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不免“险”!不要因为贪图方便,而忽视钱包的安全

川观新闻

4天前

免密支付的初衷,本意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便捷的同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主动管理支付权限,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3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这则提示中还说明了发布提示原因:近期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

记者向各支付平台调查了解到,被盗刷的消费者主要为苹果用户。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网友遇到盗刷情况,查询苹果官网,发现自己账户在一台不属于自己的苹果手机上登录;打开账户界面,除了本人手机号外,还多绑定了一个境外号码。

他认为,这些被盗刷的钱,可能用于一些灰色产业: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苹果的免密支付功能,用盗取账户的钱,给购买了各类充值“代充”服务的顾客充值。

记者针对这一问题咨询了苹果客服,其表示,用户在进行下载App、游戏充值等购买虚拟产品的行为时,无须验证密码便能扣费。而其消费的保护机制为苹果ID密码或面容识别二选其一。

这意味着,如果自己的苹果ID密码被泄露,将面临被盗刷的风险。

风险如何防范?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给出三条建议:第一,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另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

第二,强化账户安全保护。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同时,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可禁用相关功能。

第三,养成定期对账习惯。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各个平台发送的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

但真遇到盗刷情况,我们如何快速应对?

首先,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

其次,留存证据并投诉: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免密支付的初衷,本意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记者点开自己手机中一平台的免密支付栏,其中就包含了如新能源充电等项目。免密支付的方式,确实让生活方便不少。从更积极的角度看,这种便捷的方式,还能对促消费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但是,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便捷的同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主动管理支付权限,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还提示:如遇消费纠纷,可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

免密支付的初衷,本意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便捷的同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主动管理支付权限,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3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这则提示中还说明了发布提示原因:近期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

记者向各支付平台调查了解到,被盗刷的消费者主要为苹果用户。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网友遇到盗刷情况,查询苹果官网,发现自己账户在一台不属于自己的苹果手机上登录;打开账户界面,除了本人手机号外,还多绑定了一个境外号码。

他认为,这些被盗刷的钱,可能用于一些灰色产业: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苹果的免密支付功能,用盗取账户的钱,给购买了各类充值“代充”服务的顾客充值。

记者针对这一问题咨询了苹果客服,其表示,用户在进行下载App、游戏充值等购买虚拟产品的行为时,无须验证密码便能扣费。而其消费的保护机制为苹果ID密码或面容识别二选其一。

这意味着,如果自己的苹果ID密码被泄露,将面临被盗刷的风险。

风险如何防范?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给出三条建议:第一,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另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

第二,强化账户安全保护。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同时,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可禁用相关功能。

第三,养成定期对账习惯。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各个平台发送的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

但真遇到盗刷情况,我们如何快速应对?

首先,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

其次,留存证据并投诉: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若损失金额较大,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免密支付的初衷,本意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记者点开自己手机中一平台的免密支付栏,其中就包含了如新能源充电等项目。免密支付的方式,确实让生活方便不少。从更积极的角度看,这种便捷的方式,还能对促消费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但是,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便捷的同时,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主动管理支付权限,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还提示:如遇消费纠纷,可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