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市:万象“耕”新春来早,科技春耕“蔗”里忙

新华信用

5天前

随着第一缕春风拂过八桂大地,广西平果市的田野上焕发出勃勃生机。...2025年,平果市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2.84%,为甘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随着第一缕春风拂过八桂大地,广西平果市的田野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机闹春耕,农人忙农事……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广西平果市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忙碌地将一袋袋甘蔗装载到甘蔗种植机上。在农机手的操作下,这台高效的甘蔗种植机如同勤劳的“铁牛”,沿着预设的路径行进,将砍成30厘米左右的甘蔗节准确地放置到机器的沟槽中。随后,机器自动完成垄作、播种、施肥、覆土等一系列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这台机器具备开垄、摆种、施肥、覆土、盖膜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田间劳作强度。它的精准精量播种技术,确保了种子在行沟内的落点距离仅为10公分,使得种子出芽后的株距均匀,有效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那吉村村民农经鹏展示甘蔗种植机良好的性能。

图为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内 图片来源:平果市融媒体中心.JPG

图为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内(图片来源:平果市融媒体中心)

全流程机械化使甘蔗种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降低村民劳动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约3千亩,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开沟、种苗、覆土、盖膜等步骤均由甘蔗种植机完成。过去当地甘蔗种植都是依靠纯人力劳动,整套种植流程下来,工序繁琐,费时费力。如今机械化作业,每台机器仅需5人操作,每天可以种植20亩,种植效率可提高近10倍,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果化镇那吉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卫东介绍,在种植甘蔗上,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经过现代化的盖膜、滴灌、淋水等种植技术处理后,让甘蔗采光更充分,抗旱耐涝能力更强,抗倒伏效果更佳,可以实现甘蔗亩产7吨左右,比传统的人工种植增产约2吨。

果化镇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沟通,建立政企合作机制,让村民在出租土地获得租金的同时,可以到甘蔗种植基地从事种植、管护、收割等环节的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果化镇3个较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可以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

“公司在果化镇的甘蔗种植基地总面积5301亩,现在已种植3200亩左右,主要种植桂糖44号,桂糖60号,桂糖42号。”平果赛先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富利说。

果化镇党委书记高云瑞表示:“今年春耕期间,果化镇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推广鼓励群众种植甘蔗,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机械化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今年入春以来,果化镇已投入19台(套)农机具,完成甘蔗机耕、机种、机收等机械化作业面积约3.2万亩。今年果化镇糖料蔗种植面积共1.3万亩,其中,0.7万亩为连片机械化种植,让‘甜蜜事业’释放更大的经济效益。”

来到坡造镇都阳村黄金甘蔗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土地宽阔平整,村民们在地里头忙着进行各项甘蔗种植工序。种植基地的黄金甘蔗皮又薄又软,蔗茎脆嫩多汁、清甜可口,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坡造镇都阳村黄金甘蔗种植基地管理员吴春介绍:“种植基地占地广阔,共计500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4000多吨。种植基地的甘蔗口感清甜,深受四川、湖南、浙江、陕西等地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销售情况十分可观,订单源源不断。”

近年来,坡造镇依托优势资源,通过推动土地流转、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加强种植技术指导、鼓励复耕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式,发展甘蔗种植产业,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进一步促进群众的增收。

“老板来租我们的地,我们得钱,我们在这里给他做工也得钱,一天做8个小时,一天100元,每个月他都按时发工资给我们。”坡造镇都阳村村民潘碧连说。

甘蔗增产增收,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是关键。坡造镇将绿德村近千亩已经到达轮种期的香蕉地重新规划为甘蔗育苗基地,保障甘蔗育苗用地。同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广西岁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甘蔗种植产业提供先进育苗技术和优质种苗资源。

“目前,公司在坡造镇建有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一级基地、二级基地各一个,脱毒种茎加工生产线一条。基地完成甘蔗新植1400亩,其中双芽段830亩、组培苗570亩,主要品种为壮糖、桂柳、中蔗系列。”广西岁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谷说。

坡造镇党委书记邓国勤表示:“今年,坡造镇将持续加大对甘蔗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甘蔗产业的产量和品质。计划种植甘蔗4873亩,联合一体化种植186亩,机械化犁耙、人工摆种、机械化培土机盖土4687亩,一天带动村民就业470人次。”

蔗田深处,新植的蔗种正积蓄破土而出的力量。这场由政策引领、科技支撑、机械赋能的春耕变革,不仅重塑着传统甘蔗种植模式,更孕育着甘蔗种植产业的新希望。2025年,平果市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2.84%,为甘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第一缕春风拂过八桂大地,广西平果市的田野上焕发出勃勃生机。...2025年,平果市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2.84%,为甘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随着第一缕春风拂过八桂大地,广西平果市的田野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机闹春耕,农人忙农事……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广西平果市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忙碌地将一袋袋甘蔗装载到甘蔗种植机上。在农机手的操作下,这台高效的甘蔗种植机如同勤劳的“铁牛”,沿着预设的路径行进,将砍成30厘米左右的甘蔗节准确地放置到机器的沟槽中。随后,机器自动完成垄作、播种、施肥、覆土等一系列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这台机器具备开垄、摆种、施肥、覆土、盖膜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田间劳作强度。它的精准精量播种技术,确保了种子在行沟内的落点距离仅为10公分,使得种子出芽后的株距均匀,有效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那吉村村民农经鹏展示甘蔗种植机良好的性能。

图为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内 图片来源:平果市融媒体中心.JPG

图为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内(图片来源:平果市融媒体中心)

全流程机械化使甘蔗种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降低村民劳动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果化镇那吉村甘蔗种植基地约3千亩,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开沟、种苗、覆土、盖膜等步骤均由甘蔗种植机完成。过去当地甘蔗种植都是依靠纯人力劳动,整套种植流程下来,工序繁琐,费时费力。如今机械化作业,每台机器仅需5人操作,每天可以种植20亩,种植效率可提高近10倍,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果化镇那吉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卫东介绍,在种植甘蔗上,采用机械化种植模式,经过现代化的盖膜、滴灌、淋水等种植技术处理后,让甘蔗采光更充分,抗旱耐涝能力更强,抗倒伏效果更佳,可以实现甘蔗亩产7吨左右,比传统的人工种植增产约2吨。

果化镇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沟通,建立政企合作机制,让村民在出租土地获得租金的同时,可以到甘蔗种植基地从事种植、管护、收割等环节的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目前,果化镇3个较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可以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

“公司在果化镇的甘蔗种植基地总面积5301亩,现在已种植3200亩左右,主要种植桂糖44号,桂糖60号,桂糖42号。”平果赛先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富利说。

果化镇党委书记高云瑞表示:“今年春耕期间,果化镇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推广鼓励群众种植甘蔗,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群众机械化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今年入春以来,果化镇已投入19台(套)农机具,完成甘蔗机耕、机种、机收等机械化作业面积约3.2万亩。今年果化镇糖料蔗种植面积共1.3万亩,其中,0.7万亩为连片机械化种植,让‘甜蜜事业’释放更大的经济效益。”

来到坡造镇都阳村黄金甘蔗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土地宽阔平整,村民们在地里头忙着进行各项甘蔗种植工序。种植基地的黄金甘蔗皮又薄又软,蔗茎脆嫩多汁、清甜可口,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坡造镇都阳村黄金甘蔗种植基地管理员吴春介绍:“种植基地占地广阔,共计500亩,预计总产量将达到4000多吨。种植基地的甘蔗口感清甜,深受四川、湖南、浙江、陕西等地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销售情况十分可观,订单源源不断。”

近年来,坡造镇依托优势资源,通过推动土地流转、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加强种植技术指导、鼓励复耕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式,发展甘蔗种植产业,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进一步促进群众的增收。

“老板来租我们的地,我们得钱,我们在这里给他做工也得钱,一天做8个小时,一天100元,每个月他都按时发工资给我们。”坡造镇都阳村村民潘碧连说。

甘蔗增产增收,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是关键。坡造镇将绿德村近千亩已经到达轮种期的香蕉地重新规划为甘蔗育苗基地,保障甘蔗育苗用地。同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广西岁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甘蔗种植产业提供先进育苗技术和优质种苗资源。

“目前,公司在坡造镇建有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一级基地、二级基地各一个,脱毒种茎加工生产线一条。基地完成甘蔗新植1400亩,其中双芽段830亩、组培苗570亩,主要品种为壮糖、桂柳、中蔗系列。”广西岁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谷说。

坡造镇党委书记邓国勤表示:“今年,坡造镇将持续加大对甘蔗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甘蔗产业的产量和品质。计划种植甘蔗4873亩,联合一体化种植186亩,机械化犁耙、人工摆种、机械化培土机盖土4687亩,一天带动村民就业470人次。”

蔗田深处,新植的蔗种正积蓄破土而出的力量。这场由政策引领、科技支撑、机械赋能的春耕变革,不仅重塑着传统甘蔗种植模式,更孕育着甘蔗种植产业的新希望。2025年,平果市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72.84%,为甘蔗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