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频出!首届大湾区未来健康产业大会南沙开幕

广州南沙发布

1周前

3月2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健康产业大会在南沙开幕。政府代表、学界专家、企业家及投资机构代表等来自300余家单位的800余名嘉宾齐聚南沙国际会展中心,立足全球科技创新最前沿,共同谋划未来健康产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候选人岳阳;广州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俊茯;广州南沙粤港澳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吴静之,共同启动规模10亿元的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玉印现场发布《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地图》,并为四家广州市生物医药高价值园区授牌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携手广州南沙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共同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全球供应链服务网络”

金力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作为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过程中,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布局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和相互赋能,服务地方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

此次大会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开始,可以让更多企业家和科学家有更好的沟通,携手地方政府,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健康的期待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产出更多好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在致辞中表示,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传承广州千年商都的开放基因,肩负着国家级新区、自贸实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使命任务。南沙当前正以《南沙方案》为指引,加快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近年来,南沙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希望参加此次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心连心沟通、手拉手合作,共绘发展蓝图,也诚挚欢迎各位嘉宾以今天的活动为契机,多到南沙来走一走、看一看,引导更多的生物医药机构企业来南沙投资发展。

罗俊茯代表主办机构致辞,此次设立的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不仅是广州产投与知名高校深度合作的重要桥梁,更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广州产投将以此为抓手,支持复旦大学生态圈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引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轨卫星通讯、新能源、新材料等复旦大学未来产业优势学科产业化项目落地大湾区、落地广州市,为未来产业聚集发展全面提速。

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办单位、支持机构及嘉宾代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杨春光,霍英东基金永远董事、全国青联原副主席霍震宇,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谢小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等现场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工程研究院院士姬广聚,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认知障碍方向带头人郁金泰分别作精彩大会主旨报告。

随后,大会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与区域合作》主题开展圆桌对话,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寿发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原秘书长王小宁主持对话。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桂林,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原董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于清明,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主席沈晗耀,广州市、南沙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行业企业、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出席本次活动。

加速港澳药械

“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

落地南沙

开幕式上,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授牌广州市四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

小南现场了解到,广州重点聚焦成果转化、生产制造,打造南沙、黄埔、越秀、荔湾四大生物医药核心载体,构建“选赛道+建园区+引项目+配要素”的全链条发展路径,力争到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一行动标志着广州在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上迈入系统性、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据介绍,广州以南沙、黄埔、越秀、荔湾四大价值园区为载体,与国际生物岛形成“研发策源—产业转化—全球辐射”的深度协同。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四链融合”,构建起覆盖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的生态闭环。这一模式不仅打破传统园区单点发展瓶颈,更以“湾区协同+国际对标”的格局,为四千亿级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被赋予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定位。南沙区拥有多重特色利好政策,地理区位优势显著,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根据《广州市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广州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以“错位竞合、功能互补”为原则,推动四大园区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其中,南沙生命健康价值园区(面积2236亩)将依托跨境政策与区位优势,主攻“创新药械研发+生命健康制造”,推动基础研究与资本对接。园区将搭建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港澳药械“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落地。

广州南沙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发公司”)副总经理陈朝相介绍,南沙生命健康价值园区已经引进一批抗肿瘤药物研发、重组人源蛋白、生物新材料等一批优质企业。

“有了广州市生物医药价值园区的加持,将能显著提升南沙生物医药产业的品牌效应。同时通过市的顶层规划,有利于南沙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南沙生物医药赛道。系统性打造南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体系与服务体系。”陈朝相说。

南沙与香港“抱团”

发展生物医药

大会当天下午,“创新科技成就未来健康产业”产融共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霍震宇、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以及南沙开发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王明军等嘉宾共同见证签约。

作为南沙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的运营主体,产发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留创园是南沙首个为留学人员打造的创业园。留创园以“规则衔接促进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围绕海外留学人员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配套等方面的需求,深度融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打造“产业孵化+创新投资+科技服务+市场应用”四位一体的国际化留学人员创业生态圈。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致力于促进生物科技的研究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已形成“学术交流—技术转化—产业应用—资本赋能”的完整价值链条。未来,双方将共同打造国际化留学人员创业生态圈,通过深化跨境资源对接、创业培育等领域合作,推动南沙—香港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产业投资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办,联合主办、支持单位包括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BioHK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承办单位包括同写意、广州南沙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奥港澳科技融合创新、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

3月2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健康产业大会在南沙开幕。政府代表、学界专家、企业家及投资机构代表等来自300余家单位的800余名嘉宾齐聚南沙国际会展中心,立足全球科技创新最前沿,共同谋划未来健康产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广州市副市长江智涛;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候选人岳阳;广州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俊茯;广州南沙粤港澳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吴静之,共同启动规模10亿元的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玉印现场发布《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地图》,并为四家广州市生物医药高价值园区授牌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携手广州南沙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共同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全球供应链服务网络”

金力在致辞中表示,复旦大学作为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过程中,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布局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和相互赋能,服务地方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

此次大会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开始,可以让更多企业家和科学家有更好的沟通,携手地方政府,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健康的期待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产出更多好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在致辞中表示,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传承广州千年商都的开放基因,肩负着国家级新区、自贸实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使命任务。南沙当前正以《南沙方案》为指引,加快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近年来,南沙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希望参加此次大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心连心沟通、手拉手合作,共绘发展蓝图,也诚挚欢迎各位嘉宾以今天的活动为契机,多到南沙来走一走、看一看,引导更多的生物医药机构企业来南沙投资发展。

罗俊茯代表主办机构致辞,此次设立的广州产投—复旦未来产业母基金不仅是广州产投与知名高校深度合作的重要桥梁,更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广州产投将以此为抓手,支持复旦大学生态圈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引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轨卫星通讯、新能源、新材料等复旦大学未来产业优势学科产业化项目落地大湾区、落地广州市,为未来产业聚集发展全面提速。

本次大会的联合主办单位、支持机构及嘉宾代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杨春光,霍英东基金永远董事、全国青联原副主席霍震宇,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谢小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等现场致辞。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工程研究院院士姬广聚,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认知障碍方向带头人郁金泰分别作精彩大会主旨报告。

随后,大会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与区域合作》主题开展圆桌对话,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寿发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原秘书长王小宁主持对话。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王桂林,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原董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于清明,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主席沈晗耀,广州市、南沙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行业企业、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出席本次活动。

加速港澳药械

“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

落地南沙

开幕式上,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授牌广州市四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

小南现场了解到,广州重点聚焦成果转化、生产制造,打造南沙、黄埔、越秀、荔湾四大生物医药核心载体,构建“选赛道+建园区+引项目+配要素”的全链条发展路径,力争到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一行动标志着广州在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上迈入系统性、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据介绍,广州以南沙、黄埔、越秀、荔湾四大价值园区为载体,与国际生物岛形成“研发策源—产业转化—全球辐射”的深度协同。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四链融合”,构建起覆盖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的生态闭环。这一模式不仅打破传统园区单点发展瓶颈,更以“湾区协同+国际对标”的格局,为四千亿级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被赋予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定位。南沙区拥有多重特色利好政策,地理区位优势显著,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根据《广州市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广州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以“错位竞合、功能互补”为原则,推动四大园区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其中,南沙生命健康价值园区(面积2236亩)将依托跨境政策与区位优势,主攻“创新药械研发+生命健康制造”,推动基础研究与资本对接。园区将搭建概念验证中心,加速港澳药械“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落地。

广州南沙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发公司”)副总经理陈朝相介绍,南沙生命健康价值园区已经引进一批抗肿瘤药物研发、重组人源蛋白、生物新材料等一批优质企业。

“有了广州市生物医药价值园区的加持,将能显著提升南沙生物医药产业的品牌效应。同时通过市的顶层规划,有利于南沙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南沙生物医药赛道。系统性打造南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体系与服务体系。”陈朝相说。

南沙与香港“抱团”

发展生物医药

大会当天下午,“创新科技成就未来健康产业”产融共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霍震宇、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以及南沙开发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王明军等嘉宾共同见证签约。

作为南沙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的运营主体,产发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留创园是南沙首个为留学人员打造的创业园。留创园以“规则衔接促进国际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围绕海外留学人员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配套等方面的需求,深度融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打造“产业孵化+创新投资+科技服务+市场应用”四位一体的国际化留学人员创业生态圈。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致力于促进生物科技的研究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已形成“学术交流—技术转化—产业应用—资本赋能”的完整价值链条。未来,双方将共同打造国际化留学人员创业生态圈,通过深化跨境资源对接、创业培育等领域合作,推动南沙—香港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大会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广州南沙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产业投资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办,联合主办、支持单位包括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BioHK香港国际生物科技论坛,承办单位包括同写意、广州南沙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南沙奥港澳科技融合创新、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