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只港股消费股发布业绩,公布亮眼的财报“成绩单”。今日消费股再次被“点燃”, $布鲁可 (00325.HK)$大涨近15%, $泡泡玛特 (09992.HK)$涨超10%, $老铺黄金 (06181.HK)$、 $海底捞 (06862.HK)$涨超6%, $毛戈平 (01318.HK)$涨超5%, $蜜雪集团 (02097.HK)$涨逾2%。
其中,潮玩、餐饮等新消费领域个股表现尤为突出。
机构表示,从需求端看,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开放观念与民族自信催生双重特征,既追求高性价比的标品,又重视小众消费“悦己”。从供给端看,随着中国产业链升级与品牌化进程加速,本土企业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赋能构建护城
河,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更是从国货崛起走向国货出海,挖掘海外的增量空间。
银河证券研报称,2024年,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布鲁可为代表的谷子业绩和股价表现出色。其中潮玩消费主体为刚工作,有一定购买力的年轻女性。谷子的消费主体是还在学校的学生。
研报预计,随着AI与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AI+玩具会成为市场爆发方向之一,主要原因是玩具成本低、对AI的容错度高。AI+玩具将全面覆盖Z世代,其中毛茸茸的情感类陪护玩具将覆盖学龄前儿童,具身智能类的机器人玩具将覆盖有购买力的男性消费者。
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 (09992.HK)$业绩后走势强劲,今日再度涨超10%,盘中高见160港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年内股价已累涨超73%。
泡泡玛特昨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益130.38亿元,同比增加106.92%;股东应占溢利31.25亿元,同比增加188.77%;每股基本盈利2.36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81.46分,同比大增近1.9倍。
泡泡玛特在业绩会上提到,2024年核心战略为国际化,预计2025年销售增速达50%,海外收入占比超50%。公司计划海外开店100家,提升门店质量。
此外,公司表示,对2025年有信心,销售同比增速有信心做到50%,今年海外可以持续超过100%,成为核心业务推动力。今年有可能超过200亿收入。
花旗分析师表示,泡泡玛特在IP运营和海外扩张方面的强大能力将持续支撑其稳健增长;海外扩张仍是2025年公司的一个关键增长动力。花旗分别将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24%和28%,以反映更好的销售前景和利润率表现;基于2025年38倍市盈率,将目标价从120港元上调至162港元。
布鲁可:
$布鲁可 (00325.HK)$今日盘中一度涨近20%,盘中最高触及147港元,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涨近15%,今年上市以来累涨超133%。
布鲁可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显示,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22.41亿元,同比增加155.6%;经调整年度利润5.85亿元,同比增加702.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01亿元,同比增加94.59%。
3月26日,布鲁可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首次提出“产品生态”概念,宣布深化研发创新、拓展多元IP合作、强化用户共创,携手全球伙伴共启拼搭角色类玩具行业新十年征程。
大会现场,布鲁可积木人Hero5、Hero8、Champion等6大经典系列集体亮相展示了变形金刚、奥特曼、漫威无限传奇等全球IP的最新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布鲁可披露将发布三大新系列涉及哈利波特、初音未来等重磅IP,海报上“萌动”“甜心”等关键词预示着布鲁可将在消费场景拓展和全新人群体触达上进行新布局。
中金指出,布鲁可去年业绩符预期,认为第二梯队IP及自有IP快速增长,看好后续产品快速迭代、渠道扩充及海外发展。信达证券认为,公司IP商业化能力突出,强势引领积木人行业发展。布鲁可的产品壁垒及品牌价值仍被低估,IP商业化打法逐步打磨成熟,平台化发展已显雏形,看好公司后期爆发力。
机构表示,餐饮消费有望提振,看好食品饮料行业业绩的整体提升。特别是餐饮消费,随着方案落实,旅游、商圈购物、线下体验等消费得到提振,对餐饮消费将会有明显的拉动。同时预期各地方的消费补贴也会加大餐饮的补贴力度,对餐饮行业将有积极的帮助。
蜜雪集团:
$蜜雪集团 (02097.HK)$今年上市后股价走强,截止目前累涨超100%;今日盘中一度涨近5%,现涨超2%。
昨日,蜜雪集团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蜜雪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2.3%;毛利达到80.6亿元,同比增长34.4%;毛利率为32.5%。净利润达4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8%。
蜜雪去年收入同比增长逾22%,主要由于商品和设备销售产生的收入增加。具体而言,2024年蜜雪集团商品和设备销售的收入为242.1亿元,同比增长21.7%,加盟和相关服务的收入为6.2亿元,同比增长52.8%,占总收入比例仅为2.5%。
在门店结构上,蜜雪集团持续深入下沉市场及海外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集团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达到23858家,占比达到57.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蜜雪集团加盟商达到20976名,年内净增4192名,反映出加盟商的高度认可。
东吴证券此前指出,蜜雪集团作为平价现制饮品龙头,自建端对端全流程供应链体系打造核心壁垒,IP化品牌营销塑造品牌心智。另外,该公司以加盟模式深耕下沉市场,推进品牌出海,持续巩固行业地位。该行表示,蜜雪集团的核心优势是品牌势能及在平价现制饮品市场的统治力,且在出海方面值得期待,类比近一年新上市的一些强势能品牌,例如毛戈平和老铺黄金,蜜雪集团有望享有估值溢价。
海底捞:
$海底捞 (06862.HK)$今日股价再度攀升,现涨超6%,股价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海底捞前日发布财报,昨日收涨超6%,两日累涨约13%。
海底捞2024年度业绩显示,公司收入427.55亿元,同比增加3.14%;拥有人应占溢利47.08亿元,同比增加4.65%;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同比增加18.74%;每股基本盈利0.87元,拟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去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较上年增加4.5%。
海底捞正式启动“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截至2024年末,集团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2024年,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对于新品牌的运营、成长及其风险,将持续密切关注市场的实际检验。
中金表示,海底捞2024年业绩略超该行预期,主因毛利率优化及转让餐厅给加盟商等收益好于预期。展望25年,该行预计随部分门店折摊到期,25年折摊费用仍有下降空间,此外公司希望在产品高性价比前提下通过优化供应链维持合理毛利率水平,并在保障顾客满意度前提下通过多管店、灵活用工等优化人效(24年底已有121位多管店店长、且A/B类评级的多管门店占比逐步提升),该行预计25年利润率水平有望维持。
2025年开年以来,消费板块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消费议题再度成为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出现了32次,今年要完成的十大任务中,也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
而随着国内政策按下“加速键”,机构纷纷看好消费板块未来行情。
高盛近期在欧洲市场调研发现,离岸投资者对中国消费复苏的持续性抱有期待,部分低配中国市场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消费股。高盛注意到部分子行业已经出现了盈利复苏的早期信号,例如乳制品、啤酒和餐饮业,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积极的成本和运营支出控制。
基于近期的市场调研,高盛认为,在中国科技股经历了一轮价值重估后,必需消费板块仍是“落后者”,资金可能会出现轮动。
德意志银行中国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徐静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将内需列为2025年关键增长领域之一,在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较往年明确将提振消费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国内消费将成为2025年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之一。
近期,多只港股消费股发布业绩,公布亮眼的财报“成绩单”。今日消费股再次被“点燃”, $布鲁可 (00325.HK)$大涨近15%, $泡泡玛特 (09992.HK)$涨超10%, $老铺黄金 (06181.HK)$、 $海底捞 (06862.HK)$涨超6%, $毛戈平 (01318.HK)$涨超5%, $蜜雪集团 (02097.HK)$涨逾2%。
其中,潮玩、餐饮等新消费领域个股表现尤为突出。
机构表示,从需求端看,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开放观念与民族自信催生双重特征,既追求高性价比的标品,又重视小众消费“悦己”。从供给端看,随着中国产业链升级与品牌化进程加速,本土企业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赋能构建护城
河,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更是从国货崛起走向国货出海,挖掘海外的增量空间。
银河证券研报称,2024年,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布鲁可为代表的谷子业绩和股价表现出色。其中潮玩消费主体为刚工作,有一定购买力的年轻女性。谷子的消费主体是还在学校的学生。
研报预计,随着AI与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AI+玩具会成为市场爆发方向之一,主要原因是玩具成本低、对AI的容错度高。AI+玩具将全面覆盖Z世代,其中毛茸茸的情感类陪护玩具将覆盖学龄前儿童,具身智能类的机器人玩具将覆盖有购买力的男性消费者。
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 (09992.HK)$业绩后走势强劲,今日再度涨超10%,盘中高见160港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年内股价已累涨超73%。
泡泡玛特昨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益130.38亿元,同比增加106.92%;股东应占溢利31.25亿元,同比增加188.77%;每股基本盈利2.36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81.46分,同比大增近1.9倍。
泡泡玛特在业绩会上提到,2024年核心战略为国际化,预计2025年销售增速达50%,海外收入占比超50%。公司计划海外开店100家,提升门店质量。
此外,公司表示,对2025年有信心,销售同比增速有信心做到50%,今年海外可以持续超过100%,成为核心业务推动力。今年有可能超过200亿收入。
花旗分析师表示,泡泡玛特在IP运营和海外扩张方面的强大能力将持续支撑其稳健增长;海外扩张仍是2025年公司的一个关键增长动力。花旗分别将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24%和28%,以反映更好的销售前景和利润率表现;基于2025年38倍市盈率,将目标价从120港元上调至162港元。
布鲁可:
$布鲁可 (00325.HK)$今日盘中一度涨近20%,盘中最高触及147港元,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涨近15%,今年上市以来累涨超133%。
布鲁可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显示,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22.41亿元,同比增加155.6%;经调整年度利润5.85亿元,同比增加702.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01亿元,同比增加94.59%。
3月26日,布鲁可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首次提出“产品生态”概念,宣布深化研发创新、拓展多元IP合作、强化用户共创,携手全球伙伴共启拼搭角色类玩具行业新十年征程。
大会现场,布鲁可积木人Hero5、Hero8、Champion等6大经典系列集体亮相展示了变形金刚、奥特曼、漫威无限传奇等全球IP的最新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布鲁可披露将发布三大新系列涉及哈利波特、初音未来等重磅IP,海报上“萌动”“甜心”等关键词预示着布鲁可将在消费场景拓展和全新人群体触达上进行新布局。
中金指出,布鲁可去年业绩符预期,认为第二梯队IP及自有IP快速增长,看好后续产品快速迭代、渠道扩充及海外发展。信达证券认为,公司IP商业化能力突出,强势引领积木人行业发展。布鲁可的产品壁垒及品牌价值仍被低估,IP商业化打法逐步打磨成熟,平台化发展已显雏形,看好公司后期爆发力。
机构表示,餐饮消费有望提振,看好食品饮料行业业绩的整体提升。特别是餐饮消费,随着方案落实,旅游、商圈购物、线下体验等消费得到提振,对餐饮消费将会有明显的拉动。同时预期各地方的消费补贴也会加大餐饮的补贴力度,对餐饮行业将有积极的帮助。
蜜雪集团:
$蜜雪集团 (02097.HK)$今年上市后股价走强,截止目前累涨超100%;今日盘中一度涨近5%,现涨超2%。
昨日,蜜雪集团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蜜雪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2.3%;毛利达到80.6亿元,同比增长34.4%;毛利率为32.5%。净利润达4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8%。
蜜雪去年收入同比增长逾22%,主要由于商品和设备销售产生的收入增加。具体而言,2024年蜜雪集团商品和设备销售的收入为242.1亿元,同比增长21.7%,加盟和相关服务的收入为6.2亿元,同比增长52.8%,占总收入比例仅为2.5%。
在门店结构上,蜜雪集团持续深入下沉市场及海外布局,拓展发展空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集团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达到23858家,占比达到57.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蜜雪集团加盟商达到20976名,年内净增4192名,反映出加盟商的高度认可。
东吴证券此前指出,蜜雪集团作为平价现制饮品龙头,自建端对端全流程供应链体系打造核心壁垒,IP化品牌营销塑造品牌心智。另外,该公司以加盟模式深耕下沉市场,推进品牌出海,持续巩固行业地位。该行表示,蜜雪集团的核心优势是品牌势能及在平价现制饮品市场的统治力,且在出海方面值得期待,类比近一年新上市的一些强势能品牌,例如毛戈平和老铺黄金,蜜雪集团有望享有估值溢价。
海底捞:
$海底捞 (06862.HK)$今日股价再度攀升,现涨超6%,股价创去年10月以来新高。海底捞前日发布财报,昨日收涨超6%,两日累涨约13%。
海底捞2024年度业绩显示,公司收入427.55亿元,同比增加3.14%;拥有人应占溢利47.08亿元,同比增加4.65%;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同比增加18.74%;每股基本盈利0.87元,拟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507港元。去年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较上年增加4.5%。
海底捞正式启动“红石榴计划”,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截至2024年末,集团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2024年,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对于新品牌的运营、成长及其风险,将持续密切关注市场的实际检验。
中金表示,海底捞2024年业绩略超该行预期,主因毛利率优化及转让餐厅给加盟商等收益好于预期。展望25年,该行预计随部分门店折摊到期,25年折摊费用仍有下降空间,此外公司希望在产品高性价比前提下通过优化供应链维持合理毛利率水平,并在保障顾客满意度前提下通过多管店、灵活用工等优化人效(24年底已有121位多管店店长、且A/B类评级的多管门店占比逐步提升),该行预计25年利润率水平有望维持。
2025年开年以来,消费板块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消费议题再度成为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出现了32次,今年要完成的十大任务中,也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
而随着国内政策按下“加速键”,机构纷纷看好消费板块未来行情。
高盛近期在欧洲市场调研发现,离岸投资者对中国消费复苏的持续性抱有期待,部分低配中国市场的新兴市场基金开始增持中国消费股。高盛注意到部分子行业已经出现了盈利复苏的早期信号,例如乳制品、啤酒和餐饮业,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积极的成本和运营支出控制。
基于近期的市场调研,高盛认为,在中国科技股经历了一轮价值重估后,必需消费板块仍是“落后者”,资金可能会出现轮动。
德意志银行中国消费行业首席分析师徐静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将内需列为2025年关键增长领域之一,在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较往年明确将提振消费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国内消费将成为2025年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