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美国消费者信心再度下降
3月,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再度下跌,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创下12年来新低。这可不只是对未来感到有点悲观。他们表达了对经济、就业、收入,乃至通胀和政策前景的深层担忧。可以说用全线溃败来形容,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数据表现。这会如何指引投资呢?
周二出炉的数据显示,The Conference Board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大幅下滑7.2点至92.9,跌破了自2022年以来的震荡区间。而更关键的“预期指数”,直接跌至65.2,是2013年以来最悲观的水平。这个数值远低于通常被认为预示衰退的“80警戒线”,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就业机会和收入预期的全面恶化。
报告中指出,这轮下跌几乎是“全线溃败”——从商业前景到就业信心,从股市预期到家庭收入预估,全都出现了明显走弱。最具代表性的是,过去几个月表现相对坚挺的“未来收入预期”,这次也明显熄火,说明劳动力市场的担忧已经开始侵蚀消费者对自己财务前景的判断。这次,只有16.3%的消费者认为未来半年收入会有所上升,低于上个月的18.8%,而有15.5%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收入会下滑,高于上个月的12.8%。两者的比例差距显著的收窄。
除了宏观预期,股市和通胀也是消费者信心崩塌的重要触发器。3月,只有37.4%的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股价会上涨,而预期股市会下跌的人数上升到44.5%。这是自去年底以来首次转为净看空。与此同时,12个月的通胀预期也从2月的5.8%升至6.2%,关键生活品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鸡蛋等日常食品,再叠加近期的加征关税,消费者的通胀焦虑明显加重。
而在具体消费计划上,数据显示,虽然买房和购车的意愿在继续下滑,但令人意外的是,大件商品,如家电、电子产品的购买意愿略有抬头,报告认为,这可能是担心未来价格因关税进一步上涨,提前抢购的表现。另外,消费者在服务性支出上的计划基本持平,但消费优先级发生了变化——娱乐、现场表演和体育赛事的支出意愿下降,户外活动和旅游支出则有所增加。
阿吉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经济的前瞻指标。当它大幅下跌的时候,通常意味着未来消费也会跟着下滑。但是这两年,实际情况已经反复证明,消费者的观感和他们的行为可以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让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信号作用失灵了。鲍威尔也明确表示,这个指标指引性不强,现在美联储更在乎硬数据,也就是实际消费和就业等数据。所以,可以知道,这样的数据表现,并不会影响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对于消费的影响也需要实际数据来验证。
那么消费者信心指数就真的没有任何作用吗?也不尽然。信心持续低迷就说明消费者压力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对于消费来说会是一个一直悬着的隐忧,值得持续关注。另外,从消费者对于收入、就业的观感变化,也能够对劳动力市场的动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上面的数据无疑表明,劳动力市场还在进一步降温。
往期推荐
| |||
| |||
| |||
|
联系我们
想在订阅美投Pro前了解具体服务内容?可邮件我们了解详情:info@jdbinvesting.com
https://www.jdbinvesting.com/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美国消费者信心再度下降
3月,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再度下跌,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创下12年来新低。这可不只是对未来感到有点悲观。他们表达了对经济、就业、收入,乃至通胀和政策前景的深层担忧。可以说用全线溃败来形容,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数据表现。这会如何指引投资呢?
周二出炉的数据显示,The Conference Board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大幅下滑7.2点至92.9,跌破了自2022年以来的震荡区间。而更关键的“预期指数”,直接跌至65.2,是2013年以来最悲观的水平。这个数值远低于通常被认为预示衰退的“80警戒线”,也意味着美国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状况、就业机会和收入预期的全面恶化。
报告中指出,这轮下跌几乎是“全线溃败”——从商业前景到就业信心,从股市预期到家庭收入预估,全都出现了明显走弱。最具代表性的是,过去几个月表现相对坚挺的“未来收入预期”,这次也明显熄火,说明劳动力市场的担忧已经开始侵蚀消费者对自己财务前景的判断。这次,只有16.3%的消费者认为未来半年收入会有所上升,低于上个月的18.8%,而有15.5%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收入会下滑,高于上个月的12.8%。两者的比例差距显著的收窄。
除了宏观预期,股市和通胀也是消费者信心崩塌的重要触发器。3月,只有37.4%的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股价会上涨,而预期股市会下跌的人数上升到44.5%。这是自去年底以来首次转为净看空。与此同时,12个月的通胀预期也从2月的5.8%升至6.2%,关键生活品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鸡蛋等日常食品,再叠加近期的加征关税,消费者的通胀焦虑明显加重。
而在具体消费计划上,数据显示,虽然买房和购车的意愿在继续下滑,但令人意外的是,大件商品,如家电、电子产品的购买意愿略有抬头,报告认为,这可能是担心未来价格因关税进一步上涨,提前抢购的表现。另外,消费者在服务性支出上的计划基本持平,但消费优先级发生了变化——娱乐、现场表演和体育赛事的支出意愿下降,户外活动和旅游支出则有所增加。
阿吉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经济的前瞻指标。当它大幅下跌的时候,通常意味着未来消费也会跟着下滑。但是这两年,实际情况已经反复证明,消费者的观感和他们的行为可以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让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信号作用失灵了。鲍威尔也明确表示,这个指标指引性不强,现在美联储更在乎硬数据,也就是实际消费和就业等数据。所以,可以知道,这样的数据表现,并不会影响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对于消费的影响也需要实际数据来验证。
那么消费者信心指数就真的没有任何作用吗?也不尽然。信心持续低迷就说明消费者压力还是比较明显的,这对于消费来说会是一个一直悬着的隐忧,值得持续关注。另外,从消费者对于收入、就业的观感变化,也能够对劳动力市场的动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上面的数据无疑表明,劳动力市场还在进一步降温。
往期推荐
| |||
| |||
| |||
|
联系我们
想在订阅美投Pro前了解具体服务内容?可邮件我们了解详情:info@jdbinvesting.com
https://www.jdbinvesting.com/