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速“爆燃事件”引质疑
据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小米公司强调,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同时,公司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遇难者父亲:车企仍没联系 一直在冷处理
4月1日下午,据澎湃新闻,记者与该小米SU7车主取得了联系,3名遇难者之一是其女友,两人只差一个婚礼,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目前他与女友家人暂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复。
事故现场图片显示 车辆外壳均被烧毁 对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家属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向澎湃新闻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 遇难者父亲罗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小米汽车所谓成立的工作小组直到现在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一直在冷处理。目前我们得不到任何的进展。交警部门说要固定证据,在事故调查完整之前,不方便对外公布。”
专案组已介入调查 警方未公布更多细节
4月1日上午,铜陵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河报记者表示,该起事故属于单方责任事故同时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
针对该起事故,4月1日,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回应,专案组已介入调查。
小米表示已成立专项小组,于3月30日赴安徽铜陵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交完整行驶数据。公司强调,将依据最终调查结果处理善后,目前正尝试联系遇难者家属。
截至发稿,事故调查仍在持续,警方未公布更多细节。
此次事故再次将新能源车碰撞安全推向风口浪尖。业内人士指出,电池碰撞后的热失控风险、车门应急解锁机制及乘员逃生培训,均需车企、监管部门及用户共同关注。
据澎湃新闻,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车也会发生),但争议焦点在于新能源车用户高频使用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的SU7用户手册
“汽车高速“爆燃事件”引质疑
据微博“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应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小米公司强调,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同时,公司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遇难者父亲:车企仍没联系 一直在冷处理
4月1日下午,据澎湃新闻,记者与该小米SU7车主取得了联系,3名遇难者之一是其女友,两人只差一个婚礼,均是小米的忠实粉丝。目前他与女友家人暂未收到警方和小米的任何回复。
事故现场图片显示 车辆外壳均被烧毁 对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家属提出了质疑。其中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向澎湃新闻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 遇难者父亲罗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小米汽车所谓成立的工作小组直到现在都没有跟我们接触过,一直在冷处理。目前我们得不到任何的进展。交警部门说要固定证据,在事故调查完整之前,不方便对外公布。”
专案组已介入调查 警方未公布更多细节
4月1日上午,铜陵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河报记者表示,该起事故属于单方责任事故同时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
针对该起事故,4月1日,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回应,专案组已介入调查。
小米表示已成立专项小组,于3月30日赴安徽铜陵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交完整行驶数据。公司强调,将依据最终调查结果处理善后,目前正尝试联系遇难者家属。
截至发稿,事故调查仍在持续,警方未公布更多细节。
此次事故再次将新能源车碰撞安全推向风口浪尖。业内人士指出,电池碰撞后的热失控风险、车门应急解锁机制及乘员逃生培训,均需车企、监管部门及用户共同关注。
据澎湃新闻,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车也会发生),但争议焦点在于新能源车用户高频使用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的SU7用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