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紧扣《兰州市煤炭市场信用体系分级分类监管方案的通知》,强化市县两级业务协同,搭建民用煤炭市场信用分级分类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依据煤炭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有效增强了煤炭经营单位依法诚信经营的意识,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搭建信息共享网络 夯实信用监管基础
兰州市工信局全力打造民用煤炭市场信用体系分级分类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局网站煤炭经营网点备案公示信息的作用,以及县区煤炭经营主管部门执法信息的共享效能,确保市县两级巡查组执法查处信息“应报尽报”。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县区信用信息平台与市级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成功织就一张全面覆盖各县区民用煤炭市场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网。
今年第一季度,兰州市工信局组织巡查组,前往皋兰县、七里河区、西固区,对当地煤炭市场信用体系分类分级监管工作开展现场指导。期间,联合检查二级煤炭网点达80余户次。巡查过程中,建立煤炭经营单位信用信息台账,对信用状况良好、风险较低的煤炭市场经营主体,适当降低抽查比例与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则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并将其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畴。
协同推进监管惩戒 营造诚信市场环境
兰州市工信局结合民用煤炭市场管控经验,积极探索县区和乡镇执法部门在信用体系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及时总结、提炼和交流信用建设与监管的成功经验,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2024—2025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期间,安宁区和高新区将检查中发现兜售有烟煤的2家二级网点,列入信用不合格经营户名单,并迅速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对其采取惩戒措施。
此外,兰州市工信局还组织各县区,严格按照《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持续加大对煤炭经营网点的宣传力度。选取业务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开展试点示范,组织辖区煤炭市场企业主体签订公示性信用承诺书,促使经营者深入理解并积极配合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举措。通过引导企业发布诚信经营广告,进一步提升煤炭市场的公众信用意识,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信用监管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