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固收|利率】供需改善格局延续,债市或需更重配置——3月中采PMI点评

申万宏源固收研究

2周前

债市投资策略或需逐渐从久期思维过渡到配置思维,寻找性价比高的品种组合。...风险提示: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则可能导致债市波动增加。

2025年3月中采制造业PMI为50.5(环比+0.3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8(环比+0.4个百分点),综合PMI为51.4%(环比+0.3个百分点)。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制造业需求加速提升,供需改善格局延续。3月制造业PMI录得50.5%,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在扩张区间加速改善。生产端来看,本月生产指数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录得52.6%,与可比年份的3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相比,2025年3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符合季节性水平。需求端来看,新订单指数环比上行0.7个百分点,录得51.8%,与可比年份的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相比,2025年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符合季节性水平。考虑到2025年1-2月PMI均值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季节性水平,在此基础上3月PMI仍在扩张区间进一步改善,显示经济动能延续改善。

企业原材料库存消耗放缓,出厂价格指数加速收缩。3月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下行0.3个百分点至48.0%,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47.2%。近期受原油、铁矿石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回落,一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拖累,另一方面显示企业可能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制造业企业利润抬升,或由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2025年1-2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提升至5.8%,而2024年全年同比增速仅有-3.8%,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速较高,或是制造业企业利润改善主要驱动因素。

服务业景气度回升,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稳步推进。3月非制造业PMI服务业环比上行0.3个百分点至50.3%,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为50.8%,环比上行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以旧换新叠加消费补贴激活居民线下消费场景,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稳步推进,建筑业PMI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53.4%,连续2个月环比提升。 

经济、信贷和PMI数据均指向2025Q1总体经济景气度较高,内需拉动作用有望延续,二季度基本面可能存在预期差。2025年扩内需成为政策重心,全年经济可能呈现“N型”走势,10年国债收益率或亦呈现“N型”的震荡市。政策持续发力、内需有效增强的趋势下,或也难再现“宽货币+紧信用”的顺畅债牛。1季度央行态度克制,但物价磨底时期尚未达到央行要持续回收流动性的阶段,且存在央行恢复国债买入、降准降息的期权,债市震荡偏弱。展望后续,债市投资策略或需逐渐从久期思维过渡到配置思维,寻找性价比高的品种组合。中短久期信用下沉的票息策略好于拉久期,建议重点把握短久期信用下沉、地方债及1-5年中短端利率债的价值。长债、超长债可能对基本面定价反映不足,需要更高的溢价补偿,更多的是波段交易机会。

风险提示: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则可能导致债市波动增加。

正文

风险提示

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则可能导致债市波动增加。

债市投资策略或需逐渐从久期思维过渡到配置思维,寻找性价比高的品种组合。...风险提示: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则可能导致债市波动增加。

2025年3月中采制造业PMI为50.5(环比+0.3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8(环比+0.4个百分点),综合PMI为51.4%(环比+0.3个百分点)。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制造业需求加速提升,供需改善格局延续。3月制造业PMI录得50.5%,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在扩张区间加速改善。生产端来看,本月生产指数环比上行0.1个百分点,录得52.6%,与可比年份的3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相比,2025年3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符合季节性水平。需求端来看,新订单指数环比上行0.7个百分点,录得51.8%,与可比年份的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相比,2025年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符合季节性水平。考虑到2025年1-2月PMI均值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季节性水平,在此基础上3月PMI仍在扩张区间进一步改善,显示经济动能延续改善。

企业原材料库存消耗放缓,出厂价格指数加速收缩。3月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下行0.3个百分点至48.0%,原材料库存指数环比上行0.2个百分点至47.2%。近期受原油、铁矿石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回落,一方面受国际原油价格拖累,另一方面显示企业可能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制造业企业利润抬升,或由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2025年1-2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提升至5.8%,而2024年全年同比增速仅有-3.8%,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带动下,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速较高,或是制造业企业利润改善主要驱动因素。

服务业景气度回升,居民消费意愿增强,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稳步推进。3月非制造业PMI服务业环比上行0.3个百分点至50.3%,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为50.8%,环比上行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以旧换新叠加消费补贴激活居民线下消费场景,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投资相关建筑活动稳步推进,建筑业PMI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53.4%,连续2个月环比提升。 

经济、信贷和PMI数据均指向2025Q1总体经济景气度较高,内需拉动作用有望延续,二季度基本面可能存在预期差。2025年扩内需成为政策重心,全年经济可能呈现“N型”走势,10年国债收益率或亦呈现“N型”的震荡市。政策持续发力、内需有效增强的趋势下,或也难再现“宽货币+紧信用”的顺畅债牛。1季度央行态度克制,但物价磨底时期尚未达到央行要持续回收流动性的阶段,且存在央行恢复国债买入、降准降息的期权,债市震荡偏弱。展望后续,债市投资策略或需逐渐从久期思维过渡到配置思维,寻找性价比高的品种组合。中短久期信用下沉的票息策略好于拉久期,建议重点把握短久期信用下沉、地方债及1-5年中短端利率债的价值。长债、超长债可能对基本面定价反映不足,需要更高的溢价补偿,更多的是波段交易机会。

风险提示: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则可能导致债市波动增加。

正文

风险提示

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超预期,海外环境变化超预期,则可能导致债市波动增加。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