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3月28日电(李一帆)在上海新天地的秀场上,EP YAYING雅莹以“雅”为题的开幕大秀如诗卷铺陈。此次大秀,雅莹与苏绣传承人邹英姿共创,让印染、刺绣、手工钉珠等工艺手法在现代服饰上展现出传统美学的摩登新姿;与苗族无稿绣非遗传承人杨金秋共创,将鱼龙纹样注入阿坝州牦牛绒与阿拉善山羊绒,粗犷与精妙在桑蚕丝上交织出时空褶皱。
图为EP雅莹开幕大秀
这些画面拉开了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的帷幕——这场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的盛会,汇聚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时尚产品,以近百场国际首秀、近千个品牌首展、数十场重量级国际合作,展现了上海作为全球时尚“第五极”的潮流力量。
AI科技、非遗赛博碰撞,时装周掀起首秀狂潮
首秀启幕、首发聚合、首启香氛……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以一场跨越洲际的创意共振拉开帷幕。本届上海时装周上,意大利品牌Lorena Antoniazzi、越南品牌LSOUL、美国品牌Auteur、英国高端礼服品牌MARCHESA和韩国新锐童装品牌PRANKERS等百余家海外品牌均为中国首秀首展,其中LSOUL更宣布将在TX淮海落地中国首店。Papi Lav、LE NGOK、ZITA TAN、GUEST HOUSE等新锐品牌则以时装展演形式初次登上时装周。
AI科技也为这届时装周注入了更多创新内涵。3月26日的上海新天地秀场,聚光灯下的宇树机器人G1登上T台,金属关节折射出的冷光与流动的织物合为一体——这场由东方MOD+时尚科技产业空间与宇树科技共创的时装秀,开创了全球时装周首次人机共演的先例。设计师徐上茜将NMTG系列服装的原料和肌理化作“代码”,由G1精准复刻出人类的肢体韵律,打破了自然、人类与机器的界限。作为科技与时尚的联姻场域,东方MOD+以这场突破性的实验证明,传统时尚产业链正在裂变出新的创造维度。
图为宇树机器人、机器狗走秀现场
当科技与人文在秀场碰撞出火花时,线下的首展聚合同样掀起了“首发”贸易新浪潮。上海时装周第21季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集合了来自34个国家的200余个品牌,海外品牌占比达到57%。其中“非洲品牌集成空间”成为焦点——22个非洲设计师品牌集体登陆中国。
图为MODE展“非洲品牌集成空间”
“此次参展上海时装周MODE展的22个非洲品牌中,绝大多数是首次来到中国,希望借此进入中国市场。”非洲展区负责人芮婉洁(Hannah Ryder)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些品牌不仅带来了非洲设计基因的服装、首饰,更针对中国市场融入汉服元素,部分品牌已提前布局商标注册与电商渠道。我们期待通过上海时装周首展效应,打破地域审美壁垒,让中非对彼此的时尚实现‘重新想象’。”
现场展品中,有南非部落元素混搭中式盘扣、有埃塞俄比亚山羊绒拼接杭州丝绸,打破了传统时尚产业“单向输出”的旧范式。
图为非洲设计师品牌MASA MARA展台
中国品牌同样以东方美学的首发力量,链动全球时尚话语权。EP雅莹担纲开幕大秀,以“雅境、雅乐、雅行”三大篇章首创非遗科技融合叙事,将江南文脉诠释为“中国设计·全球首发”的国际化语言。“本届上海时装周是EP雅莹在上海的首秀,上海独有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多元共生的城市气质与EP雅莹交相呼应。EP雅莹希望以时装为媒介传递东方时尚叙事,以上海时装周为画卷,绘就首发经济链式发展新范式。”EP雅莹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华明表示。
“首发经济”释放强磁力,政策迭代托举国货全球突围
法国巴黎春天男装部资深买手拉斐尔·德雷(Raphael Deray)在MODE展开幕当天刚下飞机就直奔展区,“2023年3月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时装周,见到了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我一直认为上海是一座发展变化很快的时尚城市,希望这次也能买到独特的中国产品,把它们带回法国。”
拉斐尔·德雷的热切印证着上海作为全球时尚“首发磁场”的引力。如今,时装周之于城市的意义早已超过一场时尚盛会,它更是一次城市能级的呈现。作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地标,上海正成为越来越多品牌首秀、首展或首店的首选地。
早在2018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发布了首发经济政策1.0版本,先后推进7个区建设首发地示范区,通过地方政策推动“首发经济”发展,后又持续推出相关政策2.0、3.0版本。
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累计吸引超过3500个品牌举办首发活动,全年新增首店1269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4家,全国及内地首店202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02%,同比2023年增长28.6%,数量与质量均稳居全国首位。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2023)》统计了全球主流时装周的品牌参与数量、秀场发布数量、活动举办数量等核心指标,数据显示,上海时装周综合排名世界第五,仅次于巴黎、米兰、纽约、伦敦四大顶级时装周,并正以“首秀首展首店”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方向,重塑全球时尚版图。
《报告》认为中国时装周需立足于本土文化并兼具国际视野,可考虑大力扶持本土原创品牌,加强本土文化叙事,将原创品牌与特色博物馆、美术馆或时尚地标相结合。同时,聚焦可持续时尚、新中式美学等热点话题,积极链接行业上下游,提升商贸对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届上海时装周上,新中式风格成为潮流,众多中国品牌在本届时装周上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开启了一场东方创意的产品首发:盐岛以吉卦、锦鲤等中式元素打造独特首饰作品;宀(mián)的服饰设计灵感源于榫卯、斗拱等传统建筑,强调东方极简美学;Gentle Forest倡导自然与时尚的可持续发展观,寻觅云南本土的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碰撞的新意义,牦牛绒系列是品牌的核心产品线之一;还有国民老字号三枪,探索将航天面料科技研发融入日常服装,通过时装周重磅“焕新”。
图为盐岛品牌展台
首发经济正在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张华明透露,未来几年,EP雅莹品牌将着力建设上海总部,作为品牌文化枢纽,承载创意发布、品牌塑造、人才培育和跨界合作重任,助力上海时尚产业发展。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敏表示,期待更多品牌从首发活动、首秀发布起步,在上海开设首店,未来扎根上海设立总部,进一步走向世界,取得更大发展。
从政策先发到品牌首发,从文化首秀到新款首展,上海用一个个“首”字密码,将秀场动能转化为商业势能,将秀场流量转化为市场销量,破译全球时尚枢纽的命题。
从流量入口到价值枢纽,上海进阶世界潮流新高地
在上海MODE展现场,COMO集团旗下新加坡精品集合店CLUB 21创意总监阿什·加扎利(Ash Ghazali)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细致观摩。其首次造访上海的兴奋溢于言表:“这些品牌正在定义潮流而非跟随潮流,这正是最打动我的特质。”行至独立设计师品牌CHENGGUANG WANG展区时,阿什·加扎利停留良久,对其给予高度评价:“我非常喜欢这个品牌,它有独特的创作、鲜明的设计,令人惊奇。我们会将这个极具辨识度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图为设计师品牌CHENGGUANG WANG展台
上海时装周持续打造“亚洲最大订货季”,带来超过5万平方米的原创服饰商贸订货阵容,吸引了国内外头部百货集团、标杆买手店、代理商等渠道买家汇聚上海。
除MODE展外,Ontimeshow、TUBE showroom、TUDOO showroom、XIN showroom、LAB showroom、BRIDAL MODA等订货会亮相在上海各大时尚地标。BLOOMING和thecoolhunter两大国际买手平台也均首次加入时装周官方日程。“接下来我会去更多的showroom,挖掘更多品牌。”阿什·加扎利说。
在这张不断扩张的时尚版图上,上海以制度创新筑牢“国际坐标”的基石,今年3月刚刚发布的“首发经济”3.0新政,精准切中全球品牌的核心诉求。
例如,上海将率先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针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进口商品,将联合相关部门发布首发经济白名单,优化合格评定程序,推行差异化检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在资金支持方面,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对展会新品首发和高能级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提升展会新品首发能级。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对“首发上海”活动期间举办的同类活动,最高补贴提升至120万元。
在保障配套方面,上海将优化首发活动的报批报备管理,对符合要求的首发活动实施“一次许可报批”或“一次报备”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各区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
这些政策组合拳不仅破解了国际展商“水土不服”的难题,更悄然树立起全球首发经济的“上海标准”。
从奢侈品牌盟可睐(Moncler)将“Genius”系列欧洲外首秀落子上海,到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时隔13年重返申城T台;从用非洲手工艺讲东方叙事,到机械舞步重构T台美学,上海时装周已超越单纯的商贸平台,进化为世界潮流策源地。从流量入口到价值枢纽的蜕变,在此刻具象可感。正如芮婉洁所言,“非洲设计师们对于此次来到上海感到无比兴奋,我们坚信上海是通往亚洲,甚至更多地方的大门。”当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未来在此多维碰撞,上海正以其独有的包容性与前瞻性,为世界时尚生态注入可持续的活力之源。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3月28日电(李一帆)在上海新天地的秀场上,EP YAYING雅莹以“雅”为题的开幕大秀如诗卷铺陈。此次大秀,雅莹与苏绣传承人邹英姿共创,让印染、刺绣、手工钉珠等工艺手法在现代服饰上展现出传统美学的摩登新姿;与苗族无稿绣非遗传承人杨金秋共创,将鱼龙纹样注入阿坝州牦牛绒与阿拉善山羊绒,粗犷与精妙在桑蚕丝上交织出时空褶皱。
图为EP雅莹开幕大秀
这些画面拉开了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的帷幕——这场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的盛会,汇聚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时尚产品,以近百场国际首秀、近千个品牌首展、数十场重量级国际合作,展现了上海作为全球时尚“第五极”的潮流力量。
AI科技、非遗赛博碰撞,时装周掀起首秀狂潮
首秀启幕、首发聚合、首启香氛……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以一场跨越洲际的创意共振拉开帷幕。本届上海时装周上,意大利品牌Lorena Antoniazzi、越南品牌LSOUL、美国品牌Auteur、英国高端礼服品牌MARCHESA和韩国新锐童装品牌PRANKERS等百余家海外品牌均为中国首秀首展,其中LSOUL更宣布将在TX淮海落地中国首店。Papi Lav、LE NGOK、ZITA TAN、GUEST HOUSE等新锐品牌则以时装展演形式初次登上时装周。
AI科技也为这届时装周注入了更多创新内涵。3月26日的上海新天地秀场,聚光灯下的宇树机器人G1登上T台,金属关节折射出的冷光与流动的织物合为一体——这场由东方MOD+时尚科技产业空间与宇树科技共创的时装秀,开创了全球时装周首次人机共演的先例。设计师徐上茜将NMTG系列服装的原料和肌理化作“代码”,由G1精准复刻出人类的肢体韵律,打破了自然、人类与机器的界限。作为科技与时尚的联姻场域,东方MOD+以这场突破性的实验证明,传统时尚产业链正在裂变出新的创造维度。
图为宇树机器人、机器狗走秀现场
当科技与人文在秀场碰撞出火花时,线下的首展聚合同样掀起了“首发”贸易新浪潮。上海时装周第21季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集合了来自34个国家的200余个品牌,海外品牌占比达到57%。其中“非洲品牌集成空间”成为焦点——22个非洲设计师品牌集体登陆中国。
图为MODE展“非洲品牌集成空间”
“此次参展上海时装周MODE展的22个非洲品牌中,绝大多数是首次来到中国,希望借此进入中国市场。”非洲展区负责人芮婉洁(Hannah Ryder)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些品牌不仅带来了非洲设计基因的服装、首饰,更针对中国市场融入汉服元素,部分品牌已提前布局商标注册与电商渠道。我们期待通过上海时装周首展效应,打破地域审美壁垒,让中非对彼此的时尚实现‘重新想象’。”
现场展品中,有南非部落元素混搭中式盘扣、有埃塞俄比亚山羊绒拼接杭州丝绸,打破了传统时尚产业“单向输出”的旧范式。
图为非洲设计师品牌MASA MARA展台
中国品牌同样以东方美学的首发力量,链动全球时尚话语权。EP雅莹担纲开幕大秀,以“雅境、雅乐、雅行”三大篇章首创非遗科技融合叙事,将江南文脉诠释为“中国设计·全球首发”的国际化语言。“本届上海时装周是EP雅莹在上海的首秀,上海独有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多元共生的城市气质与EP雅莹交相呼应。EP雅莹希望以时装为媒介传递东方时尚叙事,以上海时装周为画卷,绘就首发经济链式发展新范式。”EP雅莹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华明表示。
“首发经济”释放强磁力,政策迭代托举国货全球突围
法国巴黎春天男装部资深买手拉斐尔·德雷(Raphael Deray)在MODE展开幕当天刚下飞机就直奔展区,“2023年3月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时装周,见到了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我一直认为上海是一座发展变化很快的时尚城市,希望这次也能买到独特的中国产品,把它们带回法国。”
拉斐尔·德雷的热切印证着上海作为全球时尚“首发磁场”的引力。如今,时装周之于城市的意义早已超过一场时尚盛会,它更是一次城市能级的呈现。作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地标,上海正成为越来越多品牌首秀、首展或首店的首选地。
早在2018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发布了首发经济政策1.0版本,先后推进7个区建设首发地示范区,通过地方政策推动“首发经济”发展,后又持续推出相关政策2.0、3.0版本。
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累计吸引超过3500个品牌举办首发活动,全年新增首店1269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4家,全国及内地首店202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7.02%,同比2023年增长28.6%,数量与质量均稳居全国首位。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的《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2023)》统计了全球主流时装周的品牌参与数量、秀场发布数量、活动举办数量等核心指标,数据显示,上海时装周综合排名世界第五,仅次于巴黎、米兰、纽约、伦敦四大顶级时装周,并正以“首秀首展首店”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方向,重塑全球时尚版图。
《报告》认为中国时装周需立足于本土文化并兼具国际视野,可考虑大力扶持本土原创品牌,加强本土文化叙事,将原创品牌与特色博物馆、美术馆或时尚地标相结合。同时,聚焦可持续时尚、新中式美学等热点话题,积极链接行业上下游,提升商贸对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届上海时装周上,新中式风格成为潮流,众多中国品牌在本届时装周上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开启了一场东方创意的产品首发:盐岛以吉卦、锦鲤等中式元素打造独特首饰作品;宀(mián)的服饰设计灵感源于榫卯、斗拱等传统建筑,强调东方极简美学;Gentle Forest倡导自然与时尚的可持续发展观,寻觅云南本土的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碰撞的新意义,牦牛绒系列是品牌的核心产品线之一;还有国民老字号三枪,探索将航天面料科技研发融入日常服装,通过时装周重磅“焕新”。
图为盐岛品牌展台
首发经济正在引发一系列链式反应。张华明透露,未来几年,EP雅莹品牌将着力建设上海总部,作为品牌文化枢纽,承载创意发布、品牌塑造、人才培育和跨界合作重任,助力上海时尚产业发展。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敏表示,期待更多品牌从首发活动、首秀发布起步,在上海开设首店,未来扎根上海设立总部,进一步走向世界,取得更大发展。
从政策先发到品牌首发,从文化首秀到新款首展,上海用一个个“首”字密码,将秀场动能转化为商业势能,将秀场流量转化为市场销量,破译全球时尚枢纽的命题。
从流量入口到价值枢纽,上海进阶世界潮流新高地
在上海MODE展现场,COMO集团旗下新加坡精品集合店CLUB 21创意总监阿什·加扎利(Ash Ghazali)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细致观摩。其首次造访上海的兴奋溢于言表:“这些品牌正在定义潮流而非跟随潮流,这正是最打动我的特质。”行至独立设计师品牌CHENGGUANG WANG展区时,阿什·加扎利停留良久,对其给予高度评价:“我非常喜欢这个品牌,它有独特的创作、鲜明的设计,令人惊奇。我们会将这个极具辨识度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图为设计师品牌CHENGGUANG WANG展台
上海时装周持续打造“亚洲最大订货季”,带来超过5万平方米的原创服饰商贸订货阵容,吸引了国内外头部百货集团、标杆买手店、代理商等渠道买家汇聚上海。
除MODE展外,Ontimeshow、TUBE showroom、TUDOO showroom、XIN showroom、LAB showroom、BRIDAL MODA等订货会亮相在上海各大时尚地标。BLOOMING和thecoolhunter两大国际买手平台也均首次加入时装周官方日程。“接下来我会去更多的showroom,挖掘更多品牌。”阿什·加扎利说。
在这张不断扩张的时尚版图上,上海以制度创新筑牢“国际坐标”的基石,今年3月刚刚发布的“首发经济”3.0新政,精准切中全球品牌的核心诉求。
例如,上海将率先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针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等进口商品,将联合相关部门发布首发经济白名单,优化合格评定程序,推行差异化检验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在资金支持方面,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对展会新品首发和高能级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提升展会新品首发能级。对高规格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对“首发上海”活动期间举办的同类活动,最高补贴提升至120万元。
在保障配套方面,上海将优化首发活动的报批报备管理,对符合要求的首发活动实施“一次许可报批”或“一次报备”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各区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
这些政策组合拳不仅破解了国际展商“水土不服”的难题,更悄然树立起全球首发经济的“上海标准”。
从奢侈品牌盟可睐(Moncler)将“Genius”系列欧洲外首秀落子上海,到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时隔13年重返申城T台;从用非洲手工艺讲东方叙事,到机械舞步重构T台美学,上海时装周已超越单纯的商贸平台,进化为世界潮流策源地。从流量入口到价值枢纽的蜕变,在此刻具象可感。正如芮婉洁所言,“非洲设计师们对于此次来到上海感到无比兴奋,我们坚信上海是通往亚洲,甚至更多地方的大门。”当东方与西方、传统与未来在此多维碰撞,上海正以其独有的包容性与前瞻性,为世界时尚生态注入可持续的活力之源。
编辑:葛佳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