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金融监管总局也在那前后印发通知,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今年1到2月,全国住户贷款只同比增加了547亿元,创下了3年来新低。2024年、2023年的1到2月,住户贷款分别增长了3894亿元、2081亿元。而疫情之前的2019年,1到2月住户贷款增长了9192亿元。
国家扩大内需,通过鼓励消费拉动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如果说发行特别国债,补贴以旧换新,相当于“拉”消费;那么鼓励消费贷,则相当于“推”消费。两者形成合力,以期打破消费僵局。
那么:既然消费贷可以“一石多鸟”,为何突然踩刹车了?
主要是担心风险。
消费贷可能被挪用去买房、炒股、归还民间借贷,这是监管部门不希望看到的。如果在这方面失控,可能让消费贷“次贷化”,酝酿出“不可测”的风险。
今年以来,股市回暖比较明显,一些95后、00后的新股民开始进入股市,他们没有经过风险的洗礼,在炒概念、追涨杀跌上远比老股民生猛,自然会想到用消费贷“博富贵”。
今年的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美关税谈判尚未正式拉开序幕,特朗普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极限施压,还不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因为消费贷流入引发股市泡沫、最终摔一跤,显然得不偿失。
如果消费贷被一些激进的投资客拿去炒楼,再被一些“砖家”带偏,买了荒郊野地里一辈子都不能翻身的垃圾资产,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就是消费贷“踩刹车”的重要原因。
相信此次踩刹车的不仅仅是利率,应该还会收紧额度、用途等方面的管理。
这对于股市和楼市来说,是一个利空。尤其是股市,最近一直有点上不去、下不来的感觉,周五似有向下破位的感觉。
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金融监管总局也在那前后印发通知,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今年1到2月,全国住户贷款只同比增加了547亿元,创下了3年来新低。2024年、2023年的1到2月,住户贷款分别增长了3894亿元、2081亿元。而疫情之前的2019年,1到2月住户贷款增长了9192亿元。
国家扩大内需,通过鼓励消费拉动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如果说发行特别国债,补贴以旧换新,相当于“拉”消费;那么鼓励消费贷,则相当于“推”消费。两者形成合力,以期打破消费僵局。
那么:既然消费贷可以“一石多鸟”,为何突然踩刹车了?
主要是担心风险。
消费贷可能被挪用去买房、炒股、归还民间借贷,这是监管部门不希望看到的。如果在这方面失控,可能让消费贷“次贷化”,酝酿出“不可测”的风险。
今年以来,股市回暖比较明显,一些95后、00后的新股民开始进入股市,他们没有经过风险的洗礼,在炒概念、追涨杀跌上远比老股民生猛,自然会想到用消费贷“博富贵”。
今年的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美关税谈判尚未正式拉开序幕,特朗普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极限施压,还不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因为消费贷流入引发股市泡沫、最终摔一跤,显然得不偿失。
如果消费贷被一些激进的投资客拿去炒楼,再被一些“砖家”带偏,买了荒郊野地里一辈子都不能翻身的垃圾资产,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就是消费贷“踩刹车”的重要原因。
相信此次踩刹车的不仅仅是利率,应该还会收紧额度、用途等方面的管理。
这对于股市和楼市来说,是一个利空。尤其是股市,最近一直有点上不去、下不来的感觉,周五似有向下破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