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人均年薪58万!招商银行,突然大跌了
财经锐眼
1周前
招商银行2024年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436.08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0.27亿元,这一点要比降薪对利润增长的意义大。
凭借优质的客户服务水平,一直以来,招商银行是国内银行业的标杆。
在A股,招商银行有着非常多的“死忠粉”,无论股价如何起起落落都长期坚定持有招商银行的股票。
究其原因,
一是招商银行股价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上涨趋势,二是招商银行每年的股息分红都还不错。
招行银行,年报发布后遭遇砸盘
2002年上市的招商银行,在经历了多年上涨之后,于2021年中旬达到股价历史最高点,之后,一直顺风顺水的招商银行陷入到了股价快速下杀中,到2022年底一度下跌超过55%。
最近一年多,招商银行重回上升势头,从25元以下一度涨到前几天的46元以上,涨幅高达85%,距离2021年52.44元的历史最高价已经不远。
尤其是最近4个月,招商银行几乎是单边上涨走势,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持股体验。
但3月26日,招商银行突然变脸,
股价放量大跌5.39%。
当天成交金额则是高达68亿以上,是之前一段时间日均成交额的3-4倍。
作为一家市值超万亿的上市公司,国内银行业金光闪闪的明星,基金长期的重仓股,招商银行这种级别的下跌肯定不是散户主导的,
必然是大资金砸盘所致。
大资金侧重基本面投资,在大跌的前一天,即3月25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或许是业绩不及预期引发了砸盘。
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营收方面,招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下滑,招商银行在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是1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净利润1.22%的增速跟2023年的6.22%相比,也是明显放缓。
人均年薪58万,利息差减少
在收入端减少的大背景下,招商银行净利润还能做到微增,主要依赖的是费用的压缩和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
费用的压缩方面,2024年,招商银行业务及管理费为1076.16亿元,同比下降3.73%。当期,招商银行员工费用为680.88亿元,同比下降3.21%。
员工费用是业务及管理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出现下降,可能是因为招商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取了某些优化措施,
比如降低员工薪酬。
根据财报数据,招商银行在2024年员工总数为11.72万人。结合员工费用为680.88亿元可算出,当年人均薪资为58.1万元。
2022年,招行员工11.3万人,员工费用706亿元,折算成人均薪资为62.5万元。2023年,招行员工11.65万人,员工费用703.5亿元,折算成人均薪资为60.4万元。
2024年跟2023年比,招商银行员工费用减少了22.6亿元,对财报的净利润微增可以说功不可没。
就算降薪了,但招商银行高达58万元的人均薪资依然“吊打”社会上绝大部分岗位的薪资。
需要注意,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均薪资水平其实差不了太多,他们比“工农中建”这些国有大行的平均工资要高出很多。
2024年上半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员工的月均工资在2.5-2.7万元之间,折合成年薪为30-32.4万元。
除了员工费用降低增加了利润之外,2024年,招商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为399.76亿元,较上一年的412.78亿元下降3.15%,少了13.02亿元,也是利润增加的一个原因。
这说明招商银行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支出减少,直接增加了利润。
此外,招商银行2024年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436.08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0.27亿元,这一点要比降薪对利润增长的意义大。
说完这些利润增加的因素,再来看收入减少的因素。
存贷款的利息差,即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招商银行净利息收入为2112.77亿元。从2021年到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39%、2.28%、2.15%、1.98%,
呈现持续收窄态势。
在降息趋势的大背景下,净利息差的收窄对任何银行都是考验。
投资收益大增,分红低于预期
在非利息收入方面,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非利息净收入达到总营收的37.40%,同比上升0.70%。
具体来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4.28%,不过其他非息收入(如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34.13%,达到541.17亿元,这跟债券投资收益增加有关,也应该跟2024年9-10月A股的暴涨有关。
一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衡量它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其资产质量、风险敞口的重要指标。
2024年,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95%,但零售贷款的不良率上升0.07%至0.9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微升0.11%至0.48%。
2024年,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411.98%,同比下降25.72%,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四大行通常在200%-300%之间),可以有效应对潜在的信贷风险。
众所周知,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是同行里最出色的,也是其被誉为“银行茅”的关键所在。
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AUM(资产管理规模)为1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零售客户数突破2.1亿户,为招商银行贡献了50%以上的营收和净利润,这些数据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银行股以高股息率、高分红而著称,很多大资金长期重仓银行股也来自这个逻辑。招商银行目前是拟派发现金红利504.4亿元,
分红比例为35.32%,并首次计划实施中期分红。
看起来招商银行的分红不少,但由于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14.86%,远超监管要求,
因此35.32%的分红比例依然低于了投资者期待值,
3月26日股价重挫或许跟分红低于预期也有关系。
昨天股价大跌后,招商银行的股吧里有投资者直言,
2024年业绩不如2023年,股价却远高于同期,就先撤退,等打折后再说。
这可能代表了相当多投资者的看法,距离历史最高股价已经不太远的招商银行,尽管整体基本面还算稳定,但投资的性价比或许已经不高了!
总体来看,招商银行面临着利差缩减、部分业务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问题,这些对股价长期走势都构成了制约因素。
价值投资,好的公司是关键,好的价格也很关键。
(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以示鼓励!以上是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cjm321666(微信)
点击下方关键字,阅读往期文章
稳健医疗|
良品铺子
|美的集团
|爱美客
|
双汇发展
蒙牛乳业|珀莱雅|通威股份
|
华熙生物
|
新希望
通策医疗|安琪酵母|绝味食品|千禾味业
|
隆基绿能
东方证券
|
万泰生物
|
金龙鱼
|
牧原股份
|
景顺长城基金
易方达基金
|
汇添富基金
|
博时基金
|
富国基金
(财经锐眼已经全面入驻微信公众平台、网易、一点资讯、东方财富、雪球、知乎、百度百家、同花顺、新浪微博、新浪看点、蚂蚁财富、富途牛牛、老虎财经、支付宝内容平台、企鹅号、商业新知,欢迎大家关注。)
招商银行2024年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436.08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0.27亿元,这一点要比降薪对利润增长的意义大。
凭借优质的客户服务水平,一直以来,招商银行是国内银行业的标杆。
在A股,招商银行有着非常多的“死忠粉”,无论股价如何起起落落都长期坚定持有招商银行的股票。
究其原因,
一是招商银行股价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上涨趋势,二是招商银行每年的股息分红都还不错。
招行银行,年报发布后遭遇砸盘
2002年上市的招商银行,在经历了多年上涨之后,于2021年中旬达到股价历史最高点,之后,一直顺风顺水的招商银行陷入到了股价快速下杀中,到2022年底一度下跌超过55%。
最近一年多,招商银行重回上升势头,从25元以下一度涨到前几天的46元以上,涨幅高达85%,距离2021年52.44元的历史最高价已经不远。
尤其是最近4个月,招商银行几乎是单边上涨走势,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持股体验。
但3月26日,招商银行突然变脸,
股价放量大跌5.39%。
当天成交金额则是高达68亿以上,是之前一段时间日均成交额的3-4倍。
作为一家市值超万亿的上市公司,国内银行业金光闪闪的明星,基金长期的重仓股,招商银行这种级别的下跌肯定不是散户主导的,
必然是大资金砸盘所致。
大资金侧重基本面投资,在大跌的前一天,即3月25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或许是业绩不及预期引发了砸盘。
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营收方面,招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下滑,招商银行在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是1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净利润1.22%的增速跟2023年的6.22%相比,也是明显放缓。
人均年薪58万,利息差减少
在收入端减少的大背景下,招商银行净利润还能做到微增,主要依赖的是费用的压缩和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
费用的压缩方面,2024年,招商银行业务及管理费为1076.16亿元,同比下降3.73%。当期,招商银行员工费用为680.88亿元,同比下降3.21%。
员工费用是业务及管理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出现下降,可能是因为招商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取了某些优化措施,
比如降低员工薪酬。
根据财报数据,招商银行在2024年员工总数为11.72万人。结合员工费用为680.88亿元可算出,当年人均薪资为58.1万元。
2022年,招行员工11.3万人,员工费用706亿元,折算成人均薪资为62.5万元。2023年,招行员工11.65万人,员工费用703.5亿元,折算成人均薪资为60.4万元。
2024年跟2023年比,招商银行员工费用减少了22.6亿元,对财报的净利润微增可以说功不可没。
就算降薪了,但招商银行高达58万元的人均薪资依然“吊打”社会上绝大部分岗位的薪资。
需要注意,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均薪资水平其实差不了太多,他们比“工农中建”这些国有大行的平均工资要高出很多。
2024年上半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员工的月均工资在2.5-2.7万元之间,折合成年薪为30-32.4万元。
除了员工费用降低增加了利润之外,2024年,招商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为399.76亿元,较上一年的412.78亿元下降3.15%,少了13.02亿元,也是利润增加的一个原因。
这说明招商银行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支出减少,直接增加了利润。
此外,招商银行2024年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为436.08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0.27亿元,这一点要比降薪对利润增长的意义大。
说完这些利润增加的因素,再来看收入减少的因素。
存贷款的利息差,即净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招商银行净利息收入为2112.77亿元。从2021年到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39%、2.28%、2.15%、1.98%,
呈现持续收窄态势。
在降息趋势的大背景下,净利息差的收窄对任何银行都是考验。
投资收益大增,分红低于预期
在非利息收入方面,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非利息净收入达到总营收的37.40%,同比上升0.70%。
具体来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14.28%,不过其他非息收入(如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34.13%,达到541.17亿元,这跟债券投资收益增加有关,也应该跟2024年9-10月A股的暴涨有关。
一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衡量它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其资产质量、风险敞口的重要指标。
2024年,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95%,但零售贷款的不良率上升0.07%至0.9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微升0.11%至0.48%。
2024年,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411.98%,同比下降25.72%,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比如,四大行通常在200%-300%之间),可以有效应对潜在的信贷风险。
众所周知,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是同行里最出色的,也是其被誉为“银行茅”的关键所在。
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AUM(资产管理规模)为14.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零售客户数突破2.1亿户,为招商银行贡献了50%以上的营收和净利润,这些数据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银行股以高股息率、高分红而著称,很多大资金长期重仓银行股也来自这个逻辑。招商银行目前是拟派发现金红利504.4亿元,
分红比例为35.32%,并首次计划实施中期分红。
看起来招商银行的分红不少,但由于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14.86%,远超监管要求,
因此35.32%的分红比例依然低于了投资者期待值,
3月26日股价重挫或许跟分红低于预期也有关系。
昨天股价大跌后,招商银行的股吧里有投资者直言,
2024年业绩不如2023年,股价却远高于同期,就先撤退,等打折后再说。
这可能代表了相当多投资者的看法,距离历史最高股价已经不太远的招商银行,尽管整体基本面还算稳定,但投资的性价比或许已经不高了!
总体来看,招商银行面临着利差缩减、部分业务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问题,这些对股价长期走势都构成了制约因素。
价值投资,好的公司是关键,好的价格也很关键。
(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以示鼓励!以上是笔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cjm321666(微信)
点击下方关键字,阅读往期文章
稳健医疗|
良品铺子
|美的集团
|爱美客
|
双汇发展
蒙牛乳业|珀莱雅|通威股份
|
华熙生物
|
新希望
通策医疗|安琪酵母|绝味食品|千禾味业
|
隆基绿能
东方证券
|
万泰生物
|
金龙鱼
|
牧原股份
|
景顺长城基金
易方达基金
|
汇添富基金
|
博时基金
|
富国基金
(财经锐眼已经全面入驻微信公众平台、网易、一点资讯、东方财富、雪球、知乎、百度百家、同花顺、新浪微博、新浪看点、蚂蚁财富、富途牛牛、老虎财经、支付宝内容平台、企鹅号、商业新知,欢迎大家关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人均年薪58万!招商银行,突然大跌了
财经锐眼
1周前
招商银行股价大跌,分红还是太少了?
达摩财经
1周前
招商银行罕见大跌!究竟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1周前
突然,大幅拉升!特朗普,传出新消息
券商中国
4小时前
美国突发!恐慌抢购iPhone
中国基金报
6小时前
三天蒸发 50 亿市值!这家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加征关税?
智车科技
9小时前
刚刚,开盘暴跌!美国,突遭下调!
券商中国
1天前
股市暴跌美联储急了?将于今晚举行闭门会议
国际财闻汇
1天前
巴菲特,紧急声明!
证券时报
2025-04-09 02:44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