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换手超1000%!怎么回事?

东方财富网

4天前

上周三大涨7.68%,单日成交5082万手(3月以来平均日成交量仅为54万手),单日换手率高达1004.47%,相当于该产品的份额一天之内被换了10次。...(原标题:单日换手超1000%。...怎么回事。

上周,上市以来一直波澜不惊的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520580,以下简称“新兴亚洲ETF”)异动。上周三大涨7.68%,单日成交5082万手(3月以来平均日成交量仅为54万手),单日换手率高达1004.47%,相当于该产品的份额一天之内被换了10次。

令投资者不解的是,上周四一开盘,该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上涨,ETF却出现下跌。上周四收盘时,新兴亚洲ETF下跌3.62%,其跟踪的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EMASIAUP.GI)则上涨0.4%。

ETF与其跟踪的指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偏差?跨境ETF火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机会还是风险?

游资盯上小规模境外ETF

新兴亚洲ETF的“跑偏”现象并非个例。

同样投资于亚洲新兴市场的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159687,以下简称“亚太精选ETF”)偏离程度更大。2025年1月27日,亚太精选ETF跌停,而其跟踪的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当日收盘上涨0.42%。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ETF受其跟踪指数表现影响已经很小,很大程度上是游资交易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被动投资产品,ETF的主要管理目标是尽可能精确复制指数表现,ETF严重偏离跟踪指数会影响投资体验。

游资盯上前述ETF,或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规模小:新兴亚洲ETF上市以来长期存在1%左右的折价空间,引发资金持续赎回,进行折价套利,导致基金规模从首发时的10亿元缩水至5亿元左右。这种“迷你盘”使其成为游资的理想选择。对于游资来说,规模越小的标的炒作成本越低。

限购:跨境ETF受QDII额度限制,导致ETF的总份额被控制,场外资金无法进行大额申购。在场内如果有大量资金扫货,对手盘缺乏足够的筹码,价格容易被炒上去。

T+0:跨境ETF支持T+0日内交易,当天买入的份额当天即可卖出,交易时间内可反复交易,不受次数限制,为投机资金提供了便利。有些资金可以在一天内完成诱多和出货。

针对小规模境外ETF的炒作,基金公司采取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暂停或限制申购、停牌等多种方式予以限制。多家券商通过APP、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提示交易风险。交易所对ETF异常交易行为进一步从严认定,并视情况从重采取列为重点监控账户、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限制投资者账户交易、认定为不合格投资者等自律管理措施。

异常高溢价后不久会下跌

游资在拉高ETF、实现自身投资目标后,会择机出货,此时ETF下跌往往会使在高位买入的散户蒙受损失。ETF溢价率指标有助于识别这种“高位接盘”风险。

ETF溢价率又称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溢折率,刻画的是ETF市场价格与其基金份额参考净值的偏离程度。ETF市场价格即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卖ETF的实际交易价格,会随买卖行为而实时变化。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是根据ETF持仓证券的实时价格计算出的预估净值。比如,一只ETF溢价10%,即表明其市价比其持有证券的真实价格高出10%。

历史上,跨境ETF出现显著偏离正常水平的高溢价后不久就会迎来下跌。3月26日,新兴亚洲ETF大涨7.68%,溢价率达到6.97%,创下该基金上市以来溢价新高。此后两个交易日,该产品累计下跌4.03%,溢价率也回到1.41%。

另一只存续时间更长的亚洲精选ETF上市以来多次出现大幅溢价的情况(见下图)。1月15日至23日该基金累计上涨29.07%,溢价率续创新高,1月23日收盘时达到35.98%。在停牌一日后,该产品连续大跌两日,总跌幅达到17.42%。

作为一个风险预警指标,溢价率到多高算是“显著偏离正常水平”?通常来说,溢价率高于历史95%分位点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以亚太精选ETF为例,2024年初至今295个交易日中有279个交易日的收盘溢价率低于10%,占比95%(279/295=94.58%)。也就是说,对于该ETF来说,溢价率低于10%是正常水平,高于10%则应引起注意。亚太精选ETF每次溢价率超过10%时都会在几个交易日内迅速回归。

从亚太精选ETF的溢价分布(上图)可以看出,异常高溢价出现的频率很小,且明显分布在右侧(只有异常高溢价的情况,没有异常高折价的情况)。基于这一特征,有投资者会在平价或折价时买入,出现高溢价时再卖出获利。这一策略看似有效,但在卖出时点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难度。高溢价出现的时间不易预判,很难捕捉;且由于产品规模较小,流动性不足,卖出时可能遇到困难。

注意汇率波动风险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投资亚洲ETF应该看长期价值。亚洲多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存在上行空间。

目前,市场上共有5只投资于亚洲新兴市场的ETF产品。其中,3只投资范围涉及亚洲多国,2只专门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这5只产品的规模均不大,除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513730)最新规模超过20亿元以外,其他4只最新规模均处于5亿元—10亿元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5只产品均采用互挂形式运营。以新兴亚洲ETF为例,该产品以人民币募集和计价,但其投资的利安-招商新兴亚洲精选指数ETF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新加坡元计价。人民币和新加坡元汇率的波动可能加大基金净值的波动,从而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其余4只产品为沪深交易所与港交所互挂,需注意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波动影响。

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159687)在费率上有比较优势,合计费率为每年0.25%(管理费率0.2%/年,托管费率0.05%/年)。其余4只合计费率均在0.5%以上。

另外,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513730)和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159687)还设立联接基金,场外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联接基金投资于关联ETF。

———上周ETF行情概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单日换手超1000%!怎么回事?)

(责任编辑:43)

上周三大涨7.68%,单日成交5082万手(3月以来平均日成交量仅为54万手),单日换手率高达1004.47%,相当于该产品的份额一天之内被换了10次。...(原标题:单日换手超1000%。...怎么回事。

上周,上市以来一直波澜不惊的招商利安新兴亚洲精选ETF(520580,以下简称“新兴亚洲ETF”)异动。上周三大涨7.68%,单日成交5082万手(3月以来平均日成交量仅为54万手),单日换手率高达1004.47%,相当于该产品的份额一天之内被换了10次。

令投资者不解的是,上周四一开盘,该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上涨,ETF却出现下跌。上周四收盘时,新兴亚洲ETF下跌3.62%,其跟踪的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EMASIAUP.GI)则上涨0.4%。

ETF与其跟踪的指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偏差?跨境ETF火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机会还是风险?

游资盯上小规模境外ETF

新兴亚洲ETF的“跑偏”现象并非个例。

同样投资于亚洲新兴市场的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159687,以下简称“亚太精选ETF”)偏离程度更大。2025年1月27日,亚太精选ETF跌停,而其跟踪的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当日收盘上涨0.42%。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ETF受其跟踪指数表现影响已经很小,很大程度上是游资交易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被动投资产品,ETF的主要管理目标是尽可能精确复制指数表现,ETF严重偏离跟踪指数会影响投资体验。

游资盯上前述ETF,或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规模小:新兴亚洲ETF上市以来长期存在1%左右的折价空间,引发资金持续赎回,进行折价套利,导致基金规模从首发时的10亿元缩水至5亿元左右。这种“迷你盘”使其成为游资的理想选择。对于游资来说,规模越小的标的炒作成本越低。

限购:跨境ETF受QDII额度限制,导致ETF的总份额被控制,场外资金无法进行大额申购。在场内如果有大量资金扫货,对手盘缺乏足够的筹码,价格容易被炒上去。

T+0:跨境ETF支持T+0日内交易,当天买入的份额当天即可卖出,交易时间内可反复交易,不受次数限制,为投机资金提供了便利。有些资金可以在一天内完成诱多和出货。

针对小规模境外ETF的炒作,基金公司采取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暂停或限制申购、停牌等多种方式予以限制。多家券商通过APP、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提示交易风险。交易所对ETF异常交易行为进一步从严认定,并视情况从重采取列为重点监控账户、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限制投资者账户交易、认定为不合格投资者等自律管理措施。

异常高溢价后不久会下跌

游资在拉高ETF、实现自身投资目标后,会择机出货,此时ETF下跌往往会使在高位买入的散户蒙受损失。ETF溢价率指标有助于识别这种“高位接盘”风险。

ETF溢价率又称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溢折率,刻画的是ETF市场价格与其基金份额参考净值的偏离程度。ETF市场价格即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卖ETF的实际交易价格,会随买卖行为而实时变化。基金份额参考净值是根据ETF持仓证券的实时价格计算出的预估净值。比如,一只ETF溢价10%,即表明其市价比其持有证券的真实价格高出10%。

历史上,跨境ETF出现显著偏离正常水平的高溢价后不久就会迎来下跌。3月26日,新兴亚洲ETF大涨7.68%,溢价率达到6.97%,创下该基金上市以来溢价新高。此后两个交易日,该产品累计下跌4.03%,溢价率也回到1.41%。

另一只存续时间更长的亚洲精选ETF上市以来多次出现大幅溢价的情况(见下图)。1月15日至23日该基金累计上涨29.07%,溢价率续创新高,1月23日收盘时达到35.98%。在停牌一日后,该产品连续大跌两日,总跌幅达到17.42%。

作为一个风险预警指标,溢价率到多高算是“显著偏离正常水平”?通常来说,溢价率高于历史95%分位点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以亚太精选ETF为例,2024年初至今295个交易日中有279个交易日的收盘溢价率低于10%,占比95%(279/295=94.58%)。也就是说,对于该ETF来说,溢价率低于10%是正常水平,高于10%则应引起注意。亚太精选ETF每次溢价率超过10%时都会在几个交易日内迅速回归。

从亚太精选ETF的溢价分布(上图)可以看出,异常高溢价出现的频率很小,且明显分布在右侧(只有异常高溢价的情况,没有异常高折价的情况)。基于这一特征,有投资者会在平价或折价时买入,出现高溢价时再卖出获利。这一策略看似有效,但在卖出时点的把握上存在一定难度。高溢价出现的时间不易预判,很难捕捉;且由于产品规模较小,流动性不足,卖出时可能遇到困难。

注意汇率波动风险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投资亚洲ETF应该看长期价值。亚洲多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存在上行空间。

目前,市场上共有5只投资于亚洲新兴市场的ETF产品。其中,3只投资范围涉及亚洲多国,2只专门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这5只产品的规模均不大,除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513730)最新规模超过20亿元以外,其他4只最新规模均处于5亿元—10亿元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5只产品均采用互挂形式运营。以新兴亚洲ETF为例,该产品以人民币募集和计价,但其投资的利安-招商新兴亚洲精选指数ETF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以新加坡元计价。人民币和新加坡元汇率的波动可能加大基金净值的波动,从而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其余4只产品为沪深交易所与港交所互挂,需注意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波动影响。

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159687)在费率上有比较优势,合计费率为每年0.25%(管理费率0.2%/年,托管费率0.05%/年)。其余4只合计费率均在0.5%以上。

另外,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ETF(513730)和南方基金南方东英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159687)还设立联接基金,场外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联接基金投资于关联ETF。

———上周ETF行情概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单日换手超1000%!怎么回事?)

(责任编辑:43)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