到餐桌,我们正构建全产业链闭环。”智黔灰鹅公司总经理刘赞韬表示。未来,公司还将建设灰鹅种鹅场、研发中心,并拓展电商渠道,推动平坝灰鹅走向全国。

东西部协作助力,产业“造血”升级

2022年至今,广州市越秀区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注入423.7万元帮扶资金,支持种鹅场建设与品牌推广。车头村种鹅场每年向村集体缴纳8万元租金,带动玉米、稻草等农产品销售,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协作资金不仅“输血”,更激活了产业“造血”功能,让青山绿水间的灰鹅成为富民兴村的“绿色银行”。

展望未来:从“一县一业”到“全域共富”

当前,平坝区正以灰鹅产业为轴心,推进林下养殖基地、种鹅场扩建及深加工项目,计划打造集生态养殖、美食体验、文旅研学于一体的灰鹅特色小镇。一只灰鹅,正串起平坝的绿水青山与共富梦想,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平坝灰鹅产业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灰鹅养殖户正通过勤劳双手改变命运,迈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未来,平坝灰鹅产业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平坝灰鹅产业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新华财经北京4月2日电(韩燕)2025年一季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特色农业品牌平坝灰鹅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多家媒体对平坝灰鹅产业进行调研和报道。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贵州省平坝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路径。在此背景下,新华指数研究院启动平坝灰鹅产业调研。

地理标志赋能,灰鹅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贵州安顺平坝区,一只灰鹅正撬动亿元产业。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坝灰鹅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与肉质风味,近年来通过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2024年,平坝灰鹅年销量突破3万只,带动数千农户增收,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联农共富”的特色路径。

科技赋能养殖,夯实产业根基

走进白云镇车头村种鹅场,400余只种鹅在智能化发酵床养殖系统中踱步。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这里建成了1000平方米种鹅舍、运动场及配种池,配套环境控制系统与生态养殖技术,年孵化鹅苗超3000只。发酵床分解粪便技术不仅实现“零污染”,还为周边农田提供优质有机肥,形成“种养循环”生态链。

“我们提供鹅苗、技术、保底回收,农户只需专注养殖。”智黔灰鹅公司技术员张飞龙介绍。在乐平镇大屯村,脱贫户朱勤政通过“代养模式”将养殖规模从300只扩大至500只,每只纯利润超50元。公司以17.5元/斤保底价回收,并动态匹配市场价,让农户吃下“定心丸”。目前,全区8个乡镇3000余只灰鹅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滚动养殖,带动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

三产融合破局,打造灰鹅经济闭环

平坝灰鹅的产业升级不止于养殖端。在加工端,占地2000平方米的预制菜研发中心即将投产,重点攻关卤制工艺标准化生产,开发鹅肉休闲食品、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端,“尝鹅宫”连锁餐饮品牌已在贵阳、平坝开设门店,年销灰鹅3万余只,形成“以销定产”的精准模式。

“从养殖场到餐桌,我们正构建全产业链闭环。”智黔灰鹅公司总经理刘赞韬表示。未来,公司还将建设灰鹅种鹅场、研发中心,并拓展电商渠道,推动平坝灰鹅走向全国。

东西部协作助力,产业“造血”升级

2022年至今,广州市越秀区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注入423.7万元帮扶资金,支持种鹅场建设与品牌推广。车头村种鹅场每年向村集体缴纳8万元租金,带动玉米、稻草等农产品销售,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协作资金不仅“输血”,更激活了产业“造血”功能,让青山绿水间的灰鹅成为富民兴村的“绿色银行”。

展望未来:从“一县一业”到“全域共富”

当前,平坝区正以灰鹅产业为轴心,推进林下养殖基地、种鹅场扩建及深加工项目,计划打造集生态养殖、美食体验、文旅研学于一体的灰鹅特色小镇。一只灰鹅,正串起平坝的绿水青山与共富梦想,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平坝灰鹅产业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灰鹅养殖户正通过勤劳双手改变命运,迈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未来,平坝灰鹅产业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