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减水开发"节水超百万吨

中国石油网

1天前

在陇东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技术人员通过创新二氧化碳减水压裂技术,在典型示范区H38平台3口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万吨,节水2.78万吨,单井日均产量突破30吨,实现“减水、提产、埋碳”三重效益。

3月25日,笔者在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了解到一组数据:截至目前,长庆油田累计应用减水无水工程技术的井为1200余口,综合减水率超15%,节水超百万吨。

近年来,长庆油田以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统领,严格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将合规取水、合格注水、节约用水作为开发主线,构建起“管生产必须管水,像管油气一样管水”的全员责任体系。

管好用好水资源,需要挖掘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节水潜力。长庆油田瞄准减水无水压裂、水资源循环利用、非水介质补能和无水钻井四大技术方向,开展节水减排技术革命。在陇东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技术人员通过创新二氧化碳减水压裂技术,在典型示范区H38平台3口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万吨,节水2.78万吨,单井日均产量突破30吨,实现“减水、提产、埋碳”三重效益。通过攻克高矿化度采出水处理难题,研发了高抗盐压裂液体系,采出水利用率超70%,返排液实现了100%闭环回用。通过构建“钻、试、投”一体化无水作业体系,覆盖了非常规油气开发全链条,成为行业减水技术标杆。

近年来,长庆油田始终将节水行动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在陕北黄土高原,关停搬迁王窑水库保护区周边油井百余口,筑牢延安50万群众饮用水的安全防线;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通过封井复绿、应用微生物污泥处理等技术,让一度消失的蓑羽鹤重返故土;在陇东页岩油示范区,首创“30亩地撬动4万亩资源”集约开发模式,使井场与青山绿水相融共生。

“下一步,我们将构建完善油田水资源循环利用全流程闭环,推动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油气工艺研究院一级工程师薛小佳说。从“一滴水的精打细算”到“一片绿的坚韧守护”,长庆油田以“减水开发”“无水开发”践行能源行业未来节水模式,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陇东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技术人员通过创新二氧化碳减水压裂技术,在典型示范区H38平台3口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万吨,节水2.78万吨,单井日均产量突破30吨,实现“减水、提产、埋碳”三重效益。

3月25日,笔者在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了解到一组数据:截至目前,长庆油田累计应用减水无水工程技术的井为1200余口,综合减水率超15%,节水超百万吨。

近年来,长庆油田以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统领,严格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将合规取水、合格注水、节约用水作为开发主线,构建起“管生产必须管水,像管油气一样管水”的全员责任体系。

管好用好水资源,需要挖掘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节水潜力。长庆油田瞄准减水无水压裂、水资源循环利用、非水介质补能和无水钻井四大技术方向,开展节水减排技术革命。在陇东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技术人员通过创新二氧化碳减水压裂技术,在典型示范区H38平台3口井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万吨,节水2.78万吨,单井日均产量突破30吨,实现“减水、提产、埋碳”三重效益。通过攻克高矿化度采出水处理难题,研发了高抗盐压裂液体系,采出水利用率超70%,返排液实现了100%闭环回用。通过构建“钻、试、投”一体化无水作业体系,覆盖了非常规油气开发全链条,成为行业减水技术标杆。

近年来,长庆油田始终将节水行动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在陕北黄土高原,关停搬迁王窑水库保护区周边油井百余口,筑牢延安50万群众饮用水的安全防线;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通过封井复绿、应用微生物污泥处理等技术,让一度消失的蓑羽鹤重返故土;在陇东页岩油示范区,首创“30亩地撬动4万亩资源”集约开发模式,使井场与青山绿水相融共生。

“下一步,我们将构建完善油田水资源循环利用全流程闭环,推动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油气工艺研究院一级工程师薛小佳说。从“一滴水的精打细算”到“一片绿的坚韧守护”,长庆油田以“减水开发”“无水开发”践行能源行业未来节水模式,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