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逆势吸金!圣诺生物领涨,创新药行业的“突围密码”是什么?

寻龙秘法

2天前

今日盘面观察:

2025年3月3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超3000家个股飘绿,但科创板却逆势获得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榜首的**圣诺生物(688117)**单日涨幅超5%,成为市场焦点。作为一家专注于多肽药物研发的创新药企,圣诺生物的表现折射出资金对创新药赛道的青睐。在医保政策改革、AI技术赋能、国际化加速的背景下,创新药行业是否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本文将拆解圣诺生物的核心逻辑,并盘点A股、港股头部创新药企的竞争力。

一、圣诺生物:小而美的多肽药物“隐形冠军”

圣诺生物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多肽药物研发平台和差异化管线布局。公司深耕抗肿瘤、代谢性疾病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塞纳帕利(PARP1/2抑制剂)**已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此外,圣诺生物通过技术合作拓展了抗感染药物管线,如与美纳里尼合作的注射用美罗培南韦博巴坦,瞄准耐药菌市场。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45.94%,ROE(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至6.33%,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研发转化效率。

小而精的管线布局叠加政策对创新药的全链条支持,圣诺生物或成为细分领域的“突围者”。

二、A股创新药五强:研发+国际化双轮驱动

恒瑞医药(600276)

研发投入之王: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占营收30%,管线覆盖肿瘤、自免、代谢疾病等,第三代EGFR抑制剂阿帕替尼出海在即。

国际化突破:卡瑞利珠单抗(PD-1)美国上市申请进入关键阶段,肝癌适应症全球市场潜力达200亿美元。

百济神州(688235)

全球化标杆:核心产品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海外收入占比超9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4%,亏损大幅收窄()。

技术平台优势:拥有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等前沿技术,与诺华、安进等跨国药企深度合作。

信达生物(01801.HK,A股待上市)

PD-1单抗龙头:信迪利单抗(达伯舒)国内市占率领先,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0%,联合疗法覆盖肺癌、胃癌等大适应症()。

ADC布局:与礼来合作开发的双抗药物IBI-318进入III期临床,靶向PD-1/TIGIT。

科伦药业(002422)

抗生素+创新药双引擎:传统输液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创新药管线中SKB264(TROP2 ADC)海外授权金额超10亿美元。

成本优势:依托川渝地区低成本临床资源,研发效率行业领先。

贝达药业(300558)

肺癌靶向药专家:埃克替尼(EGFR-TKI)持续放量,第三代药物BPI-7711进入III期临床,瞄准T790M耐药突变。

License-out加速:2024年与阿斯利康达成小分子药物海外授权,首付款达2亿美元。

三、港股创新药五强:估值洼地+出海先锋

百济神州(06160.HK)

研发投入强度全球前三:2024年研发费用超120亿元,BTK抑制剂、PD-1双线出海,欧洲市场加速渗透。

商业化能力验证:2025年有望实现GAAP盈利,现金流压力大幅缓解。

荣昌生物(09995.HK)

ADC领军者: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国内首个获批胃癌适应症,2024年营收增长58%,海外授权至Seagen。

自免领域突破:泰它西普(BLyS/APRIL双靶点)针对狼疮肾炎的III期数据亮眼。

和黄医药(00013.HK)

小分子创新药专家:赛沃替尼(MET抑制剂)拓展至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12%。

国际化基因:依托李嘉诚资本背景,与阿斯利康、武田等跨国药企联合开发。

君实生物(01877.HK)

PD-1出海先行者:特瑞普利单抗(拓益)美国获批鼻咽癌适应症,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30%。

新冠药贡献现金流:埃特司韦单抗授权收入支撑研发投入。

康方生物(09926.HK)

双抗之王:卡度尼利(PD-1/CTLA-4双抗)宫颈癌适应症国内独家,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

License-out爆发:AK112(PD-1/VEGF双抗)海外授权金额达50亿美元。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逻辑:

政策拐点确立:“商保+丙类目录”政策落地,创新药支付环境改善,国内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

AI技术赋能:AI制药缩短研发周期,圣诺生物等企业通过算法优化多肽结构,降低临床失败率。

出海加速: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额达595亿美元,头部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30%。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医保谈判降价压力、FDA审核趋严可能影响短期盈利。

技术路线风险:ADC、双抗等热门赛道竞争加剧,研发同质化可能导致估值回调。

五、散户操作策略

短线博弈:关注科创板流动性改善,圣诺生物(688117)、百利天恒(688506)等技术壁垒高的中小市值标的。

长线布局:A股聚焦恒瑞、百济等龙头,港股配置荣昌、康方等出海先锋,通过ETF(如513120、159570)分散风险。

事件驱动:跟踪202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的核心临床数据发布

结语:

创新药行业的“至暗时刻”已过,政策、技术、资本的三重共振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开启价值重估。散户投资者需抓住结构性机会,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与时代共舞。

喜欢博主的内容,请点点赞,点点关注,或者转发至微信添加本公众号

今日盘面观察:

2025年3月3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超3000家个股飘绿,但科创板却逆势获得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榜首的**圣诺生物(688117)**单日涨幅超5%,成为市场焦点。作为一家专注于多肽药物研发的创新药企,圣诺生物的表现折射出资金对创新药赛道的青睐。在医保政策改革、AI技术赋能、国际化加速的背景下,创新药行业是否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本文将拆解圣诺生物的核心逻辑,并盘点A股、港股头部创新药企的竞争力。

一、圣诺生物:小而美的多肽药物“隐形冠军”

圣诺生物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多肽药物研发平台和差异化管线布局。公司深耕抗肿瘤、代谢性疾病领域,其自主研发的**塞纳帕利(PARP1/2抑制剂)**已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此外,圣诺生物通过技术合作拓展了抗感染药物管线,如与美纳里尼合作的注射用美罗培南韦博巴坦,瞄准耐药菌市场。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45.94%,ROE(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至6.33%,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研发转化效率。

小而精的管线布局叠加政策对创新药的全链条支持,圣诺生物或成为细分领域的“突围者”。

二、A股创新药五强:研发+国际化双轮驱动

恒瑞医药(600276)

研发投入之王: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占营收30%,管线覆盖肿瘤、自免、代谢疾病等,第三代EGFR抑制剂阿帕替尼出海在即。

国际化突破:卡瑞利珠单抗(PD-1)美国上市申请进入关键阶段,肝癌适应症全球市场潜力达200亿美元。

百济神州(688235)

全球化标杆:核心产品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海外收入占比超9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4%,亏损大幅收窄()。

技术平台优势:拥有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等前沿技术,与诺华、安进等跨国药企深度合作。

信达生物(01801.HK,A股待上市)

PD-1单抗龙头:信迪利单抗(达伯舒)国内市占率领先,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0%,联合疗法覆盖肺癌、胃癌等大适应症()。

ADC布局:与礼来合作开发的双抗药物IBI-318进入III期临床,靶向PD-1/TIGIT。

科伦药业(002422)

抗生素+创新药双引擎:传统输液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创新药管线中SKB264(TROP2 ADC)海外授权金额超10亿美元。

成本优势:依托川渝地区低成本临床资源,研发效率行业领先。

贝达药业(300558)

肺癌靶向药专家:埃克替尼(EGFR-TKI)持续放量,第三代药物BPI-7711进入III期临床,瞄准T790M耐药突变。

License-out加速:2024年与阿斯利康达成小分子药物海外授权,首付款达2亿美元。

三、港股创新药五强:估值洼地+出海先锋

百济神州(06160.HK)

研发投入强度全球前三:2024年研发费用超120亿元,BTK抑制剂、PD-1双线出海,欧洲市场加速渗透。

商业化能力验证:2025年有望实现GAAP盈利,现金流压力大幅缓解。

荣昌生物(09995.HK)

ADC领军者: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国内首个获批胃癌适应症,2024年营收增长58%,海外授权至Seagen。

自免领域突破:泰它西普(BLyS/APRIL双靶点)针对狼疮肾炎的III期数据亮眼。

和黄医药(00013.HK)

小分子创新药专家:赛沃替尼(MET抑制剂)拓展至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12%。

国际化基因:依托李嘉诚资本背景,与阿斯利康、武田等跨国药企联合开发。

君实生物(01877.HK)

PD-1出海先行者:特瑞普利单抗(拓益)美国获批鼻咽癌适应症,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30%。

新冠药贡献现金流:埃特司韦单抗授权收入支撑研发投入。

康方生物(09926.HK)

双抗之王:卡度尼利(PD-1/CTLA-4双抗)宫颈癌适应症国内独家,2024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

License-out爆发:AK112(PD-1/VEGF双抗)海外授权金额达50亿美元。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核心逻辑:

政策拐点确立:“商保+丙类目录”政策落地,创新药支付环境改善,国内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

AI技术赋能:AI制药缩短研发周期,圣诺生物等企业通过算法优化多肽结构,降低临床失败率。

出海加速: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额达595亿美元,头部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30%。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医保谈判降价压力、FDA审核趋严可能影响短期盈利。

技术路线风险:ADC、双抗等热门赛道竞争加剧,研发同质化可能导致估值回调。

五、散户操作策略

短线博弈:关注科创板流动性改善,圣诺生物(688117)、百利天恒(688506)等技术壁垒高的中小市值标的。

长线布局:A股聚焦恒瑞、百济等龙头,港股配置荣昌、康方等出海先锋,通过ETF(如513120、159570)分散风险。

事件驱动:跟踪202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的核心临床数据发布

结语:

创新药行业的“至暗时刻”已过,政策、技术、资本的三重共振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开启价值重估。散户投资者需抓住结构性机会,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与时代共舞。

喜欢博主的内容,请点点赞,点点关注,或者转发至微信添加本公众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