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2024年营收37.7亿:生成式AI年收入24亿 同比增103%

雷递

6天前

商汤集团2024年来自生成式AI的收入24亿,较上年同期的11.84亿元增长103.1%,这是生成式AI连续两年以三位数增速增长,已成为集团最大业务。

雷递网 雷建平 3月26日

商汤集团(股份代号:0020.HK(港币柜台)及80020(人民币柜台))今日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商汤2024年营收为37.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亿元增长10.8%。

商汤2024年集团毛利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增长7.9%;商汤2024年毛利率为42.9%。

商汤2024年年度亏损收窄33.7%;经调整EBITDA为-31.4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42.3%。

商汤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博士表示:“大模型算法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的联合优化已成为生成式AI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商汤秉承的“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联合优化的战略与此趋势契合,正在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商汤以“1+X”组织架构重组推动资源的战略聚焦,以可持续增长与盈利能力为核心,增强商汤作为行业标杆的竞争力。“

生成式AI的年收入为24亿 同比增103%

在2024年的技术浪潮中,以生成式AI和大模型为代表的AI 2.0演进轨迹愈发清晰,大模型算法与基础设施的联合优化已成生成式AI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行业的训练成本与推理成本均较一年前下降至少一个数量级。

随着大模型成本的快速下降,生成式AI迎来了百花齐放、加速落地的阶段,各类应用方兴未艾,且反过来继续推动着生成式AI的持续创新。

商汤称,公司一直秉承着「AI基础设施(大装置)-大模型(日日新)-应用」三位一体的战略。在过去三年持续投入建设行业领先的AIDC基础设施,通过自持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以及通过运营模式将算力规模提升至23,000 PetaFlops。

通过与大模型迭代的联合调优打造「最懂大模型的AI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日日新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还服务于包括具身智能、AIGC、AI4S(AI For Science)等在内的未来新兴行业客户。

AI基础设施系统与模型算法的联合优化,使得日日新大模型的推理效率和训练效率均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同时,大装置还开放接入了包括DeepSeek V3和R1等在内的行业领先开源模型,训练效率超过DeepSeek的公开报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开放的、领先的AI云服务。

商汤集团在2024年还进一步战略聚焦,完成了「1+X」组织架构重组,使得集团资源能够聚焦投入到核心业务中。

「1」指核心业务,由生成式AI与视觉AI(传统AI)构成;其中,生成式AI包括大装置以及大模型的服务与应用;而视觉AI则是基于商汤在计算机视觉的深厚积累,深耕高价值的应用场景。「X」指垂直领域生态,通过重组可释放生态企业的动能,使其能够更敏捷地把握各自领域的市场机遇。

商汤集团2024年来自生成式AI的收入24亿,较上年同期的11.84亿元增长103.1%,这是生成式AI连续两年以三位数增速增长,已成为集团最大业务。生成式AI占集团收入比例亦由2023年的34.8%进一步提升至63.7%。

商汤集团2024年来自智能汽车的收入为2.5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6.8%;来自视觉AI的收入为11.12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29.5%。

商汤大装置采用"自持+运营"的模式来扩大算力储备和服务规模,训练效率优于DeepSeek

财报称,商汤临港智能计算中心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授予的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认证,标志着商汤在智算中心规模化、专业化运营方面的领先能力。

目前,智算节点完成了覆盖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西部重点区域的全国布局,实现全国联网统一调度。在AI云服务技术能力方面,商汤通过工程优化技术实现了快速创建和扩缩容虚拟AI集群,速度是传统云厂商的6倍以上,节省虚拟集群管理成本90%以上。

在国产芯片方面,实现国产芯片集群的规模化商用,支持多种异构芯片5000卡集群上单一大模型的调度与运行,训练效率达同构训练的95%。在IDC《中国智算服务市场(2024年上半年)跟踪》报告中继续居前三名。

商汤指出,通过自动化多维并行策略及通信、算子优化,商汤大装置集群训练效率提升,并实现FP8混合精度的训练。对于DeepSeek V3等第三方模型,商汤每秒处理Token数(TGS)已达1600+,在未做专项优化下,优于DeepSeek官方成绩;预期未来对于单一模型做特定优化将会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

推理方面,商汤支持开源和自研双引擎的低比特量化推理。内部最新测试显示,自研多模态模型推理能力比2024年7月发布的日日新5.5提高50%。针对DeepSeek R1模型的Token生成时间,比头部厂商效率高15%。

商汤依托在企业级应用的丰富经验,构建了“一基两翼”的应用布局。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企业助手、金融数据先兵、政务助手等场景大幅提高客户生产效率,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上海电信、金山办公、宁波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联想、360、零跑科技等各行业的头部企业,2024年以订单金额为代表的客户付费意愿同步增长了6倍。

其中,办公助手产品与代码助手产品在智能办公领域加速渗透,用户数突破150万,日调用量达上百万次,每日处理Token数超过35亿,触达1000万开发者。而交互工具在拟人陪伴模型在深度聊天率和付费转化率等关键指标上居行业第一梯队,其中某个头部客户的月调用量一年间增长833%,次日留存率达到50%、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30分钟。

智能硬件交互方面,加速多模态大模型在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车舱等智能硬件的应用布局,开放测试数月以来已接入超70家企业;在智能营销领域,商汤结多模态大模型结合数字人技术助力电商营销,在2024年为智能营销生成视频时长同比增长805%,带来的GMV同比增长94%。在IDC发布的《2024年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报告中,商汤以13.8%的市场份额排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前三,仅次于百度与阿里云。

视觉AI业务层面,商汤科技持续深耕国内差异化优势强、利润率较高、现金流充沛的成熟行业,同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精心培育更广泛的海外伙伴体系和更持久的成长模式。2024年客户复购率按年提升31个百分点,合作超过3年的长期客户达到389家占感知AI总体客户数量约四成。

智能汽车领域,绝影依托「驾-舱-云」产品体系与战略布局,并基于商汤的视觉感知、多模态大模型和大装置继续强化智能汽车领域的差异化能力。2024年,新增交付超167万辆,同比增长29.2%,新增交付车型42个;累计交付车辆数超360万辆,覆盖超过130个车型,新增定点车型41个,新增定点车辆数超过1100万辆。

聚焦核心业务 深耕各类视觉AI应用场景

随着集团不断深化资源聚焦与效率优化的战略,除持续投入研发外,商汤集团管理与销售总费用按年下降9.1%。集团在2024年亏损净额为43亿元,按年缩窄33.7%。应收贸易回款额达46.23亿元,同比增加19%。

随着AI行业的火热,商汤在2024年进行了两次配售,其中,2024年6月,商汤通过配售募资净额20亿港元;2024年12月,商汤再次通过配售募资净额为27.87亿港元。

商汤的募资主要用于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提升本公司业界性能领先的AI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的规模、支持生成式AI(包括大模型研究及产品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并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汤集团的总现金储备为127.52亿元。

商汤称,为了更好地聚焦与应对AI 2.0时代所带来的重大机遇,集团将会聚焦在核心业务,即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大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以及深耕各类视觉AI的应用场景。

具体有几点措施:

1,推进「大装置 - 大模型 - 应用」三位一体深度协同:推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成本按年下降至少一个数量级,为大模型应用爆发时代做好技术准备;一方面抓住现有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深入具身智能等行业,打造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的行业解决方案;继续推进算力资源布局,以上海为核心向其他具有智能产业集群优势的地区战略性延伸。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打造生产力工具和交互工具,继续提升生成式AI在企业与个人应用场景的渗透率,捕捉AI原生超级应用。

2,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遥遥领先:利用视觉+多模态推理数据储备及视觉信息结构化压缩技术,开发超级个人助手、智能体(Agent)等应用,瞄准多模态大模型的商业化潜力,成为商业化突破的关键力量。

3,视觉AI领域:致力于不断升级视觉AI的商业模式,聚焦成熟场景、优质客户,将世界领先产品方案推广至海内外客户,形成高价值的商业生态。

对于「X」业务,它代表着集团孵化的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零售、家庭机器人等。这些生态企业将在聚焦各自场景化AI和细分市场需求的同时,充分共享本集团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建设成果,与集团形成有效协同,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生态企业通过市场化激励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商汤指出,旗下生态企业也获得了更灵活的融资通道,商汤自2024年底至2025年初,5个生态企业完成对外融资。这些里程碑大大激活了生态企业的市场潜力,也使得市场对商汤企业的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图片

商汤集团2024年来自生成式AI的收入24亿,较上年同期的11.84亿元增长103.1%,这是生成式AI连续两年以三位数增速增长,已成为集团最大业务。

雷递网 雷建平 3月26日

商汤集团(股份代号:0020.HK(港币柜台)及80020(人民币柜台))今日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商汤2024年营收为37.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亿元增长10.8%。

商汤2024年集团毛利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增长7.9%;商汤2024年毛利率为42.9%。

商汤2024年年度亏损收窄33.7%;经调整EBITDA为-31.4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42.3%。

商汤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博士表示:“大模型算法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的联合优化已成为生成式AI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商汤秉承的“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联合优化的战略与此趋势契合,正在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商汤以“1+X”组织架构重组推动资源的战略聚焦,以可持续增长与盈利能力为核心,增强商汤作为行业标杆的竞争力。“

生成式AI的年收入为24亿 同比增103%

在2024年的技术浪潮中,以生成式AI和大模型为代表的AI 2.0演进轨迹愈发清晰,大模型算法与基础设施的联合优化已成生成式AI飞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行业的训练成本与推理成本均较一年前下降至少一个数量级。

随着大模型成本的快速下降,生成式AI迎来了百花齐放、加速落地的阶段,各类应用方兴未艾,且反过来继续推动着生成式AI的持续创新。

商汤称,公司一直秉承着「AI基础设施(大装置)-大模型(日日新)-应用」三位一体的战略。在过去三年持续投入建设行业领先的AIDC基础设施,通过自持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以及通过运营模式将算力规模提升至23,000 PetaFlops。

通过与大模型迭代的联合调优打造「最懂大模型的AI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日日新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还服务于包括具身智能、AIGC、AI4S(AI For Science)等在内的未来新兴行业客户。

AI基础设施系统与模型算法的联合优化,使得日日新大模型的推理效率和训练效率均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同时,大装置还开放接入了包括DeepSeek V3和R1等在内的行业领先开源模型,训练效率超过DeepSeek的公开报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开放的、领先的AI云服务。

商汤集团在2024年还进一步战略聚焦,完成了「1+X」组织架构重组,使得集团资源能够聚焦投入到核心业务中。

「1」指核心业务,由生成式AI与视觉AI(传统AI)构成;其中,生成式AI包括大装置以及大模型的服务与应用;而视觉AI则是基于商汤在计算机视觉的深厚积累,深耕高价值的应用场景。「X」指垂直领域生态,通过重组可释放生态企业的动能,使其能够更敏捷地把握各自领域的市场机遇。

商汤集团2024年来自生成式AI的收入24亿,较上年同期的11.84亿元增长103.1%,这是生成式AI连续两年以三位数增速增长,已成为集团最大业务。生成式AI占集团收入比例亦由2023年的34.8%进一步提升至63.7%。

商汤集团2024年来自智能汽车的收入为2.5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6.8%;来自视觉AI的收入为11.12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29.5%。

商汤大装置采用"自持+运营"的模式来扩大算力储备和服务规模,训练效率优于DeepSeek

财报称,商汤临港智能计算中心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授予的全国首个5A级智算中心认证,标志着商汤在智算中心规模化、专业化运营方面的领先能力。

目前,智算节点完成了覆盖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中西部重点区域的全国布局,实现全国联网统一调度。在AI云服务技术能力方面,商汤通过工程优化技术实现了快速创建和扩缩容虚拟AI集群,速度是传统云厂商的6倍以上,节省虚拟集群管理成本90%以上。

在国产芯片方面,实现国产芯片集群的规模化商用,支持多种异构芯片5000卡集群上单一大模型的调度与运行,训练效率达同构训练的95%。在IDC《中国智算服务市场(2024年上半年)跟踪》报告中继续居前三名。

商汤指出,通过自动化多维并行策略及通信、算子优化,商汤大装置集群训练效率提升,并实现FP8混合精度的训练。对于DeepSeek V3等第三方模型,商汤每秒处理Token数(TGS)已达1600+,在未做专项优化下,优于DeepSeek官方成绩;预期未来对于单一模型做特定优化将会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

推理方面,商汤支持开源和自研双引擎的低比特量化推理。内部最新测试显示,自研多模态模型推理能力比2024年7月发布的日日新5.5提高50%。针对DeepSeek R1模型的Token生成时间,比头部厂商效率高15%。

商汤依托在企业级应用的丰富经验,构建了“一基两翼”的应用布局。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企业助手、金融数据先兵、政务助手等场景大幅提高客户生产效率,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上海电信、金山办公、宁波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联想、360、零跑科技等各行业的头部企业,2024年以订单金额为代表的客户付费意愿同步增长了6倍。

其中,办公助手产品与代码助手产品在智能办公领域加速渗透,用户数突破150万,日调用量达上百万次,每日处理Token数超过35亿,触达1000万开发者。而交互工具在拟人陪伴模型在深度聊天率和付费转化率等关键指标上居行业第一梯队,其中某个头部客户的月调用量一年间增长833%,次日留存率达到50%、日均使用时长高达130分钟。

智能硬件交互方面,加速多模态大模型在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车舱等智能硬件的应用布局,开放测试数月以来已接入超70家企业;在智能营销领域,商汤结多模态大模型结合数字人技术助力电商营销,在2024年为智能营销生成视频时长同比增长805%,带来的GMV同比增长94%。在IDC发布的《2024年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报告中,商汤以13.8%的市场份额排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前三,仅次于百度与阿里云。

视觉AI业务层面,商汤科技持续深耕国内差异化优势强、利润率较高、现金流充沛的成熟行业,同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精心培育更广泛的海外伙伴体系和更持久的成长模式。2024年客户复购率按年提升31个百分点,合作超过3年的长期客户达到389家占感知AI总体客户数量约四成。

智能汽车领域,绝影依托「驾-舱-云」产品体系与战略布局,并基于商汤的视觉感知、多模态大模型和大装置继续强化智能汽车领域的差异化能力。2024年,新增交付超167万辆,同比增长29.2%,新增交付车型42个;累计交付车辆数超360万辆,覆盖超过130个车型,新增定点车型41个,新增定点车辆数超过1100万辆。

聚焦核心业务 深耕各类视觉AI应用场景

随着集团不断深化资源聚焦与效率优化的战略,除持续投入研发外,商汤集团管理与销售总费用按年下降9.1%。集团在2024年亏损净额为43亿元,按年缩窄33.7%。应收贸易回款额达46.23亿元,同比增加19%。

随着AI行业的火热,商汤在2024年进行了两次配售,其中,2024年6月,商汤通过配售募资净额20亿港元;2024年12月,商汤再次通过配售募资净额为27.87亿港元。

商汤的募资主要用于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提升本公司业界性能领先的AI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的规模、支持生成式AI(包括大模型研究及产品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并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汤集团的总现金储备为127.52亿元。

商汤称,为了更好地聚焦与应对AI 2.0时代所带来的重大机遇,集团将会聚焦在核心业务,即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大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以及深耕各类视觉AI的应用场景。

具体有几点措施:

1,推进「大装置 - 大模型 - 应用」三位一体深度协同:推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成本按年下降至少一个数量级,为大模型应用爆发时代做好技术准备;一方面抓住现有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深入具身智能等行业,打造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的行业解决方案;继续推进算力资源布局,以上海为核心向其他具有智能产业集群优势的地区战略性延伸。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打造生产力工具和交互工具,继续提升生成式AI在企业与个人应用场景的渗透率,捕捉AI原生超级应用。

2,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遥遥领先:利用视觉+多模态推理数据储备及视觉信息结构化压缩技术,开发超级个人助手、智能体(Agent)等应用,瞄准多模态大模型的商业化潜力,成为商业化突破的关键力量。

3,视觉AI领域:致力于不断升级视觉AI的商业模式,聚焦成熟场景、优质客户,将世界领先产品方案推广至海内外客户,形成高价值的商业生态。

对于「X」业务,它代表着集团孵化的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慧零售、家庭机器人等。这些生态企业将在聚焦各自场景化AI和细分市场需求的同时,充分共享本集团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建设成果,与集团形成有效协同,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生态企业通过市场化激励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商汤指出,旗下生态企业也获得了更灵活的融资通道,商汤自2024年底至2025年初,5个生态企业完成对外融资。这些里程碑大大激活了生态企业的市场潜力,也使得市场对商汤企业的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图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