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卖身”:孙继胜离场,哈啰杨磊接盘

智车科技

5天前

再从永安行历年的应收账款来看,2021年至2024年其三季度年,永安行应收账款分别为7.376亿元、6.923亿元、5.310亿元、5.132亿元。

图片

作者 | 柯阳明

编辑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近日,氢能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宣布易主

根据公司3月16日发布的公告,哈啰系公司与永安行实控人及其他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累计获得永安行19.67%的股份。

永安行实控人孙继胜和常州远为是一致行动人,原本分别持有33.17%和1.02%的股份。根据协议,二者将总计9.32%的股份转让给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哈啰”)的关联公司,即上海哈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永安行其他股东亦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上海哈茂。上海哈茂的持股比例达到13.67%。同时,上海哈茂实际控制人杨磊从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受让永安行6%的股份。

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孙继胜继续持有24.87%的股份,他放弃其中部分股份的表决权。各协议生效后,上海哈茂、杨磊享有的表决权比例增至22.98%,超过原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永安行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哈茂,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磊。公开资料显示,杨磊是哈啰联合创始人兼CEO,上海哈啰是当前共享单车头部公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据相关媒体推算,为收购永安行,杨磊及其控制的哈啰出行累计出资达到了15.09亿元。

01

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绿色低碳环保产品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为客户提供共享出行服务、智慧生活服务以及分布式氢能数据平台业务,主营产品有公共自行车系统、共享电动车系统、共享氢能自行车系统等共享出行平台服务,以及制充氢一体机、氢能自行车、燃料电池等氢能产品以及酒店智能门锁系统等产品的销售和服务。

实际上,成立于2010年永安行,最早以城市公共自行车起家做有桩共享单车

2016年起,国内共享单车迅猛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需要定点取车、定点还车,便捷性远不如随借随还的共享单车。彼时,孙继胜通过政府的项目迅速拓展市场2017年8月登录A股,成为共享单车行业中最早登陆A股的企业。

然而,经过数年的洗牌后,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永安行的有桩共享单车市场份额也不断被挤压营收开始每况愈下。

根据历年财报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永安行营业收入分别为6.78亿元、5.45亿元、3.74亿元,2022年和2023年同比下降22.40%、19.54%;净利润为-0.68亿元、-1.27亿元、-2993万元。

此外,根据其最新的2024年业绩预报显示,永安行2024年净亏损5500万元至8000万元,亏损还在继续,并且经计算第四季度亏损恐怕超过前三季度总和。

对于2024年亏损的原因,永安行表示主要是受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的影响。

永安行还表示,公司主要客户是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由于部分客户拖延付款造成应收款项未能及时到账,导致公司坏账计提金额约1亿元。此外,目前公司公共自行车项目增量不足、存量缩减,导致公司当期收入减少。

当初永安行成是靠政府的公共项目才飞速成长起来,现如今也因此而没落。

再从永安行历年的应收账款来看,2021年至2024年其三季度年,永安行应收账款分别为7.376亿元、6.923亿元、5.310亿元、5.132亿元。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呈下降趋势,但对比当年应收来看,2021年应收账款占比当年营收的108.79%,2024年前三季度则占比137.21%,占比在扩大

不过,永安行现如今业绩巨幅下滑也离不开共享单车行业自身盈利困难,加上外部竞争额外激烈的缘故,即使是现如今已成为主流的无桩共享单车,其盈利也不是很可观,并且在当初各家品牌竞争时,依靠补贴来实现覆盖的打法,带来了巨大的亏损。

在单车业务开始走下坡路后,永安行也不少折腾,但他没有选择同行业如火如荼的无桩共享单车,而是选择了氢能

2018年,永安行就开始布局氢能业务

之后几年永安行在氢能上烧了不少钱。

2019 年,该公司自行研发的共享型氢燃料自行车面世。随后于2021年12月,永安行在江苏常州主城区投放1000辆氢能自行车,用于共享骑行场景。

2022年9月,永安行首款面向个人消费端的民用型氢能自行车Alpha 市。据悉,这款氢能自行车含5年500瓶供氢服务,官方售价为12800元。

在研发方面,2018年至2023年,永安行6年累计研发投入约2.46亿元,年均0.41亿元。特别是在最近两年,其研发占营收比例均不低于6%。

2023年永安行以自有资金1.67亿元收购了氢能公司浙江凯博88%的股权。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最出名的是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的技术。

目前,永安行已有多个氢能产品,四款氢能自行车,制充氢一体机,氢燃料电池以及储氢系。并且永安行已将自家氢能自行车投放在了自己的共享出行平台。

不过,永安行最主要的营业收入依然是共享出行业务氢能自行车业务表现乏力。直到去年永安行氢能业绩才有好转。

据永安行2024年的业绩披露显示,2024年永安行亏损缩小,主要得益于公司氢能业务收入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这一增长来得太少也来得太迟,现如今连专攻氢能的“第一股”亿华通都自身难保,更何况其他干氢能的企业。(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氢能第一股”易主背后:大同首富张国强“卖身求存”,邢台“隐形”富豪收获第三家上市公司?》

02

永安行与哈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7年。

当时,永安行参股公司低碳科技与哈啰单车运营公司钧正科技合并,永安行对永安行低碳的持股比例从100%降至38.17%,杨磊出任新公司CEO,蚂蚁金服则通过上海云鑫持股30.53%,为永安行低碳第二大股东,这次合并在当时也被称为“共享单车首起并购案”。

永安行低碳随后永安行低碳依托支付宝入口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推出“免押金骑行”,2018年到2024年,公司估值也从142亿元涨到312亿元。在2020年11月,永安行地碳也更名为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啰普惠”)。

如今,杨磊再次通过资本运作入主永安行,离不开当年两者之间的合作。当然,杨磊也不会仅仅因为当初的交情就来帮助常年身处业绩亏损的永安行。

首先在业务上,双方有着协同效应,本次哈啰杨磊入主永安行,那么永安行以及哈啰之间的业务以及资源可以相互使用,哈啰也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共享单车版图和业务。

据悉,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覆盖超过200个城市,可以为哈啰拓展下沉市场提供现成渠道。同时,永安行的氢能业务与哈啰的电单车网络结合,有望降低运维成本,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不过,哈啰此次入主永安行,可能不仅仅是为了业务上的协同效应

资料显示,在共享单车当初异常火热之时,哈啰曾与摩拜、OFO并称“共享单车三巨头”,但随后由于当时竞争过于激烈,每家都在疯狂烧钱,摩拜也将自己卖给美团,ofo小黄车创始人跑路。

而哈啰则是借着蚂蚁集团活了下来。

哈啰曾于2021年尝试赴美上市,但由于投资者认为哈啰只是会烧钱的共享单车,不被当时的市场看好,所以无奈撤回申请。

如今,通过收购永安行,业内人士称,哈啰有望借助其上市公司身份实现曲线上市

据有关媒体报道,哈啰单车创始人杨磊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本次永安行公告,并配文“终于可以了”。

对于这次交易,市场上也是反应十分激烈,哈啰入主永安行的消息公布后,永安行的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实现涨停。

然而,据此前2021年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哈啰的营收分别为21亿元、45亿元与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08亿元、-15.05亿元和-11.34亿元,三年亏损合计48.5亿元

可以看出主导这场收购的哈啰似乎也没有强大的实力,此前和永安行一样也是连亏三年,并且亏得远比永安行多,因此本次收购对于哈啰来说恐怕是一场豪赌。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已形成哈啰、美团、滴滴青桔“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倘若本次哈啰有意借壳上市,并且上市成功,那么哈啰将会领先其他两家,但若失败,对于此前长年亏损的哈啰来说,会是一场巨大打击

原文标题 : 氢能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卖身”:孙继胜离场,哈啰杨磊接盘

再从永安行历年的应收账款来看,2021年至2024年其三季度年,永安行应收账款分别为7.376亿元、6.923亿元、5.310亿元、5.132亿元。

图片

作者 | 柯阳明

编辑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近日,氢能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宣布易主

根据公司3月16日发布的公告,哈啰系公司与永安行实控人及其他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累计获得永安行19.67%的股份。

永安行实控人孙继胜和常州远为是一致行动人,原本分别持有33.17%和1.02%的股份。根据协议,二者将总计9.32%的股份转让给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哈啰”)的关联公司,即上海哈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永安行其他股东亦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上海哈茂。上海哈茂的持股比例达到13.67%。同时,上海哈茂实际控制人杨磊从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受让永安行6%的股份。

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孙继胜继续持有24.87%的股份,他放弃其中部分股份的表决权。各协议生效后,上海哈茂、杨磊享有的表决权比例增至22.98%,超过原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永安行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哈茂,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杨磊。公开资料显示,杨磊是哈啰联合创始人兼CEO,上海哈啰是当前共享单车头部公司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据相关媒体推算,为收购永安行,杨磊及其控制的哈啰出行累计出资达到了15.09亿元。

01

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绿色低碳环保产品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为客户提供共享出行服务、智慧生活服务以及分布式氢能数据平台业务,主营产品有公共自行车系统、共享电动车系统、共享氢能自行车系统等共享出行平台服务,以及制充氢一体机、氢能自行车、燃料电池等氢能产品以及酒店智能门锁系统等产品的销售和服务。

实际上,成立于2010年永安行,最早以城市公共自行车起家做有桩共享单车

2016年起,国内共享单车迅猛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需要定点取车、定点还车,便捷性远不如随借随还的共享单车。彼时,孙继胜通过政府的项目迅速拓展市场2017年8月登录A股,成为共享单车行业中最早登陆A股的企业。

然而,经过数年的洗牌后,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永安行的有桩共享单车市场份额也不断被挤压营收开始每况愈下。

根据历年财报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永安行营业收入分别为6.78亿元、5.45亿元、3.74亿元,2022年和2023年同比下降22.40%、19.54%;净利润为-0.68亿元、-1.27亿元、-2993万元。

此外,根据其最新的2024年业绩预报显示,永安行2024年净亏损5500万元至8000万元,亏损还在继续,并且经计算第四季度亏损恐怕超过前三季度总和。

对于2024年亏损的原因,永安行表示主要是受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的影响。

永安行还表示,公司主要客户是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由于部分客户拖延付款造成应收款项未能及时到账,导致公司坏账计提金额约1亿元。此外,目前公司公共自行车项目增量不足、存量缩减,导致公司当期收入减少。

当初永安行成是靠政府的公共项目才飞速成长起来,现如今也因此而没落。

再从永安行历年的应收账款来看,2021年至2024年其三季度年,永安行应收账款分别为7.376亿元、6.923亿元、5.310亿元、5.132亿元。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呈下降趋势,但对比当年应收来看,2021年应收账款占比当年营收的108.79%,2024年前三季度则占比137.21%,占比在扩大

不过,永安行现如今业绩巨幅下滑也离不开共享单车行业自身盈利困难,加上外部竞争额外激烈的缘故,即使是现如今已成为主流的无桩共享单车,其盈利也不是很可观,并且在当初各家品牌竞争时,依靠补贴来实现覆盖的打法,带来了巨大的亏损。

在单车业务开始走下坡路后,永安行也不少折腾,但他没有选择同行业如火如荼的无桩共享单车,而是选择了氢能

2018年,永安行就开始布局氢能业务

之后几年永安行在氢能上烧了不少钱。

2019 年,该公司自行研发的共享型氢燃料自行车面世。随后于2021年12月,永安行在江苏常州主城区投放1000辆氢能自行车,用于共享骑行场景。

2022年9月,永安行首款面向个人消费端的民用型氢能自行车Alpha 市。据悉,这款氢能自行车含5年500瓶供氢服务,官方售价为12800元。

在研发方面,2018年至2023年,永安行6年累计研发投入约2.46亿元,年均0.41亿元。特别是在最近两年,其研发占营收比例均不低于6%。

2023年永安行以自有资金1.67亿元收购了氢能公司浙江凯博88%的股权。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最出名的是碳纤维缠绕储氢气瓶的技术。

目前,永安行已有多个氢能产品,四款氢能自行车,制充氢一体机,氢燃料电池以及储氢系。并且永安行已将自家氢能自行车投放在了自己的共享出行平台。

不过,永安行最主要的营业收入依然是共享出行业务氢能自行车业务表现乏力。直到去年永安行氢能业绩才有好转。

据永安行2024年的业绩披露显示,2024年永安行亏损缩小,主要得益于公司氢能业务收入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这一增长来得太少也来得太迟,现如今连专攻氢能的“第一股”亿华通都自身难保,更何况其他干氢能的企业。(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氢能第一股”易主背后:大同首富张国强“卖身求存”,邢台“隐形”富豪收获第三家上市公司?》

02

永安行与哈啰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7年。

当时,永安行参股公司低碳科技与哈啰单车运营公司钧正科技合并,永安行对永安行低碳的持股比例从100%降至38.17%,杨磊出任新公司CEO,蚂蚁金服则通过上海云鑫持股30.53%,为永安行低碳第二大股东,这次合并在当时也被称为“共享单车首起并购案”。

永安行低碳随后永安行低碳依托支付宝入口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推出“免押金骑行”,2018年到2024年,公司估值也从142亿元涨到312亿元。在2020年11月,永安行地碳也更名为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啰普惠”)。

如今,杨磊再次通过资本运作入主永安行,离不开当年两者之间的合作。当然,杨磊也不会仅仅因为当初的交情就来帮助常年身处业绩亏损的永安行。

首先在业务上,双方有着协同效应,本次哈啰杨磊入主永安行,那么永安行以及哈啰之间的业务以及资源可以相互使用,哈啰也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共享单车版图和业务。

据悉,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覆盖超过200个城市,可以为哈啰拓展下沉市场提供现成渠道。同时,永安行的氢能业务与哈啰的电单车网络结合,有望降低运维成本,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不过,哈啰此次入主永安行,可能不仅仅是为了业务上的协同效应

资料显示,在共享单车当初异常火热之时,哈啰曾与摩拜、OFO并称“共享单车三巨头”,但随后由于当时竞争过于激烈,每家都在疯狂烧钱,摩拜也将自己卖给美团,ofo小黄车创始人跑路。

而哈啰则是借着蚂蚁集团活了下来。

哈啰曾于2021年尝试赴美上市,但由于投资者认为哈啰只是会烧钱的共享单车,不被当时的市场看好,所以无奈撤回申请。

如今,通过收购永安行,业内人士称,哈啰有望借助其上市公司身份实现曲线上市

据有关媒体报道,哈啰单车创始人杨磊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本次永安行公告,并配文“终于可以了”。

对于这次交易,市场上也是反应十分激烈,哈啰入主永安行的消息公布后,永安行的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实现涨停。

然而,据此前2021年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哈啰的营收分别为21亿元、45亿元与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08亿元、-15.05亿元和-11.34亿元,三年亏损合计48.5亿元

可以看出主导这场收购的哈啰似乎也没有强大的实力,此前和永安行一样也是连亏三年,并且亏得远比永安行多,因此本次收购对于哈啰来说恐怕是一场豪赌。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已形成哈啰、美团、滴滴青桔“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倘若本次哈啰有意借壳上市,并且上市成功,那么哈啰将会领先其他两家,但若失败,对于此前长年亏损的哈啰来说,会是一场巨大打击

原文标题 : 氢能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卖身”:孙继胜离场,哈啰杨磊接盘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