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大经济学家、券商分析师为提振消费献计献策时,当内卷的奶茶赛道上的资本方、品牌方们,含泪散播着生意难做的情绪时......
不管是在港股刚刚上市的蜜雪冰城,还是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招股书的霸王茶姬,都在向外界传递一种声音:环境是环境、个案永远是个案,永远有机会!
毕竟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都是框定在宏观这个大环境之下的归因,比如,生育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消费对收入的依赖程度等。
相较于此,这两年经济结构转型中崛起的品牌们,一边更善于从民间捕捉消费者的喜好,一边将自己的产品优势、品牌调性植入消费者心中,从而无惧转型之痛。
下沉之王蜜雪冰城,凭借供应链打造的极致性价比,使得其2024年营收248.3亿元,净利润44.54亿元,全球门店总数达到46479家,早已赶超星巴克。
霸王茶姬,靠着原叶鲜奶茶这一品类的聚焦,极快的出品时间,2024年,霸王茶姬全年GMV高达294.58亿元,营收高达124.06亿元,净利润高达25.15亿元。处于追赶星巴克的高速成长期。
国内茶饮行业可谓处于常年“战火纷飞”的状态。一边,要面对竞品随时发起的进攻,一边又要防着做咖啡的这类“外行”突然在品类上攻入自己的大本营。
截至去年年底,国内奶茶店的数量为8395家,整个新茶饮门店已达40多万家。
从早年的一点点、coco,到后来的奈雪的茶、喜茶,再到如今崭露头角的蜜雪冰城、古茗等搅局者(成立时间并不晚,这里主要考量的是市场声量、上市等)。
他们能屹立在市场上,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商业上一点极致的差异点。
蜜雪冰城,定位2元的甜筒、4块钱的柠檬水,极致的性价比,可以说在市场上极为罕见。更何况,近两年又幸运的切中了消费者能少花钱就不多花钱,变相“省钱”的消费趋势。
支撑起它极致性价比的核心武器:强大的供应链效率带来的采购成本的下降。自己打通了从种植,采摘制作、运输、售卖的整个一体化流程。
在茶饮企业几乎一片哀嚎的2024年初,一个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不知晓的品牌古茗,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古茗门店数量彼时大概9001家。据灼识咨询,按门店数和GMV算,它已经是2023年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
除了盘踞在一、二线城市以下,古茗比蜜雪冰城聪明的地方,是并未死磕极致的供应链,而是把产品的价格定位提高。古茗身处10-18元的价格带,因而能够获得更高的毛利。2023年1-9月,古茗营收55.7亿元,净利率18%。蜜雪冰城全年的净利率只有12.3%。
蜜雪冰城平均每杯大约可以净赚4毛,古茗却能够翻倍。对于蜜雪冰城来讲,只有卖的得多,才能赚的更多。
霸王茶姬的出现,让大家原本认为已经卷无可卷的赛道,还有这么行之有效的产品策略、制作效率可以提升。这两点的有机融合,就像蒸汽机对于整个工业社会带来的革命一般,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几何倍提升,还大大节约了成本!
产品策略上,霸王茶姬事实上选择的是一种极简的思路。
首先,原叶鲜奶茶的定位,为行业定义了全新品类。广域上而言,它依然属于奶茶赛道,该赛道产品的受众群体很广泛,市场接受度广。
其次,霸王茶姬的SKU足够简单精准。从一款大单品打造开始,搭配上标准化的流程,成就了伯牙绝弦这款爆品。据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累计销售突破6亿杯,在霸王茶姬总销售额中占到了约35%的比重。霸王茶姬前三大SKU占据总销售额约60%-70%。
生产流程上,霸王茶姬死磕效率,向咖啡行业取经,把制茶、萃茶、泡茶变成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全面替换全自动奶茶机,把出杯时长控制在8秒、差异率2‰。
就像摩尔定律之于芯片行业一样,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而不断优化芯片的大小。从这个维度看,霸王茶姬的产业优化思路,可以写进商业教科书。
结合霸王茶姬定位15-20元这个价格带,它在提升效率的前提下,避免了打价格战,对于利润的侵蚀。2024年,霸王茶姬的净利润率达20.3%。
霸王茶姬,卖得虽然是奶茶,但其更像是一家以茶为根基的公司。并且,其把这种基因清晰可见的放置在任何地方。
比如,霸王茶姬计划登陆纳斯达克时,把股票代码命名为“CHA”。2024年5月份,在“现代东方茶创新论坛”上,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首次提出了“现代东方茶”的产品概念。
茶,本身也带有一些苦涩的感觉,影响口感。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想把第一口纯正的茶喂给年轻人,并不简单。更何况,霸王茶姬不仅只想盘踞在东方这个茶饮大国,更想把茶文化传遍全世界。
作为东方大国一个标志性的产物,过往由于品牌、流程等原因,茶品牌里鲜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能彻底打通国际市场,知名茶品牌反而是川宁这种国外牌子。
为此,霸王茶姬,做了几点改变。
第一,口味上,霸王茶姬,把茶进一步饮料化,进而创造了更绵延的受众群体。对于爱吃甜品的外国人也一样。这就如同瑞幸为了把咖啡喂给国内消费者,打造了大奶咖的战略一般。
根据艾瑞咨询预计,中国的茶饮品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24年到2028年,现制茶饮行业GMV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预计为11.8%,显著高于即饮茶饮料(如瓶装茶饮)市场6.9%的增长速度。
据贝恩咨询,全球范围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以即饮茶和咖啡替代碳酸饮料的需求。2024年,即饮茶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为了迎合时下健康的消费趋势,霸王茶姬把奶茶打造的更加纯净、健康。茶本身具备的各种功效,早就被古人研究的出神入化。比《神农本草》中就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霸王茶姬把更健康、更注重茶感的品类,融入到产品之中,不断进行健康化的升级。
所以霸王茶姬一直以来以低GI、低热量的属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茶饮的需求。3月21日,霸王茶姬首次在全国省会城市推出轻因系列新品,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轻因专区”,比如青青糯山、白雾红尘、琥珀光等。相较于经典版伯牙绝弦,轻因·伯牙绝弦咖啡因含量直接下降约50%。
可以说,霸王茶姬做到了真正从懂茶到懂全球消费者的切换!
第三,当传播茶文化的使者,把茶做成象征生活方式的符号,把茶做成霸王茶姬的IP。
据报道,公开招股前,在一场面向潜在投资人的演讲里,张俊杰提到40多次星巴克、20多次瑞幸,茶饮同行则只有个位数次。可见,霸王茶姬,并非单单只想做一个卖奶茶的公司。而是一种引领人们生活方式,把自己推崇的茶文化传递出去的一名使者。
细数国内茶行业的融资事件,几乎寥寥无几。但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有将近7000亿元的规模。资本之所以不爱投这类型公司,第一,产品、价格不透明,第二,众多茶产区和品类,让资本很难讲出好故事。
霸王茶姬,是一个好的研究范文。早在成立之初,霸王茶姬就以茶马古道为品牌灵感,从云南出发,全球传播,视觉设计上,结合戏曲脸谱LOGO,从而增强文化上的认同感。
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及海外产生的总GMV达294.58亿元。闭店率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3年和2024年,其闭店率仅为0.5%和1.5%。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GMV计算,现制茶饮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7%。到2028年,现制茶饮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降至11.8%。
茶饮赛道的竞争依然激烈,行业能够优化的品类、供应链效率或许越来越有限。
当前每个茶饮品牌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但这个蛋糕终将越来越窄。除了向国外要市场增量之外,还能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市场增量,值得所有品牌思考。
在张俊杰的设想中,霸王茶姬会像雀巢一样,将现制现售场景延伸到每个家庭和办公室。再往后,霸王茶姬要对标可口可乐,做成一款预制茶饮料,“它既美味,又健康,带有能量性和功能性。”
或许,茶饮行业有很大的阻力,又或许,茶饮行业还有很广的路!
当各大经济学家、券商分析师为提振消费献计献策时,当内卷的奶茶赛道上的资本方、品牌方们,含泪散播着生意难做的情绪时......
不管是在港股刚刚上市的蜜雪冰城,还是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招股书的霸王茶姬,都在向外界传递一种声音:环境是环境、个案永远是个案,永远有机会!
毕竟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都是框定在宏观这个大环境之下的归因,比如,生育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消费对收入的依赖程度等。
相较于此,这两年经济结构转型中崛起的品牌们,一边更善于从民间捕捉消费者的喜好,一边将自己的产品优势、品牌调性植入消费者心中,从而无惧转型之痛。
下沉之王蜜雪冰城,凭借供应链打造的极致性价比,使得其2024年营收248.3亿元,净利润44.54亿元,全球门店总数达到46479家,早已赶超星巴克。
霸王茶姬,靠着原叶鲜奶茶这一品类的聚焦,极快的出品时间,2024年,霸王茶姬全年GMV高达294.58亿元,营收高达124.06亿元,净利润高达25.15亿元。处于追赶星巴克的高速成长期。
国内茶饮行业可谓处于常年“战火纷飞”的状态。一边,要面对竞品随时发起的进攻,一边又要防着做咖啡的这类“外行”突然在品类上攻入自己的大本营。
截至去年年底,国内奶茶店的数量为8395家,整个新茶饮门店已达40多万家。
从早年的一点点、coco,到后来的奈雪的茶、喜茶,再到如今崭露头角的蜜雪冰城、古茗等搅局者(成立时间并不晚,这里主要考量的是市场声量、上市等)。
他们能屹立在市场上,都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商业上一点极致的差异点。
蜜雪冰城,定位2元的甜筒、4块钱的柠檬水,极致的性价比,可以说在市场上极为罕见。更何况,近两年又幸运的切中了消费者能少花钱就不多花钱,变相“省钱”的消费趋势。
支撑起它极致性价比的核心武器:强大的供应链效率带来的采购成本的下降。自己打通了从种植,采摘制作、运输、售卖的整个一体化流程。
在茶饮企业几乎一片哀嚎的2024年初,一个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不知晓的品牌古茗,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古茗门店数量彼时大概9001家。据灼识咨询,按门店数和GMV算,它已经是2023年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
除了盘踞在一、二线城市以下,古茗比蜜雪冰城聪明的地方,是并未死磕极致的供应链,而是把产品的价格定位提高。古茗身处10-18元的价格带,因而能够获得更高的毛利。2023年1-9月,古茗营收55.7亿元,净利率18%。蜜雪冰城全年的净利率只有12.3%。
蜜雪冰城平均每杯大约可以净赚4毛,古茗却能够翻倍。对于蜜雪冰城来讲,只有卖的得多,才能赚的更多。
霸王茶姬的出现,让大家原本认为已经卷无可卷的赛道,还有这么行之有效的产品策略、制作效率可以提升。这两点的有机融合,就像蒸汽机对于整个工业社会带来的革命一般,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几何倍提升,还大大节约了成本!
产品策略上,霸王茶姬事实上选择的是一种极简的思路。
首先,原叶鲜奶茶的定位,为行业定义了全新品类。广域上而言,它依然属于奶茶赛道,该赛道产品的受众群体很广泛,市场接受度广。
其次,霸王茶姬的SKU足够简单精准。从一款大单品打造开始,搭配上标准化的流程,成就了伯牙绝弦这款爆品。据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累计销售突破6亿杯,在霸王茶姬总销售额中占到了约35%的比重。霸王茶姬前三大SKU占据总销售额约60%-70%。
生产流程上,霸王茶姬死磕效率,向咖啡行业取经,把制茶、萃茶、泡茶变成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全面替换全自动奶茶机,把出杯时长控制在8秒、差异率2‰。
就像摩尔定律之于芯片行业一样,为了追求极致的性能而不断优化芯片的大小。从这个维度看,霸王茶姬的产业优化思路,可以写进商业教科书。
结合霸王茶姬定位15-20元这个价格带,它在提升效率的前提下,避免了打价格战,对于利润的侵蚀。2024年,霸王茶姬的净利润率达20.3%。
霸王茶姬,卖得虽然是奶茶,但其更像是一家以茶为根基的公司。并且,其把这种基因清晰可见的放置在任何地方。
比如,霸王茶姬计划登陆纳斯达克时,把股票代码命名为“CHA”。2024年5月份,在“现代东方茶创新论坛”上,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首次提出了“现代东方茶”的产品概念。
茶,本身也带有一些苦涩的感觉,影响口感。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想把第一口纯正的茶喂给年轻人,并不简单。更何况,霸王茶姬不仅只想盘踞在东方这个茶饮大国,更想把茶文化传遍全世界。
作为东方大国一个标志性的产物,过往由于品牌、流程等原因,茶品牌里鲜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能彻底打通国际市场,知名茶品牌反而是川宁这种国外牌子。
为此,霸王茶姬,做了几点改变。
第一,口味上,霸王茶姬,把茶进一步饮料化,进而创造了更绵延的受众群体。对于爱吃甜品的外国人也一样。这就如同瑞幸为了把咖啡喂给国内消费者,打造了大奶咖的战略一般。
根据艾瑞咨询预计,中国的茶饮品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2024年到2028年,现制茶饮行业GMV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预计为11.8%,显著高于即饮茶饮料(如瓶装茶饮)市场6.9%的增长速度。
据贝恩咨询,全球范围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以即饮茶和咖啡替代碳酸饮料的需求。2024年,即饮茶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为了迎合时下健康的消费趋势,霸王茶姬把奶茶打造的更加纯净、健康。茶本身具备的各种功效,早就被古人研究的出神入化。比《神农本草》中就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霸王茶姬把更健康、更注重茶感的品类,融入到产品之中,不断进行健康化的升级。
所以霸王茶姬一直以来以低GI、低热量的属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茶饮的需求。3月21日,霸王茶姬首次在全国省会城市推出轻因系列新品,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上线“轻因专区”,比如青青糯山、白雾红尘、琥珀光等。相较于经典版伯牙绝弦,轻因·伯牙绝弦咖啡因含量直接下降约50%。
可以说,霸王茶姬做到了真正从懂茶到懂全球消费者的切换!
第三,当传播茶文化的使者,把茶做成象征生活方式的符号,把茶做成霸王茶姬的IP。
据报道,公开招股前,在一场面向潜在投资人的演讲里,张俊杰提到40多次星巴克、20多次瑞幸,茶饮同行则只有个位数次。可见,霸王茶姬,并非单单只想做一个卖奶茶的公司。而是一种引领人们生活方式,把自己推崇的茶文化传递出去的一名使者。
细数国内茶行业的融资事件,几乎寥寥无几。但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有将近7000亿元的规模。资本之所以不爱投这类型公司,第一,产品、价格不透明,第二,众多茶产区和品类,让资本很难讲出好故事。
霸王茶姬,是一个好的研究范文。早在成立之初,霸王茶姬就以茶马古道为品牌灵感,从云南出发,全球传播,视觉设计上,结合戏曲脸谱LOGO,从而增强文化上的认同感。
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及海外产生的总GMV达294.58亿元。闭店率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3年和2024年,其闭店率仅为0.5%和1.5%。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GMV计算,现制茶饮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7%。到2028年,现制茶饮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降至11.8%。
茶饮赛道的竞争依然激烈,行业能够优化的品类、供应链效率或许越来越有限。
当前每个茶饮品牌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但这个蛋糕终将越来越窄。除了向国外要市场增量之外,还能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市场增量,值得所有品牌思考。
在张俊杰的设想中,霸王茶姬会像雀巢一样,将现制现售场景延伸到每个家庭和办公室。再往后,霸王茶姬要对标可口可乐,做成一款预制茶饮料,“它既美味,又健康,带有能量性和功能性。”
或许,茶饮行业有很大的阻力,又或许,茶饮行业还有很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