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低利率消费贷突然被叫停!人形机器人“大利空”也来了?

价值线财经

1周前

周末,消费贷利率“价格战”突遭急刹车。4月起,银行信用贷利率不得低于3%,此前低至2.4%的“薅羊毛”窗口即将关闭。

消费贷额度大幅提升,但有市场人士戏虐的点评称“我饿的拉不出屎,你们却给我发开塞露”!

人形机器人赛道,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批量撤资,直言“商业化路径不明”,引发了头部机构经纬创投与创业者激烈反驳。

四月A股迷雾重重:机构预判分歧加剧,申万宏源警示“弱势震荡”,中银国际则押注业绩确定性。

市场或在“垃圾时间”中等待一季报与宏观数据指引……

利率3%以下消费贷为何被叫停?

这个周末,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

有股份行华东某分行个贷部人员向已获得3%利率以下贷款的客户提示,“未提款客户请于周一(3月31日)之前提款”。

另有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发布内部通知称“及时通知各自客户测额或者提款工作”。

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多家机构产品利率一再下调,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70个基点(BP)。

当前,消费贷能否刺激、提振消费的争议很大。

今年1-2月,居民短期贷款余额净减少3238亿元,仅好于2020年同期,表明居民短期贷款的到期及还款体量明显高于新增体量。与此同时,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净增3785亿元,低于过去多年同期水平,消费贷款的表现甚至比按揭贷款还要差。需求不足导致消费贷款利率不断走低。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仍有5-10个百分点的加杠杆空间,但近年来杠杆率总体处于上升通道,资产端缩水,且加杠杆主要用于稳楼市,可用于消费贷款的杠杆空间可能并不大。这意味着新规的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消费贷可作为短期复苏的催化剂,但中长期消费复苏需依赖收入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改善三大支柱。当前政策需在刺激消费与防控风险间保持平衡,避免形成"信贷依赖-债务累积-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

对于消费贷,有市场人士点评称“我饿的拉不出屎,你们却给我发开塞露”!

消费贷的使用途径,各方更是心照不宣。

超低利率的消费贷被叫停,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资金无效空转。

人形机器人“大利空”来了?

从周五开始,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言论刷屏。他表示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

之所以退出,他谈到: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一般就是退出的时候了;现在共识度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

据企查查显示,目前来看金沙江创投已于2024年9月29日退出具身智能领域头部创企[星海图](公司于2月20日宣布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接近1亿美金),2025年1月17日退出[松延动力](公司于3月14日宣布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A2轮及A3轮融资)。

金沙江创投是两家公司天使轮投资人,朱啸虎(朱总)在投资界被称为最会退出的投资人,从现阶段具身智能领域创企水涨船高的高估值来看,金沙江创投此次入局也收益颇丰。

人形机器人赛道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资本宠儿,尤其是国内,更是受到政策及政府基金扶持,而朱啸虎此番言论,受到各方反驳(包括VC从业者、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合伙人等)。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回应:“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

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也发朋友圈进行回怼且言语激昂。

这意味着机器人板块分歧加大,春节后机器人板块应该是A股涨幅最大的,近期随着市场量能萎缩以及一季报业绩窗口期的到来,再加上周末的分歧,下周机器人板块面临较大的考验。

四月,A股怎么看?

本周的投资者情绪偏谨慎、悲观的较多,和上周正相反。

不少投资者认为短期内,A股进入了——垃圾时间,即市场的热门概念已经炒到了高位、暂时已没有增量资金、没有主线、利好基本兑现、没有赚钱效应。

整个一季度来看,从1月中旬到3月中旬,已经给了投资者2个月美好赚钱时光。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时点是四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报告。

如果没有超预期内容,指数还是很难向上突破。

下周来看,短期指数跌多了,不排除会有反抽行情,但是如果继续无量上攻,那么还是逢高减仓的机会。

以下精选两家机构观点如下:

1、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二季度弱势震荡

短期市场调整的直接原因:“四月决断”(A股年报一季报验证期,中国经济数据验证期,美国关税兑现期)窗口临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短期调整兑现后,“四月决断”压力已基本释放:互联网资本开支增速与A股国内算力相关板块营收增速正相关,国内算力订单是订单集中释放期,一季报也有望看到向上拐点。业绩期科技行情不是“证伪”而是“聚焦”,后续国内AI算力可能率先分化走强。A股顺周期改善预期本就偏低,即便4月经济未延续强势,预期额外下修的空间也是有限的。仅4月验证期的调整压力已经有限。

二季度后续,宏观层面依然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出口自然回落+ 4月初之后美对华关税威胁可能再加码。这对应,宏观经济预期波动放大,市场对二季度政策见效的急迫程度将提升。海外衰退交易可能向A股映射,国内债弱股强的“股债再平衡交易”可能阶段性逆转。

这从资产配置角度,A股二季度可能维持弱势震荡市。结构上,顺周期修复上行空间有限,股价演绎到需要总体经济验证向好的阶段,股价阻力就会明显增加。科技行情也需要收缩聚焦,宏观和市场环境暂时不利于主题投资发散思维。

绕来绕去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句话:跌不下去,也涨不上去。

2、中银国际-策略周报:财报季重视业绩确定性

A股短期休整,业绩确定性为超额收益主要抓手。2025年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改善势头,工业企业库存持续回升,先导指标营收及PPI均处于弱修复,显示主动补库周期仍在延续。本周市场延续缩量窄幅震荡。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担忧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量能萎缩背景下市场热点板块轮动加快。

临近4月2日,市场等待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落地。本次关税落地大概率对于A股的冲击有限。若本次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或范围超预期或有望迎来国内对冲政策的进一步加码。

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进入4月,A股即将进入财报窗口期,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

周末,还有哪些增量信息?

1、人类首座核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落子南昌?知情人士回应

近日,《中国核建-中核二三星火1号高温超导混合堆一期工程环境评价报告服务项目采购公告》在招标采购网站发布,也未明确项目的建设时间表。有文章称,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江西联创光电联合推进,选址江西南昌瑶湖科学岛,目标在2030年前建成并实现并网。据记者多方核查,相关报道存在多处信息失真。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项目处于前期阶段,以研究为主,后续能否走向商业电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30年前将100兆瓦的世界首座聚变-裂变电厂并入电网”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2、锂业巨头,交出一份“最差成绩单”

3月28日,天齐锂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大幅承压。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减少67.75%;归母净利润亏损79.05亿元,同比下降208.32%,这样的业绩滑坡,简直是断崖式的下跌,直接创下了其上市以来的最大年度亏损纪录。

从季度数据来看,天齐锂业Q1-Q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7亿元、-13.09亿元、-4.96亿元、-22.03亿元,其中Q1亏损额占全年亏损的近50%。这一数据揭示了2024年初市场剧烈波动对公司的冲击。

3、集体讨伐量化

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量化交易,感觉全网在讨伐量化,主要就是因为最近成交量下来了,之前成交量在2万亿左右,市场情绪比较好,大家感觉不到量化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感觉量化提高了流动性,现在成交量到了1.5万亿以下了,亏钱效应比较大,所以现在都在责怪量化。

4、证监会: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为了落实《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有关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的要求,做好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有关上市公司股东不得通过转融通出借存在不得减持情形股份规定的衔接,回应市场关切,删除《承销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有关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可以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获配证券的规定。

5、银行5200亿超级溢价定增

3月30日晚,财政部以超市场价的溢价方式战略投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合计投入5200亿元。



周末,消费贷利率“价格战”突遭急刹车。4月起,银行信用贷利率不得低于3%,此前低至2.4%的“薅羊毛”窗口即将关闭。

消费贷额度大幅提升,但有市场人士戏虐的点评称“我饿的拉不出屎,你们却给我发开塞露”!

人形机器人赛道,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批量撤资,直言“商业化路径不明”,引发了头部机构经纬创投与创业者激烈反驳。

四月A股迷雾重重:机构预判分歧加剧,申万宏源警示“弱势震荡”,中银国际则押注业绩确定性。

市场或在“垃圾时间”中等待一季报与宏观数据指引……

利率3%以下消费贷为何被叫停?

这个周末,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

有股份行华东某分行个贷部人员向已获得3%利率以下贷款的客户提示,“未提款客户请于周一(3月31日)之前提款”。

另有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发布内部通知称“及时通知各自客户测额或者提款工作”。

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多家机构产品利率一再下调,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70个基点(BP)。

当前,消费贷能否刺激、提振消费的争议很大。

今年1-2月,居民短期贷款余额净减少3238亿元,仅好于2020年同期,表明居民短期贷款的到期及还款体量明显高于新增体量。与此同时,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净增3785亿元,低于过去多年同期水平,消费贷款的表现甚至比按揭贷款还要差。需求不足导致消费贷款利率不断走低。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仍有5-10个百分点的加杠杆空间,但近年来杠杆率总体处于上升通道,资产端缩水,且加杠杆主要用于稳楼市,可用于消费贷款的杠杆空间可能并不大。这意味着新规的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

消费贷可作为短期复苏的催化剂,但中长期消费复苏需依赖收入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改善三大支柱。当前政策需在刺激消费与防控风险间保持平衡,避免形成"信贷依赖-债务累积-消费萎缩"的恶性循环。

对于消费贷,有市场人士点评称“我饿的拉不出屎,你们却给我发开塞露”!

消费贷的使用途径,各方更是心照不宣。

超低利率的消费贷被叫停,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资金无效空转。

人形机器人“大利空”来了?

从周五开始,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言论刷屏。他表示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

之所以退出,他谈到: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一般就是退出的时候了;现在共识度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

据企查查显示,目前来看金沙江创投已于2024年9月29日退出具身智能领域头部创企[星海图](公司于2月20日宣布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接近1亿美金),2025年1月17日退出[松延动力](公司于3月14日宣布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A2轮及A3轮融资)。

金沙江创投是两家公司天使轮投资人,朱啸虎(朱总)在投资界被称为最会退出的投资人,从现阶段具身智能领域创企水涨船高的高估值来看,金沙江创投此次入局也收益颇丰。

人形机器人赛道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资本宠儿,尤其是国内,更是受到政策及政府基金扶持,而朱啸虎此番言论,受到各方反驳(包括VC从业者、具身智能领域创企合伙人等)。

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回应:“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

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也发朋友圈进行回怼且言语激昂。

这意味着机器人板块分歧加大,春节后机器人板块应该是A股涨幅最大的,近期随着市场量能萎缩以及一季报业绩窗口期的到来,再加上周末的分歧,下周机器人板块面临较大的考验。

四月,A股怎么看?

本周的投资者情绪偏谨慎、悲观的较多,和上周正相反。

不少投资者认为短期内,A股进入了——垃圾时间,即市场的热门概念已经炒到了高位、暂时已没有增量资金、没有主线、利好基本兑现、没有赚钱效应。

整个一季度来看,从1月中旬到3月中旬,已经给了投资者2个月美好赚钱时光。

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时点是四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的一季度业绩报告。

如果没有超预期内容,指数还是很难向上突破。

下周来看,短期指数跌多了,不排除会有反抽行情,但是如果继续无量上攻,那么还是逢高减仓的机会。

以下精选两家机构观点如下:

1、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二季度弱势震荡

短期市场调整的直接原因:“四月决断”(A股年报一季报验证期,中国经济数据验证期,美国关税兑现期)窗口临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短期调整兑现后,“四月决断”压力已基本释放:互联网资本开支增速与A股国内算力相关板块营收增速正相关,国内算力订单是订单集中释放期,一季报也有望看到向上拐点。业绩期科技行情不是“证伪”而是“聚焦”,后续国内AI算力可能率先分化走强。A股顺周期改善预期本就偏低,即便4月经济未延续强势,预期额外下修的空间也是有限的。仅4月验证期的调整压力已经有限。

二季度后续,宏观层面依然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出口自然回落+ 4月初之后美对华关税威胁可能再加码。这对应,宏观经济预期波动放大,市场对二季度政策见效的急迫程度将提升。海外衰退交易可能向A股映射,国内债弱股强的“股债再平衡交易”可能阶段性逆转。

这从资产配置角度,A股二季度可能维持弱势震荡市。结构上,顺周期修复上行空间有限,股价演绎到需要总体经济验证向好的阶段,股价阻力就会明显增加。科技行情也需要收缩聚焦,宏观和市场环境暂时不利于主题投资发散思维。

绕来绕去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句话:跌不下去,也涨不上去。

2、中银国际-策略周报:财报季重视业绩确定性

A股短期休整,业绩确定性为超额收益主要抓手。2025年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改善势头,工业企业库存持续回升,先导指标营收及PPI均处于弱修复,显示主动补库周期仍在延续。本周市场延续缩量窄幅震荡。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担忧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量能萎缩背景下市场热点板块轮动加快。

临近4月2日,市场等待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落地。本次关税落地大概率对于A股的冲击有限。若本次对华加征关税的幅度或范围超预期或有望迎来国内对冲政策的进一步加码。

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进入4月,A股即将进入财报窗口期,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

周末,还有哪些增量信息?

1、人类首座核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落子南昌?知情人士回应

近日,《中国核建-中核二三星火1号高温超导混合堆一期工程环境评价报告服务项目采购公告》在招标采购网站发布,也未明确项目的建设时间表。有文章称,该项目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与江西联创光电联合推进,选址江西南昌瑶湖科学岛,目标在2030年前建成并实现并网。据记者多方核查,相关报道存在多处信息失真。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项目处于前期阶段,以研究为主,后续能否走向商业电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30年前将100兆瓦的世界首座聚变-裂变电厂并入电网”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2、锂业巨头,交出一份“最差成绩单”

3月28日,天齐锂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大幅承压。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减少67.75%;归母净利润亏损79.05亿元,同比下降208.32%,这样的业绩滑坡,简直是断崖式的下跌,直接创下了其上市以来的最大年度亏损纪录。

从季度数据来看,天齐锂业Q1-Q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7亿元、-13.09亿元、-4.96亿元、-22.03亿元,其中Q1亏损额占全年亏损的近50%。这一数据揭示了2024年初市场剧烈波动对公司的冲击。

3、集体讨伐量化

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量化交易,感觉全网在讨伐量化,主要就是因为最近成交量下来了,之前成交量在2万亿左右,市场情绪比较好,大家感觉不到量化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感觉量化提高了流动性,现在成交量到了1.5万亿以下了,亏钱效应比较大,所以现在都在责怪量化。

4、证监会: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提到,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为了落实《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有关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的要求,做好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有关上市公司股东不得通过转融通出借存在不得减持情形股份规定的衔接,回应市场关切,删除《承销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有关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可以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获配证券的规定。

5、银行5200亿超级溢价定增

3月30日晚,财政部以超市场价的溢价方式战略投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合计投入5200亿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